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5月,澳大利亚曹继业博士来南京讲学时,赠给江苏省科委蘑菇菌种7株。为了解其栽培特性,我们于同年进行了引种试验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澳大利亚的Ag-1、Ag-4、Ag-5、LMI、M_(13)、B_2/E、BB,编号分别为1、2、3、4、5、6、7号;以国内的102—1、111、176作对照,编号分别为8、9、10号。所用的栽培种,澳大利亚蘑菇菌株为麦粒种,对照为粪草种。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13株双孢蘑菇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出菇性状、菌丝拮抗性、酯酶同工酶酶谱等。结果表明,13个菌株中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性,部分菌株为同物异名。Ag-004菌株菌丝生长势最强,日平均生长速度0.54 cm·d~(-1),23d长满试管;出菇试验表明棕色蘑菇品种表现出比白色蘑菇品种产量高、较耐低温和抗逆性强的特性。大多数菌株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拮抗反应,少部分菌株间拮抗现象不明显。酯酶同工酶酶谱出现3个区域,Rf=0.1758、0.2424、0.7697为所有菌株共有,可能为双孢蘑菇酯酶同工酶的特征谱带,Rf=0.8060为白色蘑菇品种的酯酶同工酶的特征条带,而Rf=0.7151为2个棕色蘑菇菌株所有,在所有的白色品种中几乎没有,Rf=0.7151可能为棕色蘑菇菌株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1984,(6)
5·176(法国种)是1979年从香港引进的双孢蘑菇菌株。我们于1980~1981年分别作了三次品种对比试验,均以5·176菌株产量最高,但由于菇形扁平顶部稍凹,具有鳞片,不宜罐藏。经过多次栽培实践,初步掌握了该菌株的栽培技术,菇形有所改进,现已成为盐水蘑菇的主栽品种。一、培养特性 (一)形态观察:176为匍匐型菌株,近接种块菌丝聚集成束状,匍匐放射生长,绒毛菌丝贴生,顶端菌丝稍有气生稀疏清晰呈扇状生长。显微镜观察菌丝分枝多,分隔短,  相似文献   

4.
高温蘑菇浙Ag HWZ—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Ag HWZ-1是一株性状与大肥茹(Agaricus bitorquis)相似,风味近似于双孢蘑菇(A.bisporus)的高温四孢蘑菇菌株。出菇适宜温度为27~30℃,菌丝生长温度18~34℃,最适为27℃,为至今国内报道的出菇温度最高的蘑菇菌株。PH值范围为4~9,最近为6。基质(棉籽壳)最适含水量为60~66%。菌丝在黑暗下生长良好,光照对菌丝生长具抑制作用,高浓度CO_2可促进菌丝生长,子实体纽结和发育仅需很少的新鲜空气。菌株对碳源利用以麦芽糖为优,淀粉、乳糖和甲基纤维素较差;有机氮比无机氮更有利于菌丝生长,以酵母粉最优,尿素最差。菌丝在供试的三种基质上均能生长,在麦粒上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5.
对10个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株的菌丝拮抗作用、菌丝生长特性、出菇产量及子实体性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0个双孢蘑菇菌株中可能有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的现象存在;蘑菇2000菌株和蘑菇192菌株菌丝洁白、生长速度快,出菇产量高,子实体农艺性状较好,是优质的双孢蘑菇栽培菌株,可以作为双孢蘑菇2796品种的替代菌种,在云南省进一步推广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硫酸亚铁对蘑菇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丽  李孝伟  陈洁 《食用菌》2005,27(4):11-13
以蘑菇属(Agaricus)4个菌株为代表,从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等方面探讨了铁(FeSO4·7H2O)对蘑菇母种菌丝发育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铁对蘑菇不同菌株母种菌丝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同,其中400mg/kg的铁对高温蘑菇和巴西蘑菇作用效果最好,600mg/kg的铁对优选2796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800mg/kg铁是促进F56菌丝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佳铁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苍南马站蘑菇种植全省闻名 ,产品销往苏、皖、沪、杭等市场 ,但近年来出现蘑菇种植品种单一、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现象。为了选育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蘑菇菌株 ,近两年我们先后引进了 14株蘑菇菌株。为了摸索各菌株在不同营养基质上的菌丝生长状况 ,筛选出其最适宜生长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原生质体分离、菌丝尖端分离和组织分离3种方法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As2796的退化菌株进行分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分离株的农艺性状,筛选综合性状优于As2796退化菌株的提纯复壮菌株.结果表明,3种分离方法均能获得提纯复壮的菌株,其中原生质体分离株P28的提纯复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中国野生蘑菇属90个菌株遗传多样性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90个中国野生蘑菇属菌株(其中44株经同工酶初步鉴定为双孢蘑菇菌株)的总DNA进行SRAP和ISSR分析,获得了18条SRAP和12条ISSR标记条带并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大体上可分为野生双孢蘑菇和野生蘑菇属其它菌株两大类群,其中来自川藏高原的41个野生双孢蘑菇按照采集地的不同聚为4个群,地域性差异比较明显;部分来自新疆、西藏的白色野生双孢蘑菇菌株新疆野生、AgX04和AgX042具有独特带型,与其它双孢蘑菇菌株的遗传相似值仅为10%~13%.  相似文献   

