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出发,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古典园林,研究古代庙堂园林的无思而为的原始生态伦理观,江湖园林的退让式生态伦理观,以及古典园林伦理观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在搜集、归纳、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观的概念,并依其发展,首次把其形成过程划分为崇拜自然阶段及自然平等和谐相处阶段。在崇拜自然阶段中,又划分为神化自然及崇拜自然两个时期;平等和谐相处阶段,分为天人合一、万物与我并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几个时期。同时论述了古代生态伦理观在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及对确立当代生态伦理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和谐生态伦理观是在传统生态伦理观基础上的观念创新,是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主要体现在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主要理论问题上。人类利益至上是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基础;平衡协调发展是和谐生态伦理观的永恒主题;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生态伦理观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4.
运用生态伦理学理论,对满族民间故事中的动植物报恩母题进行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敬畏自然、万物平等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生态伦理观念,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满族民间故事的文本价值;另一方面在环境恶化、生态失衡、人对动植物生命肆意践踏的当今世界,对满族民间动植物报恩故事的生态伦理观解读将会对人类中心主义者起到感悟和警醒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过去,在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指导下,自然界出现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古代儒家“天人调谐”思想中折射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要求人类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与保护自然。这对于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塑造绿色生态伦理观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生态文明意识逐渐在世界各国产生。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等重要文件的发表,是人类建构生态丈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如今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密切关注,生态文明已并获得全人类的普遍认同和各国政府的大力倡导,因此在生态文明语境下对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有了更高的要求及特点。作者主要以在生态丈明时代中提出的环境法治价值理念——可持续环境伦理观为例,探讨了生态文明语境下对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关于农民科技素质、农民科技伦理观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哈尔滨郊区某村的实地调研,在伦理视域内,分析中国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状况和科技伦理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引导和完善我国农民科技伦理观形成的初步设想和框架性意见。希望对农业科技良性发展、农民新型科技伦理观的形成、农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提高、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农业大学1077名在校大学生的环境价值与伦理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环境价值观呈多元化,持“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学生比例分别为24%、25%、21%和31%.(2)50%-87%的学生认同“不同地域公平”,67%-100%的学生赞同“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54%-83%的学生“非常关心,热爱并敬畏大自然”,对环境价值的构成认识较好.(3)部分年级专业的学生中,20%-38%和18%-30%分别持有“地域不公平”和“代际不公平”的环境伦理观,20%-38%和18%-30%的学生持有“不同地域和代际”不公平发展的环境伦理观,20%-32%的学生只关心身边的环境,33%-52%和36%-64%的学生持有“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和“不愿意付出自身利益以保护环境”的认识.(4)学生的环境价值观和伦理观存在专业与年级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陈俊 《现代农业》2008,(3):93-9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中国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时代的主题。和谐社会是指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传统的环境伦理观在解决当代出现的自然环境恶化问题上已显得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10.
江民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06-13408,13412
通过阐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形式的旅游的内涵,提出了生态旅游中的生态伦理问题。简述了中西方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分析了各自的精神内核。生态可持续旅游唤醒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学思考,对不同生态伦理观的取舍,结合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问题,反映出对生态伦理观重新选择的必然。得出必须以“天人合一”自然观或“非人类中心论”生态道德观来对待生态旅游及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谈古典园林动·静观及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源  邹志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19-3321
在我国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和鉴赏实践中,园林的动观和静观是两种最基本的艺术方法,动观是游,静观是息,大园以动观为主,小园以静观为主,园林游赏往往是动静结合,静中有动,而动中含静。从古典园林动观、静观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对动、静产生影响的理论,最后谈到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绘制园林表现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借鉴计算机在建筑设计中绘制表现图的作法,结合实践中计算机园林表现图 疑难问题的讨论,论述了园林规划设计中如何综合运用各种软件绘制合乎实践要求的计算机表现图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黄巧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869-3871
日益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完全依靠政府监管,成本高、效率低、难度大,培育农民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针对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缺失的原因,探讨了培育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李俊  刘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67-15470
以邛崃城北区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例,分析了田园城市的概念、邛崃市的区位概况以及发展现状,在分析了邛崃市旅游区位优势的前提下强调了对城市风貌进行综合部署的重要意义,进而从风貌塑造策略、生态景观策略、绿地系统结构方面阐述了邛崃市城北新区概念规划的策略方针,强调整体风貌应该以"城在田中,园在城中"为指导,注重生态组园与聚合组团并存,突出生态景观富集区的资源优势。在风貌塑造方面强调统一性、生态性、地方性、特色性,并在特色营造方面,在田园城市示范线、居住风貌、滨水岸线打造3个方面展开了细致探讨,强调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过程中,应该理清城市形象主线,遵从文化,处理好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市场所,保护环境、挖掘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邯郸市土壤相关因子分析,阐述了其对园林树木生长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转化机制强化管理、改良树种、修剪根系、合理搭配园林树种、优化土壤结构等对策,从而达到园林树木对城市土壤的适应.  相似文献   

16.
陈芳 《农业网络信息》2007,(8):134-136,138
电子监控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高层次衍生物,它为许多社会团体带来了便利和商业价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对人们的日常活动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电子监控的现状,就电子监控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指出了电子监控给隐私保护以及社会伦理带来了变革.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环境伦理本土化的原生态适度园林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环境问题更加严峻,园林设计这个在主客体之间广泛联系着人与自然的创造性活动被重点关注,园林设计师群体也面临着伦理道德的再思考。该研究从环境伦理学角度适时提出"原生态适度园林"的全新概念,从"原生态园林"的定位、形式、价值、理论依据、现实意义、文化及消费心理入手,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的优秀生态智慧和生态道德,将园林设计活动提升到生态正义的环境伦理层,探索一条具有中国本土化环境伦理发展特色的"原生态园林"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从伦理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伦理问题,剖析了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伦理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结合计算机绘制园林效果图的建模、渲染和图像处理3个过程,对AUTOCAD、3DSMAX及PHOTOSHOP等软件的性能特点、操作程序及使用技巧进行探讨,为计算机运用于园林效果图的绘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雨璇  杨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51-15754
以四川省成都市西部的罨画池为例,以之作为西蜀园林中衙署园林的典范,从山水布局、园林建筑、植物环境以及园林品题方面,对罨画池的造园特征加以分析,提炼并总结出罨画池在西蜀地域语境下所体现的衙署园林的场所特征,认为罨画池作为衙署园林的典型代表,印证了中国古代衙署园林引水造园,因水得景的特征。以期为今后的地区园林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