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旨在明确低温下绿盲蝽的存活能力、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以及体内主要耐寒物质含量的变化,探究低温下绿盲蝽的耐寒能力以及生理响应。设置不同低温处理,测定绿盲蝽成虫的存活率;采用热电偶法,测定不同低温和时间组合下绿盲蝽成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利用生理生化测定法比较山梨醇、葡萄糖、海藻糖、果糖等生化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5、-10℃处理24 h及以上时间后,绿盲蝽成虫存活率均为0;0、5、15℃处理24 h及以上时间后,绿盲蝽成虫存活率均达96%以上。低温处理能够降低绿盲蝽成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以5℃处理24 h时下降幅度最大;但处理时间进一步延长至48 h和96 h后,不同低温均不能有效降低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低温下绿盲蝽成虫体内的耐寒物质含量发生变化:处理24 h后,果糖含量在15℃下增加;处理48 h后,在10~15℃的低温下,果糖、葡萄糖、海藻糖、山梨醇含量增加。研究结果为揭示绿盲蝽的耐寒机理及其预测预报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牡丹‘鲁荷红’花芽为材料,对不同低温处理的牡丹花芽的4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测定淀粉水解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目的是探索其变化趋势与牡丹休眠解除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牡丹花芽休眠解除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基本打破休眠时,即低温15天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降低,打破休眠后,又恢复含量;而游离氨基酸的量变化不明显,整个过程趋于稳定。其花芽的总体碳氮比,在未感受低温时,比值较低,感受低温后的花芽其总体的碳氮比持续处于较高的水平,并趋于稳定。在牡丹花芽休眠解除过程中,淀粉水解酶活性持续缓慢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碳水化合物积累,是碳氮比升高的重要原因。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在感受低温15天时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3.
低温促进白菜开花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低温对白菜开花的效应,以普通白菜品种杭州油冬儿为试材,研究了萌动种子和幼苗低温处理对白菜开花及处理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萌动种子还是幼苗低温处理都促进白菜植株开花;处理过程中,萌动种子与幼苗植株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升高,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下降,总的C/N值升高;萌动种子低温处理后植株的GA_3、IAA含量升高,而ABA含量下降,同时GA/ABA、IAA/ABA的值也升高,而GA/IAA的值却先下降后上升;幼苗低温处理使植株的GA_3、IAA和ABA三者的含量均升高,而且GA/ABA、GA_3/IAA,IAA/ABA的值也都升高.说明GA_3,IAA相对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白菜的开花.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甜玉米品质性状的变化,以7个国内生产主推甜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授粉后15、18、21、24、27、30天共计6个采收期,动态监测甜玉米籽粒含水率、果皮厚度和糖组分等指标。结果表明:(1)参试甜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在授粉后15~30天呈下降趋势,其籽粒含水率变幅为80.09%~68.76%。不同甜玉米品种间籽粒含水率的平均下降速率各异。‘京科甜608’、‘京科甜533’和‘中农大甜413’籽粒含水率下降速率相对缓慢。(2)参试甜玉米品种果皮厚度随授粉后天数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授粉后21天左右。不同品种间籽粒平均果皮厚度以‘京科甜608’和‘米哥’最低,为78.40 μm;‘中农大甜413’最高,为91.63 μm。(3)参试甜玉米品种籽粒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5~30天呈降低趋势,‘京科甜533’、‘京科甜183’、‘京科甜608’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5~24天相对较高。蔗糖和山梨醇含量随授粉后天数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授粉后21~30天,蔗糖含量以‘京科甜158’和‘米哥’含量相对较高。籽粒发育初期(授粉后21天之前),籽粒中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之后蔗糖逐渐增加。不同品种间,‘京科甜533’、‘京科甜183’、‘中农大甜413’和‘京科甜608’籽粒中总糖含量均高于‘米哥’,其籽粒中糖组分主要以果糖和葡萄糖等还原性糖为主,而蔗糖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苹果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组分及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红高富士苹果在轻度、中度、重度水分胁迫条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水分胁迫条件下,苹果同化物的积累主要是山梨醇、蔗糖、葡萄糖和果糖.