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松脂是生产松香、松节油、松香精和松香胺的原料,产品广泛用于轻工、化工、冶金、国防、医药、电器等工业,也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出口物资。我国主要采脂松树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南亚松、黄山松等。采割松脂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现将采割技术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松脂是生产松香、松节油、松香精和松香胺的原料,广泛用于轻工、化工、冶金、国防、医药、电器等工业。我国主要的采脂松树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南亚松、黄山松等。现将采割技术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在采割季节来到之前,采脂人员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如规划好采脂林地,准  相似文献   

3.
郑万钧等认为产自湘、鄂、赣、闽、浙、皖、豫等省的黄山松(P.hwangshanensis Hsia)与产自台湾省的台湾松(P.taiwanensis Hayata)应是同种,名为黄山松(P.taiwanensis Hayata)。作者等的研究表明:台湾松分布于23—25°N,黄山松分布于25°30′—31°40′N;台湾松鳞盾的横脊与纵脊不甚明显,苞鳞先端较尖黄山松鳞盾的横脊隆起,有纵脊数条,苞鳞先端钝圃;台湾松木的早晚材过渡为圆,渐变到略急变,黄山松为急变(幼年材略急变),台湾松生长轮始未的射线管胞内壁锯齿深而粗,结成网状较多,黄山松浅而细,结成网状少;台湾松交叉场纹孔1—3个,黄山松1—2个;台湾松生长轮边缘几列早晚材管胞少数弦壁上有具缘纹孔一至数个,黄山松具缘纹孔无或罕见,数较少。因此,作者等认为黄山松和台湾松应是两个种,俾有利于造林、森林经营及木材的合理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龄黄山松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黄山松在不同季节的蒸腾及水分生理生态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年龄段黄山松1年生针叶的时蒸腾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但是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幼龄阶段的时蒸腾速率与时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的基本相似,而中龄和中幼龄黄山松,其时均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差异,说明幼龄黄山松受气孔的限制较明显;蒸腾速率日均值的季节变化3个年龄段黄山松均为夏季的蒸腾速率较高;各年龄段黄山松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的排序为中幼龄(5.062)>幼龄(3.383)>中龄(3.011),中幼龄黄山松具有较高水分利用效率表明其能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通过季节均值比较,发现夏季黄山松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是其能生长在土壤浅薄甚至岩缝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造林技术措施对黄山松幼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寿宁县长溪林场设置了黄山松各主要技术环节的试验林 ,研究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黄山松幼林生长的效应 .对试验林样地进行连续 7a的定期、定位观测 ,测定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黄山松林各主要技术措施中 ,坡位、种源和造林密度是影响幼林生长的最重要因素 ,整地规格对黄山松幼林生长有较明显的影响 ,幼林施肥有一定影响 ,而整地方式和幼林抚育无明显影响 .并提出可供生产应用的黄山松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的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理清并从整体上把握黄山松在林学领域的发展脉络,对其分类、资源分布、遗传学、生态学、生理生化、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采用CiteSpaceⅢ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60-2014年220篇黄山松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其关键词、作者、机构和期刊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黄山松研究主要围绕黄山松、马尾松、松属、林分、生物量、树脂道、天然更新和种群展开;研究领域较具影响力作者有洪伟、范义荣、吴承祯、吴泽民和罗世家;主要研究机构为福建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等为高载文期刊.黄山松林业领域合作研究较少,基本处于独立研究状态.今后黄山松研究应重点关注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及其黄山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湖北通山县林业局(437600)程志雄松脂广泛用于化学和医药工业等方面,亦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出口物资.采割松脂是山区群众致富的一条好门路.采脂时将松树的树脂道割开,松脂则顺利分泌出来.  相似文献   

