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1987年育成于青海省英德尔种羊场和河卡种羊场,对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善反应明显,该品种系采用复杂杂交方式育成。根据含罗姆尼羊血液的多少分为罗茨新藏和茨新藏两种类型。本文主要是针对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特点,结合笔者在青海学习实践的工作经验和青海实际,对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的育种繁殖和饲养管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根据青海畜牧兽医学院1986年测定的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以下简称青海半细毛羊)七项生理常数,应用模糊数学与灰色系统理论的有关分析方法,编制计算程序(Basic语言),在国产的三岭牌appleⅡ型机上分析了青海半细毛羊生理常数同其母系藏羊和父系新疆细毛羊、茨盖羊的隶属程度与关联程度。从隶属度上来看,青海半细毛羊的生理状况与茨盖羊同属一个类型(隶属度0.20),既不同于新疆细毛羊(隶属度为0.00),也不同于藏羊(隶属度为0.00)。在关联度上,青海半细毛羊同茨盖羊的生理状况关联程度最大(0.79),同藏羊次之(0.67),同新疆细毛羊最小(0.64)。  相似文献   

3.
夏洛莱羊除了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外,还生产同质半细毛。引入青海后,与当地藏羊(以下用“藏”表示)、青海半细毛羊(以下用“半”表示)杂交,其后代在产肉性能上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对被毛品质方面也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测定结果,夏×藏F1中被毛同质个体占41.67%,同质率高;异质个体的被毛中各类型纤维重量百分比出现优化,比当地藏羊的两型毛比例公母分别提高了23.33和30.61个百分点,粗毛比例分别下降了11.81和21.5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正>1培育优良品种培育优良品种是提高冬季羊场饲养管理的基础。冬季许多地区环境恶劣,特别是我国大多数养羊的高原地区。冬季气候多变、环境恶劣,更加需要培育优良抗寒的品种,最好是能够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品种。青藏高原的半细毛羊,主要是把当地的优质公羊和母羊挑选出来,通过一些程序不断择优再择优,经过二十多年的育种工作,培育的毛肉兼用的半细毛羊品种。青藏高原半细毛羊分为罗茨新藏和茨新藏两个类型。相对而言,羊前者头稍  相似文献   

5.
持续发展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发展的回顾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是在青藏高原培育成功的新品种。早在 195 2年在青海海晏三角城种羊场进行杂交改良试验 ,195 6年正式拟定育种计划 ,开始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育种工作 ,育种方案是以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萨尔细毛羊为父系 ,与当地藏系羊为母系进行复杂杂交 ,在三代和四代杂种中选择理想型个体进行横交固定。经过 2 0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培育成功 ,1976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 (以下简称青海细毛羊 ) ,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在青海细毛羊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是青海省国家级细毛羊育种场,主要饲养、繁育青海高原毛肉兼用细毛羊(简称青海细毛羊)。利用无角陶赛特羊生长发育快、早熟,肉用性能好,繁殖率高等特点,作为终端肉用父系品种在青海细毛羊非育种核心群内进行导入杂交试验,以提高羊毛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4,(11):48-50
本试验分别采用夏洛来、白萨福克与中国美利奴(新疆型)进行杂交并用中国美利奴进行回交,获得分别含夏洛莱、白萨福克羊血统的回交后代B1(含75%中国美利奴(新疆型)血液)。并对含两个肉羊血统B1的初生重、3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剪毛后体重、剪毛量、羊毛细度等性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含夏洛莱羊血统的B1代较含白萨福克羊血统的B1代更适合用作肥羔生产。在生产实践中建议夏洛莱羊仅用于细毛羊老龄淘汰羊交配供生产肥羔用,含25%白萨福克羊血统的回交后代既有明显的肉用体型,羊毛品质的退化也不严重,属于比较理想的导血水平。在细毛羊业目前的状况下,在保证细羊毛品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白萨福克羊与细毛羊进行杂交提高产肉性能,可使细羊毛和羊肉生产得到"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8.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以下简称青海细毛羊)是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育成的能适应于青海高原的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其父系主要是新疆细毛羊,母系是藏系绵羊(以下简称藏羊)。它具有生产性能良好,对高寒牧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善于登山远牧,耐粗放管理,羔羊成活率高等优点。目前已在省内外的绵羊改良中应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品种的生理特点,为今后诊断疾病和改进饲养管理提供科学  相似文献   

9.
1分类根据羊毛类型分类。细毛型,如美国美利奴羊、兰布列羊等;中毛型,如南丘羊、萨福克羊等;长毛型,如罗姆尼羊等;杂交型,如北加索羊等;地毯毛型,如黑面高原羊等;羔皮用型,如卡拉库尔羊等。按照生产性能细毛羊又细分为三类,即毛用细毛羊,如中国美利奴羊等;毛肉兼用细毛羊,如新疆细毛羊等;肉毛兼用细毛羊,如德国美利奴羊等。半细毛羊又细分为二类,即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如茨盖羊等;肉毛兼用半细毛羊,如考力代羊等。  相似文献   

