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4头健康成年牛(水牛11头、黄牛3头)采用电针与肌注小剂量麻醉药相结合的针药复合麻醉,以探求更简便有效的麻醉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电针与小剂量静松灵或保定宁复合麻醉与单一电针麻醉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对体温、脉搏和呼吸无明显影响;可明显地提高皮肤痛阈;可明显地减少流涎;可明显地提高肌松作用;手术后去除电针刺激,动物可以随即站立和行走,保持电针麻醉的优点。从而证明电针与小剂量静松灵或保定宁复合麻醉比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型的麻醉方法─电针复合静松灵麻醉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将30只体重22~27 kg的成年杂交山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0.5 mg/kg静松灵组、2 mg/kg静松灵组、电针复合0.5 mg/kg静松灵组、电针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公母各半。分别在静松灵给药后0、1.5、24、48、96、168 h采集山羊血液,测定血液指标。电针复合0.5 mg/kg静松灵对山羊的麻醉效果(痛阈值)与2 mg/kg静松灵的麻醉效果相当时,对所测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却比2 mg/kg静松灵组小。电针复合静松灵麻醉是一种对山羊血液指标干扰较小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家畜电针麻醉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和推广已有十年以上的历史,并且很快成为进行家畜外科手术、减轻动物疼痛的一种广泛使用的麻醉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电针麻醉的镇痛效果,克服电针麻醉过程中存在的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和内脏牵张反应等副作用,减少和杜绝因麻醉而引起的临床意外,除了对电针麻醉的机制进行研究外,在临床应用上则必须结合各种电针麻醉的方法和不同家畜的特点,在穴位组合、电刺激参数、麻醉效果的预测、操作的  相似文献   

4.
电针麻醉法是运用祖国针灸医学针刺镇痛作用的原理,来代替药物麻醉的一种方法。在兽医外科手术方面,对羊只过去是采用药物麻醉进行手术。应用电针麻醉法对羊只进行手术是一种新的试验。我们曾应用电针麻醉法进行羊(山羊)二十七例试验性腹部手术,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针刺的镇痛作用,代替药物麻醉而出现了针刺麻醉这一麻醉手段之后,继而由针刺麻醉衍生出了电针麻醉。由针刺麻醉变成电针麻醉,无疑是其刺激性质发生了变化,显而易见参入了电的作用,这就使得电针麻醉与电麻醉颇有相似之处。 (一)从针刺麻醉方法的分类上看电的作用随着针刺麻醉的不断发展,针刺麻醉的方法也就发展为多种多样。当前,按针刺穴位所在部位不同,可分为体针麻醉、耳针麻醉和鼻针麻醉等;按刺激方法不同,可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电针麻醉镇痛效果的观察了解,试验采用穴位电针麻醉方法施行牛瘤胃切开术进行麻醉效果观察。通过选择穴位组合,实施电针麻醉技术,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电刺激参数、麻醉效果等数据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穴位电针麻醉手术进程良好,出血量少,无不良反应,麻醉效果评定为优级。  相似文献   

7.
自从“电针麻醉”应用于兽医临床以来,在外科手术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其所起的作用是在“电针麻醉”下,或配合一些局部麻醉药,可进行某些手术,特别是有些重症的急腹症病畜,不能耐受水合氯醛等麻醉药,  相似文献   

8.
牛的全身麻醉,过去常应用水合氯醛和酒精,如剂量掌握不好,常引起中毒死亡。二甲苯胺噻唑(又称“静松灵”)是一种麻醉药(分子式:C_(12)H_(10)N_2S),该药具有镇静、镇痛、肌松等作用,以及用量小、作用迅速、应用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我校于  相似文献   

9.
静松灵在奶牛阴道脱子宫脱手术整复中的应用王双头(南京市卫岗牛奶厂技术科210014)静松灵为2,4-二甲基苯胺噻唑盐酸盐的灭菌水溶液,对家畜特别是对反刍动物有较强的镇痛麻醉作用。其药用功能是多方面的,小剂量使用能起到镇静镇痛作用,大剂量使用起到麻醉作...  相似文献   

10.
电针麻醉进行牛瘤胃切开术的临床观察汤德元(四川省南充农业学校,637103)电针麻醉是在针刺镇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麻醉技术。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电针麻醉代替药物麻醉进行牛瘤胃切开手术,效果较为满意。一、手术器件及针具牛瘤胃切开术的手术器械,73-10型...  相似文献   

