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区现行的桑蚕夏蚕品种“南农七号”,体质健壮,抗逆性强,是比较好养的,但蚕茧小,茧层薄,茧丝长仅有370米;出丝率低,仅有49.4%;丝质差,只能缫一些比较低品位的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蚕区贫下中农和有关蚕种场、缫丝厂协助下,从一九七二年开始采用杂交、定向培育的方法,经过反复饰选,于一九七五年选育出了适应我区夏季饲养的夏蚕新品种“桂夏一号”.通过中间试验鉴定,一九七六年开  相似文献   

2.
我区地处亚热带,高温持续时间长,雨水较多,桑树生长迅速,产量高,但蚕病容易发生和流行,因而饲养蚕品种的强健性十分重要。建国初期,我区全部饲养黄茧和金黄茧土种,虽然,其幼虫强健好养,但产量低、品质差,单张产茧仅7.5公斤,茧层率13%,一茧丝长约300米,鲜茧出丝率仅5%,只能缫制土丝,不适应机械缫丝需要。50年代末,从广东省引进多化白茧种“南农七号”,取代黄茧土种,成为我区2~6造的当家品种。单张产茧12.5公斤,茧层率14%~15%,一茧丝长400米,鲜茧出丝率7%,只能缫制E级以下的低级生丝。  相似文献   

3.
<正> 养蚕的目的是获得优质、高产的蚕茧。衡量蚕茧茧丝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鲜茧的出丝率。要提高蚕茧的出丝率。就要提高蚕的食下率、消化率,进而提高茧层率、上茧率、解舒率等经济指标。因而推广饲养多丝  相似文献   

4.
家蚕夏蚕品种桂夏二号(朝霞×932)是广西蚕业指导所育成的夏蚕良种,它具有抗高温多湿,抗病力强,食叶少,发育期短等优点,该品种单张产茧30—36kg,茧层率19.2%~20.4%,一茧丝长884.4m,解舒率77.4%,出丝率12.2%,可缫制2~3A级生丝.现仍是广西当家品种之一,深受蚕区欢迎.  相似文献   

5.
我区蚕期气候经常处于闷热的环境,春秋饲养从区外引进的春用品种比较困难,过去春秋蚕期也曾推广从苏浙引进的二化多丝量品种“苏17×苏16”,因其生命力低,繁种困难,近年已淘汰.当前我区春秋蚕期主要推广饲养抗高温多湿性能强,但茧层率茧丝质量和出丝率较低的夏秋蚕品种“桂夏二号”.  相似文献   

6.
蚕茧作为茧丝绸工业的主要原材料,蚕茧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蚕茧资源利用、产品档次和经济效益.淳安县作为我国国内重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也是设施大棚养蚕推广面积规模最大县之一,虽然淳安县能大量生产5A级生丝的原料茧,但是生产能缫制精品6A级生丝的原料茧却很少.为提升蚕茧质量,摸清原因,2019年,我们对设施大棚养蚕所生产的蚕茧进行质量、缫丝成绩试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施大棚内养蚕要比普通蚕室内养蚕结茧率低3.15%、死笼率高3.57%;设施大棚内生产出的蚕茧比普通蚕室内生产出的蚕茧上车茧率低0.77%、茧丝长短25.6 m、解舒率低1.23%、茧丝纤度低0.03 dtex、出丝率低0.45%、洁净低0.19分,差异显著.因此,做好设施大棚内养蚕期间和蔟中管理过程中对温湿度的调节和通风换气,可有利于提高设施大棚蚕茧质量和茧丝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7.
陶劲 《广西蚕业》1995,32(2):56-58
种桑养蚕的目的在于收获蚕茧供给制丝工业缫丝,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而缫丝所获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蚕茧的经济性状和使用价值,即取决于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的出丝率、缫折、茧丝量、茧丝长、茧的解舒、茧丝纤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湖州地区蚕桑产量虽有增加,但蚕茧质量有下降的势头,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目前评茧方法,不尽合理,不能充分体现优质优价,二是没有抓好簇中通风管理的环节.蚕茧质量存在着上茧率低,解舒率低,茧层率低,一茧丝长短,影响了出丝率与生丝品位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蚕茧质量是当前蚕丝界亟待介决的首要问题.优良的蚕品种和合理饲养条件,是提高蚕茧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区桑蚕品种比较单一.全年饲养“桂夏二号”,占用种量的90%以上.虽然“桂夏二号”抗高温多湿性能强,但茧层率、茧丝质量和出丝率低.在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春季以及中、晚秋季,仍然饲养这种夏秋蚕品种,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使我区桑蚕品种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需要、区蚕业指导所育成了春秋兼用二化多丝量中系新品种“三新”和日系新品种“5091”,  相似文献   

10.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雌雄蚕茧内在质量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苏×荧晓”F1代中秋蚕茧,其茧丝纤度在19D以下,雄茧茧层率比雌茧高出2.74个百分点,干壳量比雌茧高出1.897g,干茧出丝率比雌茧高出6.55个百分点,雄蚕茧丝的伸长率比雌茧丝高出1个百分点,茧丝纤度比雌蚕茧丝细0.167D,茧丝相对强力比雌蚕茧丝高出0.3个gf/D,雄蚕茧比雌蚕茧更符合缫制高品位生丝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罗红柏 《四川蚕业》2006,34(3):15-16
我市近年来由于“蚕茧大战”及多渠道收茧的影响,茧价失控,蚕茧质量逐步下降到了低谷,突出表现为“三低一短”,即上车率、茧层率、解舒率低,茧丝短,综合表现为出丝率低。有资料显示,我市蚕茧解舒平均水平比历史最好时已下降10个百分点。搞好蚕业综合管理,努力提高蚕茧质量,己势  相似文献   

