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7年开始引种光皮桦,栽植后对其生长量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桦造林成活率、初生长等表现良好;不同海拔、不同坡向对光皮桦的高生长影响不大;不同坡位、不同土层厚度对光皮桦的高生长影响显著。因此,光皮桦造林应选择中、下坡位,土层深厚的地段为好,光皮桦在该区域可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光皮桦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年生的光皮桦实生苗为扦插原料,讨论了不同扦插时间和不同浓度的生根促进剂对光皮桦稳条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扦插最为理想;3种生根促进剂对光皮桦穗条的生根情况均有促进作用,其中IAA+IBA的促根效果最佳;浓度为50 mg·L-1的IAA+IBA处理的光皮桦的成活率、不定根数、不定根长和苗高均为最大,分别为92...  相似文献   

3.
光皮桦不同混交造林模式对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混交造林模式对光皮桦幼林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式造林中,光皮桦×楠竹、光皮桦×杉木和光皮桦纯林的树高和地径年均增幅为65.1cm和0.76cm、88.7cm和0.92cm、77cm和0.77cm,光皮桦×杉木混交模式树高和地径生长分别比光皮桦×楠竹和光皮桦纯林提高26.61%和17.4%、13.19%和16.3%。杉木×光皮桦混交优于其他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安溪县光皮桦引种造林的林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光皮桦造林时白蚁害虫防治是关键,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活率与保存率.不同立地条件,对光皮桦的树高与胸径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提出光皮桦的栽培技术,为在安溪县大力发展该树种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5.
以雅长林场九龙分场13 a光皮桦纯林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土壤酶活性、土壤化学元素以及林分温度对光皮桦生长的影响,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究影响光皮桦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光皮桦树高、胸径、冠幅呈正相关,且相关性均较高,光皮桦生长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作用较大;除速效磷外,土壤中其他化学元素含量与光皮桦生长量相关性较高,其中总氮含量相关性最高,对光皮桦的生长起主导作用;光皮桦林分内地表温度、空气温度与其生长量的相关系数均较低,其与光皮桦的生长没有直接影响;土壤中的蔗糖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总氮与光皮桦的相关性相对较高,因此,土壤蔗糖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总氮含量可能是影响光皮桦生长的主导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6.
光皮桦嫁接种子园及种质基因资源库营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光皮桦的优树选择过程,并对光皮桦嫁接种子园和种质基因资源库的区划、砧木定植、无性系配置、嫁接技术以及各项管理措施进行系统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处不同营林抚育措施下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对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人工林分的危害调查,结果发现:造林前不炼山造林后不修枝、连续进行割草3年的营林抚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星天牛对光皮桦幼树的危害。光皮桦纯林、光皮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混交林均易遭受星天牛的危害,且以冲沟地段受害较为严重;光皮桦幼树被星天牛危害后枯死率极高,2年生幼树受害后枯死率达100%,3年生幼树受害后枯死率达的达75%。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规程适用范围、规程引用标准光皮桦的生物学特性、造林材料选择及种苗培育、造林布局、造林及管护技术要点、项目执行程序、检查验收、技术档案几个方面对光皮桦造林技术规程进行研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光皮桦造林与管护。  相似文献   

9.
不同遮荫方式对光皮桦出苗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福建省上杭县南阳苗圃开展的不同遮荫方式对光皮桦育苗出苗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遮荫是光皮桦育苗的一个关键措施,不同的遮荫方式对光皮桦育苗出苗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采用通光度50%的遮荫网遮荫出苗量最高,平均达131株/m^2,且苗木质量好,Ⅰ级苗率达86%。  相似文献   

10.
光皮桦苗期NR活力等3项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光皮桦、青冈栎苗期NR活力、氨基态氮含量及全氮含量等3项生理生化特性对比研究,揭示了光皮桦的速生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