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的配施对加工番茄的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T3(N 300kg/hm2P2O5210kg/hm2K2O150 kg/hm2)、T5(N 300kg/hm2P2O5105kg/hm2K2O75 kg/hm2)的肥料配比及施用量适合于加工番茄的高产,产量分别达到111 360 kg/hm2、111 450 kg/hm2,但从经济效益分析T5的经济效益最好,每公顷比对照CK(N 0kg/hm2P2O5 0kg/hm2K2O0 kg/hm2)净增收2 487元.(2)不同氮磷钾肥的配施对加工番茄的单叶净光合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T5的两个峰值最高分别达到24.767、21.683umol/m2/s,7个处理的单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基本均为双峰曲线,现对加工番茄的光合"午休"现象做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组合设计,氮、磷、钾分别为1个因素,设7个处理,研究探讨了氮、磷、钾对籽瓜生长、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对籽瓜产量影响显著,钾肥对籽瓜产量影响不显著。该试验条件下,氮、磷、钾的最佳组合是N 90kg/hm2、P2O5150kg/hm2、K2O120kg/hm2。低氮和中氮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高氮处理。中等磷、钾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显著高于高、低磷处理和高、低钾处理。除磷、钾对10粒宽,钾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外,氮、磷、钾对籽瓜各经济性状影响显著。在全生育期内,低氮中磷中钾组合处理和中氮中磷中钾组合处理的LAI和群体总光合势较高,中氮中磷中钾组合处理的光合生产率较低(高)氮中磷中钾组合处理的高。不同生育期,磷、钾对籽瓜光合生产率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以籽用南瓜为试材,设置不同施肥量梯度处理,明确施肥对籽用南瓜养分吸收特征及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白瓜籽产量均高于不施肥对照(CK)处理,其中最佳(OPT)处理(N 55kg/hm2、P2O582.5kg/hm2、K2O 67.5kg/hm2)的产量最高。不施氮、磷、钾肥分别减产了23.1%、19.3%和11.1%,CK减产32.2%。不施氮、磷、钾肥收入平均减少了3 583、2 681、1 411元/hm2;不施肥收入减少了3 666元/hm2。在最佳处理的基础上,不施氮肥(O-N)除了会影响籽用南瓜对氮素的吸收外,还会影响其对磷钾肥的吸收;在最佳处理的基础上,分别不施磷肥(O-P)和钾肥(O-K),会影响籽用南瓜对氮、钾和氮、磷的吸收,进一步说明平衡施肥可以有利于籽用南瓜对养分的均衡吸收。氮肥的农学效率最高,其次为磷、钾肥。氮肥的肥料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钾、磷肥。适量的氮肥用量可以提高籽用南瓜的整体品质,磷肥可以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钾肥可以提高可溶性糖、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平衡施肥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以N90kg/hm2,P2O5120kg/hm2,K2O150kg/hm2处理为最佳养分组合,在此施肥水平下,紫花苜蓿的鲜草产量可达45106.6kg/hm2;增施钼肥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改善适口性。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圆粒油莎豆为试材,在覆膜滴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的配施对油莎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7处理(N 67.5 kg/hm2,P2O594.5 kg/hm2,K2O 118.125 kg/hm2)、T3处理(N 67.5 kg/hm2,P2O5 94.5 kg/hrm2,KO 78.75 kg/hm2)的肥料配施条件下适合于油莎豆的高产,产量分别达到12 649.5 kg/hm2和11 449.5 kg/hm2.T7和T3处理亦能极显著地提高油莎豆的品质,若综合考虑优质、高产、成本投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以T3肥料配施较优.  相似文献   

