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随着中国对“三农”问题的日趋重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出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中国政府当前及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大力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无疑对于“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有巨大的助力作用。为了推动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切实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水平和效率,笔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农业信息服务进行营销创新的可能和重要性进行了深刻剖析,从营销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理念、方式的创新,最后提出了农业信息服务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化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对农业信息化在中国农业发展和“三农”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及其发展概况的分析,指出信息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农业信息化则是中国提升农业和缓解“三农”窘境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3.
农业高校图书馆与地方信息网站共建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高校图书馆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当地的“三农”提供信息服务。通过网络访问的方法对山东省17个市辖区的农业信息网进行了调查,发现各地的农业信息网站严重缺乏专业信息机构的信息支持。结合农业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地方网站的平台优势,提出农业高校图书馆与地方信息网站共建信息服务平台的具体设想,构建了“实用技术”、“专家在线”、“农民培训”、“农业统计”、“农家书屋”、“信息服务”6个模块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农业网站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摸清农业网站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指明中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向与重点,通过对农业网站信息资源整合内涵和中国农业信息网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分析,总结出网站链接、信息自动推送(采集)、远程人工上传3 种农业网站资源整合模式,分析了中国农业网站信息资源整合在资源分类、整合深度和整合手段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统一的网站信息资源整合标准规范、推进网站信息资源垂直化整合、充分利用WEB技术开展资源整合等3项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农业移动信息服务集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丹丹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5):391-395
本研究主要介绍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点及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提出建设云南农业数字图书馆,全面进行数字资源建设整合;完善“三农通专家咨询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模式,深入科普基地全面进行需求分析;研究移动信息服务集成的相关理论,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构建适合云南本地特色的移动信息服务新模式四方面研究云南农业信息移动服务集成模式,同时对移动农业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试论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赵旭强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227-229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还存在着有效信息供给不足、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底、资源整合难度大、农民获取信息成本高等问题,加快中国农业信息化进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市场的手段、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汤国辉  万健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437-437
阐述了南京农业大学与连云港实施的“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小康工程”活动,此项活动探索了建立农业高校服务“三农”长效机制,科技专家与农村基层单位长期挂钩结对为“三农”服务的新途径,找准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促进了不发达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8.
中文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中国目前农业信息资源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构建中文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专业农业搜索引擎的必要性;介绍了农业专业搜索引擎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描述了“中国农娃中文农业搜索引擎”的整体架构,重点论述了实现中文农业搜索引擎的农业网站捕获、网页抓取机器人(Spider)、网页自动分类(文本聚类)、网页索引和检索等关键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爱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5):162-165
农业院校图书馆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如体制问题、成本管理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因此,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时应注重树立服务“三农”的理念,创新服务“三农”的模式,优化服务“三农”的手段,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探索服务“三农”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信息服务没有大量的走向社会;缺乏产学研合作教育意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提供多层次的需求不足等方面入手分析。在新形式下,农业高等院校图书馆应该积极探索服务产、学、研的新途径。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拓展服务领域;(2)优化信息结构,合理配置资源;(3)建立好“学科馆员”制度;(4)服务“三农”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广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主要结论为:(1)制订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农业信息化法制法规建设;(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3)开发与整合农业信息资源,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4)加强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5)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培育农民的信息需求;(6)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增强农业信息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GIS的县域农业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技术的实施和完善离不开各种农业资源数据的强有力支持。笔者针对重庆江津市农业资源信息“信息孤岛”的现状,在统一网络平台的支持下,集成3S技术、Web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以农业资源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元数据集中,实体数据集中”和“元数据集中,实体数据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了一个集数据管理、数据的查询和检索以及数据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资源共享系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农业资源数据,为农业部门的生产决策提供依据;能有效减少农业资源信息采集、加工整理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促进农业信息化、规范化发展。同时,系统为农业资源管理和共享提出的思路也适用于其他的行业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的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日益成为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将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动国内农业向纵深发展,中国农业正朝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稳步、快速地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之一,而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优劣则决定了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为了推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笔者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充分阐述了各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最后从政策、法律、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关于中国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提高中国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推进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国内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状况的概述,提出了中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尚属起步阶段、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成熟、农业信息服务机制不健全。根据中国农业目前实际情况分析,指出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是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强调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及并探讨了实现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杨芳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5):125-130
农业信息化发展是中国五大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基于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制定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结构及权重,对2011—2016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2011—2016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信息化水平一级指标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提出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大农业信息化投资力度,完善支撑投资和技术应用的制度安排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大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北京郊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管理平台研发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董士伟  李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0):167-171
为提升北京郊区农村信息化和都市型现代农业水平,依据郊区农村和农业现状,利用Oracle数据库、ArcSDE和3S等相关技术手段构建了北京郊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管理平台。从前期准备、系统平台开发、平台测试、平台培训、平台运行与维护和数据更新等角度讨论了该系统平台的研发与建设工作,同时指出了系统平台建设的主要特点及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实践证明,该系统平台可以实现北京郊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信息的空间一体化管理,为各级政府农村和农业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和分析工具,对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崇义客家梯田传统农耕知识、技术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义客家梯田是全国三大景观梯田之一,保护和开发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的耕作知识和技术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围绕崇义客家梯田的修建与管理、传统耕作模式的类型、传统水稻栽培技术、传统农具等方面的专题进行了走访,对"崇义客家梯田稻作农业系统的传统耕作知识与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考察,收集了客家传统农具、水稻栽培、梯田水资源管理等相关内容的图文资料,了解了当地政府及农民对"江西崇义客家梯田"传统耕作技术的认识及传统农耕技术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客家梯田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展现了中国古代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它加以保护和开发,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而且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梯田的开发与保护,将使梯田的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都得到提升,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