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黎平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是贵州省重点产茶大县。近年来,随着黎平县新建茶园的快速发展,幼龄茶园规模也快速增加。除杂草是幼龄茶园管理中一项重要措施,在一些幼龄茶园,常发现一些勤劳的茶园主勤除草,除尽草,想茶苗快速生长,但茶苗长势反而不理想,甚至增加死苗率;而一些茶园采取"懒人"法,留杂草秋后除,茶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势反而好。  相似文献   

2.
石伟昌 《中国茶叶》2013,(11):30-30
新建茶同,茶苗质量是关键,移栽时茶苗的质量更关系到茶同中茶苗的成活率、生长势、管理成本等。“茶苗县内预约育”是贵州黎平县近年采取的一种确保新建茶园年所用茶苗质量的一种探索方式,就是新建茶同生产县根据自己来年新建茶同的目标,与育茶苗商签订预约协议培育茶苗,来年再根据茶苗市场行情进行市场价采购的一种方式。黎平县自2008年实行“茶苗县内预约育”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茶农和茶业管理部门等认可,现已在贵州许多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一般新建茶园植苗多在秋季、冬季和春季,但在什么季节最好,各地不一样。在贵州省东南部的黎平县山区,经过笔者近五年的调查和试验,认为该地茶苗冬季栽植效果最好。茶苗冬季栽植与秋季和春季栽植相比,笔者认为有以下好处:1.此时茶苗进入根系活动旺盛期,利于栽后新根生长冬季一般气温较低,黎平县当地气温一般在11月份会低于10℃以下,茶苗地上部分进入了休眠时期,而地下部分的根系进入了活动旺盛期。此时移栽茶苗,受伤的根系易恢复,易萌发更多的新根。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气候干湿分明,茶园又多分布在山区,灌溉条件较差,对于新建幼龄茶园来说,旱季的抗旱保苗,提高茶苗成活率是茶园能否建设成功的关键.为此,笔者通过小区试验和大面积应用试验,研究了黑色遮阳网对茶苗成活率及生长势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和孝昌县,1990年春播茶籽2500亩,当年6月份茶苗出土整齐,但到年底成园不足500亩;1992年两区县又春播茶籽2000亩,当年6月份茶苗出土也较整齐,但到10月底成园不足400亩。导致新建茶园成园率低的原因,据分析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新建茶园一般都在岗地和低山区,灌溉条件差,新出土的幼嫩茶苗在旱季里很容易旱死;二是新茶园行间套种作物幅度过大,一般新建茶园都为宽窄行双条植方式,宽行距115cm,窄行距35cm,有的地方在新建茶园宽行间套种黄豆、花生等作物,幅度达90cm,这些作物长成后基本上把茶苗掩没了,严重地与茶苗争水争肥,恶化了茶苗的生长环境;三是当地每年7月中旬以后易出现夏旱连秋旱,土壤水分蒸发快,火热的太阳把茶苗晒伤萎蔫致死;四是茶园锄草不当直接损坏一些茶苗,同时在旱热季节锄草也会使新出土的幼嫩茶苗直接暴露在烈日之下容易灼伤晒死。针对新建茶园存在的问题,为探讨锄草对新建茶园齐苗的影响,笔者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在孝昌县白沙镇王山茶场和孝南区杨店镇沪川茶场,对当年春播的新建茶园进行了锄草与不锄草的比较试验。锄草茶园是按当地常规的锄草管理,每次锄草,行内行间都进行。不锄草是指茶行内包括小行间不锄草,即使需要除草,也只用刀作离地15cm割草,大行间也尽量少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茶园覆草、遮阴等方面研究了北方茶园种植无性系茶苗各项技术对茶园用水、茶苗长势和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平地新建茶园覆盖黑地膜可以减少杂草生长,但导致雨水不易进入土壤,茶苗移栽不便。本文介绍覆盖黑地膜前的畦面修整、覆盖黑地膜的时间与方法、茶苗移栽以及杂草清除方法,正确的覆盖和移栽方法,既能控制杂草生长,又利于雨水渗透,提高茶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山区秋季调运茶苗,一般在茶苗运达后马上移栽。此方式简单省事,但有四个问题。一是新建茶园,从前茬收获到茶苗移栽时间较紧,仓促整地难以保证质量;二是秋季栽苗,在山区冬季必须采取防冻措施,特别是在温室内培育的穴盘小苗,更需要覆盖防冻才能确保安全越冬;三是栽后茶苗分散,如果遇到烈日高温干旱,遮阳抗旱比较困难;四是异地调入茶苗,对当地环境、气候一时难以适应。以上原因,导致秋栽茶苗成活率偏低。特别是栽后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方式对坡地幼龄茶园水土流失及茶苗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黔北湄潭地区不同种植方式的坡地幼龄茶园雨季土壤流失与茶苗成活状况调查分析,表明顺坡幼龄茶园土壤流失量大(0.680~4.310t/667m2),茶苗成活率较低(平均值60.38%);等高幼龄茶园基本无土壤流失,在7~9月连续干旱的不利气候下,茶苗成活率较高(82.94%~87.26%);坡度越大,坡越长的顺坡幼龄茶园,土壤流失越严重,茶苗成活率越低(25°~35°、30~40m、3.930~4.310t/667m2、30%~55.80%);行间有效覆盖的顺坡幼龄茶园,基本无土壤流失,茶苗成活率高(达90.0%)。其中,土壤流失量与坡度呈明显正相关(y=-0.9788+0.1492x,r=0.8239),茶苗成活率与坡度呈明显负相关(y=88.5639-1.5411x,r=-0.8386),与土壤流失量亦呈明显负相关(y=75.6316-7.7502x,r=-0.7310)。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为推进纳雍高山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贵州省纳雍县组建县人民政府管理的"贵州纳雍乌蒙高山茶业有限公司",明确奖励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高山茶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新建茶园奖补。新建茶园实行先建后补,县财政每亩补助500元的茶苗款。符合退耕还林政策的新建茶园,除茶苗补助外的1200元补助资金,按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给农  相似文献   

