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贤  林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06-807
在分析广西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三要三不要"原则。并进行了思路设计,即进行体制创新,建立起以中心户和龙头企业为主、政府部门或机构为辅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机制创新,通过整体设计、合理分工,整合资源、统一使用,加强公益性、搞活经营性等措施,建立起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怀化柑橘综合试验站于2017年设立,落户于洪江市,以洪江、麻阳、芷江、溆浦、会同为示范县。主要职责:一是研究以冰糖橙为主的生产新技术,为怀化柑橘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收集、保存好沅水、氵无水流域地方柑橘品种资源,为国家柑橘资源保存、研究做贡献。本站自建站以来,紧紧围绕"千亿级水果"战略目标,充分发挥体系平台技术优势,结合怀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乡村民宿的相关研究,对湖南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其存在低端民宿成消费主流、开发模式以"点状"开发为主和盲目跟风现象明显等问题。最后,就促进湖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从加强文化创意与规划设计、整合资源、实现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强民宿设施设计与改造,提升乡村特色韵味;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乡村民宿从业人员素质;整合资源,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融入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提倡"共享互助"的差异化理念,增加新客源;建立行业准入体系,提升民宿经营者自身的生存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衢州市农民远程培训的实践和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而传统培训方式资源利用低、覆盖面小、选择性差、实施成本高,并且受时间和地域等因素影响大。传统培训方式与远程培训方式的有机融合,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衢州市通过引用先进的流媒体技术,建立以"网络技术为主,融合广播电视、语音为一体"的现代农民科技培训平台,通过对现有农技培训资源进行整合,构建系统的培训工作体系、辅导体系、师资体系、课件体系和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全面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夏季修剪"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晚修剪技术,配合冬枣的施肥技术、灌溉技术和化学控制技术等,形成了一套冬枣栽培新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房琳  王甜甜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140-142
对大连仙浴湾周边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进行SWOT分析,以SO+WO为主的组合策略,提出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优化乡村旅游体系,与景区联动,打造"浴场+海岛村"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旅游品牌;丰富乡村旅游活动,营造目的地情感形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员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保护主景区生态资源,促进仙浴湾周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县域经济体系中的特殊群体。资源型县域经济,也称"资源性县域经济"、"资源县域经济"、"资源指向型县域经济",其中的"资源"是指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因此,所谓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统称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由于对资源的依赖性而受资源储量可耗竭性的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又要遵循资源型产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长期采取"以农补工"的制度,"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一项重大的政治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在降低制度变迁成本的前提下,从制度安排入手,以边际调整为主,通过逐步建立更有效率的相关制度体系,实现农村资源的高效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河北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己任,针对全省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主要开展以作物资源创新和优良品种选育、高产高效节水及旱作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及植物保护、农业区域开发和新产品研制为主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农业科学》2019,(23):275-278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了基于SPOC、翻转课堂、仿真实训室等的混合式教学,结合混合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以由上向下推行为主,由下而上改革动力不足;考评体系突出过程考核,但考核引导学习不足;学习资源极大丰富,有机融合运用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应基于教学主体利益,激发由下而上改革的动力;基于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学习,完善考评体系及创新考评手段和方法;加强资源选择并有机融合教学过程,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无缝对接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提升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荣生 《河南农业》2008,(21):50-50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就农业产业体系的内容来看.它包括以粮食、果蔬、畜产品为主的食品产业,以棉麻为主的纤维产业,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教育培训为主的农业文化产业以及农业科技产业、农业装备产业、农业信息产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产业等。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加快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建设,建成完善了由1座长期库、1座复份库、10座中期库、43个种质圃、205个原生境保护点以及种质资源信息中心组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3.
对天津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园区用地、园区融资、园区机制和园区技术支撑等问题,提出整合利用园区的科技资源、土地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5种资源,形成"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控制风险"的政策扶持总体思路。构建园区投融资政策体系、园区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园区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园区人才聚集政策体系、园区土地供给政策体系和园区产业引导政策体系,提出扶持政策体系创新设想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红壤小流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资源持续开发利用角度首次提出了由小流域地形地貌类型、水资源条件类型及土地资源状况类型组成的红壤小流域生态系统的三级分类体系;明确了浙江省红壤小流域生态系统主要有8 种类型,其中以低丘岗地地形地貌、缺水或引水灌溉、土地资源较丰富这一类型为主⒚  相似文献   

15.
根据白水洋镇的自然地理特点和树种生物学特性,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为辅;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生态效益为主,兼顾自然景观和经济效益为树种配置原则,对森林城镇建设适宜树种和城镇树种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城镇绿化系统、村庄绿化体系、公路生态廊道、河流生态廊道、农田林网建设等提出了科学的树种选择和合理的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不举,百业不兴。农业在云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言而喻,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农业"发展梦"、农村"繁荣梦"、农民"致富梦"。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多次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借助数字手段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  相似文献   

17.
西藏昌都地区旅游资源空间特征与区划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昌都地区1 506个旅游资源单体的调查资料,对其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对比研究,形成1个2级区划体系.第1级有6个资源区;第2级有14个资源区.对6个1级资源区进行定量综合评价后认为:昌都地区的旅游功能应定位为以欣赏原始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生态观光游和领略康巴文化、体验康巴风情、参观特色建筑、感受宗教文化为主的文化观光游,以及具有专业目的的宗教朝拜、礼佛、科考、探险、民俗采风、节庆专题旅游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从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档案安全体系等现代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出: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建立健全制度,实施规范管理;开展教育培训,注重人才培养;促进开发合作,打造共享平台;加大投入力度,保障信息安全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现代农业生产发达,得益于一套较完整的农村后继人力资源培育体系。从培育主体、培育对象两方面,对两地农村后继人力资源培育体系进行对比,认为应统筹全省培训资源,筹办广东农民大学;出台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政策;早日推出符合新时代"上山下乡"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20.
 闽东南地区具有优越的生物气候条件 ,但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资源开发模式 ,限制了其特有农业资源全面与有效地开发。对试验区马坪镇进行条件辨识后 ,设计构建了马坪镇特色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模式。运行 3年来的研究实践表明 ,该模式更加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和空间资源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