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生物检测方法,探讨果园套种牧草,其土壤浸提液对萝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果园分别全园套种宽叶雀稗、百喜草、平托花生、圆叶决明4种牧草,其土壤浸提液均对受体萝卜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而对受体萝卜根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全园套种百喜草处理对受体萝卜根干重起抑制作用;全园套种百喜草、平托花生、圆叶决明处理对受体萝卜的幼苗生长和干重均起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全园套种宽叶雀稗处理则反之;全园套种百喜草、平托花生、圆叶决明3种牧草处理对受体萝卜的化感综合效应指数均大于套种宽叶雀稗处理,且前者起促进作用,而后者起抑制作用;用不同牧草区土壤浸提液进行砂培法培养的萝卜幼苗根系活力受到极显著抑制,对照处理的萝卜根系活力最强,为156.3μg·g-1·h-1,而宽叶雀稗处理区的根系活力最小,为64.3μg·g-1·h-1。  相似文献   

2.
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  王婷  余李 《大豆科学》2019,38(4):548-553
为探明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通过对大豆种子进行不同质量浓度(0,20,40,80,100 g·L^-1)大蒜鳞茎浸提液的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下胚轴长、植株鲜重、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并计算化感觉效应指数以及综合化感效应,探明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化感效应。浸提液质量浓度为20~40 g·L^-1时,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SOD和CAT活性显著上升,MDA含量变化不大;浸提液质量浓度为80~100 g·L^-1时,对大豆种子和幼苗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SOD和POD活性开始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此外,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对大蒜化感物质的敏感程度不同,以对根长的化感作用较为敏感,可作为衡量大蒜对大豆化感作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用改进的叶浸提法和田间共生鉴定法,比较分析了从124份不同来源水稻种质中初步筛选的27份化感种质对稗草和莴苣的化感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叶浸提液对莴苣的抑制效果明显大于稗草;对稗草和莴苣根长的抑制效果大于苗高和发芽势;叶浸提液法与田间共生法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呈显著的正相关。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叶浸提液对稗草发芽势的抑制指数与田间共生对稗草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稗草种子发芽势可作为测试水稻种质化感效应的重要指标。田间水稻苗高与叶浸提液对稗草根长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和田间共生对稗草苗高和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水稻苗高较高的种质较苗矮的种质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效应。珍珠42、沙粘1、六月早、青团2号、红脚粘2和地谷的化感效应突出.对稗草的平均综合抑制指数分别为0.56、0.47、0.45、0.45、0.41和0.39,可作为强化感种质提供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衡水湖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入侵机理,采用黄顶菊根和茎叶不同质量分数的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研究黄顶菊对小麦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黄顶菊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根长和苗高均有抑制效应。小麦种子相对发芽率与黄顶菊根、茎叶浸提液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化感效应指数和化感综合效应指数均随根、茎叶浸提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黄顶菊茎叶浸提液对小麦的抑制效应大于根浸提液。黄顶菊浸提液对小麦根部生长的影响大于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小麦苗期对化感物质的敏感程度强于萌发期。  相似文献   

5.
蟛蜞菊对花生和其它作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蟛蜞菊对花生和水稻等作物生长及对花生、水稻、菜心、大豆、白菜等作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蟛蜞菊浸提液使植株变得矮小 ,生长缓慢 ,叶子枯黄 ,出现病斑和虫害 ;对作物种子的萌芽也具有抑制作用 ,使发芽势和发芽率降低 ,胚根和胚芽变短 ,甚至使种子腐烂。蟛蜞菊不同器官的浸提液对作物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有相同的效果 ,但影响程度却各不相同 ,效果最明显的是叶片浸提液 ,其次是茎 ,再次为植株 ,最后为根  相似文献   

6.
NaCl胁迫对棉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研究了NaCl胁迫对棉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高浓度NaCl则抑制种子萌发,发芽率极剧下降;棉花幼苗生长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盐胁迫的影响,盐浓度愈高,抑制幼苗生长愈显著;棉花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调节主要表现在根部;棉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耐盐适宜浓度极限为0.5%NaCl。  相似文献   

7.
用改进的叶浸提法和田间共生鉴定法,比较分析了从124份不同来源水稻种质中初步筛选的27份化感种质对稗草和莴苣的化感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叶浸提液对莴苣的抑制效果明显大于稗草;对稗草和莴苣根长的抑制效果大于苗高和发芽势;叶浸提液法与田间共生法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呈显著的正相关,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叶浸提液对稗草发芽势的抑制指数与田间共生对稗草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稗草种子发芽势可作为测试水稻种质化感效应的重要指标。田间水稻苗高与叶浸提液对稗草根长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和田间共生对稗草苗高和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水稻苗高较高的种质较苗矮的种质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效应。珍珠42、沙粘1、六月早、青团2号、红脚粘2和地谷的化感效应突出,对稗草的平均综合抑制指数分别为0.56、0.47、0.45、0.45、0.41和0.39,可作为强化感种质提供应用。  相似文献   

8.
空心莲子草水浸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远兵  刘爱荣  吴倩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0):1526-1531
用浓度为0(对照),0.05,0.1,0.2,0.4 g/mL的空心莲子草宿根和根状茎的浸提液和浓度为0(对照),0.01,O.05,0.1,0.2g/mL该草的宿根和根状茎粉碎液处理水稻种子和幼苗.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随着水浸液浓度增加,水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鲜重、叶绿素含量和根系脱氢酶活性等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表明空心莲子草地下部水浸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就同一浓度浸提液和粉碎液而言,粉碎液处理对它们的抑制作用大于浸提液的.  相似文献   

