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为了掌握脱毒红薯不同栽植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在施肥和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试验研究探讨脱毒红薯不同栽植密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脱毒红薯取得丰产提供最佳的合理栽培种植密度,为大面积生产提供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栽植密度5.1万株/hm2,鲜薯产量可达73 275 kg/hm2,是脱毒红薯的最佳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2.
不同肥料配比对脱毒红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明确脱毒红薯的优化栽培施肥方案,进行了脱毒红薯肥料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脱毒红薯最经济施肥量是尿素17.4 kg/667m2,普钙50 kg/667m2,硫酸钾10 kg/667m2,产量可达2 626.31 kg/667m2,投产比为1∶5.5;最佳施肥量是尿素17.4 kg/667m2,普钙50 kg/667m2,硫酸钾20 kg/667m2,产量可达2 798.07 kg/667m2,投产比为1∶4.48.建议采用经济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三个试点间套脱毒马铃薯早大白种植密度的研究,阐述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早大白产量、结薯性状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脱毒马铃薯早大白单株结薯数减少,单株薯重和最大单薯重降低,产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脱毒马铃薯早大白最佳种植密度是5 500-6 500株/667 m2,产量最高的种植密度是6 000株/667 m2.拟合回归方程,最高产量的种植密度为6 083.33株/667 m2,对应的产量是2 543.51 kg/667m2.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脱毒紫云红芯薯扦插的最佳节位、节数与扦插密度,为该品种的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节位、不同节数、不同扦插密度对脱毒紫云红芯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决定程度为扦插节位(A)>密度(C)>扦插节数(B),最佳组合为扦插节位12、扦插节数3、密度为5417株/667m2,该条件下的红薯产量最高,可达1900.79 kg/667m2;当扦插节位2、扦插节数4、密度为3334株/667m2时,其产量最低,为916.02 kg/667m2。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不同肥料用量对不同甘薯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3个甘薯品种共9个处理的试验研究得出不同品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相应增加.在不同施肥量下,不同甘薯品种产量以徐薯18号667m2施35kg复合肥产量最高,为1275.6kg/667m2;其次为红薯1号,为1232.2kg/667m2;白薯4号产量最低,为963.3kg/667m2.在同一施肥量下,不同甘薯品种产量高低顺序为徐薯18号>红薯1号>白薯4号>.同一品种在不同施肥量下其产量增幅大小顺序为红薯1号>白薯4号>徐薯18号.试验分析比较可以看出选择徐薯18号667m2施35kg复合肥是最佳的甘薯品种及适宜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相同密度、相同管理措施下的脱毒马铃薯优良品种威玉3号进行钾肥(K2SO4)不同用量的处理试验,经分析得出:钾肥(K2SO4)用量为30 kg/667 m2时,脱毒马铃薯产量最高;其次是用量为40 kg/667 m2,用量为10 kg/667 m2时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及施肥水平对木薯华南5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因素4水平多年多点随机区组设计方法,探索不同栽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与华南5号木薯产量间关系。结果表明:华南5号在栽植密度为550~700株/667m^2,施N3.9kg/667m^2、P2O52.0kg/667m^2、K2O7.8kg/667m^2时可获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氮、磷、钾肥"3414"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对德江县淀粉专用红薯豫薯抗病一号进行了氮、磷、钾肥施用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在红薯上的效应曲线均是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边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 13.865 kg/667m2、P2O5 6.804 kg/667m2、K2O 21.757 kg/667m2,获得红薯产量3 639.281 kg/667m2 .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所设种植密度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以播5 500株/667m2产量最高,为2 090.0 kg/667m2;最佳密度为5 000~6 000株/667m2,群体生长较合理。建议在余庆县大面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种植密度与山川紫脱毒甘薯产量的关系,采用田间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该甘薯品种的栽插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密度为5 200株/667 m2时,山川紫脱毒甘薯的产量最高,为2 508.9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扦插密度与氮、钾肥用量对浙薯13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扦插密度、尿素用量和硫酸钾用量为试验因子,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建立了浙薯13产量和净产值回归方程,优化并提出了供试农艺因子组合方案:扦插密度3 300-3 600株/667m2;追肥尿素用量20-24 kg/667m2,基肥硫酸钾用量20-25 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遵辣8号高品质的优化栽培方案,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定植密度与N、P和K肥施用量4个因素对遵辣8号果实辣椒素和果实粗脂肪的影响,并建立遵辣8号的辣椒素、粗脂肪与各试验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4因素对辣椒果实辣椒素含量影响依次为施N量施P量施K量定植密度;密度为7 583~8 417株/667m~2,施N量为27.78~33.20kg/667m~2,施P量为12.51~15.50kg/667m~2,施K量为33.10~37.15kg/667m~2是辣椒素高含量的最优栽培方案。4因素对辣椒果实粗脂肪含量影响依次为定植密度施P量施N量施K量;定植密度为6 689~7 778株/667m~2,施N量为25.97~31.48kg/667m~2,施P量为12.56~15.11kg/667m~2,施K量为25.98~31.47kg/667m~2是粗脂肪高含量的最优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13.
均匀设计在黔南烟区烤烟栽培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研究烤烟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烟叶平均单叶重、产量、产值、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评吸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黔南烟区无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以施氮量8~8.5kg/667m2,密度1000~1100株/667m2(行距为110cm,株距为55~60cm),留叶数20~22片,可获得较理想的烟叶产量、产值、农艺性状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4.
种植密度、肥料及覆膜对辣椒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贵州省正安县的辣椒种植技术,提高产量,以引进品种单身理想52为试验对象,设置辣椒种植密度、肥料品种及地膜覆盖方式的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4 669株/667m~2、施用天宝丰复合肥、覆黑膜的栽培处理能提高辣椒品种单身理想52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鲜椒产量可达1 504.57kg/667m~2。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于2005~2006年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对油研11号主要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均会影响油研11号的产量、生育期、植株性状等;点播油研11号的最佳播期为9月下旬,密度为10000株/667m2,若因轮作茬口的不同,可以调节种植密度,以获得更高产量;在10月中、下旬播种时,则以15000株/667m2的密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萝卜新品种'金玉3号'的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不同密度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畦双行种植以株距20 cm和25 cm为宜,每667 m2种植4800~6000穴,胡萝卜商品性状较优,每667 m2产量可达2661~2835 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密度下新葵18号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产量和含油率,分析种植密度对新葵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调查不同种植密度下新葵18号的生长数据,计算不同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并测定含油率.[结果]种植密度对新葵18号的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低密度处理(4 000株/667 m2)的单株叶面积较高,高密度处理(5 500株/667 m2)的叶面积指数较高,产量、含油率和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方面以处理5 000株/667 m2的值最高.产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是密度超过5 000株/667 m2后,产量则表现出减少的趋势.[结论]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调节新葵18号个体发育,最大发挥群体效应,在新疆5 000株/667 m2是新葵18号的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取得较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杂交油菜黔油22号在黔西县的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2号单位产量,加速该优异成果的大面积转化,采用4因子5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22号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高产栽培优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黔油22号在黔西县产量达到200 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纯N 20.13~22.00 kg/667m2,P2O5 11.95~12.94 kg/667m2,K2O16.20~19.80 kg/667m2,移栽密度为9040~9 935株/667m2.该技术方案对黔西县大面积生产黔油22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及栽培水平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豫单99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给玉米新品种豫单998在生产上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种植密度下豫单998群体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单株叶面积,叶、茎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处理叶片光合速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呈显著差异;5 000株/667m2产量最高(786.6 kg/667m2),豫单998群体调控能力强,是耐密型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