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断奶仔猪是指断奶后在保育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转出保育舍为止,一般指30~70日龄的仔猪。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能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增加每头母猪的年产仔数,降低生产成本;使断奶仔猪的期末体重增加,进而提高出栏体重,缩短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嘉兴某猪场保育舍采取小单元式饲养,仔猪28日龄进入保育舍饲养,75日龄出栏转入肥育舍饲养,在60日龄和70日龄分别注射猪瘟和五号苗,以往生产状况一直较平稳。2009年10月21日早上一个单元保育舍中40日龄左右的猪出现4头离奇死  相似文献   

3.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让断奶仔猪平稳度过断奶期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从而达到在保育期间,体重稳步增加且死亡率很低.断奶仔猪在断奶后的生长潜能较高,但许多因素会影响这种潜能的发挥,影响断奶仔猪性能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有:断奶日龄和体重,断奶后的营养,保育舍的环境以及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根据饲养方案和断奶日龄划分不一,市场上多以体质量为筛选依据,同时结合仔猪日龄,保育阶段猪是指21日龄断奶且在产房适应1 w后,进入专门的保育舍集中饲喂的健康仔猪.保育猪大小为28~35日龄至73~80日龄,体质量为3.5~5 kg入圈,25~30 kg出圈.此阶段仔猪逐渐脱离母乳直至完全独立,呼吸系统发育逐渐完善,后期骨架基本形成.依据该阶段猪的生长发育特点,需提供专门的饲养配方.在规模化集约养殖中,怎样提高保育猪的成活率降低残次率,是所有养猪人十分关注的话题.笔者结合一线养殖经验,提出几项保育阶段饲养关键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断奶仔猪不同饲养工艺对保育期生产成绩影响,试验将川藏黑猪父母代仔猪35日龄断奶后继续放至产仔舍原圈饲养至双月龄作为试验组,将35日龄断奶后原圈饲养7 d后,由产仔舍转入保育舍饲养至双月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仔猪在保育期的存活率及个体增重成绩,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断奶仔猪存活率高于对照组2.06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在保育期的个体增重比对照组高12.46%,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产保一体的饲养工艺较传统饲养工艺更有利于断奶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让断奶仔猪平稳度过断奶期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从而达到在保育期间,体重稳步增加且死亡率很低。断奶仔猪在断奶后的生长潜能较高,但许多因素会影响这种潜能的发挥,影响断奶仔猪性能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有:断奶日龄和体重,断奶后的营养,保育舍的环境以及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保育猪又称为断奶仔猪,是指仔猪从断奶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这一时期的猪由于断奶应激,转舍应激以及换料应激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保育猪生病或者死亡。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猪要做好详细且周到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保育猪的健康生长。保育猪在生长速度上较为迅速,采食量也会加大。保育猪是养猪阶段最为重要的阶段,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做好周全的饲养管理。本文主要从保育猪的断奶方法和转舍、保育猪的营养管理、保育猪的环境控制以及提高保育猪免疫能力措施来综述保育猪的饲养管理,以期为养猪企业在保育猪这一特殊时期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 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 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后在育成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迁出育成舍为止,一般在35~70日龄之间,在育成舍经历35天左右.  相似文献   

9.
断奶仔猪是指哺乳仔猪从断奶到70日龄左右的仔猪,现代化养猪将断奶日龄一般提前到21~35日龄.但断奶仔猪因多种原因导致的应激常常导致仔猪生长受阻,如果此时饲养管理的方式不当,还可引起呕吐、腹泻等疾病的表现,严重导致死亡.在饲养管理时,只要针对断奶仔猪的生理机能和脱离母体的保护等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保证仔猪早期断奶顺利进行.笔者通过对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供大检参考.  相似文献   

10.
1 育成仔猪的管理 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后在育成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到迁出育成舍为止,一般在35~70日龄之间,在育成舍经历3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1.
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其药物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是指小猪从出生到70日龄阶段称为仔猪,其中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称哺乳仔猪,从断奶到70日龄称为保育仔猪。仔猪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但生理机能发育并不完善,难饲养、成活率低。据报道,该时期的死亡占猪一生死亡的40%。  相似文献   

