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塞罕坝时间     
<正>要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习近平塞罕坝。——啥意思?在这里,既有森林的壮阔,也有森林的细微,更有森林的饱满和丰沛。森林的里边是森林,森林的那边还是森林。有人说,塞罕坝的森林是翡翠。也有人说,塞罕坝的森林是绿肺。好嘛!说起塞罕坝就一定带着森  相似文献   

2.
情牵塞罕坝     
赵辉 《河北林业》2009,(5):45-45
毕业后我曾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因调动工作又离开了那里。别离塞罕坝,似乎感觉到生活中少了什么。塞罕坝的山、水、森林和人、情、事,时常浮现在脑海中。  相似文献   

3.
正一塞罕坝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森林覆盖率80%,风景资源丰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塞罕坝上摄影家老刘告诉我:随着塞罕坝知名度的提高,摄影群体也越来越庞大,自九月份以来,就有两万多人专程前来摄影创作。华北地区的摄影家最多,他们大多组团包车  相似文献   

4.
美哉,塞罕坝     
孙阁 《广西林业》2011,(6):46-48
"我最想去塞罕坝。从国内任何一家中文网站搜索‘塞罕坝’三个字,无论是新闻还是图片,有上万条之多。摄影家拍塞罕坝,诗人、作家写塞罕坝,旅行家推荐塞罕坝。这个地方究竟有何等魅力竟然受到了这么多人的推崇,我一定  相似文献   

5.
塞罕坝于1962年由原林业部建场,1969年划归河北省林业厅(局)直属至今,是集生态公益林建没、商品林经营、森林旅游业于一体的大型人工林林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有林地面积112万亩,其中人工林88万亩,次生林24万亩,森林覆盖率80%。多年来,同家、省、市各级领导对塞罕坝的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视,塞罕坝机械林场始终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立场之本、发展之本、民生之本”,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50年无较大火灾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有一个名叫塞罕坝的地方.这里生长着百万亩林海,为华北特别是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还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有风吹过都是飞沙走石,对面不见人.经过50年连续不断的治沙植树,如今的塞罕坝已成为拥有112万亩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达79.4%的绿色明珠.  相似文献   

7.
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有一个名叫塞罕坝的地方。这里生长着百万亩林海,为华北特别是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新中国成立初期,塞罕坝还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有风吹过都是飞沙走石,对面不见人。经过50年连续不断的治沙植树,如今的塞罕坝己成为拥有112万亩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达79.4%的绿色明珠。  相似文献   

8.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健康经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最北端,公园内森林面积近6.7万hm2。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坚持林业生产和生态旅游同时发展并使二者完美结合,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针对目前存在的林种结构不合理、林分密度过大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森林健康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在河北省的最北端,有一片绿色的海洋,那就是塞罕坝,在塞罕坝的最北端,有一抹美丽的绿色,那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北曼甸分场。从1994年至2020年,寒来暑往,27个春秋,他始终坚守在塞罕坝这片土地,他是勤劳的植树人,也是负责的护林员。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北曼甸分场场长张利民。张利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祖国是一片森林,我就是其中一棵树。"。森林和树相互依存、不离不弃。作为场长,张利民带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中宣部授予河北省塞罕坝林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对塞罕坝三代务林人艰苦创业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为了铭记“时代楷模”这一崇高荣誉,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塞罕坝精神,5月27日至29日,塞罕坝林场组织总场机关、森林公安分局、电讯管理站、市政管理站、  相似文献   

11.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已历经24年建设,跨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行列,是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旅游局树立的旅游建设重要窗口。虽然塞罕坝在多年发展森林旅游积累一定经验,但是发展至今仍有不足的地方。为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生态旅游SWOT分析塞罕坝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立足塞罕坝当前生态旅游以人为本、重在自然、贵在和谐、精在特色的优势基础,探索塞罕坝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探究产业提升之策提供理论和建设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塞罕坝火了,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天的新闻联播和三次的焦点访谈栏目重磅推出,《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大报头版头条及整版篇幅的报道绝无仅有,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媒体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塞罕坝。特别是网上网下,众多网民、自媒体人也一窝蜂般写起了塞罕坝。从任何一家中文网站搜索‘塞罕坝’三个字,新闻、图片就有十万加之多。  相似文献   

13.
<正>我与塞罕坝机械林场同龄,小时候,父亲和乡亲们每年总要到一个叫"塞罕坝"的地方参加造林会战。父亲每次回来,总对我们说,塞罕坝人真了不起!条件那么差,还是一年到头、成年累月地干,有的连命都搭上了。咱坝下的条件比人家好多了,更应该响应国家号召,跟着人家多栽树。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承德南连京津、北接内蒙,正处在浑善达克沙地的大风口。塞罕坝人年复一年地种树,就是在为京津抗风沙、涵水源,他们做的事太伟大了!  相似文献   

14.
<正>林业离不开科学研究与专题探索。多年来,塞罕坝依托森林培育技术积累与丰富资源,与国内知名院、校、所深入合作,广泛开展科研基地建设、试验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专项事宜,助推林区生态建设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明确公园的发展性质和发展模式,对塞罕坝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系统地研究了塞罕坝旅游资源特征,对旅游景区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归纳,明确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类别,提出了塞罕坝旅游景区的发展模式和重点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6.
《河北林业科技》2014,(1):F0003-F0003
林业离不开科学研究与专题探索。多年来,塞罕坝依托森林培育技术积累与丰富资源,与国内知名院、校、所深入合作,广泛开展科研基地建设、试验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专项事宜,助推林区生态建设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河北林业科技》2013,(5):F0003-F0003
林业离不开科学研究与专题探索。多年来,塞罕坝依托森林培育技术积累与丰富资源,与国内知名院、校、所深入合作。广泛开展科研基地建设、试验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专项事宜。助推林区生态建设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林业离不开科学研究与专题探索。多年来,塞罕坝侬托森林培育技术积累与丰富资源,与国内知名院、校、所深入合作,广泛开展科研基地建设、试验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专项事宜,助推林区生态建设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闫晓林 《中国林业》2013,(10):40-40
河北省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交会处,是典型的高原-丘陵-曼甸移行地段和森林一草原交错带;尤其是百万亩集中连片的人工森林,面积为北半球最大,被人赞誉为“绿宝石”和“华北绿色明珠”。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