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掌握池塘中养殖虾类的数量非常重要,这是养成期间计算投饵量的重要依据。如果把数量估计过高,投饵量必然过大,这不仅浪费了饵料,而且剩余的饵料腐烂后会污染池塘,甚至会造成虾类死亡;估计过低,又会因投饵不足而影响生长。  相似文献   

2.
张明  陆益 《新农村》2008,(7):24-24
准确掌握投饵量,既可使养殖鱼类吃饱吃好,又不至于造成饲料浪费。现将常用的定量投饵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的渔业养殖,需要大批量饵料的投放与管理,如果还沿用传统的人工方法,势必增加人力成本,而且达不到科学配方的准确要求,这就需要一些机械工具来帮助养殖者完成投饵之类的常规工作。渔用自动投饵机自然成为广大养殖者高密度精养鱼塘不可缺少的机械设备之一。正确使用鱼塘投饵机投喂配合饲料,能使池底基本无残余饲料,水体中少量残饵、粪便可被水质良好的塘水自净,池塘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体系,故鱼类病害少,使用药物也少,生产的鱼类可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提升鱼类品质,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养殖工作效率,增加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投入成本,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李晓东 《新农村》2004,(8):20-20
七、八、九3个月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是形成鱼产量的重要季节。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1.投足饵料成鱼饵料应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精料有鱼用全价颗粒饲料,豆饼、菜饼、麦类、米糠等。日投饵量为存塘鱼体重的8%~10%。为提高饵料利用率,日投饵次数应不少于4次。饵料要新鲜,粗细与鱼的规格相适宜。精料要投在固定的食场内,青料可投放在浮框中。夏季气候多变,为防止鱼类浮头,早上、中午可适当多投,傍晚少投,不喂夜食。  相似文献   

5.
<正> 对成鱼养殖,夏季是关键季节。成鱼塘夏季管理技术只要抓住投饵施肥、调节水质、鱼病防治、严防重浮头和泛池几个中心环节,就能把鱼养好。现分述如下: 1 合理投饵施肥 夏季鱼类摄食旺盛,应合理供应适宜而充足的饵料肥料,满足鱼类生长需要,以保证养鱼稳产高产。 1.1 水色和透明度是投饵施肥的重要依据。池水的不同颜色、水质对鱼体的影  相似文献   

6.
<正> (2)投饵量 河蟹生性贪吃,尤喜食动物性饵料。从现有生产统计资料分析,河蟹的饵料系数较大,一般都在5以上。为此,要根据池塘养蟹规模、产量、饵料系数计算出全年需要的饵料量,落实好来源,搞好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的合理配比,制定好月投饵和日投饵计划,实行科学投饵。凡有条件的,可采取训练河蟹摄食,以充分利用饵料。 河蟹的摄食强度与季节、水温以及河蟹不同生长阶段,有很大关系。冬季水温虽然偏低,但只要天气晴暖,河蟹就会出来活动,并少量摄食。3月底4月初,水温高河蟹全面开食,6~10月是河蟹摄食的旺季,特别是9月份河蟹的摄食强度最  相似文献   

7.
准确把握养鱼投饵量是水产养殖增产增收的关键。投饵量过低,鱼处于半饥饿状态,生长发育缓慢,高产量无从谈起;投饵量过大,容易造成浪费,而且病害增多,效益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8.
1合理投饵饵料要新鲜、适口,投喂时不可忽多忽少,坚持"四看"的原则,有计划投喂各种饵料,以当天2 h吃完为度,不吃隔夜食,减少浪费。在水色浓、透明度低,或阴雨天时,要减少投饵量,降雨前后应少投或不投。每天应捞净隔  相似文献   

9.
以中华仙影海葵(Cereus sinensis Verrill)个体为实验对象,通过改变底质、投喂频次和投喂量等,探究底质和饵料投喂方式对中华仙影海葵个体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砂质底质和无底质培养对海葵个体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培养密度33.3 ind/m2、50.0 ind/m2、66.7 ind/m2、88.3 ind/m2和100.0 ind/m2对海葵个体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投饵频次和不同投饵量对中华仙影海葵个体生长影响差异显著。当投饵频次减少到4天一次时,海葵个体生长减慢,其口盘直径增长率为0.84%,而高频次投喂组1天一次、2天一次和3天一次海葵个体生长较快,其口盘直径增长率均在1.30%以上;当投喂饵料量控制在1.0 g/d以下,海葵生长趋于缓慢,其口盘直径增长率不足0.97%,而投饵量控制在大于1.5 g/d时,海葵个体口盘直径增长率大于1.25%。  相似文献   

