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分段式大蒜收获机械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段式大蒜收获机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可减少用工,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缺乏成熟机具.针对市场上三种典型的分段式大蒜收获机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试验了挖掘深度、机具行进速度和输出轴转速等参数对收获性能的影响;评价了各种机型的损失率、伤蒜率、含土率、生产率等主要性能指标,为分段式大蒜收获机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段式大蒜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大蒜收获强度大、收获效率低及收获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分段式大蒜收获机。该机主要由挖掘装置、限深装置及夹持装置、打捆装置等组成,采用手扶拖拉机作为动力源和安装平台,夹持装置采用链条设计,打捆装置可实现收获后大蒜的打捆作业。该机可一次完成三行大蒜的挖掘、夹持输送、打捆等收获作业,省时省力,高效低耗。应用CAD、SolidWorks等软件进行图样的设计和三维模型的建立,并对挖掘装置、夹持装置等关键装置进行重点设计。在山东兰陵县神山镇进行了大蒜种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生产率0.1 hm~2/h,漏蒜率为1.9%,伤蒜率为0.58%,损失率为1.9%,挖掘深度为8cm。研究结果可为大蒜收获机械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1引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大多数地区都采用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借助自制的简易扁铲人工挖掘,生产效率比较低。为此,对市场上现有的分段式大蒜收获机械进行试验、研究,并结合一些理论和实践,对其进行了结构改进。采用拥有量大的小四轮拖拉机为动力,特别是在该机限深轮上采用限深轮转臂通过拉线与拖拉机转向臂联接,实现了收获大蒜时拖拉机前轮与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中国大蒜机械化生产技术,通过梳理近年国内外大蒜生产机械研究现状,包括大蒜破瓣分级设备、大蒜播种机和大蒜收获机,指出大蒜机械化生产中存在传统小行距种植模式与机械联合收获大行距要求不匹配,大蒜破瓣分级标准与播种机排种要求标准不匹配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主要大蒜品种、种植区域开展宜机化大蒜生产模式研究的思路.最后...  相似文献   

5.
<正>济宁市有悠久的大蒜种植历史,大蒜种植面积广。近几年济宁市大蒜种植达到了150万亩左右,济宁市金乡县被称为全国大蒜之乡。大蒜收获包括大蒜挖掘、剪茎剪须、装袋运输,人工收获大蒜的效率为0.4亩/人·天。据2022年调研,当地人工收获大蒜成本达到1400元/亩,其中人工挖掘成本600元/亩,人工剪茎成本300元/亩,人工剪须成本200元/亩,人工装袋及运输成本300元/亩。因此,机械代替人工进行大蒜生产势在必行。大蒜机械化收获包括分段收获、联合收获。分段收获由大蒜专用收获机实现,联合收获由大蒜联合收获机完成。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大蒜收获机械发展现状,结合商丘市实际情况,研究设计一种无需对动力机械进行任何改装、整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便于操作的液压控制式前置大蒜收获机,用以解决大蒜的机收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大蒜收获现状及大蒜收获机机械落后的情况,研制了打捆式大蒜联合收获机。介绍了打捆式大蒜联合收获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等。运用Solid Works建立样机的三维模型,对挖掘装置、柔性夹持输送装置、定量打捆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通过对整机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打捆式大蒜联合收获机的损失率为2.3%,伤蒜率为0.4%,成捆率为97%,均满足技术要求,同时确认了样机的结构合理性与质量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蒜年种植面积为66.67多万hm2,江苏省年种植面积约13.33万hm2。目前我国尚未有合适的大蒜收获机械推广应用,大蒜生产基本采用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为了进一步示范推广应用大蒜收获机械,解决大蒜收获机械化问题,2012年5月,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在邳州市宿羊山镇对BST-1型和4S-1型大蒜收获机进行了技术性能、作业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试验,试验情况及分析如下。1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曲阜市书院街道方家村的大蒜地里,孔祥龙用着厂家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大蒜收获机高兴的合不上嘴,逢人就夸农机局服务好,这台为自己专门制造的大蒜收获机真好用。受土地结构、水利条件和传统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大蒜种植模式并不适应当前市场推广的大蒜收获机械的收获宽幅,从而无法实现机械化收获。为了降低蒜农的劳动强度,加快大蒜收获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曲阜市农机局工作中采取逆向思维工作法,变过去要求地块适应机械为机械适应地块的推广方  相似文献   

