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橘环割/环剥促花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姣 《广西园艺》2002,(5):J012-J013
1 环割 /环剥促花原理环割 /环剥后 ,切断了韧皮部筛管的通道 ,造成碳水化合物向根部运输受阻 ,抑制了根系生长与吸收 ,从而起到控制了水分的作用 ,增加了环割 /环剥口上部树体营养物质的含量 ,提高了树体内细胞液浓度和碳氮 ( C/N)比值 ,从而促进花芽形成。2 环割 /环剥对象2 .1 环割对象 环割对象为可以进入结果期而没有花的幼龄树和成年“空怀”树 ;2 .2 环剥对象 为特别旺长的成年“空怀”树 ,长期不开花结果 ,过于徒长的柑橘树。3 环割 /环剥的时间由于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 ,柑橘花芽生理分化期存在一定差…  相似文献   

2.
环割与环剥对苹果幼树树体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年生富士和国光苹果幼树为试材,在其花芽分化集中期采用不同的环割、环剥方式,研究其对苹果幼树树体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割、环剥能够显著提高苹果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且其含量的提高随着环割圈数的增加而提高,其中环剥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提高作用最强;环割2圈(不同时期)处理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着环割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环割会降低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环剥能够降低叶绿素含量,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而环割2圈(不同时期)对叶片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苹果多道环割比环剥好环割是促进花芽形成和提高座果的一项有效技术,它比环剥稳妥,很少产生因环剥不当过分抑制根系所造成的落叶、死树等副作用。环割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一、环割程度割深以割断皮层并微伤木质部为好。环割前刀子要用酒精等消毒,以免传染病菌。二、环...  相似文献   

4.
以2年生枳砧宫川温州(Citrus unshiu Mnrc)为试材,研究了环剥对根系活力、根系内含物,叶片的可溶性糖、氮、磷、钾、蛋白质及核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后树体内的生理变化有利于柑桔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5.
四川荔枝主栽品种是大红袍 ,其幼青年树 (5~2 0年生 )普遍存在严重的花而不实问题。为此 ,笔者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 ,选择 10年生大红袍荔枝高压苗为试材 ,生长健壮 ,树势一致。每处理12株 ,重复 3次。试验于 1999年秋季开始直到2 0 0 2年 ,连续处理 3年。处理 1:每年荔枝临近花芽分化期 (10月初 )和花芽分化期内 (12月中旬 )进行螺旋环剥 ,各处理 6株 ,环剥在主干或一级主枝上进行 ;处理 2 :每年荔枝初花期进行环状环割 ,处理 12株 ,一个月左右再行环状环割一次 ,环割在三四级枝上进行。处理 3:对照 (空白 …  相似文献   

6.
王学江  韩伟 《落叶果树》2007,39(5):22-22
对核果类果树环剥不当会导致流胶,影响剥口愈合,使树势变弱,甚至造成死树.近年的试验表明,对桃、杏、李等进行环剥,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环剥的对象.主要剥生长旺盛的植株,并以主枝或枝组为主.被剥树应保留部分主枝不环剥,避免根系因长期饥饿而死亡.  相似文献   

7.
徐颖 《落叶果树》1997,29(2):15-16
环剥与环割对李树的影响徐颖(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为了探讨环剥、环割在李树上的可行性,连续两年进行了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果园为褐壤土平地,水浇条件好,供试植株为3年生红肉李、玫瑰皇后李和黑宝石李,树势偏旺。设4个处理:①在树主干上环割2...  相似文献   

8.
环割对柑橘促花保果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环割对化橘红的促花保果作用对稳定发展化橘红产业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用生长较为一致的‘黄龙’化橘红为试验树,试验设计采取主枝环割4圈、2圈、不环割3个处理,单株小区,重复5次。对次年结果量和春梢生长量进行测量,并分析1年生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干物质、全碳与全氮量。结果表明,环割树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春梢生长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环割树叶片碳氮比和可溶性糖极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环割有利化橘红花芽分化,并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环割必须与高水平的其他栽培技术措施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环剥技术是在主干上进行。其宽度较难掌握,窄了愈合快.落果重;宽了不易愈合.易削弱树势。改进的技术为:①留辅养枝环剥。在主干上选第1个主枝作辅养枝,在此枝以上部位环剥,可保证根系正常生长,促进坐果,避免过度削弱树势。②主枝环剥。对生长过旺的成龄树主干环剥后,可在主枝下部留若干二次枝,在其上部主枝部位进行环剥.可截留光合产物,促进坐果。③主枝二次环剥。对强旺成龄树主枝环剥后,由于很快愈合,应在剥口上再施行1次环剥,宽度较窄,可进一步截留光合产物。促进结果。④主枝环剥更新。对衰老主枝。可在其上1/3处环剥。促进上部坐果和下部发枝.适当时进行剥口以上主枝更新。  相似文献   

10.
环割是促进花芽形成和提高座果的一项有效技术,它比环剥稳妥,很少产生因环剥不当过分抑制根系所造成的落叶、死树等副作用。环割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 一、环割程度 割深以割断皮层并微伤木质部为好。环割前刀子要用酒精等消毒,以免传染病菌。 二、环割对象 苹果幼树主要是处理辅养技和临时  相似文献   