6.
N、P、K配施条件下厚皮甜瓜品质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N、P、K肥料配施对甜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通过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N、P、K配施对甜瓜品质的影响,构建了肥料配施的数学模型,并对最优施肥量、单因子效应及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与P、N与K、P与K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且适宜的施肥配比可以提高甜瓜的品质。分析认为,当N、P、K配比为1.53∶1∶3.36,即每hm2氮(N)、磷(P2O5)、钾(K2O)用量分别为118.07、77.4、260.38 kg时,甜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3.34%。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大果椒品种“长剑”辣椒为试材,分别设定氮肥、磷肥、钾肥及有机肥的单因素用量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化肥施用量对设施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600 kg/hm2前产量极显著增加,到1 200 kg/hm2后,产量极显著下降;有机肥用量低于30 t/hm2时对产量的贡献几乎线性增加,过量施用后,产量增速放缓;施磷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磷肥施用量,产量基本维持不变;施钾量达到300 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钾肥用量,肥害严重,产量迅速下降.宁南山区设施辣椒高产最佳施氮量为600 kg/hm2,最佳施钾量为30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0 kg/hm2,有机肥对增产贡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苋菜氮磷钾肥最佳用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苋菜"3414"试验,探讨苋菜生产的氮磷钾最佳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的增加,苋菜成品率呈下降趋势;缺肥对产量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钾肥,处理N2P2K0产量仅为N2P2K2的29%。通过分析,建立多元二次方程,确定肥力水平较低田块施肥纯氮188 kg/hm2、五氧化二磷53 kg/hm2、氧化钾50 kg/hm2(N︰P2O5︰K2O=1︰0.28︰0.27),可获得较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产投比可达22︰1。  相似文献   

9.
运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研究甜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应及推荐用量。结果表明,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甜菜的产量、产糖量及投入产出比,甜菜的最大产量达到80458.33 kg/hm2,比无肥区增产44.94%,最大产糖量达到12978.47 kg/hm2,比无肥区增产38.97%;根据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式,获得最佳产量、最佳产糖量的N∶P2O5∶K2O分别是1∶1.4∶1和1∶1.7∶1,这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肥配施对金盏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氮磷钾配施对金盏花产量的影响,采用"3414"回归设计,对不同氮磷钾配施与鲜花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金盏花的鲜花产量,各施肥处理的鲜花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产4 312.02~12 471.92 kg/hm2。最优产量为48 382.98kg/hm2,其施肥量为:N 169.68 kg/hm2,P2O5111.16 kg/hm2,K2O 67.13 kg/hm2,1 hm2多增加纯收入5 282.04元。  相似文献   

11.
西瓜高产施肥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通用旋转设计方法,以氮、磷、钾肥为供试因子,西瓜产量为目标函数,对西瓜高产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模型得出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210kg/hm2,P2O580kg/hm2,K2O175kg/hm2。此时产量为47175.9kg/hm2,利润为26910.5元/hm2。并对氮磷钾单因素效应及交互作用作了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高海拔冷凉区洋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高海拔冷凉区洋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洋葱最高产量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45.0、110.0、36.7kg/ 667m2,最高产量为7173.96kg/667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分别为38.0、95.8、17.3 kg/667m2,最佳利润为4 768.23元/667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配比的磷钾肥对1 a生、2 a生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测定1 a生、2 a生防风根干重,以HPLC测定防风有效成分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当1 a生和2 a生防风施肥处理分别为P2O5124 kg/hm2和K2O 46 kg/hm2、P2O5186 kg/hm2和K2O 92 kg/hm2时,防风根干重均达到最大值。当1 a生、2 a生防风分别施用P2O5124 kg/hm2和K2O 46 kg/hm2、P2O5124 kg/hm2和K2O 92 kg/hm2时,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总含量最高。钾肥对1 a生、2 a生防风根干重均有显著影响。最适于防风有效成分积累的磷肥量为P2O5124 kg/hm2。一定范围内配合施用磷钾肥促进防风生长,有利于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积累。综合考虑产量与品质,在田间氮素补至一致条件下,即每公顷含氮量为72 kg时,1 a生、2 a生防风肥料施用量分别为P2O5124 kg/hm2和K2O 46 kg/hm2、P2O5124 kg/hm2和K2O 92 kg/hm2,可获得成本低、优质高产防风,对于农业生产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模式,研究了几种农业有机废弃物组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黄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以蘑菇渣、鸡粪、玉米秸秆、油菜籽饼容积比按0.20∶0.30∶0.45∶0.05配置的组合效果最佳,与有土栽培比较,基质容重降低了0.27g/cm3;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容积含水量、蓄水量分别增加了117.62g/kg、4.65%、93.04 m3/hm2;有机质、速效N、速效P、速效K分别增加了18.37g/kg、32.97 mg/kg、24.89 mg/kg和62.64 mg/kg;黄瓜产量、产值、利润分别增加了15.84 t/hm2、1.26万元/hm2和0.74万元/hm2。采用农业有机废弃物配制栽培基质,不会引起重金属离子的富集。  相似文献   

