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金才 《畜禽业》2012,(5):20-21
<正>疫苗免疫是预防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生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在基层的免疫工作中,常常因为病原的变异、疫苗的质量、营养的环境、畜禽个体差异及其免疫水平、人员操作和免疫抑制因素等导致猪病免疫失败。因此,如何避免猪病免疫失败,充分确保疫苗的有效保护作用已成为当前防疫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猪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相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5,(1):25
<正>1膜免疫(口服接种)口服疫苗有Rota Shield、Rotarix、Rota Teq。由于轮状病毒是肠道病毒,肠道黏膜免疫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口服免疫可有效地刺激黏膜免疫细胞产生分泌型Ig A并引起全身免疫。2被动免疫何家惠等用RV弱毒株Na86F90制成的疫苗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效果可靠,特别是与大肠杆菌苗同时免疫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5)
<正>夏季主要猪病有病毒性疾病(猪瘟、蓝耳病等),细菌性疾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等),血液原虫性疾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等。我国最近几年夏季猪病有以下流行特点:强毒株不断出现,变异型隐性感染日益严重;猪病种类增多,传染力度增强;单一猪病很少出现,混合感染增多;主要侵害免疫力低下或未产生免疫抗体的猪群;部分细菌性疾病的感染引发其他疾病的流行;霉饲料中毒,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疫苗免疫失败而引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5,(2):76
<正>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家牛瘟参考实验室以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6批小反刍兽疫活疫苗为材料,对其进行最小免疫剂量、疫苗免疫期和疫苗保存期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疫苗最小免疫剂量为103TCID50/头份;免疫期至少为26个月,保存期为-20℃保存12个月。结果表明,该疫苗免疫原性好,对山羊和绵羊均可提供良好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肉鸡防疫的经验分析,导致鸡群免疫失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疫苗及稀释剂1.1疫苗的质量第一疫苗不是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质量不合格或已过期失效。第二疫苗因运输、保存不当或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取出时间过长、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等,会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导致疫苗失效。1.2疫苗选择不当某些肉鸡场忽视肉仔鸡生长快、抵抗力相对较弱的特点,选用一些中等毒力的疫苗,如选择中等偏强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新城疫Ⅰ系疫苗饮水,这不仅起不到免疫的作用,相反造成病毒毒力增强和病毒扩散。  相似文献   

6.
甄森萍 《畜禽业》2013,(7):26-28
<正>在生猪规模养殖场经常会遇到免疫失败,本文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分析总结出免疫失败原因并提出建议,供参考。1原因分析造成畜禽免疫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疫苗的质量存在问题1.1.1疫苗本身抗原含量不足。抗原含量高低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果抗原含量不足,就不能产生良好的  相似文献   

7.
规模化猪场免疫效果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我县养猪业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根据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就影响规模化猪场免疫效果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如下,以便供养猪生产者参考。1影响规模化猪场免疫效果的原因1.1疫苗及稀释剂1.1.1疫苗的质量:疫苗没有按说明冷藏或使用超过保质期,另外,残留在注射器和针头上的化学消毒剂也会使弱毒苗失活,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6,(10)
正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鸡新城疫疫苗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该病在我国各地已得到控制。但由于近年来疫苗质量、免疫方式、免疫程序、兔疫时间、免疫剂量、超强毒株和野毒株等问题其它疫病的影响,使该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故称非典型鸡新城疫。  相似文献   

9.
甄志刚 《畜禽业》2006,(9):34-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破坏了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嵯,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失败,同时增加了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性,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商品肉鸡的增重减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增加了饲养的成本.  相似文献   

