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的实践情况.种子产业化是集种子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育、繁、推、销一体化的系统工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省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已逐步走向科研育种栽培、开发制种、示范推广、种子销售为全过程的较为良性的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我省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对大批量杂交种子生产的需求,培植做大全省规模化杂交油菜制种基地,根据前期试验及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制种规划,永平县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进行了杂交油菜制种的前期多点试验及制种探索,并取得了成功,这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用种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青海省的主要特色农产品,近几年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接近20万公顷,成为青海省第一大农作物,甘篮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二号”的推广应用,为青海省北方油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下面结合大通县杂交油菜制种工作谈谈青杂二号油菜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油菜杂交优质化已成为青海省油菜产业的发展主流,但在油菜杂交制种生产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慎重选择制种基地、签订制种责任合同、加强制种中间环节的管理力度,对于提高油菜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油菜良种更新换代对改进油菜品质、提高油菜产量有重要的作用。掌握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利用油菜杂交优势发展油菜生产,对满足大面积油菜生产用种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大幅上升,需种量也越来越大。随着优质杂交油菜的大面积推广,油菜种子市场局面混乱,给优质杂交油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使广大农民用上放心种子,我们积极研究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经过不断的尝试、揣摩,基本上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杂交油菜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给杂交油菜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对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在遵义的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及示范,并总结了杂交油菜父本中心式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利用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并经审定的赣两优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建立优质杂交油菜青海异地制种基地,以加速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进程.总结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运行与实施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建立、运行与实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选育并经审定的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建立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以加速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进程。总结了黔油系列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立、运行与实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杂交油菜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油菜制种,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制种的目标是在获得高质量杂种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制种的产量,达到杂种质量和产量的统一,以便很好地用于生产。目前我省用于油菜生产的杂交组合主要有三个,即秦油二号、郑杂油一号和华杂二号,结合制种试验和实践,现将制种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省优质杂交油菜发展前景及推广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世界油菜正向优质、高产、杂交化的方向发展,我省在甘蓝型优质春油菜杂交种的研究培育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1996年成功育出了中国第一个双低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青油331,1999年互助县又育成了优质高产春油菜杂交种--互丰010,我省杂交油菜从1996年的28.7hm^2发展到29333hm^2,其推广速率是前所未有的,五年累计推广一51400hm^2,平均增产324kg/hm^2,增产率21%以上,新增产量1667万kg,新增产值3083万元,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制种工作没有走向集团化,规范化的路子;对杂交油菜的科技宣传力度不够,良种良法措施配套不够等,建议应按“种子法”规范杂交油菜制种和销售,严把制种质量关,加大科技宣传力度,树立样板,抓好示范,避免用行政命令强行推广,同时努力研究开发适应我省海拔2900m左右种植的特早熟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1.
油菜是青海省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油菜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双低甘蓝型油菜以其良好的品质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而以高产优质的杂交油菜种子需求量最大,迄今整个西北地区种植的油菜80%为杂交种。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制种实践工作,总结了一些控制杂交制种纯度的经验以及油菜杂交制种高产途经。  相似文献   

12.
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生产组织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从1996年开始利用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品种建立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期间紧紧围绕种子质量开展工作,以提高制种质量产量为出发点,因地制宜,不断总结、完善基地制种组织管理方式和经验,以加速优质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两系杂交油菜南北异地制种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历年来江西宜春地区须远赴青海省西宁进行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问题 ,探索了在江西当地选择海拔高 ,昼夜温差大的山区 ,进行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的可能性。重点分析比较了青海西宁与江西靖安中源山区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 :江西靖安中源山区安排在 2月下旬~ 3月上旬播种 ,可能获得两系杂交油菜繁殖制种的成功 ,但产量和纯度得不到保证。而青海西宁的春季升温缓慢、长日照、少雨湿度低等条件远远优于江西山区气候条件 ,制种纯度可靠 ,产量可达 1875kg/hm2 (江西靖安为 60 0kg/hm2 )。因此 ,在青海西宁进行两系杂交油菜制种更合算 ,而江西适于两用不育系 5 0 1 8s的繁殖。  相似文献   

14.
"青油331"油菜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的中国第一个春性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1996年11月7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开始在我县进行大面积推广,到2000年推广面积达到0.4万hm2,占全县杂交油菜播种面积的67%.由于它具有优质、高产、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青油331"杂交油菜的需求,1999年和2000年,我们在本县进行了"青油331"制种田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制种田平均产量达2548.5kg/hm2,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制种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快我县双低油菜产业化发展步伐,积极实施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战略,我公司于2000年从陕西、安徽、湖北及我省几家有影响的油菜种子经营单位引进4个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全县主产乡镇进行试验示范。其中陕西省秦丰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的秦优7号在产量、品种、抗逆性等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经测试含油量为43.22%,出油率高达  相似文献   

16.
“双低”杂交油菜华协1号是我国著名油菜专家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与“双低”春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其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早熟。199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122号公告列为重点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杂交制种在本省迅速发展,已形成新的产业,制种面积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定在5000亩左右,制种亩产量达100~150kg,最高产量超过200kg,创造了全国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之最。华协1号适宜的制种地区有天祝县、山丹县、民乐县、和政县等地。但天祝县是我国春油菜杂交制种的最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县承担着省油菜研究中心的双低杂交油菜制种项目,在生产中我们严格按照制种的操作规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收到很好的效益。根据我县生态气候条件,总结出制种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青海省种植杂交油菜的面积日益增大,用种量需求也加大。如何选择和稳定杂交油菜制种基地对完成种子生产计划,保证实施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各项生产技术措施,保证杂交油菜种子质量和产量显得十分重要。现在就此根据工作体会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天祝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海拔高,气候冷凉,灌溉条件便利,与油菜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气候条件相吻合。发展油菜杂交制种业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制种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自1999年开展油菜杂交制种以来,为增加制种农户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引起了国内油菜育种专家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在天祝发展油菜杂交制种,有自然、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优势,是全国油菜杂交制种产量最高的地区,扶持发展该县的油菜杂交制种业,将会对推进和带动西部及至全国油菜适宜区的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场于1988年经农牧渔业专利所介绍,与陕西省科教中心签订了杂交油菜秦油二号制种合同。当年制种82亩,单产47.6公斤,使我省油菜生产进入了利用杂交种的新阶段。目前,秦油二号在豫南地区种植面积已达10万多亩。经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应用表明,秦油二号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较好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一般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