②水分胁迫导致叶片和根系中溶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山梨醇含量的升高,其在苹果的渗透调解中起重要作用,由此可推知山梨醇/可溶性糖是衡量水分胁迫后溶质变化及苹果对水分胁迫反应的有效指标.③适度水分胁迫处理使苹果叶片和根系中蔗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蔗糖及淀粉的变化在苹果抵御水分胁迫逆境反应中也起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为实践上调控干旱、半旱条件下果树的生长发育提供采取措施的基本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扁穗牛鞭草在中高海拔地区的越冬率,采用不同浓度Ca Cl2溶液对2个扁穗牛鞭草材料处理后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研究外源Ca2+对各材料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在低温胁迫下,SOD活性变化规律是先升高后下降,然后再升高,但处理1-4的SOD活性是一直下降,处理2-2和2-4是先升高再下降,处理2-3是先下降再升高;POD活性是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低温处理72 h后,2种材料中处理1-3、2-3的叶片POD活性最高,分别为652.65、708.10 U/g;CAT活性的变化都是急剧下降,低温胁迫72 h后,处理1-3及2-2的叶片CAT活性最高,分别为21.68、17.28 U/g。适宜浓度的Ca2+(10 mmol/L)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过程中扁穗牛鞭草的SOD、POD、CAT活性,对低温胁迫下扁穗牛鞭草的膜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可提高其抗寒性。  相似文献   

7.
《种子》2021,(8)
以耐盐玉米品种伟科702和盐敏感玉米品种蠡玉16为试验材料,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采用不同浓度(5、10、15 g·L~(-1))外源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壳聚糖、海藻糖)浸种处理,分析外源糖对玉米种子发芽指标、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糖处理后两个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最终发芽率、发芽指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显著增大,且随着糖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浓度为10 g·L~(-1)时最高;平均发芽时间和MDA含量减小,且随着糖浓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浓度为10 g·L~(-1)时最低。不同糖处理间比较,果糖处理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其他糖处理。因此,外源糖浸种能有效改善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状况,10 g·L~(-1)果糖的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氯化钙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氯化钙如何影响番茄冷胁迫过程,得出氯化钙提高番茄幼苗耐冷性机制,进行了冷害指数调查、生理指标测定。使用光照培养箱低温处理耐冷型‘O-33-1’和冷敏感型‘NY2000’,依照氯化钙处理浓度的不同记为CK、T1、T2、T3,对不同处理调查冷害指数,测定叶绿素含量,测定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表明,冷胁迫外源喷施氯化钙时,‘O-33-1’冷害指数、MDA含量、POD含量先下降后升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NY2000’冷害指数先下降后上升,S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MDA含量不断升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基本不变,POD则表现得没有规律。不同品种响应氯化钙提高耐冷性表现出差异;低温胁迫下,叶绿素的降解受到抑制从而提高了番茄幼苗耐冷性;耐冷性的提高与外源氯化钙导致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水生植物作为水体除草剂污染的监测和修复植物的可行性,以沉水植物铁皇冠为试验材料,研究除草剂莎稗磷在常温(30/25℃,白天/黑夜)和低温(15/7℃,白天/黑夜)下对铁皇冠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铁皇冠在除草剂莎稗磷的胁迫下,上述3种酶活性变化几乎相似,均表现先升高后下降。在低温处理下SOD、POD、CAT 3种酶的活性变化与常温处理相似但数值均高于常温处理,而MDA的含量在常温下出现摆动,在低温处理下,不仅数值高于常温处理,而且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这一结果表明在低温和莎稗磷双重胁迫处理下,铁皇冠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持续-10℃低温胁迫下,园林树木离体枝条内渗透物质的变化规律,为揭示深休眠离体枝条生理变化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以处于深休眠的紫叶矮樱、美国红栌、鸡爪槭、元宝枫为试材,离体枝条在保水条件下,使用冰箱提供-10℃低温胁迫,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紫叶矮樱枝条内可溶性蛋白呈现出逐渐降低变化,美国红栌先升高后降低,鸡爪槭和元宝枫呈现出一直上升的变化;3~12天,美国红栌脯氨酸含量逐渐下降,其他3种树木逐渐上升变化,12~15天,紫叶矮樱和鸡爪槭略微下降,其他2种树木表现出上升变化;4种园林树木的离体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一直上升的变化,第15天时达到最高值。