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96~1997两年在济宁市观察了美洲斑潜蝇在不同自然变温下的发育历期。并测得其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1℃、47.3日度,14℃、31.1日度,13.4℃、108.1日度,20.5℃、40.2日度,17.1℃、197.1日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光肩星天牛的卵、1龄幼虫、2龄幼虫、蛹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卵:C=10.2±0.92℃,K=250.3±15.2日度;1龄幼虫:C=11.7±0.93℃,K=157.8±10.5日度;2龄幼虫:C=11.4±0.84℃,K=232.0±3.4日度;蛹:C=13.9±2.0℃,K=182.6±11.4日度。以此对呼和浩特地区的光肩星天牛成虫羽化盛期和幼虫钻蛀期进行了预测,为防治适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1996年3月至1997年12月采取室内、外和温箱饲养、结合田间定点、定时调查等方法,对美洲斑潜蝇与发生规律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美洲斑潜蝇的卵、幼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有效积温分别为14.63、11.94、13.64、16.50、13.69℃和40.58、59.73、102.19、15.38、203.06℃;该虫生活史,在辽宁省一年发生12代以上完成一个世代一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梨木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砂梨PyruspyriforiaNakai叶作饲料,20-30℃下,梨木虱PsyllapyrisugaForster生长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发育历期缩短,世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分别为20-22.5℃,22.5-25℃和22.5-25℃。雌成虫繁殖最适温为25℃。卵期,若虫期,产卵前期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0.03℃,3.84℃,10.52℃和2.33℃。  相似文献   

5.
美洲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变温条件下,笔者以长豇豆为寄主,测定了美洲斑潜蝇的生长发育速率。对试验结果的直线回归分析表明,其卵、幼虫、蛹、一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82℃、13.35℃、11.87℃、12.38℃,有效积温分别为:46.20、51.30、139.99、259.50d℃,并得出发育速率与温度的4个直线回归方程。研究结果可用于推算美洲斑潜蝇全年发生代数、预报幼虫发生期等。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节瓜蓟马发育及产卵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恒温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节瓜蓟马(ThripspalmiKarny)生长发育及产卵力的影响,得出节瓜蓟马卵期和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4℃和8.4℃,有效积温则分别为82.2日度及164.3日度。其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节瓜蓟马成虫产卵适温区是20~30℃,其中25℃下成虫的平均产卵量及产卵率值均达最大,分别为54.90粒及2.18粒/d。文中给出了节瓜蓟马成虫产卵前期及平均寿命与温度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温、湿度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度25℃、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期最长分别为6.8.11和11.6d,最短为2.8,6和7.6d.3种虫态在5种温度下,随温度的提高,发育历期呈明显下降.成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卵前期为1.5—5.0d,产卵期11.5-116.0d.产卵量为29-2636粒,平均为1295粒.相对湿度越大,卵的孵化率越高;在湿度22-28℃时,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28℃时,温度升高,孵化率减少;大于32℃时卵不发育。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光温条件影响黑纹粉蝶夏季滞育和冬季滞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周期,光脉冲和温度对黑纺粉蝶Pieris melete Menetries夏季滞育和冬季滞能发生,维持与终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黑纹粉蝶的光周期反应属于中间型,即只有在日照时数12h-13h15min范围内,才有部分越夏蛹或越冬蛹不滞育而正常发育;在日平均气温为20.5℃的秋季,其自然种群的临界光周期为12h30min;3龄末与4龄初的幼虫为感尖光周期最敏感的时期.2.断光扣第10-  相似文献   

9.
凹纹胡蜂食用虫态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利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凹纹胡峰3种食用态即幼虫,蛹,成虫的水分,灰分,粗蛋白,氨基酸组成,粗脂肪及总糖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幼虫,蛹、成虫水分含量分别为71.58%,71.43%,70.88%,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13%、17.12%、21.07%;粗脂肪及总糖含量:幼虫〉蛹〉成虫,对氨基酸组成进行比值计算,幼虫,蛹和成虫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6.20%。,39.23%和42.48%,必需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甜菜夜蛾在当地一年完成5个世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单雌产卵平均445粒(351~542).单头幼虫食大白菜叶558.1mm2.卵、幼虫、蛹的发育始点温度分别为14.96℃、15.61℃、16.32℃;有效积温分别为34.13日度、112.80日度、70.58日度。40%辛氰乳油1000倍液防治效果为85%。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报道了不同温度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斜纹夜蛾分别在33℃、30℃,28℃,25℃,23℃,21.5℃和16.5℃恒温条件下饲养,从卵至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22.07,25.41,28.27,34.57,40.64,45.69和91.40d;卵、幼虫、蛹及卵至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01℃,9.34℃,13.53℃和11.16℃;各虫态的有效积温分别为49.97日度,301.23日度,130.06日度和479.43日度。  相似文献   

