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沉沙池覆淤土壤层次结构和供水方式作为影响因素,经过连续三年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试验,测定不同年份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分析土壤有机质在不同的土壤结构和水分供应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覆淤还耕优化高产模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棉花平衡施肥试验总结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求得经济合理的肥料施肥量、配比和最佳利用率,我们对棉花膜下加压滴灌栽培方式的需肥规律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选择在昌吉市滨湖乡棉花膜下加压滴灌示范区。土壤类型灌淤土。前茬作物棉花,产量98kg/667m2。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2.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对南让栗钙土十余年的肥料定位试验结果,研究探讨了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对南让主要作物的肥效及土壤肥力变化过程,分析和讨论了肥料效果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和掌握和田地区主要耕作土壤--灌淤土上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变化情况,研究耕作制的合理性,为合理施肥及土壤肥力的预测预控提供依据.自1987年起,我们在和田地区设置了常规施肥及无肥区定位试验研究.历时15年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4种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系统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实验室分析,吸附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相结合的诊断程序,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甘肃省4种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系统诊断。结果表明:兰州灌淤土中的养分限制因子为N、Cu,Zn,与最佳处理(OPT)相比,不施N,Cu,Zn处理的作物植株干特重分别降低26.90%、22.34%,8.96%;武都石灰性褐土主要缺N、P、K、S、Zn,Fe,不施N、P、K、S、Zn,Fe处理的作物植株干物重比OPT分别降低58.76%、35.71%,23.52、23.05%、22.38%、14.29%;民勤灌漠土缺N、P、Cu,Fe,Zn不施N、P、Cu,Fe,Zn处理的作物植株干物重比OPT分别降低52.62%,31.23%,29.09%,21.60%,19.79%;秦安黑麻土主要缺Zn,N,不施Zn,N处理的植株干物重比OPT分别降低35.08%,32.77%;4种土壤中的B充足,除石灰性褐土外其余3种土壤中的S相对充足,增施则可能产生毒害。  相似文献   

6.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盆栽试验中以高梁作指示植物的非普遍性及其供肥方式的特殊性,本研究在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的化学分析和吸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盆栽指示作物及供肥方式进行了改进,以期进一步简化原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提高盆栽试验结果的应用性。试验较系统的研究了四川省简阳市棕紫泥土的养分丰缺状况及供肥能力,结果表明,棕紫泥土壤上玉米生产的养分主要限制因子是氮、磷、次为钾,锌和锰可能是潜在养分限制因素。利用玉米做盆栽指示作物和习惯供肥方法比用高梁做盆栽指示作物更能准确反映田间种植玉米时土壤养分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应用系统研究法时,盆栽试验最好采用与大田一致的作物,且用习惯供肥方式更好。  相似文献   

7.
果园覆草是果园地下管理的一项重大技术改革.可广泛适用于苹果、梨、桃、杏等果园,杂草、树叶、作物秸秆等都可作为覆盖材料.渭滨区自1993年开始覆草试验及推广工作,至2000年累计推广1万亩以上,取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果园覆草作为一项易被果农接受的新技术在全市不少县区很快得以推广,并为旱塬及山区果园实行旱作栽培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型保水剂     
李颖 《新农业》2006,(10):32-32
国家“863”项目——新型保水剂系列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取得重大进展。这种新型多功能保水剂经过在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示范区的应用试验表明,可有效提高雨水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30%左右。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所做的种植试验证明,可有效地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的抗盐碱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20%.  相似文献   

9.
生物有机肥料作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资料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生物有机肥在作物上表现出的肥效及经济效益如何,褒贬不一,这也是阻碍生物有机肥广泛应用的关键。我们于2003年就生物有机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旨在  相似文献   

10.
1试验目的为了解油葵不同杂交品种的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及探讨栽培技术,特实施此试验。2试验地点试验地安排在湟中县多巴镇合尔营村一社果园内,海拔高度2400米,土质壤土,土壤类型灌溉淤土,前茬作物油菜,水浇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天山北麓玛纳斯河流域低洪积扇台地上的黄土剖面进行粒度分析和光释光测年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黄土物质组成以粉沙为主,平均含量为61.62%.粘粒的平均含量为18.99%.剖面中平均粒径、中位数、粘粒含量、细沙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反映了沙尘暴的活动及粉尘堆积的变化.光释光测年的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黄土沉积始于7000 aBP左右,属于全新世时期的黄土堆积.  相似文献   

