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莆田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南亚热带北缘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区内维管植物共有183科550属1 00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种,国家二级保护7种,省级保护植物有4种,兰科植物有9种。植被类型可以分为暖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草丛、人工林等7个植被型11个主要群系14个群丛,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保存。  相似文献   

2.
拟建光泽香炉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段、闽江重要源头区,与福建及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壤。通过实地调查,初步查明维管植物178科714属1 53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7种,兰科植物29种。区内植被主要有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山顶阔叶矮曲林、竹林、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草甸等10个植被型、20个群系、44个群丛,植被垂直地带性特征明显。拟建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科研、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3.
云南西双版纳的兰科植物在全国乃至世界植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的兰科植物约39属400余种,其中附生类有22属300余种,地生类兰科植物约17属100余种。  相似文献   

4.
福建兰科新记录属—叉柱兰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2008年在福建省永泰县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寨下村双溪峡谷路边常绿阔叶林下采集到叉柱兰属(Cheirostylis Bl.)的1种——中华叉柱兰,为福建省兰科植物分布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5.
湖南蓝山森林公园孕育了丰富的兰科植物。经调查,公园共有兰科植物18属25种,约占湖南省60属、150种的30%和16.67%。兰科植物在公园的各个生态类型中均有分布,以地生兰为主,占68%(17种),其次,附生兰占20%(5种),腐生兰为12%(3种)。公园兰科植物有10个分布区类型,受热带亚洲和东亚成分影响较大,中国特有种较丰富。25种兰科植物中有1个新种,1个中国大陆新记录种,1个湖南省新记录种,1个存疑种。鉴于兰科植物的保护价值,应加强公园兰科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有兰科植物195属1600种以上,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物种较为丰富。目前,福建省境内分布的野生兰科植物有78属171种及1变种,约占中国兰科植物总属数的40%,占总种数的10.8%。福建地处泛北极植物区的边缘地带,是泛北极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带,植被类型丰富。据统计,目前全省维管束植物种类有4900种以上,以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为众多兰科植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7.
福建虎伯寮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兰科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共计27属47种,约占福建省兰科植物65属152种的41.5%和31%;兰科植物在保护区内3种生活型都有分布;47种兰科植物以地生兰为主,占59.6%,其次是附生兰,占34%,腐生兰分布较少,占7.4%;保护区兰科植物地理分布以热带成分为主,热带属占88.9%,温带属占11.1%。并分析了保护区兰科植物致濒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西双版纳兰科植物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兰科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多样,共计有兰科植物32属55种,分别占西双版纳兰科植物属总数和种总数的38.55%和18.03%。与邻近石灰山热带季节雨林自然保护区所含的兰科植物属、种数相比,西双版纳石灰山兰科植物的属、种总数高于江西三清山,低于云南小黑山和广东南岭,与贵州的梵净山相比,其属数基本相当,种数高于贵州梵净山。2兰科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有10个类型或变型,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成分占明显优势,为34.38%;其次为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成分,占18.75%。3石灰山兰科植物生活型以附生型为主,地生型为辅。  相似文献   

9.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野生兰科植物种类丰富。通过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野生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探讨了该区域兰科植物的保护策略。结果显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怒江片共发现兰科植物78属288种,其中贡山片区最多(235种),其次为泸水(83种)和福贡(78种)。兰科植物物种数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海拔1600~2000 m兰科植物最为丰富。该区域兰科植物以地生型为主(152种),其次是附生型(127种)、腐生型(7种)和附生/地生型(2种)。怒江片区兰科植物属分布区类型显示出明显的热带性质。此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兰科植物丰富,包括3种国家I级和40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此,提出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的兰科植物需要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与种群回归、科普宣传与普法、建立健全法规等方面来提高野生兰科植物保护效率,为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样地法和相对重要值法,研究了长株潭丘陵地区地带性的21种植被类型的景观特征,结果表明:长株潭丘陵地区地带性植被景观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常绿落叶阔叶混交为辅;组成本区典型植物群落主要有115种植物,隶属89属59科;景观结构以乔灌草藤等复层结构为主,树间距多小于1.5m,下层植物多为耐荫性较强的草本植物;本地区植物色彩丰富的季相景观以春秋观叶观花为主,夏天有少量观花植物,冬天有少量观果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