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麻育苗移栽解决了我地5月下旬麦茬麻迟播低产的矛盾,保证了红麻150天左右生育期,促进了红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据盐亭县富驿区科技户7.54亩红麻移栽结果,平均亩产251.4公斤,比当地麦茬直播麻对照地块平均亩产148.3公斤增产69.6%。此外育苗移栽能节省用种量,一般亩用种0.75~1公斤,比直播用种量少50%。  相似文献   

2.
富驿公社幸福大队五生产队1981年种植红麻11.8亩,总产9138斤,平均亩产774斤。其中1.01亩干板田,3月育苗,4月移栽,9月收割,交售熟麻681斤,折亩产674斤,亩产值326.89元,较直播的春麻增产38.39%,较大面积直播的夏麻增产57.42%,创全县红麻单产最高纪录。其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3.
何仕渊 《中国麻作》1983,(2):21-21,36
富驿公社幸福大队五生产队1981年种植红麻11.8亩,总产9138斤,平均亩产774斤。其中1.01亩干板田,3月育苗,4月移栽,9月收割,交售熟麻681斤,折亩产674斤,亩产值326.89元,较直播的春麻增产38.39%,较大面积直播的夏麻增产57.42%,创全县红麻单产最高纪录。其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农安县开安镇山东窝卜村单喜移植的7.5亩纸筒育苗甜菜,平均亩产3,880公斤,比当地直播甜菜增产2.5倍,含糖率提高1.3%。主要经验是:提早育苗,延长甜菜生长期。4月6日育苗,4月10日全苗,生长期比直播甜菜延长了25~30天;精心管理苗床,棚内温、湿度控制得当;移栽适时,密度适宜;小苗第4片真叶展开时(5月10日、终霜过后)进行座水移栽,  相似文献   

5.
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法优于直播法,它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许多甜菜主产国的一项先进增产措施。从1981年开始,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法在黑龙江省示范试验。生产示范点一是省糖业公司与肇东县农技站在该县向阳公社百合大队,一是海伦县经济作物站与县科委在该县联发公社百发大队。两年试验结果:肇东点1981年示范面积45亩,平均亩产4,771.2斤,而直播对照田亩产2,800斤,育苗移栽比直播增产70.4%,1982年示范面积300亩,在大旱之年获得亩产5,020斤,直播对照田亩产3,100斤,移栽比直播增产61.9%;海伦点1982年示范面积为22.5亩,并设有灌一水和未灌水两个处理,据9月份田间抽样实测,  相似文献   

6.
我们大队种麦1768亩,植棉600亩。过去,棉田每年只能种一茬。1972年,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为了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把棉田休闲期利用起来,我们在0.17亩棉茬地里进行了小麦移栽试验,折合亩产751斤,比晚茬直播的增产近一倍。第二年,又在亩产851斤的麦茬地移栽棉花40亩,平均亩产皮棉138.6斤。这一试验的成功,把“北方棉花地,自古种一茬”的旧框框打破了,为麦棉双高产找到一个新的门路。从1973年开始,我们大面积实行麦棉双移栽。移栽面积由100多亩增加到300亩,最高年移栽小麦平均亩产978斤,移栽棉花平均亩产142斤。  相似文献   

7.
宝泉岭糖厂1991年纸筒育苗移栽面积8014亩,6~8月遇到了历史罕见的涝灾,实收6982亩,平均亩产2619kg,其中,亩产3000kg以上的占45.7%。育苗移栽比直播甜菜平均增产110%。分析其 获高产主要采用了以下几项栽培技术措施。一、适期育苗、育壮苗:不同育苗期调查表明.4月1日,4月5日、4月10日育苗分别比4月15日育苗增产65.0%、59.1%、40.8%,因此,我区适  相似文献   

8.
麦后移栽棉增产机理及优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植棉经济效益低,棉农植棉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探索出了适宜当地具体条件的麦后移栽棉优化技术,有效地稳定了棉花面积,促进了粮棉双增产。麦后移栽棉比麦垄直播棉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0%,增加了麦子播种面积。小麦亩产280公斤,比麦垄麦亩增117.3公斤。棉花皮棉亩产79.1公斤,比直播棉亩增8.1公斤,增  相似文献   

9.
双膜棉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塑膜育苗移入大田后再覆盖地膜,称作双膜棉。据岱山乡1983~1987年资料,双膜棉亩产皮棉149.19公斤,比移栽棉增产18%以上。双膜棉平均亩投入109.47元,亩产出611.25元。它比移栽棉亩投入多19.96元,而亩净增值为85.66元,增值17.1%。  相似文献   

10.
苎麻速成、优质、高产栽培,即通过采用推广良种、早育苗、早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细管理、及时收获以及搞好病虫防治等综合栽培技术,达到当年育苗,当年移栽、当年丰产(亩产40公斤以上),翌年高产(亩产90公斤以上)的目的。1985、86两年,全县推广该项技术2349亩,占发展总面积的11.5%。当年亩产分别达到46.6、48.0公斤,比未推广该项技术的亩产分别增加22.7、33.0公斤,增长率为99.6%、220%;翌年平均亩产达到92.3公斤,比未推广该项技术的亩产增加14.3公斤,增长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普及推广棉花大苗移栽,并掌握其配套技术,从1987年开始,采取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棉花大苗移栽的有关技术进行了探索,并总结出了相应的配套技术。1、棉花大苗移栽的增产效应1987年示范面积2030亩,平均亩产皮棉59.8公斤,比直播棉亩增皮棉10.8公斤,增  相似文献   