10.
1932年,美国植物学家先顿获得了制作蘑菇谷粒菌种的专利,到50年代,国外已广泛采用。70年代,国内开始试制谷粒菌种,但因原料来源的限制和制作技术没过关,未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于1979年对蘑菇谷粒菌种继续进行研究和扩大示范试验;到1982年,这项技术措施已在全省蘑菇产区推广普及,有力地促进我省蘑菇事业的发展。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双孢蘑菇“5.150”菌株——日本品系复壮菌株,属半匐匍型或匐匍菌丝型;“梅农”菌株——法国品系复壮菌株,属气生菌丝型。培养基组成谷粒种子(小麦、稻谷、高梁,无虫蛀霉变),氧化钙(建筑用),碳酸钙(工业用),牛粪粉(晒干粉碎),谷壳。  相似文献   

11.
为摸索蘑菇气生与匍匐两种菌丝型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我们于一九八七年秋进行了两种菌丝型的对比试验。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闽一号、8213、86-2(引自福建轻工所蘑菇推广站)、101-1、176(引自上海食用菌所)、“浙农一号”(引自浙农大)。前三个为气生型,后三个为匍匐型。所有栽培种均为麦粒菌种。 (二>培养料配方和堆制。按26m~2,粪草比1:1计,干稻草650公斤,干牛粪650公斤,花生麸粉13公斤,过磷酸钙13公斤,复合肥(N:P:K=10:10:10)19.5公斤,碳酸钙8公斤,石膏粉19.5公斤,氯化钾  相似文献   

12.
以采自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3种大型真菌(野蘑菇、罗曼尼蘑菇、梨形马勃)为试材,对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得菌株,采用观察、测量、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比较了5种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对3种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蘑菇和罗曼尼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均为玉米粉,梨形马勃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罗曼尼蘑菇和梨形马勃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硫酸铵,野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硝酸铵。该研究为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水分不仅是蘑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蘑菇新陈代谢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蘑菇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必须溶于水中,才能被菌丝细胞吸收和利用,而菌丝细胞内的一切营养物质也只有溶于水,才能在蘑菇机体的各个部位运转。蘑菇菌丝体含有70%~75%的水分,子实体含水量高达90%左右,在蘑菇子实体发育时期更需要大量水分。蘑菇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培养料和覆土,其次是空气中的水分。但在蘑菇栽培管理中又不是水分越多越好,其实蘑菇既需水又怕水,所以在栽培管理中,要获得优质高产,就必须根据蘑菇的生物学特性灵活进行水分管理。如何对蘑菇实行科学管水,笔者经验是要围绕“十一看”、“十忌”。1蘑菇科学管水“十一看”(1)看菌株喷水。蘑菇菌株的贴生型菌株较普遍,耐湿性强,出菇密,需水量大,同等条件下喷水量可比气生型菌株多,所以喷水要看菇床菌株类型。(2)看天气喷水。晴朗天气或气候干燥季节,菇房水分蒸发量大,菇床需水量也大,喷水量就要多;相反,阴雨天气或气候潮湿的季节,菇房水分蒸发量小,菇床需水量也少,喷水量就要少,甚至可停喷。(3)看生长期喷水。主要视菌丝所处的生长期而定,如菌丝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变,绒毛状菌丝变粗并形成线状菌索...  相似文献   