12.
王建鹏 《养猪》2012,(4):104-104
2011年3月,笔者所在猪场产房仔猪暴发流行性腹泻,该场实行10日龄早期断奶至保育舍饲养,采用以下饲养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对病弱猪分栏饲养,提高栋舍温度把产房断奶病仔猪按大小强弱进行分栏饲养,并在转猪时提高舍温至28℃(加入保温灯、烧火炉、铺麻袋等措施提高舍温和床温)。2断奶仔猪口服脱脂奶粉+50%的葡萄糖水溶液根据猪群体质的强弱,对部分仔猪口服脱脂  相似文献   

13.
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及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是确保育肥猪快速生长的关键,是规模化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笔者就保育猪的饲养技术及疾病防治浅述如下,供同行参考。1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1.1做好断奶仔猪过渡转舍工作规模化猪场仔猪一般采用21日龄或28日龄断奶。刚断奶仔猪消化功能尚未健全,为使其安全转入保育舍饲养,必须做好饲料、饲养、生活环境的过渡工作,过好断奶关。主要措施是:①断奶前3天母猪要限制喂料量和哺乳次数,促进仔猪在断奶前采食较多饲料,帮助仔猪由吃母乳逐渐改为吃固体饲料,以防发生营养性腹泻。②要维持…  相似文献   

14.
万遂如  张正飞 《养猪》2007,(3):60-64
据有关报道,在当前我国养猪生产中,仔猪从断奶后到出栏上市,其死亡率高达25%;在仔猪出生后到出栏上市造成猪只的死亡中,其断奶期间引起的死亡约占全程死亡率的40%。因为仔猪断奶时,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还不完善,主动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抗病力低,极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加之断奶时多种应激因素(如断奶、环境、饲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哺乳和断奶仔猪的健康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分2个试验阶段:第1阶段,仔猪从7日龄开始诱食教槽料,28日龄断奶,然后再继续饲喂教槽料1周;第2阶段,仔猪饲喂保育料,重点研究微生态制剂对35~60日龄断奶仔猪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哺乳仔猪的教槽料或是在断奶仔猪的保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和抗...  相似文献   

16.
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舍,饲养5周-6周,此阶段称为仔猪保育阶段。饲养保育仔猪的工作重点包括: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消除各种应激因素;采取预防保健措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配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全价日粮,科学饲养。总之要确保仔猪在保育期内有较高的育成率,为以后的生长阶段和育肥阶段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保育期仔猪是指断奶到60~75日龄,体重在18~20千克的猪,保育期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1分群与调教刚断奶的仔猪一般在原圈饲养1星期后转入保育舍,分群时按照尽量维持原窝和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进行分群,这样有利于减轻混群应激,减少相互咬斗,有利于生长发育。仔猪赶进保育舍前几天,饲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我国养猪生产中,仔猪从断奶后到出栏上市,其死亡率高达25%;在仔猪出生后到出栏上市造成猪只的死亡中,其断奶期间引起的死亡约占全程死亡率的40%。因为仔猪断奶时,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还不完善,主动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抗病力低,极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加之断奶时多种应激因素,如断奶应激、环境应激、饲料应激、营养应激等的影响,易诱发疫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生产中断奶至60日龄左右的仔猪称为保育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养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型规模化猪场生产中更是关系到整个猪场的成败和发展.加强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可提高保育猪的期末体重,进而提高出栏体重,缩短饲养周期,增加经济效益.文章针对实际生产中规模化猪场如何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0.
在集约化猪场中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法,仔猪断奶后在分娩舍内原圈饲养3~4d左右转入保育舍饲养,仔猪离开母体,由原来的吃奶水和饲料转变为单纯吃饲料,再加上转栏和强弱分群等因素的突然变化无疑给仔猪的正常生理活动造成巨大的应激。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通常把断奶至60日龄左右仔猪的饲养阶段称为保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