10.
大蒜是一种劳动密集型栽培作物,收获作业是其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大蒜收获机械化技术已在大蒜主产区逐渐推广开,为充分发挥大蒜收获机的性能,提高机械收获的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本文从收获机械、收获时间、挖掘深度及机手培训四方面阐述了大蒜收获前需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小型大蒜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文艺  张华  张志起  周进  崔中凯 《农机化研究》2016,(11):186-189,203
针对大蒜收获难、劳动强度高、各地种植模式不统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中小地块的小型大蒜联合收获机,并阐述了该机的总体配置及主要部件的结构。该机主要由行走底盘、传动系统、扶禾装置、挖掘装置、夹持装置、蒜秧定位装置、切割装置、横向输送装置、集蒜箱及液压系统等组成,可一次完成大蒜挖掘、夹持输送、切茎、蒜头收集和蒜秧抛送等工作。田间试验表明:收净率达到98.4%,损伤率0.65%,总损失率2.25%,生产率为0.035hm2/h;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损伤率小等特点,为提高大蒜机械化收获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蒜薹不同采收方式及植株叶片损伤程度与鳞茎均重之间的关联机制,开展两年的大蒜田间试验研究。试验以"苍山白蒜"和"金乡紫皮蒜"两个大蒜品种为材料,研究不采薹、手工采薹、犁刀法采薹、剪花苞式采薹及不同植株叶片损伤程度等12种蒜薹采收方式对鳞茎均重的影响。试验数据均表明,以鳞茎均重为评价指标,各采收方式对评价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剪花苞式处理组指标值最高,不采薹处理组指标值最低,且两组指标值差异显著;手工采薹与犁刀法采薹的指标值差异不显著。植株叶片损伤程度与指标值呈显著负线性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优选蒜薹和鳞茎的组合采收方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蒜薹采收机械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蒜收获劳动强度大和成本高,结合目前我国大蒜收获的机械化和全自动化程度低的现状,设计了一款大蒜全自动联合收获机,可实现大蒜挖掘、夹持输送、变排传输、根茎切除和蒜头自动装袋全自动一体化收获。首先,阐述了大蒜全自动联合收获机的整体设计结构和各部分工作原理,并对仿形定位料杯和浮动柔性弹簧切根刀具等关键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其次,通过三维建模分析收获机整体结构尺寸的合理性;最后,制作样机进行多指标正交试验,并综合分析收获机重要部件的作业参数。田间试验计算收获效率为0.04 hm2/h,相较于人工收获效率提高87.5%。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大型多功能花生收获机械较多,但适合农户小面积种植使用的小型简易花生收获机械却较少.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三秋"大忙季节花生收获劳动力明显不足,农民对集挖掘、抖土和铺放功能于一体的简易花生收获机械需求迫切.为此,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价格低廉的花生收获机,介绍了该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论述了主要部件结构的设计和参数确定.经实验证明,该机比人工收获效率提高近10倍,满足了农户的需要,是比较理想的小型花生收获机械.  相似文献   

15.
4S-6型大蒜收获机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大蒜的收获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刨挖和捡拾,其劳动强度大,收获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且损伤、丢失严重。为此,设计开发了4S-6型大蒜收获机,该机采用蒜区普遍使用的手扶拖拉机为动力,可一次完成挖掘、蒜土分离及铺放覆盖等作业,满足大蒜收获农艺要求;阐述了其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及技术参数,从而为大蒜收获机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收获是马铃薯产业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我国收获机械化程度较低。虽然国内的马铃薯收获机械种类繁多,但是大部分机具仍需人工辅助完成整个收获过程,作业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为此,研究开发了一种2垄4行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可一次作业完成挖掘限深、土薯分离、秧草除杂及输送归集装车等多项工艺联合作业。上车输送归集装置由3级升运机构共同组成,采用液压驱动实现马铃薯薯块的输送归集,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解决了传统收获模式下仍需人工捡拾的作业过程,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增设光电传感器检测,与液压传动系统结合可以有效反馈控制落薯的高度与位置,大大降低了伤薯率。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效果良好,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蒜薹收获是大蒜生产的重要环节,收获时既要保证蒜薹质量又不能伤害植株影响其继续生长,实现机械化收获比较困难,蒜薹收获仍以人工为主,为研发能达到推广应用要求的蒜薹收获机,对蒜薹收获机械化技术现状进行分析。从大蒜的收获模式和蒜薹收获的方法对蒜薹、蒜头产量的影响出发,综合分析现有蒜薹收获机械的类型、关键部件和工作原理,通过现有蒜薹收获机械性能比较分析,针对现有蒜薹收获机械普遍存在对蒜薹假茎破坏、影响蒜头后期生长的问题,提出采用夹薹原理机械化收获蒜薹,蒜薹长且对假茎损伤小,蒜薹收获机械化应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才能提高收获部件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对植株和蒜薹的损害乃至无损。为我国蒜薹收获机械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大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葵花子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及食品加工原料。研发适合我国农业现状的葵花收获机械,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葵花收获效率和提高我国农民的经济实力有重要的意义。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实现葵花收获机械化,葵花收获机向大型化、通用化、专业化、人性化和智能化发展。我国葵花收获机械研制起步较晚,虽有产品生产,但技术都不太成熟,葵花收获机械化水平较低。分析了国内外葵花收获技术研究现状,结合我国葵花油葵、食葵和种植行距不统一的现状,探讨我国葵花联合收获机的市场需求及收获机的种类及优缺点,同时提出了我国葵花收获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蒜的直立种植是实现大蒜种植机械化的关键之一。为此,根据芽尖向上立直种植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大蒜种植机上的大蒜栽植器。该大蒜栽植器为鸭嘴式结构,采用凸轮机构双侧均匀打开,蒜种在种植时侧向受力均匀,满足了大蒜立直种植的要求。为此,阐述了大蒜栽植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及关键参数的确定计算,并对大蒜栽植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该大蒜种植机立直率高、结构简单紧凑,其结构原理也适用于需立直种植的秧苗的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