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棉花是江苏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植棉占耕地面积的14%,占全国棉田的八分之一左右。1979~1984年,平均每年植棉987万亩,总产56.8万吨,商品率为95.5%。1985年棉田面积为888万亩,比1984年减少193万亩,总产(47.9万吨)减少18.65万吨。1986年棉田面积降到780万亩,总产将减少5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豆育种的成就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大豆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2,478万亩,亩产41公斤,总产510万吨。5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6,914万亩,亩产54.6公斤,总产923万吨,比1949年面积增加35.6%,单产增加33.2%,总产增加81%。6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3,599.5万亩,亩产53.5公斤,总产728万吨,比50年代面积减少19.6%,单产降低2%,总产减少21.2%。70年代大豆面积下降到10,998.6万亩,亩产69.3公斤,总产762.5万吨,虽然面积比60年代减少2,600.9万亩,但由于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金昌市双湾乡在逐步普及科学知识推动下,广大群众掌握了甜菜生长规律,甜菜产量大增。1983年实播甜菜面积8,706亩,总产26,166吨,平均单产6,011斤;1984年实播甜菜面积8,918亩,总产32,550吨,平均单产7,299.84斤,比上年增产21.66%,  相似文献   

4.
我市自1983年到1986年,全市累计种植杂交中稻299.98万亩,总产稻谷157.45万吨,四年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500公斤以上。其中1983年杂交稻面积99.77万亩,平均单产517.5公斤,1984年面积90.13万亩,、平均单产538公斤,1985年面积57.79万亩,平均单产518.4公斤,1986年面积52.29万亩,平均单产523.5公斤,四年平均单产为524.9公斤,比常规稻平均增产52.7公斤。四年累计共增产稻谷15.81万吨,还出现了不少丰产片和高产田块。1986年经县、区、乡三级实地验收,武进县魏村乡新华村125亩汕优63丰产片,平均每亩实产735.3公斤;九里乡金星村农民蒋或明2.84亩汕优63,…  相似文献   

5.
甜菜是黑龙江省优势的经济作物,黑龙江省已成为全国甜菜的主要产区和基地。1980年甜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5%,甜菜总产占全国50%. 黑龙江省甜菜种植已久,但解放前甜菜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到建国初期的1949年甜菜种植面积仅为16.4万亩,总产不到15万吨。建国三十多年来,甜菜生产有了很大发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农牧渔业部农业局主持,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和绥化地区农业局协作,安达市人民政府执行的万亩甜菜高产、高糖关键措施协作示范点,于1983—1985年结束。示范点落实到黑龙江省安达市升平镇。由该镇的拥护、新建、幸福、劳动、中心、宝田等七个村四十三个屯二千零二十一个农户承担此项任务。示范任务规定三年完成,每年面积要在10,000亩左右,含糖在16度以上。甜菜生产的指标,1983年计划要求亩产达到1.5吨,实际达到甜菜示范田是10,430亩,当年虽然处于低温、多雨、寡照等不利的自然因素,平均亩产达到2.150吨,含糖16.1度。1984年要求亩产1.8吨,由于克服了春旱、长期低温的不利条件,在10,719亩的示范田,平均  相似文献   

7.
1985年我区甜菜生产喜获丰收。全区甜菜种植面积102,700亩,总产达到161,366吨,比八四年增加57,100吨,比78年增加14万吨,亩产平均1,571公斤,比84年多127公斤,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区八个主要甜菜生产县,出现了县县都增产的喜人局面。应县、阳高、天镇、山阴、怀仁、朔县等六个县都进入万吨县的行列。其中,应县总产达到62,000吨,占全区首位,朔县种植甜菜8,400亩,获得亩产1,838.5公斤大面积增产水平,是全区单产最高的一个县。应县杏寨乡8,000亩甜菜总产达到15,000吨,大面积丰产的1,000吨村有35个,其中天镇县上吾其,阳高县夏家场、李官屯、朔县小代堡、应县南马庄等村甜菜总  相似文献   

8.
邯郸大麦生产,是国内啤酒工业优质大麦原料的主要产区之一。从1964年以来,啤酒大麦生产出现了三高二低,波浪式的发展,1964~1977年,啤酒工业的大麦原料以国内生产为主、促进了邯郸大麦生产的发展,全区种植面积三十万亩左右,总产3万吨左右,最高的1971年大麦面积曾发展到40万亩,总产3.5万吨。1978年小麦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而大麦收购价格偏低,造成大麦种植面积由40万亩下降到2.7万亩,总产由3.5万吨,下降到2500吨。1983年实行议购议销后,大麦市场价格大幅度上升,比小麦高5—10%,又促进了大麦生产发展。全区由2.7万亩,回升到二十万亩左右。总产由2500吨回升到4万吨。1987年进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棉花生产在往年丰收的基础上,1985年又一次获得好收成。全省实种棉花99.5万亩,虽比上年减少22.2万亩,总产仍达6.22万吨,平均单产62.5公斤,超过历史最高年水平,比1984年提高9.6%。  相似文献   

10.
一、1987年产需概况自1985年以来,我市红麻、黄麻面积逐年减少,单产、总产显著下降,使产需矛盾更加突出;而刚刚从1985年恢复发展起来的苎麻生产,由于今年价格剧降和受省外廉价苎麻倾销的冲击,使生产走进了低谷。1987年我市的产需情况是: 红、黄麻:全市预计实种27.07万亩,在1986年减少种植面积5.98万亩的基础上,1987年又减少5.18万亩,比1984年以  相似文献   