12.
一、蚕品种的演变加速优良新蚕品种的选育,是提高我省茧丝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解放以米,我省经过几次蚕品种更新换代,蚕种、蚕茧质量均有较大提高。解放初期,我省的家蚕品种有沄文×华十、沄翰×华八,张种产茧10公斤,茧丝长600—700米,缫折380—400公斤,生丝品位C级以下,蚕种与蚕茧质量均较差。为了提高蚕种与原料茧质量,1953年成立了家蚕选种站,着手进行蚕品种整理,选育良种,淘汰土种。1955年—1956年选出沄文禾×华十  相似文献   

13.
【亩产茧】 1.1976年日本全国215.1万亩桑园亩产茧81.9斤;2.1976年日本埼玉县秩父郡崎定六有桑园22.5亩,全年亩产茧445.3斤。【斤茧劳动时间】日本全国1976年生产茧1斤共须劳动时间1.21小时。【产丝显】 1976年日本全国产上茧175.6万担,产丝17660.28吨,平均每100斤茧产生丝20斤。全年平均出丝率18.5%。【蚕茧损失】 1975年日本全年因蚕桑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损失蚕茧占总产茧的3.9%。【上车茧率】日本近年约95%。【原蚕种茧质】 1962年春长安品种茧层量0.554克,茧层率26.9%,茧丝长1751米。  相似文献   

14.
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从2018年开始引进饲养"秋华×平30"等多对雄蚕品种30000张,取得了不错的饲养成绩,雄蚕茧具有茧层率高,烘折低,缫制的生丝品位高,洁净好,颣吊次数少,纤度细,偏差小,生丝达到6A级.烘茧是制丝工业中的首道工序,关系到蚕茧质量和出丝率的提高,对后续的煮茧和缫丝工序有着重大的影响.几年来,我们针对雄蚕茧的特点,不断总结经验,适当调整烘茧工艺配置,最大限度地保全了茧质,并制订了本公司川西CL-50型循环烘茧机雄蚕茧二次干燥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5.
<正> 在1987年前后“蚕茧大战”期间,我县由于放松了对蚕茧收烘质量的管理,严重影响了蚕茧内在质量。其后,我们加强了蚕茧收烘管理,对保护蚕茧质量取得了一定效果。据坊前茧站1990年春期与1988年春期干茧试样成绩比较,解舒率由67.52%提高到73.66%,上车茧率由90.07%提高到96.49%,干毛茧出丝率由37.42%提高到40.25%。中秋茧的干茧试样成绩也有相同倾向。我们在几年来蚕茧收烘管理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正确执行茧价,引导蚕农提高茧质首先摸清蚕讯,适时开秤。一般蚕上山后到开秤的时间春蚕约7天,夏秋约5天,中晚秋蚕约8天,并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以来,姜堰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蚕茧生产优质化工程,蚕茧生产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以蒋垛镇为代表的老蚕区蚕茧质量波动较大,严重制约了蚕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2005年,笔者对蒋垛镇的茧质波动情况进行了全年跟踪调查,现报告如下:1茧质现状从表1可以看出,蒋垛镇蚕茧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一大一差。即毛折大、蚕茧等级差,增加了原料茧的消耗。1.2二短。即一茧丝长短、解舒丝长短。1.3二轻。全茧量轻、茧层量轻。1.4四低。上茧率低、茧层率低、解舒率低、出丝率低。2原因分析茧质下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17.
"蚕用营养饲料"对茧丝质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调查了山东省泰安市泰星复合肥料厂生产的“蚕用营养饲料”对茧丝质的影响,分析了养蚕生产上应用该产品的经济效益。茧丝质调查结果表明:5龄期连续添食蚕用营养饲料,茧层量比对照区提高28.6%,茧层率提高3.92个百分点,茧丝长和解舒丝长分别比对照区增加279.4m和266.7m,解舒率提高6.71个百分点,干茧出丝率提高11.6%。生产上大面积应用表明,蚕用营养饲料具有显的防病、省桑、提高蚕茧量和茧质的效果,投入与产出比在1比7.8~12.8之间,蚕农和茧丝绸企业均可获得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一、317×318 该品种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夏秋用新蚕品种。通过攻关点联合鉴定及全国蚕品种鉴定结果:结茧率91%~93%,万头茧层量比对照种提高10%~15%,一粒茧丝长1087~1186米,解舒丝长800~900米,出丝率17%~18%,净度96~97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面超过国家考核技术经济指标。该品种适合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饲养,珠江流域可以全年饲  相似文献   

19.
仪评收茧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措施,科学地制定先进、适用的鲜茧质量标准是全面实施仪评的前提.本文在分析仪评收茧与鲜茧质量标准关系的同时,提出了鲜茧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和建议.1 仪评收茧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措施1.1 目评收茧导致蚕茧质量下降众所周知,蚕品种经过几次更新换代,茧丝长由700米左右提高到1200米左右,茧层率由不到20%上升到24%左右;然而工厂得到的原料茧其品质在80年代末、90年代大部分是在下降,不少工厂的吨丝原料茧耗用量退到50年代水平,这是近年丝厂亏损、全行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蚕茧质量的好坏,在许多方面是由遗传性状所决定,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一个优良的品种必须具有茧层厚、解舒好、净度优、出丝多的优点。要使这些优良性状发挥出来,就必须养好蚕、结好茧、烘好茧、缫好丝。因此也可这样讲蚕品种是决定茧质好坏的基础。营茧环境是决定茧质优劣的重要因素,烘茧、煮茧是保护茧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