15.
设置N施肥量为18 kg/667 m2,P2O5施肥量为3~12 kg/667 m2,K2O施肥量为14~26 kg/667 m2,研究不同磷、钾肥施用量对贵州遵义辣椒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辣椒N、P2O5、K2O最佳施肥量为18、6~12、18~22 kg/667 m2时,干辣椒产量可达250 kg/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邵蕾  王丽霞 《北方园艺》2012,(2):161-16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控释肥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对当年生平邑甜茶实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在土壤中养分的释放速率分为增加、高峰、减小3个阶段;控释肥对养分持续、稳定的供应满足了平邑甜茶在整个生长期内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在施肥量相等的情况下,控释肥CRF1处理(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630、150、480kg/hm2)作物的各项生长指标都显著高于速效肥SF处理;即使施肥量降低的控释肥CRF2(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504、120、384kg/hm2)、CRF3(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320、120、400kg/hm2)处理,其作物各项生长指标都不低于SF处理。  相似文献   

17.
青花菜氮磷钾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3414"田间试验设计,在蔬菜主产区设置氮磷钾肥料试验,获得了青花菜氮、磷、钾的一元二次效应模型分别为:Y=891 45.02N-0.884N2(R=0.858),Y=1118 37.4P-1.229P2(R=0.568),Y=1060 16.37K-0.113K2(R=0.752);青花菜最高产量的氮磷钾理论施肥量:N为385.5kg/hm2;P2O5为151.5kg/hm2;K2O为274.5kg/hm2。  相似文献   

18.
西瓜需肥特点与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朱洪勋  张翔 《园艺学报》1996,23(2):145-149
西瓜在整个生育期中吸收K最多,N次之,P最少。吸肥量以发芽期最少,幼苗期较少,抽蔓期增多,果实膨大期达高峰,成熟期又缓慢减少。K施量达180kg/hm2时,产量和品质最高,超过此量均有下降趋势。N肥以底施加追施的方法单产最高;K肥中以K2SO4底施单产最高,追施使瓜瓤含糖量增高;对高、中、低肥力的土壤,N、P最佳施用量(kg/hm2)分别为126、61.5;174、73.5;210、124.5。低肥力地块,地力(不施肥)生产率和有机肥、N、P、K肥生产率分别为41.9%、11.5%、28.0%、13.3%、5.3%。  相似文献   

19.
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蒜施肥中存在的习惯性和盲目性,采用肥料"3414"试验,在中壤土上进行了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在生长过程中,吸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N∶P2O5∶K2O=1∶0.36∶0.70,氮、钾吸收高峰在鳞茎膨大期,磷吸收高峰在蒜苔伸长期。大蒜施用氮磷钾,均有增产效果,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436.95kg/hm2,P2O5213.34kg/hm2,K2O336.74kg/hm2。氮肥施用方法以2/3基+1/3追为宜,钾肥以2/3基+1/3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毕节地方线椒施肥技术、提高线椒生产经济效益,采用了"3414"完全实施方案对毕节线椒、大方皱椒、黔西线椒的施肥技术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毕节地方线椒的最优施肥方案为N16.41kg/667m2、P2O59.30kg/667m2、K2O18.96kg/667m2,N∶P∶K为1∶0.57∶1.15,干椒产量可达208.57kg/667m2;N、P、K平均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9.88%、26.97%、32.20%;土壤的肥力性状供N水平中下等、供P水平中上、供K水平中等;平均每667m2纯收入达1823.61元,投产比为1∶3.4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