11.
1 1988年棉花生产形势1988年我省棉花生产是个大减产的年份。初步预计,全省皮棉总产量30~32.5千吨,比上年减产26.5—29千吨,减产45—49%,为70年代以来第二个低产年。按实播面积97.8万亩计算,单产为30~33公斤,比上年减产48—52%,为1982年以来单产最低的一年。主要棉区九江市55万亩,预计总产22.5千吨,比上年减产47%,单产39公斤,比上年减产37公斤,减48.7%;宜春地区14.2万亩,预计总产2千吨,平均单产14公斤,比上年总产、单产分别减产68%和70%;上饶地区9.9万亩,预计总产1.25千吨,平均亩产12.5公斤,比上年总产、  相似文献   

12.
1982—83年度世界棉花收获面积47934.2万亩,较上年度扩大423万亩;亩产62.1斤,较上年度低0.7斤;总产6861万包(1490万吨),比上年度减产330万包(71.5万吨)。美国收获面积6009.3万亩,减少四分之一;亩产86.6斤,提高5.4斤;总产1200万包,减产231万包。墨西哥由于播种时棉花落价,收获面积仅327.2万亩,减少近200万亩;单产114.1斤,减少5.1斤;总产86万包,减产56万包。中美洲面积、产量均有降低。南美洲哥伦比亚产量是历史上  相似文献   

13.
1986年,我省旱粮播种面积1324.2万亩,单产126.3公斤,总产167.2万吨,旱粮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的16.9%和6.35%。播面和总产分别比1978年减少631.3万亩和45.5万吨。  相似文献   

14.
1985年,我市46075亩晚稻获得了大丰收,总产18777吨,分别1984年和1983年增产1071吨和534吨,平均亩产407.5公斤,分别比1984年和1983年增加42.0公斤和21公斤。无论  相似文献   

15.
一、生产 1984/85年度世界花生总产量为1970万吨(生果计,下同),比1983/84年度的1878万吨增4.9%。主要增产国家有美国、中国、巴西、南非等。美国1984/85年度,由于实际收获面积增11.4%,加之自然灾害少,单产大幅度提高,总产量高达199.84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增幅达33.6%。我国的产量达481万吨,增21.7%。巴西因播种面积大幅度扩大,总产量达37.3万吨,比1983/84年度的24.8万吨增50%。南非因旱情缓和,播种面积增加,总产量达16.73万吨,比受旱灾影响而严重减产的1983/84年度增1.5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区大麦生产发展较快,不论面积和产量都有较大发展。1988年全区春收大麦12.89万亩,是前七年平均的4.8倍,总产大麦15060吨,是前七年平均的5.7倍;1989年全区春收大麦15.69万亩,比上年增加21.7%,总产18396吨,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世界油菜籽生产发展较快,据《现代世界油脂统计》预测:1985年全世界油菜籽总产可达32890万担,比1984年实产28612万担增加15%,比1983年的29764万担增加10.8%,比1979年和1983年度两年平均23672万担增加38.9%。 油菜籽总产在1000万担以上的国家有:中国、加拿大、印度、法国、英国、波兰和联邦德国七个国家。预计1985年七国油菜籽总产可达2.8亿担左右,约占1985年全世界油菜籽总产  相似文献   

18.
10月5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县召开了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年会。会议总结了1993年全国杂交水稻科研生产情况,分析了当前农业生产的形势,明确了1994年任务。 1993年全世界的粮食呈减产趋势,估计为19.37亿万吨,比1992年减少900万吨,其中独联体减少360万吨。我国今年水稻播种面积为4:5亿亩,比去年减少2642万亩,其中杂交水稻减少2182万亩。1992年杂交水稻面积为24793万亩.1993年下降到22611万亩,减少8.8%。会议认为,如果清醒地认识粮食生产形势,就会发现卖粮难是一个假象,对粮食不可吊以轻心,一旦遇上大的自然灾害或战争,粮食就会出现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我区三十五年来旱粮生产的兴衰情况,对如何发挥我区旱粮生产优势,搞活经济,加速农民致富,谈四点看法。 一、我区旱粮生产的现状 解放以来,我区旱粮生产发展缓慢。1950年旱粮播种面积91.81万亩,总产10,713万斤,占粮食总产的8.2%。1973年旱粮播种面积180.07万亩,总产41,540万斤,占粮食总产的14.48%,为1950年的3.5倍。当时旱粮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旱粮下田,大力发展了稻秋薯、稻秋大豆,每年达12—20万亩;二是旱粮单产大幅度提高,1973年旱粮单产230.6斤,比1950年单产提高112.3%。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区旱粮播种面积和总产急剧下降,1979年旱粮总产下降到24,076万斤,其后还继续下降;1983年旱粮播种面积下降到86.49万亩,总产  相似文献   

20.
一、生产现状 红薯、大豆和玉米是零陵、郴州地区(下简称湘南)主要旱粮、饲料作物。据统计,“七·五”前期(1986年—1988年,下同)年平均种植面积140.6万亩,占本区同期旱粮种植面积的79.9%;总产1.55亿公斤,占同期旱粮总产的84.2%。“七·五”期间,三种作物种植面积均比“六·五”后期(1983年—1985年)有所扩大,其中红薯种植面积80.3万亩,大豆44.8万亩,玉米15.5万亩,分别比“六·五”后期扩大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