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道的基础,是茶事活动中物质与精神的中介,是表现茶道的外在形式。茶艺与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在我国有着长远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茶艺概念被中国台湾地区的茶人们明确提出之后,茶艺在茶文化的带领下不断发展。而茶艺表演其主要就是将茶文化当中的精神和特征利用主观表演进行传递,通常情况下,一套完整的茶艺表演主要就是展现行茶的过程,以泡茶基本技法与茶叶冲泡技艺当做基础,结合人、茶叶、器具、肢体语言、音乐、背景和氛围等来为观看者提供美的感受。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和研究茶艺表演的演变历程和概念,来探索茶艺表演当中所具有的创新元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茶德精神,能净化人们的思想意识,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因此中国传统茶文化对高校德育教育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由于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包括物质和精神价值两个方面,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德育教育体制中引入中国传统茶文化教育,通过弘扬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以茶养谦,提高道德水准,促进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培育大学生的群体价值观念,倡导无私奉献,培养大学生谦逊包容的道德观,通过传统茶文化的价值引领,使得大学生重视修生养德,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发扬茶德,传播茶道,促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协同发展,提倡以茶会友,以茶联谊,客来敬茶,以茶示礼,通过茶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引导,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而充分发挥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是人们在品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文化现象。目前主流的认识是以茶道、茶艺、茶具、茶画、茶德、茶书、茶联等综合为茶文化。其实细细品来,这些只不过是茶文化的一些具体表象,以此代表茶文化显得缺些火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更应该包括从茶的历史发展、生产加工、流通交换、品尝使用、人际交往、精神提炼这些方面进行总体考察。茶文化的经济价值,除其自身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之外,它还应包括精神层面的东西,即在人们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今武夷工夫茶艺是在继承古人煎茶、斗茶、点茶、分茶、鉴茶、品茶的传统品饮方法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 ,特别是明代崇尚品饮真味散茶 ,“盖杯茶”饮法的出现和清代风行泡饮鉴尝乌龙茶(“工夫茶”)壶杯泡饮法的继承和挖掘整理。形成总结出一套当今古朴典雅高尚的“武夷茶艺” ,也就是“工夫茶艺”。通过武夷茶艺这个载体 ,来体现茶道精神和茶文化的深厚含义 ,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新风尚的树立。《武夷茶艺》其程序二十有七 ,合三九之道 :恭请上座 焚香静气 丝竹和鸣叶嘉酬宾 山泉初沸 孟臣沐汤乌龙入宫 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囊括了茶叶的全部,但从狭义方面来说,其主要是指茶文学、茶人茶亭、茶艺茶道、茶风俗、茶传说及茶艺表演等方面。其中茶艺是茶文化最重要也是最丰富的部份,目前,其基本精神有多种提法,中国茶礼的检、清、和、静;中华茶艺的情、敬、怕、真;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新加坡茶艺的和、爱、臼、静;台湾茶艺的和、敬、抬、真;简单地说,茶尚俭是节俭朴素,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洁,茶导和就是和睦处世,条致苗就是恬谈致静。但是以上这些均没有一种勇于竞争、敢于超越别人的精神倡导。随着时代的步伐,现在已是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6.
茶道文化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主要以修行得为内容,包括茶礼、环境以及修行等内容,茶道文化以茶艺为代表,通过茶艺展现出茶道文化的伦理、哲学,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获得精神的享受。在当代教学管理中借鉴茶道文化思维,能够有效推动教学管理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发扬。本文首先分析了茶道文化的思想内涵,然后对茶道文化与教学管理思维的关联进行了阐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郭雅玲 《茶叶科学技术》2004,(2):40-40,F003
茶道、茶艺既是茶文化形态也是茶文化核心,把茶道、茶艺形成某种程式,作为习茶之人的操作规程,具有便于学习和传播的功能,如工夫茶、龙井茶礼、白族三道茶等,核心则在其中,就是它们所表达的内容、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茶文化的核心精神是茶德、茶道和茶艺。本文在介绍茶文化核心精神的基础上,对茶文化与音乐教育关系、音乐教育文化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茶文化精神下高校音乐教育文化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林 《茶叶通讯》2003,(3):42-43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古至今 ,茶与茶文化不但推动着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 ,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茶文化 ,对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茶道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 ,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1] 。弘扬茶文化 ,倡导茶道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质 ,就这一论题 ,谈几点看法。1 中国茶道的内涵中国茶道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和谐安乐之道[1] 。其内容包括茶艺、茶礼、茶境和修道。茶艺就是备茶选茶、烹茶、品茶等技艺 ;茶礼…  相似文献   

10.
