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昆虫类有害生物5 055种,发生面积1 142.82万hm^2,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60.23%。本次普查基本摸清我国昆虫类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数量变化、分布范围、危害情况,以及新增的昆虫类外来有害生物情况,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有害植物类29目53科240种,其中外来有害生物或原产地是中国以外的种类有29科93种,占此次普查记载种类的38.75%。我国林业有害植物发生面积162.10万hm~2,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8.54%。本次普查摸清了我国林业有害植物的主要种类、分布范围、危害类型,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东莞市目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危害状况,2016-2017年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普查,分析东莞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常发种类、分布地点、危害严重程度及寄主植物等,并预测其发生趋势。东莞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9种,分别为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黄野螟(Heortiavitessoides)、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lilacinus)、灰同缘小叶蝉(Coloanacinerea)、朱红毛斑蛾(Phaudaflammans)、绿翅绢野螟(Diaphaniaangustalis)和油桐尺蛾(Buzurasuppressaria)。其中,薇甘菊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红火蚁、黄野螟和灰同缘小叶蝉次之,南洋臀纹粉蚧为新发生检疫性害虫,需密切关注其发生动态。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现状,预测这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为东莞市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我省于2014至2016年开展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此次普查是在1980年和2003年两次普查的基础上开展的第三次全国范围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是为了进一步查清全国危害林木、种苗、果品等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病原微生物、有害昆虫、有害植物及鼠、兔、螨类等,及时更新各级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为科学制定防治规划、有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4年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基本查明阜新地区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共有7种:杨干象;枣大球蚧;冠瘿病;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双条杉天牛;柳蝙蛾。文章详细阐述了这7种有害生物的分布及危害程度。并依据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和阜新市气候等生态条件,提出了检疫除害措施。  相似文献   

6.
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对武进区全域范围内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鉴定出武进区林业主要有害生物种类134种,分属6目55科,其中鳞翅目最多,有22科75个种,占总数的55.97%,其次是半翅目20科29种;发现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1种,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7种,本土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21种.此次普查基本摸清本地林...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省、市森防业务主管部门安排,安徽省涡阳县森防站组织技术人员,从2003年秋至2004年底开展了历时近一年半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共普查出林业有害生物164种,其中:本土林业有害生物158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6  相似文献   

8.
江苏鳞翅目蛾类昆虫资源变化趋势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以黑光灯诱集为主结合林间采集昆虫的方法,开展了江苏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共查得林业有害昆虫种类937种,其中以鳞翅目蛾类昆虫种类数量为最多,分属28科617种,属江苏新记录的294种;就蛾类昆虫与1980年病虫害普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其种类结构、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大发生型害虫的种类、发生频率和种群消长规律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2014-2017年),共计普查林业有害生物6 201种。为进一步明确国家层面的重点林业有害生物,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依据危害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81种有害生物进行危害性评价。结果表明,1种林业有害生物列为一级,52种林业有害生物列为二级,97种林业有害生物列为三级,131种林业有害生物列为四级。分别提出分级管理对策,为有效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录的随县林业有害生物217种,与第一次普查(1980年普查,1993年《湖北省昆虫名录》)襄阳市林业有害昆虫名录和襄阳市林木病害名录比较:此次普查随县比第一次普查少发现林业有害昆虫87种,新发现29种,林木病害少发现37种。对随县两次普查林业有害生物的数目种类变化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鼠类44种,兔类8种,合计啮齿动物52种,占我国记载种类24.5%。鼠类发生面积234.9万hm~2,占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12.4%;兔类发生面积37.4万hm~2,占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2.0%。本次普查摸清我国林业鼠类、兔类的主要种类、分布范围、发生危害,为科学制定防控对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国家林业局在全国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目的是掌握外来有害生物及本土森林病、虫、鼠(兔)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为制定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补充检疫名单,制定林业有害生物预警方案和防治规划,建立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防范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西林业》2009,(3):I0006-I0007
广西是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多发区域之一,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多,分布广,危害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全区危害较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有143种,其中本土林业有害生物126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17种。年均发生面积为3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总额为2.28亿元,生态效益损失颔高达22.36亿元。2008年发生总面积达39.0875公顷。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如松毛虫、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桉树枝瘿姬小蜂、油桐尺蠖、竹蝗等呈持续上升态势,对我区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建设构成极大威肋,防治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4.
国家林业局发布新审定通过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国家林业局发布第4号公告,对经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予以发布。它们是:松材线虫、红脂大小蠹、椰心叶甲、松突圆蚧、杨干象、薇甘菊、苹果蠹蛾、美国白蛾、双钩异翅长蠹、猕猴桃细菌佳溃病病毒、松疱锈病菌、蔗扁蛾、枣大球蚧、落叶松枯梢病菌、杨树花叶病菌、红棕象甲、青杨脊虎天牛、冠瘿病菌、草坪草褐斑菌。  相似文献   

15.
《广西林业》2013,(2):48-48
2013年1月9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公告,公布了新的“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此次发布的新名单比2004年7月29日发布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2003年4月7日发布的“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种数均有所减少,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从原有的23种减少到14种,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从原有的233种减少到190种。  相似文献   

16.
巍山县于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进行了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此次普查共发现主要有害生物21种,涉及10个乡镇,危害面积2.099万hm~2,占林地面积的14%,其中受病害危害面积0.503万hm~2,受虫害危害面积1.158万hm~2,受有害植物危害面积610万hm~2,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面积0.378万hm~2;苗圃受害面积11.1 hm~2。获得了各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危害、寄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藉此提出了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全区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普查,初步查出林业有害生物共七大类147种,病害53种,虫害83种,鼠(兔)害8种,寄生性种子植物3种,蜱螨3种,软体动物2种,有害植物1种.发现林业外来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1种,有害植物紫茎泽兰1种,本土有害生物145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张掖市林业有害生物进行有效监控,于2014年4月—2016年10月开展了其种类及发生情况的全面普查,结果表明:张掖市林业有害生物共计87种,其中本土86种(虫害52种,病害20种,有害植物10种,鼠类1种,兔类1种,螨类2种),合计发生面积8.3万hm~2;外来林业有害生物1种,发生面积0.14万hm~2,成灾面积59hm~2。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记载螨76种,植物线虫6种,细菌21种,植原体11种,植物病毒18种。全国螨类,植物线虫类,细菌类,植原体类,植物病毒类发生面积分别为22.26,7.21,14.53,3.65,1.96万hm2,分别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1.17%,0.38%,0.77%,0.19%,0.10%。基本摸清我国林业有害螨、植物线虫、细菌、植原体、植物病毒的主要种类、分布范围和危害类型。  相似文献   

20.
结合甘肃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调查统计全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和危害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甘肃省部分(10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传播途径,分析了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