9.
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棉花秸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化感效应,按每克秸秆粉碎物10 mL水的比例浸提制备母液(浓度记为10%),以小麦品种扬麦13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低于7.0%的棉花秸秆浸提液延迟了小麦种子发芽时间,但不影响发芽率;浓度高于7.0%的浸提液不仅延迟了发芽时间,而且降低了发芽率.浸提液对小麦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浓度低于1.0%的浸提液对根系生长影响较小,高于此浓度水平则抑制根系伸长和根表面积增大,增加根系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根系活力,抑制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及其向地上部的运输能力;4.0%的浸提液促进了小麦幼苗地上部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当浸提液浓度继续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直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浸提液中总酚酸含量较高,10.0%的浸提液中总酚酸含量达到124.0 mg· L-1,且总酚酸含量与种子萌发相关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整株鲜重、根冠比、根系含水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活力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根系氮、磷、钾含量、根平均直径和丙二醛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推测,棉花秸秆的化感效应可能与浸提液中总酚酸含量有关,影响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与运输是其化感效应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圆叶牵牛对小麦种子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入侵杂草圆叶牵牛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圆叶牵牛水浸提液对三个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叶牵牛内存在化感物质,浸提液处理降低了三个供试小麦品种的发芽率、根长、苗高、活力指数,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小麦幼苗生长对浸提液反应更为敏感,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相同浓度的浸提液对三个小麦品种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石麦18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胡麻不同器官残茬的自毒作用,明确残茬根、茎及叶中的主要自毒物质,分别制备水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水提液,用于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实验,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及根重等指标确定自毒效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胡麻残茬根、茎及叶中的主要自毒物质。结果显示,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总体上表现为"低促高抑"作用,且存在浓度效应。随着水提液浓度增加,胡麻残茬叶水提液最先到达临界浓度,其次为茎水提液,最后为根水提液。综合效应显示,胡麻不同残茬器官水提液化感自毒作用强弱关系为:残茬叶>残茬茎>残茬根。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中分别鉴定出8种、21种和1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类和酯类,含量最多的自毒物质为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化感自毒效应,可能是导致胡麻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竹节草种质资源耐盐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相对地上干重、相对地下干重、叶片枯黄率、叶片颜色、坪用质量为评价指标,在245 mmol/L Na Cl胁迫下,利用水培法对64份竹节草(Chrysopogon aciculatus)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系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各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0.64%(相对地上部干重)~43.40%(相对坪用质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参数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或极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912。利用5个指标对64份品系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8.0处,分为敏盐型、中间型、耐盐型三大类。  相似文献   

13.
盆栽条件下,以珠玉甜1号、珠玉糯1号为材料,研究重度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正常供水、轻度淹水和重度淹水等6个不同水分条件下,4个不同浓度的海藻精对两个鲜食玉米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海藻精对两个鲜食玉米种子萌发无显著效果;在玉米苗期施用海藻精0.50 g/L可促进根长增长、根条数增加,提高保护酶活性。在重度干旱和重度淹水下,珠玉甜1号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较未施用分别减少8.6%、22.3%,可溶性糖分别增加33.2%、42.1%。表明施用海藻精可减轻水分胁迫对细胞膜的损害,并积累可溶性糖进而增强鲜食玉米苗期的抗逆性。在水分胁迫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华南地区种植鲜食玉米时施用海藻精有利于其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萼紫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条件下毛萼紫薇Lagerstroemia balansae结实率很高,但自然萌发率和成苗率极低。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种子,能够有效打破种子休眠、有效促进幼苗生长。本研究采用TTC染色法测定毛萼紫薇种子的生活力,比较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GA3、TDZ、IAA、6-BA和NAA处理下毛萼紫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萼紫薇种子生活力较低;(2)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较高,幼苗长势良好;其次是0.02 mg/L的TDZ处理,再次是200 mg/L IAA的处理;(3)1~20 mg/L的6-BA和NAA处理对毛萼紫薇种子的萌发无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GA3、TDZ、IAA能有效促进毛萼紫薇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采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了蜜柚果园自然生草和套种不同牧草后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析特性。结果表明:果园土壤对磷的等温吸附、吸附量-解吸量曲线分别与常规的Langmuir方程、二次函数方程吻合。几种牧草果园土壤的最大吸附磷量依次为:圆叶决明>百喜草>自然生草CK、平托花生>宽叶雀碑;供试的5种土壤中,人工生草的果园土壤对磷的解吸率均小于自然生草,表明人工生草能改善果园土壤对磷的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16.
Laboratory, greenhouse and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44 rice cultivars (Oryza sativa L.) on barnyard grass (Echinochloa crus-galli P. Beauv. var. oryzicola Ohwi). Rice cultivars exhibited marked differences in the inhibition of barnyard gras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aboratory, Gin shun rice cultivar extracts exhibited the greatest activity on the weed seedling growth, reducing dry weight by 61%, while Kasarwala mundara cultivar extracts exhibited the greatest activity on seed germination, reducing germination by 23% and germination speed by 46%. In a greenhouse study of a residue mixture, the Philippine 2 cultivar showed the greatest inhibition percentage on seedling emergence (57%), total seedling length (74%) and dry weight (73%). In the field study, the Juma 10 cultivar demonstrated the most inhibitory effect by reducing barnyard grass tiller number (80%), leaf area (49%) and leaf (61%) and stem (74%) dry weight (68%).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varieties for allelopathic inhibition of barnyard grass, a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barnyard grass suppressive rice cultivars that have greater allelopathic potential may be pos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