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西南地区黑木相思生长规律、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标准地平均木树干解析法对桂西南地区9年生黑木相思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生物量、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木相思人工林树高、胸径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2~4年生时,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年龄分别是在4、5年生,材积的数量成熟期在8年生以后。9年生时,胸径(带皮)、树高、单株材积、立木蓄积分别为14.9 cm、15.8 m、0.13368 m3、189.15 m3.hm-2;平均木单株各器官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分别为树干枝根干皮叶,干材所占比例达到58.18%;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73.32 t.hm-2,净生产力为19.26 t.hm-2.a-1。  相似文献   

2.
对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的21年生高阿丁枫人工林进行了样地调查, 选取平均木作树干解析, 据此全面分析了高阿丁枫人工林幼中林期的直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以及林分状态、林木的年生长节律和结实状况,结果表明在此期间高阿丁枫人工林林木的树高生长旺盛期在3~5年, 胸径在3~7年, 材积在15年以后增长较快; 林分中林木分化不明显; 年生长期长。林分尚未进入数量成熟期。  相似文献   

3.
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小流域选择小叶杨、白榆、油松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法和标准木树干解析木法,对标准地内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同时对标准木树干解析,从而对流域内3种人工造林树种进行树高、胸径以及材积生长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不同人工林都存在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1)小叶杨在种植19年后,树高、胸径、材积量生长均出现下降或减缓;从材积生长来看,第5~19年时为小叶杨的速生期;(2)白榆在种植后9~10年间树高和胸径生长速度开始降低,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于10年。材积量的快速积累可达22年;(3)油松在种植后14~19年开始出现树高和胸径生长降低现象,种植后19年是油松生长的转折期,应在此时实施疏伐调整。从材积生长来看,第7~20年时为油松的速生期。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火炬松造林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火炬松世行造林试验中,设计了4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火炬松6年生林分的树高无显著影响,对6年生火炬松的胸径、材积、蓄积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14年生火炬松的树高、胸径、材积、蓄积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林龄火炬松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规律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比例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闽粤栲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树干解析计算分析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22年生闽粤栲人工林的生长量、生物量及生产力特征.结果表明:闽粤栲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分别达到16.5 m,19.5 cm和0.27 m3,期间分别出现3次、5次和2次生长高峰,其中,树高和胸径生长高峰出现年份一致,材积生长高峰出现相对滞后;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出现多次相交,材积各生长量曲线基本不相交且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将闽粤栲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与林龄进行回归方程拟合,拟合效果理想;闽粤栲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干>枝>根>叶,各器官含水率表现为根>干>枝>叶,单株平均含水率为48.05%;闽粤栲种群生物量为295 261 kg/hm2,种群净生产力为13 420.95 kg/(hm2 ·a).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树干解析,研究了辽宁林区辽东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变化规律,结果为辽东栎树高20 a前生长速度较快,胸径在前65 a增长趋势较为明显,材积55 a前一直处于增长期。  相似文献   

7.
于鄂东北红安县吴家湾的枫香槲栎混交林内设置标准地,选取枫香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和测定,对枫香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枫香的胸径、树高生长快速期都出现在早期;胸径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第21年生时相交,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5年和16年生时相交;15年以后胸径生长逐渐减弱,树高生长还在继续。枫香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5~30年时一直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而材积的平均生长量一直表现为平稳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坡向13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阳坡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胸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1~13年生均大于阴坡;阴坡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材积数量成熟期早于阳坡;而阳坡的树高数量成熟早于阴坡。  相似文献   

9.
甘肃小陇山白皮松树干解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6,(6):94-99
以甘肃小陇山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分析其生长指标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胸径、树高、去皮材积的总生长量的变化均呈现递增趋势。胸径和树高在幼年时期生长较慢,随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先增加后减缓,呈现"慢—快—慢"增长趋势。材积总生长量在0~15 a增长缓慢,15 a后开始增长迅速,到63 a仍保持增长趋势,未结束生长期。白皮松胸径、树高、去皮材积与胸径生长模型均以三次曲线函数为最佳,而"胸径-树高"模型则以幂函数方程拟合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红心杉是杉木中的优良变种,被视为杉木中的珍品,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造林用材树种。采用树干解析方法,测定了红心杉人工林的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的生长过程,并用模型模拟方法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红心杉在生长过程中,最大去皮胸径连年生长量为1.92 cm·a-1,各级木胸径成熟期出现的先后顺序为: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2)各级木树高成熟期变化趋势与胸径相似,树高的最大连年生长量达到了1.5 m·a-1。(3)最大材积的连年生长量为0.017 6 m3·a-1,材积的成熟期与胸径和树高的成熟期差异较大。优势木材积在第18年达最大连年生长量,成熟期在第25年;平均木材积成熟期在第24年;被压木材积成熟期在第25年。(4)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模拟,确定了Richards模型为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佳模拟模型,模拟效果好,精度高。(5)红心杉优势木的形数要比其它产区杉木的形数大,25年红心杉优势木形数为0.56。红心杉是一种初期生长快的速生树种,并且达到成熟期后还可进一步培育。研究结果对红心杉的培育和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