10.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下生长规律、体重增长的Logistic曲线和蜕壳规律,河蟹养殖过程中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和综合饵料系数.结果表明,高淳地区河蟹养殖投喂新鲜小杂鱼、全价配合饲料和农家料(小麦、大豆、玉米等)的综合饵料系数分别为4.5、1.0、0.6.根据净增肉倍数和综合饵料系数,可以做好全年饵料计划;根据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可得每日投喂量.优化了投饵技术,提高了投喂效率,改善了水域环境,加速了河蟹生长.  相似文献   

11.
1,测水温确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鲤鱼、草鱼、鳊鱼等吃食鱼类体重的1%-3%,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饲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  相似文献   

12.
<正>饵料是鱼类所需能量与物质的来源,也是提高养鱼产量的物质基础。因此投喂质量好、量足、适口的饵料,改进投饵技术就是养鱼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多年从事水产工作所获得的经验给养殖户在投饲方面给一些建议,希望能给养殖户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投饵是虾塘养殖中的重要环节,获取剩余饵料重量是实现精准投饵的关键。为解决在投饵过程中由环境、系统自身等因素引起的剩余饵料称重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投饵船饵料动态称重的自适应强跟踪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SHFL-ASTUKF)。首先,建立称重系统的二阶模型,并对量测结果进行滤波。然后,在渐消因子快速引入的基础上,使用奇异值分解替换Cholesky分解处理误差协方差问题。同时,结合模糊控制算法和Sage-Husa自适应滤波,自适应更新量测噪声协方差和系统噪声协方差,从而抑制滤波过程中的发散情况。对SHFL-ASTUKF进行实例数据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强跟踪无迹卡尔曼滤波相比,实例数据仿真中,RMSE提高了14.9%,投饵船剩余饵料称重实验中RMSE平均提高了15.15%,MAE提高17.27%,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动态测量精度和更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4.
影响鱼类发病死亡的原因很多,有外界环境条件,也有内在因素。在外界环境条件中,人工的投饵不当是造成鱼类发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饵料的质量和投饵技术是影响池鱼高产稳产,取得高效益的关键措施。因此,必须讲究科学投饵,提高饵料利用率,增加鱼产量,防止鱼类因饵料所引起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经济损失。科学投饵应根据饲养鱼的种类、鱼体发育不同阶段、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以及季节、天气、水质等具体情况,在适当时间和鱼池中的恰当位置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一、测水温确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  相似文献   

16.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发病率也与摄食强度紧密相联。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严格确定日投饵量。早春时节,水温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鱼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增,以防投草过量造成疾病。5月份以后,水温升到15-20℃,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鳊鱼重的80%。  相似文献   

17.
钱程 《新农村》2011,(2):31+56
1.投饵施肥投饵是满足鱼类生长,提高产量的物质基础。开春后天气逐渐转暖,当水温升至8~10℃时,常规鱼类(四大家鱼、鲫、鲤等)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多。热带、亚热带鱼类(罗非、白鲳、土鲮、泰鲮等)则在12℃以上时开始摄食。由于春放鱼种苗小,水温低,投饵量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  相似文献   

18.
<正> 1 测水体温度定投饵量 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饲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0℃~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  相似文献   

19.
1.加强投饵施肥坚持定质、定位、定量和定时投饵的原则.以草鱼、鲤鱼等吃食性鱼为主的鱼塘,每天10时和15时分别投饵1次,高温季节把时间改为9时和16时.饲草投在饲料框内.饲料框应设置在北岸的无荫向阳、人畜少去的地方,以利于鱼类安静取食.麸皮等精料应浸泡后投放在水下饵料台上.  相似文献   

20.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在7℃-32℃范围内,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好、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鱼、鳊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