潮汕功夫茶被称为“广东三宝”之一。潮汕地区品茶习俗被视为功夫茶品饮艺术的代表,在中国茶艺之林一枝秀出,使后人得以了解中国茶艺的璀璨和中国茶道的精博。“中国茶道在潮汕”绝非虚言。饮茶遍及潮汕城乡各个角落,潮汕人对茶具及品饮程序的讲究是少有的。潮汕功夫茶是中国茶文化精华之一,是在继承、融合中国江南及福建茶道茶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秀出。何谓潮汕功夫茶?可以从功夫茶名称的来历、功夫茶品饮程式溯源、潮汕人饮茶的历史来解释。由于独特的大自然宜茶环境,茶农在这里培植茶树、采摘鲜叶、制作香茗,集山川之灵气,沐日…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数字文化博大精深。本文主要从与茶有关的茶艺、茶道、茶文学、茶民俗等方面来谈谈茶文化中的数字"三",旨让人们了解茶文化中的数字"三"这一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12.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独特的一种品茶风尚,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支,其器具精巧、茶艺细致、程式讲究、礼仪周全,具有“和、敬、精、乐”的思想内涵,又与本地习俗和信仰相结合,极具地方特色。而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唐代,确立于中国宋朝,在茶室内外的设计、茶具的选择以及制茶方式中,创立了完整精细的准则,并与禅宗结合,确立了“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本文从物质载体、冲泡程式、思想内涵、文化习俗等角度对潮汕工夫茶和日本茶道两种茶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各自特点产生的原因,探求潮州工夫茶和日本茶道之间的可融合可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旅游作为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是集茶艺、茶礼、茶道于一体,以满足人们对身心及精神的娱乐为追求,为获取和品悟人生价值为目标的系列性旅游活动的综合体。发展茶文化旅游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茶农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茶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旅游形式的创新与推动则更是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是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等一系列内容在不断演变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和人文精神,茶文化包括茶德、茶道、茶书、茶学、茶艺和茶精神等,文化寓意明显。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且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丰富其内涵,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的美学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韩立民  杜鹃 《福建茶叶》2016,(8):365-366
本文从茶文化和茶俗的角度对赣南采茶歌舞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从中寻觅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茶叶到茶道,再到茶歌、茶舞等。其中,茶道和茶艺是赣南采茶歌舞发展的土壤和基础,赣南采茶歌舞对当地的茶文化与茶俗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传承和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16.
倪晓波 《福建茶叶》2023,(4):196-198
本文从基本特征着手重新定义中国工夫茶,把被称为工夫茶“活化石”的潮州工夫茶与《茶经》茶艺文化对比,从器、艺、茶、品四个方面溯源,指出中国工夫茶起源于唐代陆羽《茶经》,并且分析了工夫茶的演变历程,探析工夫茶文化,总结出的中国工夫茶茶道精神。  相似文献   

17.
张静 《福建茶叶》2016,(2):98-99
古典背景音乐是茶艺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恰当优美的背景音乐配合,可以使人与茶相谐相融,引发人们对茶道精神的思考,感受茶文化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类型、特点以及选择方式的分析,对茶艺表演的古典背景音乐选择提供更丰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现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模式的茶精神、茶道、茶德、茶艺等,它更多的是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以文化带动经济,让传统的文化艺术变相、延伸发展,茶文化与文化景观相融合便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比如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农业观光生态园,不仅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符合现代审美、生活的需求。本文通过文献法来介绍及分析茶文化的景观功能,并对未来茶文化的发展作出规划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晓明  孟方  张丽 《福建茶叶》2016,(2):106-107
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精神的载体,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文艺形式"。它是通过对茶叶的冲泡、品饮等一系列的形体动作,形象地,科学地、艺术地、生活化地展示茶文化及茶道精神,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季毅 《福建茶叶》2016,(6):126-127
在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中,"茶艺"的前身是"茶道"——一种以烹茶、煎茶、煮茶、品茶为主要内涵的茶文化仪式。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学者在传统茶道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茶艺"的概念,成为新时代创新茶文化的一种新趋向,并且获得了中华文化圈的价值认同。茶艺指的是一种以生活化导向为发展方向的制茶之技、泡茶之术、品茶之能、享受茶和对茶审美的茶文化艺术。在茶艺文化的视野中,我国民乐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和审美。茶艺文化的核心是尚德中和,道德文章;茶艺文化的行为取向带有明确的生活幸福取向;茶艺文化的外显内涵则指向情感体验式的生活。茶艺文化中民乐艺术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这样几点:一是与茶艺文化并存于现实感强烈的生活形态中;音乐调式多属于"五声调式"及其变种;注重对受众的"通感"调动,讲究"情景交融";民乐艺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