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勇 《河北果树》2007,(3):56-56
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果柄、叶片及叶柄均可感染。开花坐果时,一般与湿土接触的果面先发病,然后沿果柄蔓延至花序,使整个花序腐烂枯死。果实在近熟期发病,受害部位出现黄褐色小斑,呈油浸状,逐渐扩展至全果变软腐烂。这时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湿度高时,则长出白色絮状菌丝。该病菌通过气流传播,气温20℃左右、灌水过多、地面积水、种植密度过大、生长过旺等持续多湿环境中发病严重。其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症状 主要危害桃的果实,其次是花、叶和新梢。果实受害,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如环境适宜,病斑在几天内即可扩至全果,果肉随之变褐软腐,此后病斑表面生出灰褐色绒状霉丛。病果腐烂脱落,或失水干缩成僵果,悬挂树上;花器受害常自雄蕊或花瓣尖端开始,先发生褐色斑点,后延至全花,随即变褐枯萎腐烂。  相似文献   

3.
<正>1草莓灰霉病1.1危害状草莓灰霉病又叫腐烂病,主要危害花、果实。花受害,干腐枯死。果实受害,果面开始呈水渍状淡褐色斑块,后变暗褐色,病果软化并在病部密生灰色霉状物。1.2发生规律草莓灰霉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残体上越冬。在20~25℃、多雨高湿条件下,病害发展快。低温、高湿、栽植过密、偏施氮肥、温室光照不足、排水不良等有利于病害发生。1.3防治措施1)及时清园。草莓收获后,及时清除  相似文献   

4.
<正>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能危害花、叶和新梢。自幼果到成熟均能危害成熟期危害最重。果实被害初期为褐色圆形病斑,逐渐扩展,以至全部果面。患病果肉变褐腐烂病斑表面有灰褐色绒状霉丛郡分生孢子,呈同心圆轮纹状。病果脱落或挂于树上,干缩成黑褐色僵果,叶片受害变褐而脱落。新梢受害成溃疡斑,皮层破裂而流胶。花器受害常自雄蕊及花瓣先端开始,发生褐色水渍状斑点,乃至全花褐色而枯萎,残留  相似文献   

5.
1番茄灰霉病1.1症状:幼苗和成株都可发病。叶片一般先从叶尖或叶缘处产生水浸状病斑,向内逐渐腐烂,病斑多呈倒"V"字形,然后干枯,表面密生灰霉菌层。叶柄产生水浸状病斑,向四周腐烂,病部稍凹陷,后干枯产生灰霉层。花器受害,花瓣或花的柱头腐烂,然后向幼果发  相似文献   

6.
冯大军 《落叶果树》2009,41(5):27-27
草莓灰霉病又叫腐烂病,是草莓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温室及露地栽培均易发生,直接危害花器和果实,对草莓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治。危害症状:草莓灰霉病多在谢花后开始发生,病菌先侵染幼果,使接触湿土的果面首先发病,然后沿果梗蔓延至花序,使整个花序干腐枯死;果实受害时,果面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块,后变暗褐色,组织软腐,香味消失。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密生鼠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7.
草莓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器、果实和叶片。花器受害,发病初期在花萼上产生水渍状小点,后逐渐扩大到子房和幼果,导致幼果湿腐。果实受害,最初柱头呈水渍状,逐渐形成淡褐色病斑,并向果内发展,使果实湿腐,易脱落。湿度大时,病部均可产生灰褐色霉状物。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此病对草莓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1症状 主要危害果穗(包括穗柄、穗轴、果梗、果粒),也能危害新梢、叶片。果穗感病,首先在穗轴、果梗或穗柄上产生淡褐色、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后呈软腐状,并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受害后,首先果蒂变为淡褐色、软腐状,然后全粒变褐腐烂,但果粒形状不变,约经1周左右病粒上密生1层灰白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然后颜色逐渐变深褐色、失水皱缩、干枯成僵果。发病严重时,常整穗腐烂,受震动时病粒或整个病穗脱落。若在生长前期感病,因病果含糖量少、失水快,常干缩成为深褐色、有明显棱角的僵果,  相似文献   

9.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发病症状 危害幼苗、叶片、茎枝、花器和果实。幼苗发病时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幼茎,茎缢缩变细。叶片发病时病部腐烂,长出灰色霉状物。茎部发病时出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后变灰白色或褐色,病斑绕茎一周,上部枝叶萎蔫枯死,病部表面生灰白色霉状物。花器发病时花瓣呈褐色,水浸状,上密生灰色霉层。果实发病在幼果上顶部或蒂部附近形成褐色水浸状病斑。灰霉病的最大特点是在病部生成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10.
1桃褐腐病1.1症状果实被害初期显浅褐色斑点,逐渐扩及全果,果肉烂呈褐色。病斑上出现灰白色茸状霉层,呈同心环纹状。病果大部分干缩成褐色或变为僵果,经久不落。花器发病,柱头先产生褐色斑点,渐扩及花萼、花瓣和花柄,使花器变褐而枯萎,湿度大时长出灰色霉层,干燥时花器枯干留在枝上形成僵便花器.  相似文献   

11.
樱桃褐腐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农之友》2013,(6):45-45
樱桃褐腐病又叫菌核病、灰腐病等。可侵害花、叶、枝梢和果实,但以果实受害最重。侵染花器后,雄蕊及花瓣先发生褐色水渍状斑点.以后全花迅速腐烂.表面丛生灰霉。叶片受害时,多从幼叶边缘发生暗褐色水渍状斑点,迅速扩大到叶柄,使全叶萎蔫下垂,如霜害状。  相似文献   

