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五味子也叫山花椒、五味子,属木兰科、五味子属落叶藤本。花单性,雌雄同株,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熟期9月上旬至中旬,浆果红色。分布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山区;大兴安岭也有分布,吉林、辽宁和华北各省及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五味子果实是名贵的中药材,其是重要的药用经济树种;也是庭院、园林绿化的珍贵藤本点缀树种。  相似文献   

2.
北五味子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药食兼用树种,主产东北三省山区,其中辽宁所产五味子以产量大、质量佳而著称,国内外市场畅销.北五味子全身是宝,其果实是常用大宗名贵中药材,有效成分为木脂素,还含挥发油约3%,柠檬酸12%,苹果酸10%及少量酒石酸和单糖类.种子含脂肪油33%、挥发油1.6%、五味子素、五味子醇、Vc、Ve等.果实还可制做五味子酒、五味子茶、五味子蜜、五味子饮料等一系列保健食品.其枝蔓、根茎和花、叶都具有强烈香气,可制做调味剂和化妆品.另外五味子幼芽嫩叶食疗价值很高,是餐桌上的美味山野菜.北五味子可谓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野生经济植物,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辽宁东部山区,包括宽甸、抚顺、桓仁、本溪、新宾等地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保护野生北五味子资源、提高本地区经济效益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北五味子的生境及分布范围进行调查研究 ,指出了北五味子的用途 ,提出了保护、利用北五味子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北五味子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药食兼用树种,主产东北三省山区,其中辽宁所产五味子以产量大、质量佳而著称,国内外市场畅销。  相似文献   

5.
北五味子在呼玛县分布较广,是优质中药材。呼玛县林业局因近几年北药产业发展较快,效益也比较可观,进行北五味子经济林种植。为解决种苗来源,实现规模生产,林业局中心苗圃进行了北五味子播种繁殖,形成了北五味子的播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2005年至2012年历时7年的五味子栽培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了北五味子的核心栽培技术,为山区林农致富提供翔实的实用技术。介绍了五味子种植不同阶段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涵盖了育苗、建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几方面,其中对五味子的田间管理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北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sis (Tuncz .) Baill .]也称五味子,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因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而得名。北五味子主产地为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俄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韩国和日本东北部也有分布[1]。北五味子属约30种,主产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我国约有19种,美国东南部有1种分布。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有2种五味子: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 Baill .]及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 .),前者收载为五味子(俗称北五味子),后者收载为南五味子。《本草纲目》中记载:“五味子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者为良”[2]。北五味子自古以来就受到我国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以果实和种子入药,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化合物,还含有萜类、有机酸、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北五味子具有降酶保肝、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抗爱滋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等作用[1,3]。北五味子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为第三代新兴果品,其果实在国际上已成为一种新兴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4]。北五味子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研究,是解决扩大北五味子资源量的措施之一。为了保护野生资源和满足越来越大的生产需要,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始重视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研究,系统地开展了规范化栽培、资源收藏评价、新品种选育研究;并选育出我国第一个北五味子无性系新品种“红珍珠”[5]。因为没有成熟的无性繁殖体系,这一优良品种得不到推广。  相似文献   

8.
朴风太  李德林 《林业科技》1992,17(6):17-17,25
为了更好的开发山区中草药材资源,为社会、为人类服务。1988年,在牡丹江市北安林场丰收经营区,选择了野生五味子分布比较均匀的60亩试验地,进行了人工培育的试验研究,3年来,已取得了可喜成果。 1 试验地自然概况五味子试验地位于牡丹江市区北6Km的丘陵山地,属张广才岭系脉,座北朝南,为八达河丰收西北沟两岸。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五味子混生在柞、桦等杂木林内,灌木有胡枝子、棒子等,草木以禾本科为主。  相似文献   

