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语感是学生对语文语言的感受能力。小学阶段是语感培养的启蒙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能大大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果。1联系生活采用直观教学形式进行字词教学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基础。小学生抽象意识还不完善,理解和学习知识更多地依赖于生活经验和直观认识。因此,在语文字词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采用直观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积累字词所表达的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古代到近代,不知多少有识之士写过劝学篇希望下一代去好好读书。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作为根本宗旨。阅读立足于语文,服务于人生。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都深刻的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心灵鸡汤,已摆在广大语文教师的案前,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作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老师,下面谈一谈我对语文课外阅读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可,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那究竟该怎样来上好语文课呢?笔者通过对语文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这些年自身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4.
杨业斌 《甘肃农业》2005,(12):228-22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这些理念应该说是进步的,对促进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有着重大的意义。于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一股“综合性学习”之风刮起,语文课比以前更加热闹了:我们开始引导学生研究政治、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欣赏音乐、美术作品……语文教师成了杂家,变得前所未有的能干,语文课也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但是, 作为一名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年的教师,我对此深感担忧,觉得这些似乎多少有点“作秀”的味道,似乎离“语文”越来越远了。我认为,不管怎么说,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语文首先应当理解为一种工具,工具性是它的主要特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众学之基,美术学是众学科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语文不好,学美术者的审美要求就肯定有问题.作为教帅,只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寻找语文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学好语文课.  相似文献   

6.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中专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学体现不出职业学校的特色,基础性教学与拓展延伸的关系难以处理.每当与同行同事交流交谈,大家都有同样的感慨,都觉得我们的语文课越上越不会上了.中专学校的语文课究竟该教会学生们些什么?是字、词、句、章?还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说是教会他们字、词、句、章.因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说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吧,好像与语文又有些偏离.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上好语文课,让学生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课,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反思的问题。二十年的从教经历,让我有个深深的体会:语文课,就是努力让课堂给学生审美享受,给学生文化熏陶,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1欣赏书法,享受汉字之美过文字关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之基础。现行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后面附  相似文献   

9.
<正>一直以来,语文学科被人称为"百科之母",但却在职中学生中遭到了"冷遇"。职中的学生认为语文课用处不大,可听可不听,他们更偏重于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对语文课没有兴趣,这极大地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的状态接收知识,进而使教和学得  相似文献   

10.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应当具有较强的多方面教学技能。其中 ,学生直接耳闻目睹教师的语言和板书 ,常常成为学生效仿的样板。因此 ,要使一堂语文课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首先要在语言和板书上征服学生。一、语言美学生学习知识的效果同教师表达的清晰与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教师的语言是否生动 ,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和内在的意向更多的是通过语言呈现给学生的 ,如果课堂平淡无味 ,缺乏清晰生动 ,最终会使学生失去对本学科的兴趣。语文教学中 ,只有学生接受了老师的语言 ,才能够理解和领会知识的内涵 ,并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11.
张海军 《河南农业》2013,(18):22-23
在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中,由于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语文教学迷失了本性。要保证语文课新课改健康地开展,就必须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立足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减少形式主义的成分,保留传统语文课的优秀部分,补充语文课应有的教学内容,给语文课堂一个理性的定位。语文新课改要创新,必须立足在语文课堂的基础上;语文新课改提倡合作,但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倡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做到多媒体与语文课堂的完美整合。语文的课改应既吸收传统教学的优势又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那么,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呢?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是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次,它是一种多元整合,是相对于仅就某一语文知识或技能的单一性学习而言的。它是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然、社会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或项目,综合运用自己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加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和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国家颁发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的版块由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语文活动与口语交际,它已表明语文活动与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正是语文课程改革新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就好比是一道道色香俱全的大餐,作为教师,要能引领学生走进神秘的语文殿堂。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必须要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要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慧眼去思索、去实践、去创新、去超越,在教学中把一篇篇枯燥的文字,用教师鲜活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学生的创造活动去进行谱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激励者、参与者和引领者,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课上都能够张扬个性,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是一个学习的主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学生语文学习总体质量检验和测评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标志.在科技日益竞争和经济飞跃发展的时代,如何搞好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针对语文作文教学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共同学习. 写一篇作文,不仅仅是字、词、句、章的布局和搭配的一般要求,更不该是写作传统模式的照搬和继承. 语文学科是学校教育的工具学科,有着不容忽视的入文性,通过语文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师所面临的艰巨而光荣的工作任务.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重视作文教学,重视写作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称《语标》)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了突出语文的实践性,“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这就是说,在贯彻、执行《语标》的过程中,要求我们抛开传统陈旧观念的禁锢,增强教师的资源意识,重视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应该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在活动中重实践、重体验、重过程,把课内外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  相似文献   

16.
一、中专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中专学校的语文教学体现不出职业学校的特色,基础性教学与拓展延伸的关系难以处理。每当与同行同事交流交谈,大家都有同样的感慨,都觉得我们的语文课越上越不会上了。中专学校的语文课究竟该教会学生们些什么?是字、词、句、章?还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说是教会他们字、词、句、章,因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正>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保证时间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他们的学习大多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合理安排语文课的朗读时间,并亲自监督学生朗读过程,保证朗读成效。要摒弃朗读会占用学习时间的错误观念,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读完,读出感  相似文献   

18.
有些课堂教学,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教学呆板、学生被动,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语文课堂上教师能否"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参与"是孩子们能否快乐学习,有所收获的关键。教师只有造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把每一位学生都融入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快乐学习,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与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要因教学对象及专业、岗位、工种的不同而有针对性进行施教,职校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文化课,所以要使中职语文教学真正的鲜活起来,关键是要依靠教师把握好专业技能与语文能力的结合点,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枯燥的技能训练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