10.
周飞燕 《畜禽业》2009,(6):60-61
本文通过对平南镇当前规模鸡场发病情况调查,了解到鸡场发生疫病多是由于免疫失败所致,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有:从非正规渠道购买疫苗、免疫程序不科学、免疫剂量不准、疫苗间的干扰及疫苗稀释后存放时间过长等。根据当前鸡场疫病发生及流行特点,结合鸡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9条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09,(9):13-13
除了常规原因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1)持续性感染和先天感染均可导致免疫耐受.即免疫反应低下。这可能是免疫力低下最主要的原因。妊娠母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可能发生持续感染。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从而使母猪出现繁殖障碍,发生流产,生产死胎、本乃伊或弱仔,这就是所谓的“带毒母猪综合症”;(2)免疫干扰,主要是体内已有抗体的干扰作用和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干扰作用;(3)免疫麻痹,使用疫苗的免疫剂量过大,机体的免疫应答就会受到抑制.发生免疫麻痹。超大剂量的活疫苗感染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导致猪发生临床疾病:(4)病毒发生变异,现在用的疫苗不匹配。一方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分离的猪瘟病毒与五、六十年代分离的病毒.其氨基酸与核酸的同源性均出现了差异。另一方面,猪瘟兔化毒用疫苗己使用了将近40年,传了500多代.其抗原结构己发生漂移。用现行的猪瘟疫苗诱导猪群产生的抗原不能完全吻合猪瘟病毒血清亚型,这就是现阶段应用猪瘟疫苗免疫猪瘟不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杨先乐  夏春  左文功 《水产学报》1989,13(2):138-144
本文比较了疫苗株FR—854和FR—836—w的免疫原性,及其对三寸左右草鱼种的有效免疫剂量。疫苗株FR—854和FR—836—w均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保护力可达70%以上。但试验结果初步证明,FR—854疫苗比FR—836—w疫苗免疫原性更强。经统计分析,FR—854疫苗的免疫保护力可达88.9±12.0(6)%,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160.5±58.9(6);而FR-838-W疫苗分别只有71.3±14.2(6)%、88.3±26.2(6);二者有显著的差异(0.05>P>0.01)。注射免疫三寸左右的草鱼种,FR—854的免疫剂量在3—5×104.5TCID0/尾左右,FR—836—w在3—5×107.5TCID50/尾左右,其免疫保护力可达80%左右,同时我们测得ER—854的半数免疫量为105.1TCID50/ml。  相似文献   

13.
邹跃 《畜禽业》2012,(12):17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也称腔上囊炎。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6周龄雏鸡,本病是对养鸡业造成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虽然该病的死亡率并不高,但是它会破坏雏鸡最重要的免疫器官——法氏囊,从而导致雏鸡免疫力下降,继发其它病原感染,还会使其它疫苗注射时机体无法正常产生免疫应答而引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笔者发现该病虽然已引起养鸡户的普遍重视并且及时注射疫苗加以防  相似文献   

14.
方自强 《畜禽业》2003,(8):28-28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禽用防疫生物制品已广泛地被广大养殖户运用。饮水法免疫具有简便易行、不惊扰鸡群,免疫接种后鸡反应温和等特点因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饮水免疫失败时有发生。本人综合多年临床应用经验,总结出饮水免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仅供参考:1用前必须仔细阅读该苗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等。因为疫苗的接种途径与免疫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并非所有的疫苗都适合饮水免疫,如大多数油乳剂灭活苗只能采用注射法免疫。不适用于饮水法免疫,否则必然导致免疫失败。2所用疫苗必须是高效价的活弱毒疫苗,饮水前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4)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属于RNA病毒,变异较大,因此没有适合全国使用的毒株。同时,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没有囊膜,所以抵抗力特别强。环境一旦被污染后很难消除该传染病。法氏囊病病源有6个血清型,全部做成疫苗,给鸡免疫,再攻毒,都有可能发病。但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又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一些地区已经找到了适合本地病情的疫苗,只要能够对大部分鸡群提供保护就是一个好疫苗。但是如果保护率越来越差,就要考虑寻  相似文献   

16.
家禽免疫抑制性病毒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振书 《畜禽业》2004,(6):26-27
很多病毒感染可使动物机体产生免疫抑制,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以及继发感染发病率增加。本文主要介绍了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和禽白血病病毒(ALV)等病毒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机理,对如何防止和控制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感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杨松 《畜禽业》2013,(6):72-7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其持征是,法氏囊肿大,排白色稀便,浆液下有胶冻样水肿液。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一法氏囊,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被国际公认为鸡的三大疫病之一。鸡大肠杆菌病在临  相似文献   

18.
草鱼呼肠孤病毒GCHV-892野毒株在PSF细胞中连续传代时,于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桉液,传至19代已达减毒目的。继代至29代,其减毒效果保持稳定;传至27代后不再加入桉液,传代至37代,其减毒效果仍保持稳定不变。致弱病毒对草鱼的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用该弱毒株制备的弱毒疫苗免疫草鱼后,草鱼的成活率和免疫保护率均达100%。因而作者认为桉液是草鱼呼肠孤病毒的一种良好减毒剂。经桉液减毒的GCHAV-892是一株可应用于生产上制备弱毒疫苗的良好弱毒株。  相似文献   

19.
将分离于齐齐哈尔市郊区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野毒株(QJ08),接种适龄易感鸡和SPF鸡胚,分别收集法氏囊和鸡胚组织,经病毒检测灭活后制备油乳剂灭活苗,并对其进行试验室和临床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该疫苗可提供90%以上的免疫保护。抗体转阳90%以上,琼脂扩散试验(AGP)抗体效价平均可达2.5log2;制备的油乳剂灭疫苗对当地流行的法氏囊病有良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甄志刚 《畜禽业》2006,(18):34-3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破坏了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失败,同时增加了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性,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商品肉鸡的增重减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增加了饲养的成本。1病原学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IBDV病毒粒子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的球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