12.
甜菜专用纸筒育苗移栽种植技术,在黑龙江省垦区内已推广近10年,增产效果很好。但专用纸筒一次性成本太高,群众在经济上压力较大,因此,推广面积和发展速度比较缓慢。1989年,受专用纸筒育苗启发,云山农场首次将传统营养块育蔬菜苗的技术,引用到育甜菜苗上加以开发利用,试验营养块甜菜育苗移栽2亩,亩产高达4325kg,比对照直播增产206.3%。1990年迅速在全管局大面积试验示范,1997亩地平均亩产2869.3kg,比直播对照田增产143.4%。  相似文献   

13.
<正> 北京南郊农场在麦茬及中茬水稻试验成功的机播旱育抛秧种稻法,89年有12亩中稻平均亩产515.4公斤,比对照增产118.1公斤,有40亩抛秧中稻平均亩产515.4公斤,比对照增产79.1公斤。90年6月6日北京市抛秧种稻协作组主持在南郊农场召开了全市抛秧示范现场会,来自  相似文献   

14.
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是日本国通过多年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而逐步完善地一种高产栽培技术。目前日本甜菜移栽面积已达95%以上,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和工厂化,平均亩产达3.57t以上。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场管理局于1986年开始引进该项技术,由红兴隆科研所进行试验。从1989年到目前为止累计推广面积约5万亩,平均亩产达2.8~3.0t,比直播亩产提高08~1.5t。为了实现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机械化,红兴隆科研所于1987和1991年先后从日本引进了NB-2墩土机和CT-45甜菜移栽机进行试验和仿制。现将  相似文献   

15.
呼兰县白奎镇双山村农户白云廷栽植4亩纸筒育苗甜菜,平均亩产3025公斤,比对照增产2.3倍,含糖比直播高2.9%。主要经验是:①浸种摧芽和天然水育苗,提高保苗率。他们于3月20日育苗,苗床内用天然水喷浇,比不浸种的早出苗5天,而且出苗齐全。②育苗管理细致,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彭埠公社是个老麻区,全社种黄麻3600亩。 1977年,这个社的红五月大队第六生产队,用尼龙育苗移栽与大田育苗移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3.7亩尼龙育苗移栽的亩产710斤,比大田育苗移栽的亩产多117斤,增产19.7%。皋塘大队第六生产队,尼龙育苗移栽0.5亩,亩产达850斤。1978年,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一) 浙江省的黄麻、红麻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推广已有四年。1981年仅萧山棉麻研究所、余杭县农业局二个试验点,面积2亩,平均亩产369.5公斤,比露地麻增产30%以上,初步显示了地膜植麻的增产潜力。1982年省统一组织各主产麻县开展试验,101个试验点,地膜覆盖面积71.96亩,平均亩产522.19公斤,比对照  相似文献   

18.
<正> 吉林省前郭灌区红光农场是以水田为主的谷物农场,建场于1965年,20多年来,农场水田面积由小到大,生产从直播到插秧,从营养育苗手工插秧到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亩产由100多公斤增加到500公斤。特别是1990年,亩产突破500公斤大关。全场29,670亩水稻平均亩产546公斤,创造场历史最高纪录,并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棉花地膜营养钵简易育苗法,是科用地膜平铺覆盖、营养钵育苗,将地膜棉和塑膜育苗移栽有机地融为一体的新的简化栽培技术(简称为棉花地膜钵育移栽技术)。根据陕西省植物保护研究所1984—1990年在临潼县境关山乡及毗邻的富平、渭南等县的11个村镇51283亩适棉地域试验、示范、推广,累计实施面积为17859.4亩,正常年景平均亩产皮棉91.2公斤,比露地棉亩均皮棉45公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微型化生产的技术关键在于控制植株个体生长;而其首要条件是种苗基础和营养水平.利用普通日光温室,在瓶苗假植或使用已有的微型薯育苗的基础上,采取砂床剪枝扦插和高密度少肥栽培生产微型薯,比移栽瓶苗或直播微型薯的办法更好.即在剪枝扦插后40天收获,平均获得单薯重1~5克的微型薯个数占总数的(76.0~91.6%,最高达100%.单薯重1克以上的4个规格1~3克、大于3克、大于5克、大于10克)微型薯直播亩产达1806~2194公斤,接近或超过大薯切块直播(1962公斤/亩),但4个规格微型薯的含量不呈规律性差异.单薯重小于1克的微型薯育苗移栽亩产达2299公斤,略高于大规格微型薯直播产量.但考虑其利用价值,将单薯重小于1克的微型薯作为脱毒原原种微型化生产的基础种苗使用更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