8.
潘文忠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12-113,117
松脂是天然泌出物,是诸多工业产品主要的调剂原料,近年来全国松脂产量大幅度下降,尤其是林权改革的新体制下,如何把松脂生产纳入科学、节约型永续作业、高产、稳产的轨道上,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生产体系,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黄山松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的分类、地理分布、遗传学、种群生态学、生理生化、种源选择、种子园营造、木材解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黄山松的分类位置尚未最后确定,从而大大影响了相关研究,应集中精力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黄山松的形态特征与生态条件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安徽黄山与北京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分析引种黄山松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对黄山松引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引种材料,制定引种黄山松至北京地区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1.
油松松脂化学组成及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油松松脂化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并与马尾松松脂比较,得出油松松脂中二萜中性物含量较高,为导致油松松香不皂化物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提出油松松脂加工新工艺,得到的油松松香和松节油达到国家特级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对黄山风景区海拔1600m以上山顶面区植物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对具有代表性的黄山松群落、黄山松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以及落叶阔吾林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群落系数的计算和分析,揭示了黄山松群落演替的规律;在裸岩、陡坡、峰岭或梁 等迫不等生境中,黄山松种群可以形成稳定的群落;在立地较优势的地段,黄山松种群在森林群落演替中起着先锋树种的作用;然而随着耐荫阔叶树种的侵入,黄山松群落会逐渐演变成  相似文献   

13.
介绍黄山松的特征特性,并从采种、种子贮藏、选地和整地、播种和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黄山松在皖南山区的播种育苗和管理技术,以期为黄山松的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戴云山常见的2种亲缘关系较近的松属植物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研究对象,探讨这2种植物针叶的抗氧化酶活性沿海拔梯度的差异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黄山松、马尾松针叶的丙二醛(MDA)含量差异显著,马尾松MDA含量高于同海拔黄山松.MDA含量沿海拔梯度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海拔1 400~1 700m,北坡黄山松MDA含量均高于南坡,随着海拔的升高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马尾松、黄山松抗氧化酶活性随海拔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海拔的升高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增强的趋势;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在高海拔处未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的缺陷, 本文应用广义的逻辑斯谛曲线研究了龙栖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 并指出了黄山松在不同林型下和同一林型不同密度下的断面积最大增长速度的径级范围。结果表明, 广义的逻辑斯谛曲线能很好地拟合黄山松种群数量动态规律, 从而为黄山松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山松广泛生长在黄山地区,是我国所独有的树种。基于此,文章重点介绍收集树种等方面的内容,并就黄山松的栽培技术与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木荷人工混交林涵养水源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对木荷×马尾松、木荷×黄山松及其纯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组成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其涵养水源功能的差异.不同林分的持水量排序为:木荷×黄山松混交林>木荷×马尾松混交林>黄山松纯林>马尾松纯林.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排序为:土壤层>林冠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木荷混交林较其纯林具有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敏感性分析,筛选出13个能反映戴云山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群落植被与土壤特征的主要因子,构建其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评价模型,采用等间距法将评价结果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戴云山黄山松群落总体近自然度属于近人工等级,其中上涌镇等级最高,其余依次为桂阳乡、大铭乡、赤水镇、雷锋镇、南埕镇.所有样地中,远天然占46.51%,半天然占2.33%,近人工占48.84%,人工占2.33%.坡度、林龄、乔木层Shannon-winener指数、速效钾、有效磷、全氮是影响戴云山黄山松群落近自然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天然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福建省寿宁县天然黄山松种群个体定位图,运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Cassie. R. M.指标(Ca)、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数(m*/m)和扩散型指数(Iδ)6种聚集度指标,考察黄山松种群在不同取样尺度上及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随取样尺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样方大小对黄山松种群分布格局的测定结果具有显著影响,其分布格局测定的样方面积不应小于16 m2,样方大于或等于16 m2时,黄山松种群表现为集群分布类型;不同取样尺度下,种群反映出不同的聚集程度,扩散型指标Iδ基本上随取样尺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发育阶段的黄山松种群均表现为集群分布,且大树阶段的聚集程度最大,幼树阶段次之,中径树阶段最小.  相似文献   

20.
松脂是松属植物产生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市场需求量很大,但目前云南松采脂不科学造成松脂产量很低,松脂供不应求.以云南双柏县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长状况对产脂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松生产力较低的林地,采脂松树宜选树高10 m以上,胸径在21 cm以上,树皮厚度0.6 cm以上,产脂树龄40 a以下,适当缩短采脂年限,有利于云南松的可持续性采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