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洪元  唐孝悌 《甘肃林业》1995,(1):13-14,16
浅谈搞好白龙江林区多种经营问题骆洪元,唐孝悌随着森林资源锐减,采伐量不断下降,国有林区正面临着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目前看来,林业企业的出路,除加速森林资源培育,增加后备资源缓解林业的资源危机的路子外,搞好林业企业多种经营,是克服经济危困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 已步入了重要的转折时期, 其主要表现为: 森工企业的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本文从森林资源的内涵意义入手, 阐述了"两危"的本质特征、表现形式; "两危"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发展前景, 分析了林业经济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协调资源、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缓解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两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国有林区17个森工企业局,建国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森工企业面临的可采森林资源危机,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经济危困,如何摆脱“两  相似文献   

4.
林业“两危”即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日益严峻的双重困难,已经越来越明显。森林资源危机现状在我局的表现:可采资源锐减;有林地面积明显下降;森林蓄积急剧减少;森林质量不断罪化;龄组结构变化突出。企业经济危困现状的表现:生产成本逐年提高;营业外支出越来越大;育林资金严重短缺;历史欠帐较多;资金极度紧张,影响职工生活和企业再生产。为了尽快摆脱林业两危,振兴林业的途径是认真贯彻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森林培育是衡量森工企业好坏首要条件;提高木材价格补偿森林培育费的不足;改革生产工艺,适合森林培育的需要;积极发展横向联合,扩大对苏劳务输出,缓解企业的暂时困境。  相似文献   

5.
我省森工企业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能较快地解决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也就是解决“两危”,解决的途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改革森林经营模式,实行集约经营和双层经营相结合森工企业以森林为劳动对象,森林资源是森工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我省的森林(不包括大兴安岭)现已变成了以杨桦为主  相似文献   

6.
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着可采资源越来越少的危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逐步增长,而东北林区各林业局木材采伐量却逐年下调。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展森林资源二次开发,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各级林业工作者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森工企业要摆脱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充分利用林区的“三剩”资源搞第二次开发,大力发展综合利用,是缓解林业资源危机,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牡丹江林业管理局科学研究所经过几年时间的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森工企业资源的现状,针对全方位开发利用丢弃在采伐迹地的剩余物,研制组合式枝丫制末制片机,促进林区“三剩”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为发展林产工业和地栽食用菌提供原料。  相似文献   

7.
苍松  周德彬 《林业科技》1993,13(3):12-12,31
当前,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正处于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时期。“两危”的根本是森林资源的枯竭,而发展速生丰产林是迅速扩大与恢复森林资源最有效的途径.改培型速生丰产林是在集约经营区和常规经营区内的天然林与人工混交林及已郁闭的人工林施加丰产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缩短培育周期,使其达到速生丰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森工企业森林资源危困的原因,提出加快森林后备资源培育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东北、内蒙一些森工企业出现了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白河林业局由于开发较晚,至今森林资源尚比较丰富,还没有出现一些老局那么严峻的“两危”局面。但是,森林资源优势还能保持多久?一些老局的今天是否必然是我局的明天? 怎样才能防止“两危”的出现?这是全局上下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林区告急!南方林区告急!随着大地上绿色的逐渐消失,森林资源的日见匮乏和外部条件的变化,我省17个以采伐为主的森工企业大都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困境之中。人们不无忧虑地提出疑问:森工企业向何处去?林业的光明前景在哪?答案也许就藏在思茅林区小黑江水系的崇山峻  相似文献   

11.
建国四十年来,我省森工企业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历史性成就。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目前正面临着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严峻考验,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采取历史性决策的关键时刻。本文仅就我省国有林森工企业的“两危”现状及其成因进行综合论述。目的在于通过剖析“两危”,找出结症,汲取教训,为根治“两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小老穷”林业局的概念“小老穷”是我国森工部门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指经营时间已久,可采资源濒临枯竭,在经济上严重困难的林业局。它的基本特征是“两个严重危困”,即森林资源严重危困,企业经济严重危困。目前,一般林业局也面临这种情况,然而“小老穷”林业局与一般林业局在森林资源和企业经济上的危困程度是不同的。“小老穷”林业局应该是森林资源已经枯竭或濒临枯竭,企业经济处于非常困难而难于运行的境地,这“两个严重危困”互相作用,使企业陷入越穷越采,越采越穷的不可自拔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小老穷”林业局标准的确定,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视森工企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认定“小老穷“林业局的目的,就是要给这些企业以特殊的扶持政策,使其逐步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由于可采森林资源危机,黑龙江省森工企业木材产量逐年调减,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加剧了企业的经济危困。如何复苏和发展林区经济,是摆在每个林业工作者面前的大课题。发展木片生产是治危兴林的重要途径。木片生产工艺简单,有销路,是经济效益比较好的“短平快”项目。实践证明,发展木片生产一是可以提高森林资源利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种种原因,我省森工企业面临着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严峻局面。当前,摆脱“两危”局面已成为森工企业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如何摆脱“两危”局面呢?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是一项最现实、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本文就此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森工企业已有较长的历史,在全国的森工企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目前多数企业出现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为扭转这种局面,本文提出了扭转“两危”的对策及上级有关领导部门采取的扶持的政策,使黑龙江林业得以振兴。  相似文献   

16.
在我省森工林区中有这样一些企业,他们自开发建设以来,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但是长期以来终因沿袭旧的传统林业经营模式生产,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经营,一时木材产量过高,致使企业发展造成多方面比例失调,森林资源消长失控;加之企业经营面积小,资源利用和发展经济回旋余地少,已使企业沦为“小、老、穷”,过早地陷入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僵局。  相似文献   

17.
森工企业会计核算现行制度规定,按照商品木材和林副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育林基金,作为森林采伐迹地更新、荒山造林和其他营林事业费支出的一项专用基金。育林基金制度的推行,在理论上混淆了物耗与非物耗的界限,造成净产值计算混乱,虚增了国民收入;在实践上则造成了营林资金严重不足,森林资源持续下降,森工企业经济危困、资源危机的状况日益加刷的严重后果。1 用育林基金充当森林资源补偿价值是林业经济政策的一项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18.
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是森工企业近年来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北林业局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以农养林”的措施,对解决“两危”有参考、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面临黑龙江省属森工国有林区当前出现的严重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尤其是总局、各林业管理局、林业局的领导,一方面积极向省和国家请求给政策,在经济上予以扶持;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发展资源,设法控制资源消耗,尽可能延长企业寿命;再一方面大抓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立体开发山区资源,设法增加企业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多年来对森林的过量采伐,使森工企业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文内叙述了松江河林业局的现状,分析了产生“两危”的原因,并提出了扭转两危,振兴林业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