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和秩相关系数法,对“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安阳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安阳市河流各污染因子下降趋势的显著性顺序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除生化需氧量外,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近10年来,安阳市河流Ⅰ~Ⅲ类断面比例呈显著上升趋势,劣Ⅴ类断面比例呈显著下降趋势,“十三五”期间,河流断面水质Ⅰ~Ⅲ类占比增加43.5%,劣Ⅴ类占比下降47.8%,5年间劣Ⅴ类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尤其是2020年劣Ⅴ类断面消除,整体水环境质量显著好转,但安阳市地表水污染属于典型的有机型污染。分析了安阳市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为解决安阳市水环境问题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提升水环境是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海河水质变化情况,对于海河治污具有重要意义.海河,流经京畿,滋养一方,但2013年调查,其主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类以上污染水超过60%.以海河天津津南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杨惠庄国控监测断面2009~2013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计算了11项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Pi)、污染分担率(Ki)及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通过分析得出了氨氮、COD和高锰酸盐指数标依然是影响海河水质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201 2年后海河水质污染指数明显下降,这说明清淤工程及治污、修河、调水、开源多措并举的河道治理工程是改善海河水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湖泊水环境质量总体尚不能满足现代化大武汉建设及市民对美好生活愿望的需求。结合现场采样实测数据及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布的环境质量数据,系统分析了武汉某城市内湖五年来的水质状况变化情况,并对湖泊沿岸污染物情况进行了排查。结果表明:2016~2018年该城市内湖的水质均为劣Ⅴ类,呈现中度富营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高锰酸盐指数,尤其总磷超标最为严重。2019年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该湖泊的水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2019~2020年水质由原来的劣Ⅴ类提升至Ⅴ类,但距离Ⅲ类水体还有很大差距。实地采样分析了湖泊入湖水及雨污排口附近6个采样点的总磷(TP)、总氮(TN)、氨氮(NH_3-N)、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等主要指标,结果也表明:6个采样点水样的总磷仍然超标严重,可见磷是该湖泊污染的主要限制因子。基于监测数据分析与湖泊沿岸污染源排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巩固截污成效、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大力控制磷污染以及推进岸水统筹治理等针对性的水质提升对策,旨在为该湖泊水质持续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佳 《绿色科技》2019,(12):109-110,112
对通扬运河一年来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年度运河水质符合Ⅳ类标准。运河断面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表征颜色为黄色,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与往年相比,运河宜陵西断面水质状况有所下降,其他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记者从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处获悉,2012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
  报道中提到,2012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一、二类海水点位比例为69.4%,三、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2.0%,劣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8.6%。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水质优,北部湾水质良好,胶州湾、辽东湾和闽江口水质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相似文献   

6.
于2010~2011年在西宁市主要地表水体设12个断面,对10项水质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氨氮和总硬度严重超标,远高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铁、化学需氧量(COD)、挥发酚、总氯、电导率、六价铬、pH值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浓度限值;个别断面平水期、枯水期的溶解氧(DO)浓度略低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浓度限值。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煤炭型城市城区水污染较为严重,然而当今学者对三四线煤炭型城市城区河流的水质状况关注较少。以煤炭型城市宿州市城区河流沱河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水体中的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高锰酸指数(CODMn)等指标,运用综合因子水质指标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同时运用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了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沱河中TN浓度整体处于Ⅴ类水,NH3-N、TP、CODMn平均浓度水评处于Ⅱ类、Ⅳ类、Ⅲ类水;综合因子水质指标指数法显示沱河水质总体良好,符合《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中的Ⅳ类水目标水质,但临近宿州火车站T21、T22点位综合因子水质指标指数分别为5.211、5.121,未达到Ⅳ类水质目标,呈轻度污染状态,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8.