9.
北五味子天然林分布较多,其生长枝蔓密集,交叉重叠,光照、通风不良,营养不足,结实率低,大小年现象严重,人工集约经营,可改善北五味子的生长条件。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10.
<正> 五味子是木兰科五味子属藤本植物,长可达8 m。其小枝褐色;叶互生,广椭圆至倒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小齿牙,叶柄长1.5~3.0cm;穗状花序,开后下垂;浆果球形,内含1粒种子。五味子有南北之分,北五味子产于东北三省的东部山区,尤其以辽五味子质优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1.
北五味子是一种药用植物,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欢迎,其价值高而且市场的潜力大。人工栽培的北五味子种植广泛。因此,如何对人工栽培的北五味子进行病虫害防治,对于提高北五味子的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人工北五味子进行了概述,同时分别对人工北五味子常见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北五味子走茎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五味子Schist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因果实具有“五味”而得名。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及华北地区,主产于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省的东南部山区。北五味子性酸温,以干果入药;还是延年益寿、保健食品的主要配料,并能制作茶叶及香料。近年的研究证明,北五味子的叶和茎皮与果实具有同等有效成分,并具有同样的多种用途。所以它是1种多功能的很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植物。随着用途增多,用量剧加,这些年来,除供国内市场需要外,还大量出口换汇,供需矛盾十分尖锐。但从目前看,其产品来源主要还是靠野生资源的采集。因此,扩大资源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经几年来的试验研究,北五味子的人工栽培已获成功,使野生为家栽成为可能。其繁殖方法除有性繁殖外,无性繁殖也是1种行之有效,见效较快的途径。无性繁殖方法中除扦插、压条等外,利用野生资源进行走茎繁殖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本文就此简要介绍如下:1 人工园地的选设,整地及施基肥  相似文献   

13.
浅谈五味子的生态特性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介绍了北五味子的生态习性及分布状况 ,提出开发利用的现实理由。  相似文献   

14.
五味子的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五味子 (Schizandra chinesis Baillon)为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作物。因具甘、酸、辛、苦、咸五味而得名。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山花椒等 ,为木兰五味子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 ,主产区为辽宁、吉林等省。1 形态特征长达 6~ 8m,茎皮为灰褐色 ,单叶互生 ,叶柄细长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北五味子实生苗技术的实践,找到了适合北五味子实生苗育苗的方法,并对北五味子的效益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北五味子育苗与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五味子育苗与栽培管理技术王福宗,刘彦茹,许金兰(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易县坡仓林业站)关键词北五味子,引种育苗,栽培管理北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Baill),又名五味子、辽五味子、俗名山花椒。系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落叶、木...  相似文献   

17.
北五味子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巨大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北五味子育苗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北五味子的生产量,保护优良的种质资源意义重大。以高寒地区大兴安岭的野生北五味子成熟果实为材料,采用种子育苗和硬枝扦插两种育苗方式,结果表明:种子育苗以保护地育苗出苗率最高,为95%,圃地类型和播种方式对北五味子出苗率、苗木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ABT生根粉可以有效促进北五味子扦插育苗的硬枝生根,通过塑料膜覆盖可以将硬枝扦插的生根率提高到89%。  相似文献   

18.
北五味子为长白山林区分布极广的中药材,是吉林省“八大名药”之一。果实具有粒大、皮肉厚、汁多、油性足、成分高、功效强、品质佳等优良特占,享誉国内外,有极高的食疗价值。但近10年来,由于清林、采伐、掠秋、砍柴、开荒等原因,造成北五味子资源的破坏,为使这一宝贵资源得到保护开发和永续利用,必须对长白山区延边成片野生北五味子资源进行保护抚育,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北五味子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五味子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试验初报赵国栋,王西燕(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廉士启(吉林市科委)王保元,胡长秋,李万庆(白石山林业局)北五味子(SciahdiachiehsisBaillah),为木兰科多年生藤本植物。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是珍贵药材,具有...  相似文献   

20.
对北五味子果实,不同年龄藤条和根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以及北五味子不同部位叶片中的木脂素进行测定,首次系统地对北五味子不同部位木脂素含量做出定量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北五味子4种木脂素以种子的含量最高,其中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五味子乙素次之,五味子甲素含量最低;在藤条韧皮部,木脂素含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在藤条木质部,木脂素含量随年龄增加而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