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豫南茶园柿广翅蜡蝉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柿广翅蜡蝉(Ricania sublimbata Jacobi),属同翅目广翅蜡蝉科。其寄主很广,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柑桔、苹果、桃、柿、椿、构树、桂花等几十种果木园林花卉植物。笔者在对豫南茶园病虫害调查研究中发现,不论是幼龄茶园还是成龄茶园,不论山地茶园还是平地茶园,都发生有柿广翅蜡蝉为害,其分布范围逐年扩大,为害逐年加重,已上升为豫南茶园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笔者对豫南茶园柿广翅蜡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缘纹广翅蜡蝉越冬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缘纹广翅蜡蝉最近几年在江苏茶区严重危害茶树,并且为害其它植物如香樟、柑橘等。缘纹广翅蜡蝉一年发生1~2代,多以卵在嫩梢内越冬,少数以成虫在茶丛中越冬。春季越冬卵孵出若虫刺吸为害芽梢,并分泌蜡丝。6、7月间成虫盛发,在茶丛间飞动活跃,刺吸为害夏秋季嫩梢,并刺裂枝梢皮层产卵导致芽梢枯竭。本文对缘纹广翅蜡蝉越冬卵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方法作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邵元海  周静峰  徐德良 《茶叶》2009,35(4):219-220,223
通过对可可广翅蜡蝉若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其防治技术,准确预报其发生情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圆纹广翅蜡蝉(Pochazia guttifera Walker)产卵对茶树的为害规律及温度对其越冬卵发育的影响,通过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了圆纹广翅蜡蝉产卵对茶树的为害情况,并研究了16、19、22、25、28℃恒温对圆纹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圆纹广翅蜡蝉成虫喜欢在直径为(0.23±0.04)cm的茶树幼嫩枝条上产卵,产卵刻痕在枝条上的为害长度为(1.36±0.59)cm。在茶园周围有较多寄主林木且管理较为粗放的马鞍山茶叶试验场阶梯茶园内,茶树枝条的受害率为13.35%,显著高于其他茶园。此外,越冬卵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28℃处理的越冬卵发育历期为(28.75±7.03)d,若虫初孵时间较早,孵化率较高。温度与圆纹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速率关系满足方程y=0.001 9x–0.022,越冬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58℃,有效积温为526.32 d·℃。本研究对信阳茶区圆纹广翅蜡蝉越冬种群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和防控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仅调查了粗放和精细两种管理模式茶园内柿广翅蜡蝉越冬产卵刻痕对茶枝的为害情况,还调查统计了其越冬产卵时对茶枝直径的选择情况,以及在茶枝上越冬产卵部位、产卵刻痕长度和相应的着卵量。研究表明,两个粗放管理茶园内茶枝的受害率(9.86%、13.79%)均显著高于精细管理茶园,柿广翅蜡蝉成虫偏向于在直径为0.20~0.30βcm的茶枝上产卵越冬,而且产卵刻痕顶端至茶枝芽头的平均距离为7.22βcm,产卵刻痕长度平均值为1.35βcm。此外,柿广翅蜡蝉越冬产卵刻痕长度(x)与刻痕内着卵量(y)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满足方程:y=17.83x+1.12(F=3β652,df=1β145,R2=0.96,P<2.2×10-16)。建议每年10月初到次年3月下旬,应及时剪除受越冬卵刻痕为害的茶树嫩枝条并加强茶园管理,以实现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的区域性控制。本研究为信阳茶区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的预测预报和生态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减少茶园农药用量以及提高“信阳毛尖”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蜡蝉原来主要为害果树,特别是柑桔类果林,近几年开始为害茶园,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通过近3年在信阳茶园长期跟踪调查,并采用塑料网套虫饲养方法,发现信阳茶园蜡蝉优势种有柿广翅蜡蝉、八点广翅蜡蝉、碧蛾蜡蝉。现将它们的主要区别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茶园蜡蝉种类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谭济才 《茶叶科学》1995,15(1):33-37
通过调查研究,共发现湖南省茶园有12种蜡蝉危害茶树,其中5种为茶树害虫新记录,7种为湖南省分布新记录。并对蜡蝉在茶园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茶园中广翅蜡蝉成虫对不同颜色的趋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光性是多种昆虫的基本行为,不同昆虫视觉具有敏感度不同的波谱范围和趋光反应峰。本文利用18种渐变颜色制成的色板,在茶园中测试了广翅蜡蝉成虫对不同颜色色板的趋性反应。结果表明,广翅蜡蝉成虫趋向于选择黄色饱和度高的色板,但是黄色粘板对广翅蜡蝉成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利用粘板防治广翅蜡蝉的可行性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汪荣灶  祝捷 《中国茶叶》2010,32(5):29-29
茶广翅蜡蝉(pachazia sp.)属同翅目,广翅蜡蝉科,为江西省婺源茶区常见害虫之一,局部虫口密度较高,国内尚未见有此虫的系统研究报道。为此,笔者自2007年以来对该虫进行了室内饲养试验与田间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三、可可广翅蜡蝉(Ricania Cacaonis Chou et Lu) (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毫米,翅展16毫米。头和胸部背面黄褐色至褐色,额角黄色,有三条纵脊。中胸盾片除三条长的纵脊在前端相互会合外,外侧各有一条独立的短脊。前翅褐色,翅膜的边缘及前缘斑黄色,前缘斑前有横脉约7条,明显向内弯曲,其前端黑褐色,横脉间各有向外倾斜的黑色带纹一条,顶角有一近黑色光亮突起的圆点,翅面有暗色的小斑纹和淡色的横脉所组成的斑纹,翅的前缘区与外缘区凹凸不平,使  相似文献   