10.
2003年,青海省黄南州从山东引进小尾寒羊,与当地欧拉型藏羊杂交,并对杂种羊的产肉性能和生产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杂种羊的繁殖性能和产肉性能都得到了提高,说明山东小尾寒羊与当地欧拉型藏羊杂交后代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这9个品种主要包括青海牦牛、乳肉(肉乳)兼1用型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3个牛品种;青海藏羊、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无角陶赛特羊、柴达木绒山羊5个羊品种和互助八眉猪品种。10项主推技术分别是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肉牛肉羊繁殖技术、黄牛杂交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12.
陶赛特羊与青海藏羊及半细毛羊杂交,测定各组合间的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结果:陶藏F1、陶半F1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净肉重等指标均显著高于青海藏羊(P<0.05)和青海半细毛羊(P<0.01),肉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优质安全等特性,氨基酸种类齐全,营养丰富,特别是青海藏羊肉中酸性氨基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8月龄左右的28只青海藏羊的产肉性能进行测定,并对其肉食用品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藏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等性状分别为20.18 kg、8.24 kg、40.63%,均低于小尾寒羊和陶赛特×半细毛羊一代杂种羊的相应指标。藏羊肉食用品质良好,其肉色鲜艳,肉质细嫩,肌红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肉和陶赛特与半细毛羊杂交一代羊肉中肌红蛋白含量(P<0.01),藏羊肉中羟脯氨酸含量、失水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肉的相应指标(P<0.01),其纤维致密、多汁性好、出肉率高、具羊肉特有的膻味等特性,从而客观地揭示了青海藏羊肉质优良和美味可口的种质特性。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和2001年两次从内蒙古引进茨盖羊,对彭波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新品种群进行导血试验研究,导入后代在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正>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养羊业中,先使用新疆细毛羊改造当地异质山谷型藏羊,在获得同质或基本同质的新藏细杂母羊基础上,再用边区莱斯特公羊杂交1次或2次,产生边新藏杂和边边新藏杂后代,从中获得48—50支半细毛羊。我们对产生的半细毛羊后代被毛纤维品质进行了分析、探讨边区莱斯特羊改进新藏细杂羊为48—50支半细毛羊的效果,进而指导半细毛羊生产和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及其杂种羊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寒牧区。在那里,天然牧草是发展半细毛羊的主要物质基础。查明天然牧草状况及其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发展半细毛羊的依据。前文已述,在英得尔草场上,绵羊可食混合牧草营养价值呈现季节动态。  相似文献   

17.
青海杂种绵羊心电图的正常值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高原绵羊心电图的特征,给高原绵羊积累更多的心电图生理常值的资料,我们继测定青海细毛羊心电图的正常值之后,又对杂种绵羊进行了心电图正常值的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试验动物:我院实验动物室的成年杂种绵羊20只,(系新疆细毛羊、茨盖羊与藏羊的高代杂种羊)营养中等,听诊无心杂音,其中母羊18只,公羊2只。描记仪器:XDH—3型心电图机(上  相似文献   

18.
<正>青海欧拉型藏羊主要分布于青海省黄南州的河南县、泽库县和果洛州久治县等地,是青海省的优良地方品种,其特点是体形高大,背腰宽平,体躯肌肉丰满,后躯发达,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肉质具有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耐粗饲,抗寒、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本试验对青海欧拉型藏羊的肉品质特性及屠宰性能进行测定,以期客观评价其产肉性能及肉品质,旨在为青海藏羊肉品质评定和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陶赛特羊(T父本)与青海半细毛羊(M母本)经济杂交试验的结果表明,杂交后代(TM)的产肉性能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羊毛品质得到了改善。无角陶赛特公羊毛纤维细度、伸直长度分别为32.79±6.90μm、12.50±1.14cm。杂交一代的毛纤维密度与青海半细毛羊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分别选用 2 4只 5月龄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 (德国肉毛兼用美利奴 )与河北细毛羊杂种一代羔羊 ,按体重大小分成 3组 ,研究不同肥育方式对当地和杂种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在放牧条件下 ,断奶羔羊适当补饲适量的精料能显著 (P <0 .0 5)提高日增重。试验结束后 ,分别选用 4只 8月龄的河北细毛羊和德美与河北细毛羊杂种一代肥育羊进行屠宰试验 ,比较不同肥育方式对当地和杂种肥育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补饲能极显著地 (P <0 .0 1 )提高胴体重。同时 ,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等指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不同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