14.
胡贵权 《食用菌》2001,23(4):11-11,21
荆蘑2号是本研究所选育的一个双抱蘑菇优良菌株。经大面积栽培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菇形、菇质、产量等方面都比较理想。为了便于广大蘑菇栽培户了解该菌株,现将其特性及栽培要点简介如下:1 主要特性1.1 菌丝生长势强 该菌株的菌丝在 9~32 ℃下均能生长,最适为 23~28 ℃;结菇温度10~24℃;最适 14~20℃。菌丝白色.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发达.生长速度中等。在麦粒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快、强壮、有菌被出现;在粪草培养基上,一般不结菌被。1.2 菇质好 菇形圆正,菇体白色.无鳞片,菌盖厚,柄较短.菌肉组织结实…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89年5月从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引进了一株子实体色泽洁白,粗柄型的金针菇菌株,编号为8909,经转管提纯扩大后,进行了该菌株特性的研究,同时和近几年来我县推广的当家品种8703和杂交19进行栽培试验和加工贮存试验,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一、菌株特性 (一)菌丝特性:8909菌株在PSA加0.2%蛋白胨,pH值6.0的培养基上,菌丝白色粗壮平铺,粉孢极少,菌丝在5—29℃的温度范围均能生长,30℃以上停止生长,在20~23℃的适温下,约8—10天长满斜面,比对照菌株(7—8)天慢1~2天。在棉籽壳加木屑培养基上,菌丝白色微密粗  相似文献   

16.
匍匐型菌株蘑菇的适应性强,耐高温,菌丝不易结块,出菇早,转潮快,一般较气生型菌株增产20~50%,深受菇农欢迎。但菇的质量欠佳,如果管理不当,更易形成薄皮空心菇。根据82年对一些典型菇房的调查,我们认为提高匍匐型菌株蘑菇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11株棕色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株的形态特征和栽培性状,并利用酯酶同工酶方法和ITS序列分析技术分析了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11株棕色蘑菇菌株在形态特征和栽培性状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工酶和ITS序列分析都能对供试菌株进行初步鉴别,表明供试11株棕色蘑菇菌株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孢蘑菇双核菌丝进行诱变处理及碱性驯化获得高产优良菌株.采用不同覆土的方法,对高产菌株1次覆土和2次覆土(CK)培养菌丝及栽培双孢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次覆土处理双孢菇菌丝生长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1次覆土0.5 min诱变菌株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丝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菌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白色双孢蘑菇W192、W2000、AS2796、棕色蘑菇MC441、棕蘑MRC948—2等5个菌株的性能比较试验,经过对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态特征和产量、质量以及生物学效率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双孢蘑菇W2000、W192这两个菌株增产效果明显,质量佳,可作为替代AS2796的优良菌株推广使用。棕色蘑菇MC441、MRC948—2,这两个茵株产量都较高,质量较好,值得进行中试验证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2021,(5)
采用孢子分离法分离培养一株野生裂褶菌,得到纯培养菌株,并采用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分析,将其鉴定为Schizophyllum commune。用桑枝屑培养基,26℃接续培养该菌株,随着转接次数的增加,菌丝逐渐浓密,生长速度呈加快趋势,最终(培养7代)菌丝生长速度为7.0~7.3 mm/d。驯化7代后的菌株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26℃、150 r/min摇床培养10 d后菌丝体生物量达17.3 g/L。驯化培养的菌株接种培养料袋,菌丝培养30~35 d满袋,再培养7~10 d出菇,生物学效率为1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