11.
李岩  蔡敬芳 《落叶果树》1993,25(3):50-51
由于元帅系苹果对环状剥皮表现敏感,往往环剥后因根系受措,造成叶片黄化,以至对树削弱过头,甚至发生死树现象。因此生产上提倡元帅系品种控长促花以环割为好。 我们于1989~1991年,在平阴县东阿镇.城关镇和洪范乡,以5~7年生元帅系短枝型新红星和玫瑰红为主,以及部分金矮生幼旺树,进行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次数的主干(距地面20cm处)环割对比试验,效果很好,现总结如下。_1花期环割对提高座果率的影响 花期对新红星、玫瑰红环割2次(4月10日和20日)或1次(4月10日),可明显提高座果率和抑制新梢生长.环割2次比1次效果更明显(表1)。玉环出对翌年产量的…  相似文献   

12.
幼旺李树环剥、环割、绞缢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幼旺李树进行环剥、环割、绞缢 ,均能抑制枝条生长 ,促生短果枝 ,提高李的单果重和产量 ,以环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马卫东 《落叶果树》2003,35(2):60-60
环剥 (割 )可促进花芽分化 ,提高坐果率 ,尤其对生长势强 ,成枝力弱的品种 (如七月酥、早美酥、苹果梨等 ) ,促花效果十分明显。但在驻马店市郊梨园的调查中发现 ,环剥 (割 )后 ,有部分枝条形成上粗下细的“小脚枝” ,这些枝条花芽形成多 ,坐果率高 ,但很容易被风吹折或由于挂果多而被坠断 ;有些枝条的环剥 (割 )口处被害虫啃食或在伤口处形成瘤节 ,遭遇大风也容易折断。据调查 ,小脚枝、虫害枝和瘤节枝占环剥 (割 )枝条总数的 30 %左右 ,断枝占 1 5 % ,严重者达 2 0 %以上。据调查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环剥(割 )操作不当。如环割…  相似文献   

14.
果树环剥是暂时切断内皮部、阻止有机营养光合产物向下运输,提高剥口以上枝条的营养水平,促进花芽分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实践证明,操作得当,事半功倍,操作不当,弄巧成拙。为了确保这一项技术在生产中能够正确运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以下十一个不当。1.防止环剥对象不当适宜环剥的树是愈伤能力强、成花困难、适龄不结果的树,绝不能不分品种和树势,见树就剥。2.防止环剥时间不当适当的环剥时间应该是5月下旬到6月上旬,果树花芽生理分化开始之时。环剥过早,影响新梢正常生长,环剥过迟,容易死枝,促花效果不佳。3.防止环剥部位不当环剥…  相似文献   

15.
柑橘幼旺树枝叶茂密,徒长性强,花芽分化不良,开花少或者完全不开花,因此俗称"公子树"。为了促使这些"公子树"开花结果,应采取以下措施。1用环剥、环割、断根促花  相似文献   

16.
苹果树环割环剥十注意环割、环剥是使苹果树早结果早丰产的手段之一,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以下10个方面的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目的。1.环割(剥)宜在幼、旺树和愈合能力强的树上进行,不直在弱树弱枝和愈合能力差的树上应用。2.刀具要消毒。每割一环消毒一次。可用醋...  相似文献   

17.
冬枣,若不进行环剥、环割,不容易坐果。据笔者所知,目前还没有什么药物能够单独解决冬枣坐果难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环剥环割是冬枣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措施。笔者经过实践探索,在冬枣环剥环割技术上总结出一些经验,供枣农参阅。  相似文献   

18.
对于苹果幼旺树 ,在花芽分化临界期前进行环剥 ,是管理的良好措施 ,但沙地果园由于环境条件恶劣 ,环剥口极易损伤或失水而愈合不良 ,往往造成死枝死树现象 ,因此在沙地采用特殊的环剥方法以及环剥口的保护极为重要。1 环剥时间 冀东沙地苹果区 ,一般掌握在 5月下旬进行 ,最迟不晚于 6月上旬。2 环剥口宽度 以前的传统环剥宽度为枝干直径的1/10~ 1/15 ,环剥口较窄 ,取皮困难 ,且愈合口隆起不规则 ,环剥控长效果控制时间短 ,往往需要连续环剥2~ 3次。沙地苹果树环剥口的宽度应适当增加 ,对于直径 5cm左右的徒长枝 ,以 1cm左右的环剥…  相似文献   

19.
以四年生‘阿森泰克’苹果幼树为试材,采用不同环割间距和环割程度等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割方法对苹果树高、主干粗度、侧枝长度、侧枝粗度、结果枝数、翌年花芽数等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苹果高纺锤形树形快速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越靠近主干与侧枝分支点进行环割,对树高的促进作用越强;环割2周处理中,侧枝距主干10 cm处环割最有利于花芽分化,其次为侧枝距主干15 cm处,侧枝距主干5 cm处效果最差;环割1周和环割2周对树高、主干粗度、结果枝数、中长枝比率及花芽分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侧枝长度生长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环割3周处理出现负面效果;主成分分析后的排名结果显示,侧枝距主干10 cm和5 cm处环割2周的处理分别位于第1、2位,而侧枝距主干10 cm和15 cm处环割3周的处理分别位于第9、10位。综上所述,侧枝距主干10 cm处环割2周对控制枝条生长和促进花芽分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环割、环剥对灰枣幼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对6年生灰枣幼树主干进行了环剥、环割1~3道处理,研究其对坐果和枣果品质的影响,以不环剥环割为对照。结果表明,环剥、环割均能提高坐果率和果吊比,降低落果率,环剥的效果大于环割,环割道数多的大于环割道数少的;对单果重、商品果率、畸形果率、裂果率、可食率等品质指标的影响无规律。综合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是环割2道,即于盛花期在主干30cm高处环割1道,深达木质部,间隔7~10天环割第2道,环割道间距5cm以上,建议生产上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