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园林道路作为园林内部重要的因素,是园林建设的骨架,其主要目的是科学地划分园林空间、引导游览、交通以及游憩等,在园林建设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园林道路选材和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园林开发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园林养护是保障园林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园林长远发展的重要动力。辽宁作为工业大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园林养护是促进辽宁地区改善环境重要举措。当前,辽宁地区发展实际看,辽宁园林养护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管理措施不到位、技术落后、缺乏有效法律法规政策等。要促进辽宁园林养护事业发展,就要不断完善辽宁园林养护管理,提高园林养护技术,建立专业化养护队伍,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辽宁园林养护事业发展。以辽宁地区园林养护为研究对象,针对辽宁地区园林养护现状,找出辽宁园林养护在发展中存在不足,并结合现状探究园林养护方法,促进辽宁园林绿化发展,提高园林养护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艳芳 《花木盆景》2007,(10):25-28
在进行特殊的园林活动时,我们应对园林环境进行气氛布置,以达到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及突出活动主题的目的,使观众融于园林活动之中。这里所说的园林活动包括园林展览、园林艺术节、公园和景区的节日气氛布置等。园林气氛布置其实也是一种园林空间展示艺术,能给人以视觉冲  相似文献   

4.
园林道路施工是我国园林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园林道路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各景点,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园林的层次感。园林道路的线路形状是非常重要的,是园林中一道重要的风景线,一旦园林缺少了道路的点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园林的系统性以及美观性。基于此,本文对园林道路及装饰面层的施工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寺庙园林是中国园林基本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之一,寺庙既是人们寄托信仰的场所,也是游赏的胜地。植物群落是寺庙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从古至今众多寺庙内的环境及其氛围大多都依靠植物来营造,本文主要以寺庙园林中植物的种类、群落配置,浅析植物景观在寺庙园林中表达的禅宗思想和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唐代园林在性质和功能上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时期出现的园林别业,是唐代文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住宅,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典范和私家园林发展的阶段性案例。在此文中通过对《庐山草堂记》和《辋川集》的简要分析来阐述唐代园林别业的造园特点与园林意向。  相似文献   

7.
在能源越来越紧俏的今天,节省建设资金成本是园林建设者的又一个追求,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运而生。讨论了节约型园林的定义、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必要性及其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以鼓励园林建设者能从中吸取经验,更好地指导园林景观建设,做到园林景观建设的绿色低碳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园林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表现,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步入文化文明时期,园林随之发展至文化园林阶段。文化园林是以心智为根本、特色为标志、生态为基础、人文为依托、自然为保障、科技为支撑、经济为后盾的园林模式,是一种融区域特点、人文特色、个性特质、时代特征为一体的园林,是园林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广东是岭南园林的主要发源地,也是近现代岭南园林的发展中心。如何正确处理好广东新园林与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创新关系,是现代岭南园林设计成败的关键。文章在总结传统岭南园林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广东新园林建设实例,阐述新园林对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特点,并以现代园林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为戒,展望未来广东新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的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古典园林特点的形成,是由于当时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同时,在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师法自然"自然观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我国古典园林不同于世界其他园林体系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比较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将传统造景手法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为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提供方法借鉴,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在经济快速发展,随之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进一步发挥城市园林在城市建设、旅游的作用。园林养护和设计是城市园林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提高园林建设质量。园林养护管理与园林设计也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园林养护和园林设计之间的关机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园林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文琦  高峰 《花卉》2019,(12):85-86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艺术成就辉煌,其独树一帜的风格是人类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在园林的整体布局和设计中意义非凡。浮庄是合肥环城公园包公园中的一个古色古香的水上园林,造园手法参照了江南古典园林的手法进行设计,其设计令人叹为观止。本文以浮庄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浅谈园林中建筑、山石、理水、花木四大造园要素。  相似文献   

13.
程秋钿 《花卉》2016,(10):24-25
在园林项目的综合管理中,要突出创新管理方式,尤其是在项目管理社会效益的创造中,要构建与城市发展、社会形态等全面吻合的发展模式,更好的推动园林项目管理的综合效益。本文主要是结合当前园林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探索园林项目管理的创新模式,全面加强园林项目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综合性发展效益。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一个私家园林建造勃兴的时期,也是一个园林文学创作兴盛的时期。宋代诗、词、散文中都存在着浓郁的园林情调。作为宋代文化典范的苏轼喜爱造园,也喜欢游览各地的园林,其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写到园林的内容相当多。基于苏轼文化特征的典型性与影响力之大,由此我们研究苏轼的园林文学对于把握苏轼的思想全貌以及探讨宋代士大夫的生活与文化性格均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利用考据学、文献学、统计学等相关的研究方法,对苏轼园林文学与园林活动进行溯源、考据把握与分析。力图考察其园林思想、园林文学在各文体中的表现,园林文学的文化内蕴以及其园林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点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是一颗闪耀着东方神韵的明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对园林美及园林美的表现形式详细介绍,引导人们创造园林美、鉴赏园林美、管理园林美,提出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园林美学继承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园林美学,从而对中国园林的未来发展指引了较为精准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夏晔 《现代园艺》2014,(20):208-208
广场与园路是园林重要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和网络,因此在园林铺装工程中主要是园路与广场的铺装,园林铺装的优劣与整个园林的工程效果关系紧密。园林铺装工程可以增强园林整体艺术的效果,供给人类美好的享受。园林铺装的顺利施工对园林工程整体效果的意义重大。本文就园林铺装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为园林铺装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皇家园林是园林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中西方的封建时代,皇家园林建设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成果,包括我国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园林等,由于皇家园林通常情况下建设资金充足,其建筑群往往是庞大、恢弘、华丽的,其中的文化景观创作有大量的美学基因移植因素,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皇家园林文化,也有利于现代园林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与西方园林、伊斯兰园林一道,并称为世界3大造园体系。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迁,使得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时空落差。在传统文化继承上的缺失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使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迅速发展的同时,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又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闻名于世,讲究的是取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属于自然山水式园林,中国园林在各国得到传播发扬。18世纪以后产生了以自然为基础设计的英国园林,与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不同,它属于自然风景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对于欧洲影响很广,成为了园林主流派。浅析中国自然山水式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异同,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寺庙园林不仅是我们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在园林发展的过程中,寺庙园林作为异军突起的一支,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共同构成了我国三大园林体系。凭借独特的景观营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寺庙园林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洛阳的寺庙园林的发展是我国寺庙园林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它的发展变化不仅有利于增强洛阳的文化历史底蕴,更是有利于我们当代对于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