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进一步提升甘肃省产业脱贫能力,"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将实施旅游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光伏扶贫工程、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程、农村小水电扶贫工程等五项新型产业扶贫项目,以拓展贫困人口增收途径,加快脱贫步伐。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甘肃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甘肃省"十三五"光伏扶贫发展规划》和《甘肃省2016年光伏发电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甘肃省光伏扶贫工程。按照集中式电站每1万千瓦带动一定数量贫困户的安排,集中式和户用两类电站共将带动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总量的9.1%、计9.2万贫困户(包括无劳动能力户和残疾人等)持续20年增收,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的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水利部在全国16个省(区、市)的50个县启动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甘肃省有8个县列入其中。2013年在总结试点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又启动实施了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甘肃省有19个县列入专项建设规划。8年来,我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深化前期工作,强化责任落实,规范项目管理,注重工程质量,提升投资效益,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取得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相似文献   

4.
热点扫描     
正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在我省启动实施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省旅游局等部门出台《甘肃省开展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为了顺利启动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省发展改革委和省旅游局在全省建档立卡的6220个贫困村中,结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规划到2020年,扶持约500个具有良好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贫困村,作为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发改委会同省旅游局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从国家先期确定的  相似文献   

5.
正1月25日,甘肃省召开了"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启动大会,向全省工商联会员企业、直属商会和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出倡议,号召全省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到"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来。据悉,此次行动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帮助甘肃省1000个以上贫困村脱贫。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发起"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之后,甘肃省工商联、省扶贫办、省光  相似文献   

6.
正(一)打造"精准帮扶"工程。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对一"帮扶要求和因户施策原则,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着力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实现从脱贫数量到脱贫质量的转变,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二)打造产业扶贫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产业扶贫资金,根据乡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农民组织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2016,(4):35
正近日,从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获悉,为打好脱贫攻坚战,今年甘肃将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整合省级涉农资金568亿元,切块到县统筹用于脱贫攻坚。据介绍,今年甘肃将省级的58个贫困县按照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照10%以上、17个"插花型"贫困县按照15%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甘肃将完善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把扶贫搬迁同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推动新安置区在县城、乡镇、中心  相似文献   

8.
在6月11日召开的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上,甘肃省出台了"1+17"精准扶贫方案。其中,由省农牧厅、省人社厅、省林业厅、省商务厅、省旅游局、省扶贫办制定了《关于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期望通过《方案》的实施,使多元富民产业精准发力,推动全省扶贫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精准扶贫的举措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是国家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甘肃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文章结合河西走廊扶贫成果,以甘肃省高台县为例,分析了精准扶贫在河西走廊的实践情况,并对未来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的措施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国家扶贫总体思路和战略导向为基础,对改革开发以来甘肃省的扶贫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认为,在"十三五"规划时期,甘肃省的精准扶贫一定要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导方向,实施多极突破式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甘肃省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一工程处隶属于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拥有国家测绘局颁发的"工程测量甲级资质",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A类资质",省土地学会颁发的"土地规划机构等级乙级资质"。先后承担多项大型工程:2008年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临夏州8县(市)土地调查,2011年兰州市会展中心云天大酒店沉降观测、2013年甘肃省会宁县中川乡基本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2014年甘肃省会宁县汉岔乡赵岔流域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14年定西市安定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项目。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月2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表彰2011年度在全省科技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深入部署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工作。由浙江农林大学鲍滨福教授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新型木竹材保护剂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作为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促进"万企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狠抓落实。2016年,在玉屏、息烽、威宁3县完成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县试点建设。2017年通过竞争性申报,贵州省入选整省推进示范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工作全面启动。建立规范性制度按照农业农村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指南》等相关文件要求,一是制定了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甘肃省开展"双联"行动以来,甘肃省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甘肃省农牧厅会计核算中心,按照省委总体部署和省农牧厅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疏导情绪、促进发展、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大任务",应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深入调查,了解民心、民意,综合桑园村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制定扶贫工作规划。提出了"改变观念、培训先行、示范带动、培育产业、综合发展"的帮扶思路。以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为先导,以典型示范、技术推广引领产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至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82.7万亿元人民币。按照2017年12月31日的汇率来计算,超过12.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等问题越来越明显。位于中西部的甘肃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省,2018年上半年的GDP总值仅为0.35万亿元,居于全国的倒数第四位。因此,针对甘肃省的贫困分析研究及相关对策建议是较为典型的,而"精准扶贫"是现阶段我国针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为了更好地因地制宜,发挥政策的作用,通过对甘肃省的贫困县--庆阳市庆城县曹塬村的收入、支出、扶贫状况等进行分析,以点到面,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从而为扶贫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汪洋副总理在甘肃视察时有关扶贫工作的讲话精神,应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章力建,带领院资划所、信息所、农经所专家,于10月8~11日赴甘肃省调研科技与生态扶贫工作,并与甘肃省农科院共同向甘肃省委建议实施"甘肃省新时期科技与生态扶贫模式研究示范"项目。甘肃省农科院院长宋尚有、副院长贺春贵及相关研究所负责同志和专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吉林省被国家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按照农业农村部批复的整省试点方案,全省正在扎实推进整省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要求,吉林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从组织领导、宣传培训、健全工作机构等方面积极推进。按照清产核资实施细则,制定具体操作流程规范,成立清产核资工作组,分为全面清查集体资产、界定资产权属、确认集体资产价值、调整相关账目、开展清产核资"回头看"、上报清产核资结果 6个步  相似文献   

18.
全国     
《新农业》2018,(24)
正12月7日,从陕西省工信厅获悉:由省工信厅、陕西经济联合会、省妇女联合会、省服装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组成的"三秦巧娘"产业精准扶贫工程推进小组,日前印发《"三秦巧娘"产业精准扶贫工程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在全省范围推动"三秦巧娘"产业精准扶贫工程。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三个导向"战略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着力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的好局面。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育,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纳入全国三个整省试点,耕地质量提升工程试点启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精准扶贫机制初步建立,扶贫开发迈入新的发展阶  相似文献   

20.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扶贫任务非常艰巨。精准扶贫以项目进村和措施到户为核心和亮点,是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喀什地区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研究其脱贫路径,对其他地区有典型借鉴意义。以喀什地区T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致贫原因和脱贫思路的详细分析,得出实施就业扶贫工程、土地清理再分配工程、产业扶贫工程、庭院经济发展工程、综合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安居保障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扶志扶智工程和网络信息化工程等是集中连片特困村庄脱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