12.
以淮南市平圩电厂粉煤灰堆场复垦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点和区域、水平与垂直等多维角度分析了不同覆土厚度下的复垦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分布特征,旨在揭示粉煤灰充填基质下复垦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及其与覆土厚度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均值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各覆土厚度下土壤含水量基本在20%以上,覆土厚度20~30cm的土壤含水量最大,达到31.11%。在一定的覆土厚度下,含水量在粉煤灰重构剖面中间会出现一个突变层次,在土—灰界面将产生土壤水分的聚集。不同覆土厚度下表层土壤的容重出现明显的差异,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土壤容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覆土厚度40~60 cm时,土壤表层平均土壤容重达到1.75 g·cm-3,复垦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板结现象。不同覆土厚度下砂、粉和黏粒含量差异明显,总体上与该地区非重构土壤相似,基本属于粉砂质壤土。粉煤灰充填复垦后土壤颗粒组成由粉煤灰、覆土土源和覆土方式共同决定的,泥浆泵法覆土在不同水平间土壤颗粒组成差异较为明显。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不同层次的有机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提升程度与覆土厚度呈正相关。基于经验贝叶斯克里格法的复垦土壤含水量、容重、粉砂和有机质含量的RMSE分别为1.72、1.01、1.57和0.85;MSDR值分别为2.12、1.32、2.72和0.62,RMSE较小,预测精度较高,MSDR比较接近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综合考虑各理化指标对覆土厚度的响应特征,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下覆土厚度40~50cm较为合理。经验贝叶斯克里格法比较适合粉煤灰充填复垦土壤理化指标空间预测。  相似文献   

13.
在流域坝系建设中,淤地坝的作用非常明显,主要有:拦泥保土,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提高黄土丘陵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了农民生活生产用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促进退耕,改善了生态环境;利于区域防洪减灾,保护沟道下游生产安全;以坝代桥,改善了交通条件.淤地坝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提出淤地坝在坝系建设中的不足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阿瓦提县灌区是阿克苏地区的产棉大县,由于灌区水源含沙量较大,导致灌溉渠系、耕地淤积,严重影响灌区的农业生产,针对阿瓦提县灌区泥沙淤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历史上引黄泥沙利用经验。分析了现阶段引黄泥沙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需采取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宁夏温室的分布状况,按照土壤类型(灌淤土、黑垆土、灰钙土)分别采集了不同层次温室土壤,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灰钙土、灌淤土的容重较大,而黑垆土的容重较小;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全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均表现为黑垆土>灌淤土>灰钙土;全盐量的高低依次为灌淤土>灰钙土>黑垆土;黑垆土、灰钙土的pH值较高,而灌淤土较低;碱解氮的高低依次为灌淤土、黑垆土>灰钙土。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土壤全盐、pH值、有机质、全磷、缓效钾在3类土壤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扫描电镜(KYKY—1000B)对室内配制的黄土状粉土液化的微结构分析表明:粘粒含量为9%的粉土微结构为支架式胶结,在力的作用下,抗液化能力最差。其原因为以支架接触式胶结粉粒的粘土颗粒所起的“润滑作用”所致。此理论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粉土液化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兴安岭森林采伐对土壤侵蚀和河流泥沙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对土壤侵蚀及河流泥沙量的影响,选择带岭实验局具有代表性的采伐迹地为研究对象,按其不同坡度及对土壤的破坏程度进行土壤侵蚀测定和调查;同时选择汤旺河下游干流的晨明站为河流泥沙量研究点,收集并分析了36a的泥沙资料,结果表明: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皆伐后,采伐迹地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现象。其中,集材道、凋落物被破坏处及陡坡地段,土壤侵蚀较为严重。森林采伐可使一些局部地区的土壤侵蚀加剧,但就整个汤旺河流域,森林采伐还没有导致河流含沙量的明显增加。同时,森林植被的迅速更新,森林复被率的提高也对减少河流泥沙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古红土颗粒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使用颗粒大小分形维数定量化描述土壤的物理风化程度。[方法]以分布于辽宁省的古红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杨培岭等确定的土壤颗粒大小分形维数计算方法计算古红土的颗粒大小分形维数,并分析维数与土壤各粒级含量、母质、质地、砂粉黏比、粉黏比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辽宁省古红土的颗粒大小分形维数介于2.6255~2.8640,随土壤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变大。[结论]分形维数的大小能反映成土母质风化的难易,不能简单用以定量描述土壤的质地特性,但可以用以代替土壤的砂粉黏比定量描述土壤的风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