11.
我国茶树蜡蝉区系及其主要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汉鹄 《茶叶科学》2004,24(4):240-242
我国茶树蜡蝉类害虫多达20余种,多属于蛾蜡蝉科与广蜡蝉科,包括一些危害较重的种类。  相似文献   

12.
正柿广翅蜡蝉Ricania sublimbata Jacobi属同翅目Homoptera,广翅蜡蝉科Ricanidae。该虫寄主植物已鉴定的有30多种,是婺源茶、木荷、樟、女贞、杜鹃、柑橘、李等果树、林木、花卉上的常见害虫。在婺源山地茶园发生普遍,但为害尚不重。鉴于有关此虫的资料不多,为探究其发生规律,笔者对其进行了室内饲养和田间定点调查,已摸清了该虫的发生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碧蛾蜡蝉属同翅目、蛾蜡蝉科.又名:茶蛾蜡蝉、绿蛾蜡蝉、黄翅羽衣、桔白蜡虫、碧蜡蝉.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柑桔、梨、桃、杨梅、无花果、葡萄、甘蔗、花生、油茶、樟、大叶黄杨、桅子花、喜树、海桐等几十种经济作物和园林花木.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园林花木的大量调运,给碧蛾蜡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04年5月底,在我市一个频繁调运园林苗木的综合农场的百亩茶园中,每米茶丛发现碧蛾蜡蝉若虫20-30头,多达50-60头.该虫的为害给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但生产上,只要切实了解掌握该虫的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针对其生活习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强 《中国茶叶》2008,30(8):25-25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是我国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吸取茶树汁液为害,干扰茶树营养物质的正常输送,导致茶树芽叶失水、生长迟缓、焦边、焦叶,造成茶叶减产。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一般受假眼小绿叶蝉为害可使夏秋茶减产10%~15%,为害严重年份减产可高达50%以上。此外,假眼小绿叶蝉为害后的芽叶,在加工过程中易断碎,易产生烟焦味,对茶叶品质亦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茶树碧蛾蜡蝉(Geisha distinctissima Walker)是我市近两年来危害逐渐加重的茶树害虫之一。在我市一年繁殖1代,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造成茶叶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严重的可致使嫩茎枯死。若虫腹末分泌白色蜡质絮状物,致使树势衰弱,诱导煤烟病。碧蛾蜡蝉若虫体披蜡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及药剂难渗透性。该虫在我市尚未发现天敌,生产中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16.
假眼小绿叶蝉Emposca(Emposca)vitis Gothe是我国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吸汁害虫。生态防控该虫应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宽容地去善待茶园的各种生物(害虫),允许少量假眼小绿叶蝉存在的思想。生态防控的技术措施有:保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利用自然天敌、分批勤采与适时强采茶叶、适度修剪、诱杀等。  相似文献   

17.
白蛾蜡蝉为杂食性害虫,是茶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本文简要介绍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以及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茶树对小贯小绿叶蝉组成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对茶树危害极大且化学防治效果差,因此茶树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是育种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概述了茶树抗小贯小绿叶蝉种质资源的鉴定、茶树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成分等与抗小贯小绿叶蝉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展望了茶树与小贯小绿叶蝉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科学开展小贯小绿叶蝉抗性研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蝉、螨、蚧、蛾历来是浙江新昌县四类主要茶树害虫,以蝉为首。小绿叶蝉在新昌发生面广、繁殖快、危害重。小绿叶蝉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汁液,为害幼嫩芽叶,形成焦边、焦叶,严重的茶园似火烧状,既影响茶树营养物质的运输与积累,又影响茶树的生育,导致茶叶产量减少,质量下降。由于小绿叶蝉发生时间长,繁殖代数多,跳来飞去活动力强,不但为害茶树,又可食害豆类、蔬菜等多种作物以及嫩绿杂草,因此防治较难。  相似文献   

20.
盲蝽、蓟马、蚜虫、蜡蝉类和小录叶蝉一样,均是为害茶树芽梢及嫩叶的害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针状口器或吮吸口器,吸取芽梢和嫩叶的汁液。目前,我省茶区常见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