11.
提高无性系茶苗定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永章 《茶叶通讯》2007,34(3):34-35,38
无性系茶苗定植后成活率低,是当前制约无性系茶园建设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分析,找出了影响无性系茶苗定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熊飞 《中国茶叶》2014,(8):25-25
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栽植成活难度较大,有的地方栽后多次补苗,仍然不能实现全苗,以致对无性系茶园建设失去信心。如何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成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一建成园"。  相似文献   

13.
在新建茶园培育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缺株断行现象极为常见,以往人们在茶树缺丛后,均采用秋末和初春对茶苗补植,但由于在栽植过程中对茶苗伤根和栽植质量问题,还会出现一些死苗现象,至第二年、第三年再行补植,造成时间过长,以及补栽苗比原有苗生长势有很大差异,对茶园美观,特别对茶园机械化采摘有很大影响。为了探索茶苗在霉季带上移栽,使春栽  相似文献   

14.
随着茶树良种的广泛推广应用,推动了老茶园的改造和新茶园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新建立的茶园和更新改造的老茶园,以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主,而且大多数是从外地引进茶苗,据了解,目前许多地方茶苗移植成活率不高,有些成活率只有30-50%,尤其是远距离购买的茶苗,由于种种原因,成活率很低,个别地方甚至不到10%,造成大面积死苗,不但给生产单位和广大茶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耽误农时,浪费种苗。因此,如何提高茶苗移植成活率,加速茶园早成园、早投产是茶叶生产单位和茶农的迫切要求。对于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就此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15.
许允文 《中国茶叶》2008,30(11):32-33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全国新茶园面积也在快速增加,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每年都在有计划地规模开垦荒山或换种改植,发展无性系良种新茶园。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凼大面积栽植茶苗的成活率很低,高的也仅有70%左右,而远距离运输的茶苗,很多成活率只有30%~50%,不仅损失很大,而且相应也推迟了新茶园的投产时间,影响了茶园经济效益。要想提高栽植茶苗的成活率,提早茶园投产,主要应认真掌握以下4个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6.
舒菊香  王建林 《茶叶》2007,33(1):42-42
无性系良种扦插茶苗,无明显主根、侧根呈横向生长,一遇不适宜的气候环境,及粗放的栽植和管理就会出现大批死苗,降低成活率,影响茶园园相及茶叶高产稳产。为了探索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植成活率和促进茶树生长,笔者于2004年冬进行了茶苗移植的根系处理应用试验。供试茶苗为1年生的迎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5,(11)
<正>湖南近日,湖南省石门县罗坪农科站对2014/2015年茶苗移栽成活率进行摸底,将根据成活率情况返还农户押金。农户对茶叶种植满怀热情和信心,纷纷表示将杜绝农残并互相监督,共同推进标准有机茶基地建设。四川近日,四川省达州市制定《2015年达州富硒茶产业"双百"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深入推进茶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将新建规模化茶叶示范基地10万亩,年内新建宣汉马渡乡百丈村精品茶园等3个精品茶园,完成2500亩无性茶树良种繁育。  相似文献   

18.
总结归纳了石门县15年来无性系良种茶苗栽培管理的经验,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行泥浆粘根,深埋紧土,保持茶苗根系水分;及时定剪,控制高度,减少茶苗水分蒸发;覆盖土壤及间作玉米,保持土壤水分,为茶苗遮阴抗旱等措施,可以很好地解决山区水源条件差,浇灌定根水和灌溉不便的问题,使无性系良种茶苗栽植成活率提高30%~40%,采摘受益提前1~2年,平均每公顷鲜叶年收入增加1.5万~3.0万元,对周边及同类山区无性系良种茶树栽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陕西西乡县牢固树立"欲做产业,先建基地"的理念,把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茶叶基地稳步扩张,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7.5万亩,使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累计达到10.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5.3%。从近年来发展情况看,独特的自然气候和栽植技术影响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成活率,是制约茶农种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  相似文献   

20.
提高改植茶苗成活率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茶园换种改植,往往出现改植茶苗成活率低、生长势差的问题。有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老茶园留下的残根败叶,引起茶根腐类病害造成的。笔者试验证明,茶树组织能分泌一种自毒性抗性物,该自毒性物质能渗入土壤抑制改植茶苗的成活和生长。本试验旨在探求一种合适的方法,以提高改植茶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势,提高茶园换种改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