12.
1、褐腐病1.1症状:可侵害花、叶及果实,尤以果实受害最重。花部受害,变褐萎蔫,多雨潮湿时迅速腐烂,表面丛生灰霉;嫩叶受害,多自叶缘开始变褐,迅速扩展全叶,使叶片枯萎下垂,如霜害状;幼果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尤以近成熟期发病最严重。病果最初发生褐色圆形病斑,如条件适宜,病斑在数天内即可扩至全果,果肉变褐软腐,病果腐烂后易脱落,也可失水干缩变成褐色或黑色僵果,悬挂在树上经久不落。  相似文献   

13.
北斗苹果霉心病又称红霉病、果腐病,主要发生在果实上,初期在果心处产生淡褐色小班,尔后融合成褐色斑块,不久出现桔红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引起果心变褐坏死。发病时先向果心一侧腐烂,然后由局部烂至果面,此时在果面可见到淡褐色至褐色的不规则病斑,最后果实腐烂,果肉味苦。此病不仅危害贮藏期苹果,而且也可危害树上果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设施蔬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人为创造的温湿度适宜于番茄灰霉病发生流行,导致灰霉病发生越来越重,尤其越冬茬番茄发病普遍,较重棚室减产30%~50%。番茄灰霉病已成为棚室番茄栽培的主要病害。1病害症状灰霉病危害番茄的叶片、花、青果和茎。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形成"V"形病斑,向内扩展初为水浸状,后期呈褐色软腐有霉层,隐约可见轮纹。叶柄染病出现褐色软腐着生霉层,易折断。果实染病不论大小都可以受害,病果近萼片处果面出现水浸状灰白色近圆形软腐,迅速向周围扩大,最终可使整个果实腐烂脱落,病部密生灰色霉层。花器染病主要  相似文献   

15.
番茄灰霉病自1983年在我区发现以来,为害率日趋严重,严重田块,病果率达10%左右,并且发病面积普及全区,为此,番茄灰霉已成为郊区番茄丰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一、发病规律 1、为害部位及症状番茄灰霉病植株地上部分都能受害,包括花、果实、叶和茎,但茎上受害现象极为少见。据调查,花被害率为93.0%,果实为48.0%,叶为44.0%。番茄花部受害后,花瓣不能正常开放,萎缩,呈灰黄色,最后,整个花器官变为浅灰色,湿度大时,上面有灰霉物,形成落花。果实受害以果柄部为主,少数果蒂部发病,开始时在附近产生水渍状病斑,并逐渐扩大,病部软化,  相似文献   

16.
1田间诊断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实和穗轴,也能危害枝蔓和叶片。果实发病,病菌主要从小果梗或穗轴侵入,病斑初为水渍状、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斑点,后病斑扩展并通过果刷蔓延到整个果粒。受害果粒腐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德州地区温室越冬栽培番茄面积迅速扩大,但温室内冬春季温度低、湿度大、光照易造成番茄灰霉病流行性发生,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为此,于1996年开始在温室内进行试验,基本搞清番茄灰霉病在本地区发病规律,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取得良好效果。1 番茄灰霉病症状 苗期子叶、真叶、幼茎均能发病,引起茎叶腐烂.病部呈灰褐色,表面密生灰霉。成株期发病,花、果实、叶片及茎都受害,但以果实发病为主受害最重。果实发病多从花器侵入,病变果初呈灰白色水浸状软腐,病斑很快扩展为不规则大斑,后期病斑上易产生致密灰褐…  相似文献   

18.
正黄瓜灰霉病是黄瓜温室大棚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病害,由于果实受害后会腐烂,菜农常称之为烂果病、霉烂病。1危害症状黄瓜灰霉病多从开败的雌花开始侵入,初始在花蒂上产生水浸状病斑,逐渐长出灰褐色霉层,引起花器变软、萎缩和腐烂,并逐步向幼瓜扩展。瓜条病部先发黄,后期产生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导致病瓜生长停止,变软、腐烂和萎缩,最后腐烂脱落。叶片染病,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变为不规则形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一、轮纹病轮纹病主要为害果实和枝干。枝干受害后,以皮孔为中心,形成直径3—20毫米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呈褐色至灰褐色,病部中央突起成质地坚硬的疣状物,故又称“疣皮病”。以后病斑边缘发生龟裂,形成一道凹陷的环缝与健皮分离。次年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点状分生孢子器,病组织逐渐翘起并脱落。果实多在成熟期和贮藏期发病。果实受害后,最初在皮孔处生成灰褐色水渍状小斑点,以原皮孔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大,形成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呈淡褐色至红褐色果腐,条件适宜时,5—7天可全果腐烂,并发出酸臭气味,后期  相似文献   

20.
茄子灰霉病是春季大棚、日光温室、塑料薄膜覆盖栽培茄子的重要病害.其特点是病害发生早、传播快、危害重、防治难.田间发病症状是:叶片受害自叶缘向内扩散,产生黄褐色V字形或近圆形轮纹病斑,潮湿时病部散生灰霉,后期叶片枯死.幼苗中上部茎被危害后,初为水渍状斑,后扩展绕茎一周,形成灰褐色缢缩,湿度大时着生灰霉,茎维管束变褐腐烂,植株自受害处向上萎蔫死亡,形成无头苗,死苗率一般10—20%,严重时在40%以上,导致田间缺棵断垄.花器及幼果受害后呈黄褐色腐烂,高湿时病部散生灰色霉层,导致茄子果实凹陷腐烂脱落,早期产量下降3—5成.早春低温高湿、光照不足以及多年重茬、管理失误均是茄子灰霉病严重发生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高湿(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是茄子灰霉病发生的主导因素.因此,防治茄子灰霉病应采取精细管理、控制湿度、药剂预防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