依据黔江区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及数据分析了黔江区四条河的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黔江区河流流域水质在Ⅲ-Ⅴ间浮动,2011年以前,黔江河流域水质稳定在Ⅲ类,水质为良,2011年以来,水质下降趋势明显,特别是2013~2015年时间段内,水质下降到Ⅴ类,水质为中度污染,但2016年以来,水质有上升趋势,2017年,黔江河流域水质均稳定在Ⅳ类,水质变为轻度污染,能达到Ⅳ类水域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7~2019年遂宁市蓬溪县芝溪河支流田家坝、涪山坝断面及荷叶溪铧头嘴断面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蓬溪县地表水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主要污染因子。结果表明:蓬溪县境内的水质状况较差,支流断面水质等级为Ⅲ~Ⅴ类,但随时间的增长水质呈显著改善的状态;芝溪河的田家坝断面和涪山断面水质监测指标和荷叶溪铧头嘴断面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芝溪河的水质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荷叶溪铧头嘴断面的水质达标。针对出现的水质问题,提出了蓬溪县境内主要地表水的保护措施,为蓬溪县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博尔塔拉河和精河近6年(2007~2012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除大桥电站断面水质目前没有受到工业和生活源的影响外,青乡电站和博河中桥断面均受到其影响;精河河水水质虽然都能达到Ⅲ类水环境标准,但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人类活动影响。根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何慈旺  张乐源 《绿色科技》2023,(18):142-145
通过收集2018~2022年的水质数据,研究了长江江苏段干流和支流的水质状况。结果显示:近几年,长江江苏段干流和支流的水质状况呈现出良好的趋势,水质优良的断面比例逐渐增加,而劣质水断面比例则逐渐下降。2018~2022年,长江干流江苏段的水质整体达标率为98.39%,2019~2022年,达标率更是达到了100%。长江江苏段支流的水质状况也呈现出改善的趋势,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的比例不断下降,截至2022年底,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仅占2.94%。以期为长江江苏段的水质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闽东湿地2003—2009年水质长期监测数据,采用污染指数法和水质改善指数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并引入灰色关联度技术探讨闽东湿地水环境变化的驱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东湖湿地不同河段水质污染状况呈现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五里亭为东湖湿地的主要污染源,其中NH3-N(82.1 mg.L-1)、BOD5(52.6 mg.L-1)和TP(27.9 mg.L-1)等污染物严重超标;兰田水质污染较轻,主要污染物为DO(3.4 mg.L-1)和COD(3.4 mg.L-1)。五里亭—东湖断面改善程度较明显,其中以DO(418.01%)、NH3-N(88.33%)、石油类(67.32%)、BOD5(61.79%)等改善最为明显;兰田—东湖断面水质改善程度较低,除DO(12.9%)有所改善外,其他水质参数均呈不同程度恶化。东湖湿地水质变化与宁德市蕉城区社会经济的关联值较高,其中蕉城区第三产业总产值是影响水环境质量变化的主导因子,灰色关联度达0.9093~0.9787;蕉城区第一产业占GDP比例和蕉城区第二产业总产值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子,灰色关联度分别达0.8981~0.9497和0.869~0.9444。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物质,是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一切物质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对于维持生态功能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城乡基础建设严重滞后,水污染也来越严重。为了改善河道水质和水环境,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以某县D河为研究区,于2018年8月,运用无人机、实地踏勘和定点监测的方法获取了一手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结合污染物超标倍数法对D河主要断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河流域各个出境断面水质处于劣Ⅴ类,但是较往年有所改善。对实施"河长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周报公布的沱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了该流域水环境现状,并确定了4个水体评价标准,运用PSO-PPE模型对沱江流域水质进行了评价,为沱河流域水环境的宏观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勇  胡爽 《绿色科技》2012,(12):15-16
以2011年花溪河南湖出口断面、石龙桥断面水质监测结果为例,构建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评价花溪河水质,结果表明:南湖出口水质较好,总体水质达II类,2月份水质最好,为I类,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与溶解氧;中下游监测断面石龙桥评价结果均为V类,水质较差,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总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6.
析了澧水张家界段的5个省控监测断面的水环境状况,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澧水张家界段整体水质均能达到Ⅱ类标准值以上,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总磷,主要污染原因为城市污水的排放和农业污染。建议在城市污水处理、强化农业污染源治理、增强公民环保意识等方面加强管理,从而为张家界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孙卫红  韩龙喜 《绿色科技》2019,(6):75-77,80
指出了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地跨江苏、安徽两省。近大汕退水闸断面是高邮湖重点控制断面,水质考核目标为Ⅲ类,TN、TP不能稳定达标。通过高邮湖二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高邮湖控制断面水质达标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水量水质模型模拟出影响控制断面TN、TP的污染源贡献比值,从而计算得到了高邮湖水环境容量。根据现状污染物入湖量计算了削减率,模拟了高邮湖控制断面水质改善情况,为高邮湖区域制定环境规划或区域综合整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省郴州市的东江湖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3个监测断面的24个监测因子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东江湖水质总体状况较好,符合功能区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1月、4月、7月东江湖水质对I类水的隶属度最高,10月对Ⅱ类水的隶属度最高。水质污染因子中最重要的污染因子为铅,与东江湖流域内存在金属尾矿区有关。评价结果为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区域,从自然生态状况及环境质量状况两方面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自然生态监测包含植被生长状况监测及土地利用状况监测两个方面,其中植被生长状况监测采用实地测量与DJI Phantom 4无人机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土地利用状况监测采用遥感解译方法。环境质量监测主要包含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两个部分,采用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植被生长状况监测样点的草地类型主要为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高寒草甸监测样点植被盖度均值95.76%,草层高度均值18.34cm,地上生物量均值266.73g/m2;山地草甸监测样点植被盖度均值95.73%,草层高度均值19.51cm,地上生物量均值165.75g/m2。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草地和林地为主,草地、林地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50.62%、33.30%,草地主要集中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及卓尼县,林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迭部、舟曲、卓尼及夏河县。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共计2821d,其中达标天数为2759d,日均值达标率为97.80%,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及臭氧(O3)。Ⅱ类地表水水质频次比例为63.44%,Ⅲ类地表水水质频次比例为25.81%,超标地表水水质频次比例为6.45%,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铬(六价)。  相似文献   

20.
水污染状况研究是流域污染治理的基础.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浏阳河浏阳市段水污染现状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浏阳河浏阳市段4个断面(铁山桥、小溪、三水厂、韩家港)的水体污染分别为Ⅴ类、Ⅳ类、Ⅰ类和Ⅲ类.此外,分析了该河段水质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浏阳河综合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