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刺五加[AcanthoPanx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为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又名五加参、刺拐棒、老虎镣子、刺花棒等。是我省珍贵的中药材,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完达山及张广才岭等林区。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又名刺拐棒、老虎獠子、刺花棒等,为五加科落叶灌木,分布于东北、华北各省,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3.
刺五加又名刺拐棒、老虎獠子、刺花棒等,为五加科落叶灌木,分布于东北、华北各地,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4.
刺五加是五加科五加属,落叶灌木,又名五加参、刺拐棒、刺老牙、老虎镣子。为中草药珍品,有“木本人参”之称刺五加全身是宝,古有“宁要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之说。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扶正固本的功效。主治胃腹胀痛、黄疽、尿血、月经不调,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高血压、低血压、体虚乏力、心血管疾病,而且具有抗癌等作用。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  相似文献   

5.
刺五加是五加科五加属,落叶灌木,又名五加参、刺拐棒、刺老牙、老虎镣子。为中草药珍品,有"木本人参"之称刺五加全身是宝,古有"宁要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之说。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扶正固本的功效。主治胃腹胀痛、黄疽、尿血、月  相似文献   

6.
刺五加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在《本草纲目》等药典中被列为上品。刺五加的主要成分有多种醣类、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大量的胡萝卜素、芝麻脂素、甾醇、香豆精、黄酮、木栓酮、非芳香性不饱和有机酸、多种微量矿物质等。目前市面上已开发有刺五加注射液、刺五加脑灵液等产品。兴义市及周边部分人还喜以刺五加嫩茎叶作为蔬菜鲜食。  相似文献   

7.
刺五加属于五加科五加属的落叶灌木,别名五加参(药名)、刺拐棒、老虎镣子、刺花棒,学名A canthopanax senticosus。刺五加在西双版纳不仅生长在山间、林地、河谷中,而且还被当地农民用作菜地围栏,它的嫩尖是人人喜爱的美味野菜。刺五加在西双版纳村寨中随处可见,但规模种植较少,面积不到3.33 hm2。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俗称刺拐棒、老虎撩子.是五加科植物.刺五加在吉林东部山区广泛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刺五加全株均可入药,其根含刺五加皂甙,根叶茎含绿原酸、葡萄糖甙、刺五加甙,果含异秦皮啶水深性多糖,根皮称五加皮,含谷甾醇刺五加甙.药用及保健价值极大.主要功效有补气益精,祛风湿强筋骨,补肾安神,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与人参相似.人们近几年来已采其嫩芽叶食用,现已成为山野菜的上品.刺五加喜温湿润环境,极耐贫瘠土壤,喜欢生长于阔叶林下,针阔混交林下及林边缘地带,是适于林下发展经济的首选药材之一.现将其繁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野生植物,具有益精补髓及延迟衰老的作用,可提高人体的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同时刺五加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养生保健蔬菜,本文简单介绍刺五加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可为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为五加科灌木,别名刺拐棒、老虎镣子、五加参、刺针.春季嫩茎叶作优质山野菜采食;根、根皮及茎皮入药.刺五加有效成分为刺五加甙B、C、D、E,药理试验表明:具有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力,即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刺五加多糖具有诱生和促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近年来,刺五加的开发利用已引起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刺五加为五加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分多刺刺五加和少刺刺五加两种,别名刺拐棒。是长白山区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肾安神,祛风除湿,活血祛瘀等功效。嫩芽嫩茎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可炒食,拌凉菜,蘸酱菜。脆嫩鲜美,清爽可口,风味独特。经常食用,可治疗神经衰弱,冠心病,体虚乏力。是长白山区人们广泛食用的一种山野菜。  相似文献   

12.
刺五加作为一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抗氧化、抗应激、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抗生素替代物。文章就刺五加的活性成分、抗氧化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刺五加的非凡功能毛荣耀24年前美国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携带的药物中。有一种貌似寻常的中药──刺五加。它是迄今为止唯一到过月球的中国药材。刺五加为何如此受到宇航科学家的钟爱呢?这与它的的特殊医疗保健作用──增强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是分不开的。刺五加属于五加...  相似文献   

14.
刺五加别名刺拐棒,为五加科多年生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为食药兼用植物。根皮可人药,有舒筋活血祛风湿之功效;地上部未木质化前的嫩枝可食用,具有下气开胃、消肿止痛的功效。另外,刺五加全株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挥发油等多种营养保健元素,又是酿酒、饮料等行业的优质原材料。且一年栽培、多年受益,是极具开发前途的多用途珍贵木本植物。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12,(20)
本溪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境内多种多样的植物,盛产刺五加、人参、五味子、细辛等多种名贵中药材,是辽宁省“五大药材基地县”之一。据《本溪县志》记载,本溪县采摘刺五加、人参等中药材的历史可上溯至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6.
植物种群构件数量统计是植物生态学的崭新领域,对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无性系灌木刺五加种群的地上部分构件枝、芽为对象,研究了三种天然次生林群落中及皆伐迹地上刺五加的平均枝长和分枝级数以及各级枝上着生的活芽数和分枝角度的变化规律,并从群落环境和刺五加的年龄状况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种群的枝、芽构筑型特征是由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但随年龄和环境状况而产生适应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刺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北长白山地区,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分布较多。刺五加用途广泛,根皮、茎皮可制药;叶、果可制茶、饮料;嫩茎芽是上等山野菜;植株叶大柄长,是良好的城乡绿化树种。刺五加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很严格,野生资源满足不了市场需要,人工栽培前景宽广。刺五加的药材一直以野生为主。目前尚未有人进行大面积栽培。但野生刺五加药材消耗量逐年增加,为了保护资源和有可靠的药材保证,必须大力发展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温凉阴湿山区华亭市安口镇阳安村刺五加集中栽培区作为试验基地,采用系统分析法对2年生未平茬、4年生平茬和未平茬刺五加灌木林地枯枝落叶层持水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茬刺五加林地枯枝落叶层储量明显高于未平茬刺五加林地,4年生平茬刺五加林地枯枝落叶量为18.65 t/hm2,是4年生未平茬刺五加的1.71倍、撂荒地的2.28倍,最大持水量为4669.29t/hm2,是4年生未平茬刺五加的1.7倍、撂荒地的2.33倍;枯枝落叶层持水量与持水时间呈显著的对数关系(R2>0.91),且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迅速上升并趋于稳定;4年生未平茬与4年生平茬刺五加枯枝落叶层持水量分别是撂荒地枯枝落叶层持水量的1.27倍和2.09倍,说明平茬刺五加枯枝落叶层具有良好的持水能力,也反映出平茬对刺五加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刺五加为五加科灌木植物,别名刺拐棒,是我国重要的地道中药材。根、茎、叶、种子中含有多种皂苷、多糖、黄酮、脂肪酸等成分。味辛、微苦、性微温,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对脾肾脏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尤为有效。刺五加还是食、药兼用的经济物种,叶可加工成刺五加茶,果实可加工成饮品,根、根茎、茎、叶均可入药,鲜茎叶可食用。  相似文献   

20.
张广才岭横贯黑龙江省尚志市,野生资源极其丰富。品种达300余个,其中常年采集的野生药材有60余种,主要品种有人参、平贝、北五味子、穿山龙、天麻、刺五加、党参、柴胡、牛蒡子、龙胆草、黄岑、桔梗、玉竹、百合、远志等东北道地药材。由于多年的过度采挖,野生药材资源濒临枯竭,农民“靠山吃山”的路子难以继续走下去,收入呈逐年下降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