综合分析认为,处于深休眠期的树木枝条,低温胁迫下其渗透物质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生理活性,-10℃的低温胁迫在处理的3~9天范围内,渗透物质变化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给甜菜田甘蓝夜蛾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笔者综述了甘蓝夜蛾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和防治策略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在生物学特性方面总结了虫态和发育历期、趋光性、滞育、人工饲养饲料配方、取食规律、迁移规律、种群消长规律、卵空间分布型和天敌种类9部分内容。在生理生化特性方面归纳了热休克、性信息素、抗药性基因P450、几丁质酶基因、消化酶5部分内容。在防治策略方面,简述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施用的药剂种类、剂量、时期,提出了甜菜田甘蓝夜蛾的治理应遵循“以种群发生动态监测和抗药性监测为指导,以化学农药减量增效为核心,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并行”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动态与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秆潜蝇为中国南方山区和半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通过2000—2005年的调查试验研究,初步探明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规律、影响因子与为害损失,研究提出了以成虫盛发至卵孵盛期为防治适期,秧田平均每百株有卵10粒,株危害率1%以上,大田平均每丛水稻有卵1粒,株危害率3%~5%的防治指标;明确稻秆潜蝇卵为均匀分布,幼虫为聚集型分布,建立了序贯抽样、简易“查定”和GIS监测预警技术,组建了包括数据库管理、逐步回归预测、种群动态模拟的计算机系统;改进稻秆潜蝇测报办法,提出“狠治一代压基数,巧治二代保丰收”的防治新策略及其适用的农业、物理、化学防治技术,初步形成适于中国南方特点的水稻稻秆潜蝇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生产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青蒿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青蒿种子为材料,研究了青蒿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期间,可溶性糖含量从第24小时开始迅速升高,第72小时达到最高值,此后缓慢降低;淀粉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相对应;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总量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开始小幅上升后逐渐降低;SOD、POD、CAT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食品鸡蛋和死胚蛋(毛蛋)中沙门氏菌的感染情况,分别对130颗食品蛋的蛋壳表面、蛋内容物以及70颗完整死胚蛋(毛蛋)和66颗破壳死胚蛋的肝、肠、卵黄囊进行了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30颗食品鸡蛋中蛋壳表面及蛋内容物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6.92%和4.83%,其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0.76%和0;70颗完整毛蛋肝、肠、卵黄囊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7.1%,42.9%,48.6%,其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4.29%,4.29%,1.42%;66颗破壳毛蛋中肝、肠、卵黄囊细菌的检测率分别为:83.3%,93.9%,84.8%,其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19.7%,18.2%,16.7%。研究表明,我国市场上鸡蛋的沙门氏菌检出率较低,但为了防止蛋壳表面的细菌和沙门氏菌渗入蛋内容物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有必要进行洁蛋加工。对于毛蛋中沙门氏菌的检测,发现破壳毛蛋沙门氏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完整毛蛋。因此,蛋壳在防止沙门氏菌入侵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由于毛蛋中沙门氏菌的检出率较高,在鸡蛋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孵化场的环境控制以降低雏鸡感染沙门氏菌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以翠冠梨为试材,对其贮藏过程中酶促褐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翠冠梨在贮藏期间先进行酚类物质合成,后发生降解,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酚类物质的减少和褐变同时发生,PPO促进酚类物质氧化,结果导致褐变。低温贮藏(0℃)能延缓果实衰老软化褐变。  相似文献   

16.