11.
电针已被公认为是高危病畜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但电针镇痛用手术存在镇痛不全和肌肉强直等问题,为此出现了电针加镇静剂法。然而,电针加镇静剂法也并非100%成功。萘心安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Sumano等人发现。当给狗注入麻醉剂后,萘心安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新的镇麻药——静松灵对鹿的镇静、镇痛、肌松麻醉作用,及在肌松麻醉状态下锯茸的效果。作者认为,该药对不同年龄、性别、体重和不同种类的鹿具有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兽医上使用电针麻醉,源原于人医的针刺麻醉。最初是将祖国古代医学针灸术中针刺能以镇痛的作用应用到麻醉上来。这在我国解放之后就有研究,并已用于临床。兽医上有针刺麻醉和电针麻醉开始于1970年前后。我们开始接触的是三阳络组穴的电针麻醉。将三阳络穴与抢风穴列为一组。抢风穴在前肢肩关节后下方,臂三头肌与三角肌之间的凹陷处,与皮肤垂直刺入新针1(1/2)寸。以马为例,三阳络穴是在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麻醉猫的效果,本研究选取8~12月龄本地猫10只,通过对麻醉时期、镇静、肌松、镇痛以及主要生物反射进行连续监测,评价该复合方法对猫的具体麻醉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对猫肌肉注射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后,麻醉诱导期平均为3.3 min,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67.3 min,苏醒时间平均为12.7 min,所有参试猫均顺利完成麻醉过程;在麻醉中猫角膜反射始终存在,眼睑反射有少数猫出现消失的情况,多数猫表现为反射迟钝,肛门反射始终存在;给予药物后镇痛、镇静、肌松效果出现迅速。在给药后10 min三者均达到良好的作用效果,此种良好而确实的作用状态一直持续到给药后30 min。在给药后40 min肌松和镇痛效果率先恢复。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对猫颈部肌肉分别注入右美托咪定(50μg/kg)和咪达唑仑(0.3 mg/kg),可产生确实的麻醉效果。主要表现为诱导迅速,维持时间40~45 min,苏醒平稳,对猫正常生物学反射影响轻微,镇静等麻醉三要素作用确实均衡。  相似文献   

15.
镇麻新药静松灵,自1984年8月由中国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研制成功并向全国推广使用之后,笔者在兽医临床上除用于外科麻醉外,还根据其镇静、镇痛、松肌的药理作用,将其用于治疗家畜直肠、阴道和子宫脱出(以下简称“三脱”症)的病畜100例,均收到很好效果。方法简单,效果显著,从而解除了传统的治疗办法,同时又扩大了静松灵应用范围,现将具体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6.
现今用于山羊的麻醉剂较多,常用的有静松灵、846合剂(速眠新)、眠乃宁、戊巴比妥钠、盐酸氯胺酮、MD合剂等[1-7].静松灵对山羊具有较强的镇痛和肌松效果,麻醉深度也较易控制,但抑制呼吸和心肌收缩,并且很难缓解,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2].846合剂麻醉山羊时诱导时间较长,麻醉深度容易控制,对呼吸的抑制小,但是镇静、镇痛、肌松效果一般[2];眠乃宁对山羊有良好的镇静、镇痛、肌松效果,且诱导时间短,作用时间长,但是对呼吸系统有明显抑制,麻醉深度也不易控制[3].并且846合剂和眠乃宁中的盐酸双氢埃托啡在1998年被我国列为毒品而禁止使用[1].安氟醚麻醉剂、速眠新Ⅱ麻醉剂对山羊肝脏和肾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且安氟醚吸入麻醉对肝功能的影响大于速眠新肌肉麻醉,但是后者对肾功能的影响大于前者[4].因此,山羊的复方化学麻醉制剂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静松灵(二甲苯胺噻唑)在兽医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普遍认为该药具有镇静、肌松和镇痛作用,在实践中也逐渐发现静松灵对机体会产生一些不良作用,如对心脏、呼吸和机体内环境的不良影响[1~3]。本项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寻找有效的静松灵拮抗剂,即能尽快地消除静松灵麻醉时给机体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外缺乏兔专用的复合麻醉剂的现状,课题组将右美托咪定、氟哌利多、布托啡诺进行复合,采用肌肉注射麻醉家兔,并记录麻醉时间,观察制剂对兔的镇静、镇痛、肌松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注射该复合制剂后,心率和呼吸频率在麻醉初期略有降低,但均在生理耐受范围内;麻醉诱导期为4.39±0.81 min,麻醉维持时间为60.71±4.59 min,苏醒期为20.05±3.15 min;镇静、镇痛及肌松效果均衡良好,可供50 min的良好化学保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临床治疗耕牛食道梗塞上,我们选用镇痛性化学保定药“静松灵”收到满意效果。静松灵为非麻醉性镇痛药,除镇痛镇静作用外,本品还具有中枢性肌松弛作用。主要用于大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保定,运输及外科处理。本品作为化学保定药,我们根据病牛性情不  相似文献   

20.
接要:为研究ZFM对猪的麻醉效果,本试验采用10头猪,用ZFM进行麻醉.在麻醉过程中用Datex循环监护仪和呼吸监护仪对猪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采取无损伤连续动态综合监测,同时监测和记录麻醉过程中猪的生命体征变化和不同时段的生物反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肌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ZFM对猪麻醉诱导时间短、维持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实,镇静、镇痛、肌松效果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