12.
美洲斑潜蝇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6.82,16.56,12.82,18.16℃;有效积温分别为33.43,32.47,115.95,39.50日度。并得出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与温度的4个关系式。本资料可用于美洲斑潜蝇的发生期及世代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温,湿度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度25℃,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期最长分别6.8,11烽11.6d,最短为2.8,6和7.6d.3种虫态在5种温度下,随温度的提高,发育历期呈明显下降,成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前期为1.5-5.0d,产卵期11.5-116.0d产卵量29-2636,平均为1295粒,相对湿度越大,卵的孵化率越高;在湿度22-28℃时,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增大,高于28℃时,温度升高,孵化率减少;大于32℃时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豆野螟(Maruca vitrata)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不同温度梯度恒温培养箱中观察了不同温度对豆野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卵、幼虫、蛹及从卵至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3、10.8、9.9℃和10.9℃,有效积温分别为40.2、169.5、135.1日度及344.8日度。  相似文献   

15.
甘薯天蛾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 Linnaeus在山东省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各虫态历期:以越冬代卵期最长,平均为6.2d,第一代卵期为5.6d,第二、三代卵期分别为3.6和3.4d。幼虫也以越冬代历期最长,为22.0d,第一代为15.6d,第二、三代历期分别为11.6和13d。成虫有趋光性,对糖醋液和杨树枝把无趋性。以2.5%敌杀死、45%马拉硫磷乳油和BT防治效果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了不同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桃蛀螟发育历期缩短。卵、幼虫、蛹及从卵至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08、11.00、15.25、12.80℃,有效积温分别为63.29、263.16、98.04、400.00日度。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菜苗饲养的小菜蛾发育历期基本相同(世代历期为22~23d),但以芥蓝菜和甘蓝型油菜饲养的发育状况较好,其平均蛹重均在4.5mg以上,蛹羽化率为97.8%~98.7%,每雌产卵量在200粒以上.在低温(5~6℃)条件下,卵冷藏10d孵化率为90%左右,蛹冷藏20d羽化率为80%~90%.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牛角花齿蓟马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陕西关中地区严重为害苜蓿的牛角花齿蓟马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室内饲养结果表明,青霉素瓶法是饲养蓟马的好方法。牛角花齿蓟马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8~25℃,当温度超过35℃时,牛角花齿蓟马不能正常发育为成虫;温度为38℃时,卵不能孵化。牛角花齿蓟马卵散产于苜蓿叶片边缘组织内,1 d可产卵8~11枚。在22℃时单雌产卵量最大,达91.36枚。牛角花齿蓟马卵、若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1686,8.8213,10.4356和7.9424℃,有效积温分别为66.7577,93.1758,42.9243和245.3000(d.℃),其发生代数约为11代。牛角花齿蓟马喜欢在植株顶活动,其对颜色有选择性,绿色和黄色对其成虫的诱集能力最强。在陕西关中地区牛角花齿蓟马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6月上旬和7月中旬~8月上旬。当降雨量较大时,牛角花齿蓟马的数量减少,干热有利于其大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玉米黄尾球跳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尾球跳甲(SphaerodemaapicalyBaly)是万县市玉米的叶甲科新害虫,1年发生不完全2代,以成虫在草丛或石缝中越冬。第2年初夏,当气温达到20℃左右时,成虫迁入玉米田交尾产卵繁殖。第1代卵历期8.1天,幼虫历期20.1天,蛹历期10天;第2代卵历期7.4天,幼虫历期18.4天,蛹历期9天。成虫寿命较长,在有水及食物时,最长寿命可达10个月,在水和食物缺乏时可存活38天。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玉米叶肉而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20.
用三叶海棠作饲料,研究了产虫茶昆虫-米缟螟各虫态发育历期与温、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依次为:卵17.8℃,93.8日度;幼虫9.3℃,1218.9日度;蛹12.2℃,212.6日度;成虫产卵前期21.7℃,9.0日度。当温度达到35℃时,卵、幼虫、蛹都不能存活,当湿度低于55%时,幼虫不发育,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