蚯蚓发酵液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尹翠  曹云娥 《作物杂志》2018,34(1):102-4159
为探索蚯蚓发酵液对果蔬品质的影响,以番茄、黄瓜、辣椒、枸杞、葡萄、西瓜和甜瓜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1)、单施化肥(CK2)、施用蚯蚓发酵液(T)3种施肥处理,测定了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等果蔬营养品质指标和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施用蚯蚓发酵液可显著增加7种果蔬的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即蚯蚓发酵液有利于营养品质的形成,并能改善果蔬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17.
鸡蛋清洁前后蛋壳表面沙门氏菌污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使用鸡蛋清洁技术能否减少蛋壳表面沙门氏菌污染,取清洁前后的鸡蛋各60枚,分别置于保鲜袋中相互隔离。用无菌棉拭子采集蛋壳表面细菌,经前增菌和选择性增菌后,提取细菌DNA进行PCR检测。清洁后的鸡蛋表面未检出沙门氏菌,未清洁的鸡蛋表面检出沙门氏菌,进一步检测,均不是肠炎沙门氏菌和伤寒沙门氏菌。说明鸡蛋清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蛋壳表面沙门氏菌污染。  相似文献   

18.
采用4种植物精油(丁香精油、肉桂精油、牛至精油、香薷精油)及其复配后的7种混合植物精油挥发物对新鲜鸡蛋进行处理,将其在温度30℃、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存放20 d后,分析与评定鸡蛋的主要新鲜度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该几种植物精油挥发物均对鸡蛋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其中以牛至精油挥发物的保鲜效果最好,鸡蛋无霉变,浓蛋白稠、多,不流散,蛋黄近圆球型,系带完整、粗白,蛋黄指数和哈夫单位值最高,但植物精油处理会对鸡蛋的食用口感和风味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双糖组合对猪精子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不同的双糖(乳糖、蔗糖和海藻糖)添加于卵黄基础稀释液中对猪精子的冷冻保护作用,实验采用了7个冷冻保护液配方,其中第一个配方为前期实验筛选得到的乳糖卵黄稀释液(LEY),将蔗糖和海藻糖以不同的比例完全或部分替代第一个配方中的乳糖成分而获得另6个配方。精子冻后质量评价活力、顶体完整率、低渗肿胀率及畸形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当稀释液中只添加乳糖时(LEY液,A组),猪精子的冻后活力最低;当用蔗糖或海藻糖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乳糖时,猪精子冻后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当33.3%的乳糖和66.7%的蔗糖进行组合(F组)时,猪精子冻后活力达37.0%±2.6%,显著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也显著高于单一的乳糖组(A组)。研究结果表明,将不同双糖以不同比例组合添加于猪精液冷冻保护液后,以33.3%的乳糖和66.7%的蔗糖的组合(F组)对猪精液冷冻保护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北京市鸡蛋价格波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指标分析、变异系数、季节调整模型以及HP滤波等方法,结合鸡蛋生产、商品代蛋雏鸡、饲料市场等鸡蛋相关行业市场情况,对北京市鸡蛋批发市场行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2年,北京市批发市场鸡蛋月度价格呈上升趋势,振幅呈阶段性放大特征,大致经历了三个完整的波动周期,每个周期持续时间为37个月,年度内鸡蛋价格呈“一峰一谷”型,高价区集中在7—12月;年度内上市量与鸡蛋价格呈反向关系。玉米、蛋鸡配合饲料以及商品代蛋雏鸡等主要养殖成本增加是鸡蛋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监测预警、建立鸡蛋价格保险制度、发展鸡蛋期货,以稳定鸡蛋价格、减少生产经营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