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芳  张梅 《中国果菜》2003,(3):21-21
辣椒疫病是近几年鲁北地区辣椒上发生较重的一种病害。该病发展速度快,几天内即形成灾害。据2001、2002两年的调查,发病率一般在30~40%,重病区在90%以上,甚至有些地块绝产,严重制约着该地区辣椒的生产。 1、病害症状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的,在辣椒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可侵染茎、叶、果。叶片受害病斑圆形或近圆形,扩大后边缘绿色,中央暗褐色,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易脱落,温度高时病部可见到白色霉状物;果实染病多从蒂部开始,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潮湿时,表面密生灰绿色霉状物;茎、枝上病斑多呈褐色或黑褐色条斑,也造成根…  相似文献   

2.
几种辣椒病害的识别和防治一、辣椒疫病(一)疾病的识别初期茎基部产生水浸状小病斑,扩展后环切土表上下茎部,变成褐色或黑褐色,常不被发现,至植株发生凋萎甚至成片枯死方知病情严重。病斑出现在枝杈上,颜色加深。若果实感染迅速软腐,病部长白霉,干燥后成僵果。叶...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栽培的番茄 ,由于在温度、湿度、光照、肥水管理等方面与露地栽培有所不同 ,病害发生的种类及危害程度上也有所差异 ,在病害防治方面也应采用相应的措施。1 番茄早疫病1 .1 症状表现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 ,主要危害叶、茎、花、果。叶片上病斑为不断扩展的轮纹斑 ,具浅黄色晕圈 ,中部出现同心轮纹 ;病茎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轮状病斑 ;叶柄产生椭圆形轮纹斑 ,一般不将茎包住 ;果实染病产生凹陷的黑褐色病斑 ,后期出现黑色霉层。湿度大时各部位的病斑均形成黑褐色霉状物。发病中后期往往造成断枝、落叶和落果。1 .2 防治方法 该病…  相似文献   

4.
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症状特点 辣椒疫病在辣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成株期受害较重。苗期发病,表现为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严重时全株枯死,又称苗期猝倒病。成株期发病,尤以茎基部受害最为严重,最常见的症状为分权处变为黑褐色或黑色。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出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色条斑,病部明显缢缩,造成地上部折倒。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3cm,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湿度大时可见白霉。  相似文献   

5.
<正>1区别1.1病害症状猝倒病发生时,幼苗大多从茎基部感病,初为水浸状,并很快扩展,茎基部缢缩变细,病部不变色或呈黄褐色,病势发展迅速,在子叶仍为绿色、未萎蔫时即倒伏。苗床湿度大时,病残体及周围床土上可生一层絮状白霉。出苗前染病,引起子叶、幼根及幼茎变褐腐烂。立枯病不产生絮状白霉,不倒伏且病程进展慢,开始发病时产生椭圆形不规则的暗褐色病斑,以后病斑扩大,绕茎一周,病部缢缩,最后叶  相似文献   

6.
线辣椒疫病是由霜霉目疫霉属病菌侵染所致。该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残组织内越冬,若遇合适条件,卵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随流水、雨水冲溅传播侵染辣椒植株根、茎、枝、叶,并在病部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形成再侵染。在线辣椒生长过程中,可发生多次再侵染,导致病害严重发生,辣椒植株成片枯死,叶果萎蔫脱落,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西瓜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疫病 (又叫疫霉病 ) ,近年已成为危及西瓜生产的主要病害 ,此病由真菌德氏疫霉和辣椒疫霉侵染所致 ,除为害西瓜外 ,甜瓜、黄瓜、南瓜、西葫芦、冬瓜等也能感病。常年一般发病减产二~三成 ,严重的可达五成以上 ,甚至绝收。1 症状西瓜疫病从苗期到结果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 ,子叶上出现圆形水渍状暗绿色病斑 ,后中部变成红褐色 ,幼苗近地面缢缩、倒伏、枯死。成株期感病 ,叶面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 ,湿度大时软腐似水煮 ,干燥时易破碎。茎基部发病初期呈纺锤形凹陷暗绿色水渍状的病斑 ,然后腐烂 ,病部以上枯死。果实发…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疫病亦称辣椒枯萎病、辣椒疫霉病,辣椒黑茎病,是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病害,可称之为“辣椒癌症”。辣椒一旦受到该病侵染,植株3~5d后萎蔫,7~lOd便死亡。此时若逢田间灌水,则更容易造成大面积病害流行,使辣椒大减产甚至绝收。目前,该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辣椒的毁灭性病害。辣椒疫病病菌主要靠灌水传播,6~8月是陇东地区辣椒疫病的盛发期,在保护地高温高湿条件下,此病尤为严重。此外,由重茬栽培引起疫病的急剧发生和迅速蔓延,也可导致辣椒大面积枯死。  相似文献   

9.
辣椒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的毁灭性病害。经三年调查表明 ,发病田块已达 70 %以上 ,田块平均株发病率 2 0 %~ 30 %,轻的田块病株率为 5 %~ 10 %,重病田块病株率达 70 %~80 %,一般 6 6 7m2 产量损失 30 %~ 40 %,严重的损失达 80 %以上 ,甚至绝收。因此 ,提高对辣椒疫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及早采取措施 ,减少产量损失 ,是辣椒生产的当务之急。1 症状诊断辣椒疫病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中的辣椒疫霉侵染所致。辣椒受疫霉侵染 ,叶片发病 ,病斑圆形或近圆形 ,直径 2~ 3cm ,边缘黄绿色 ,中间暗褐色 ,湿度大时 ,病部有稀疏白色菌丝体和白色粉状小点 ,…  相似文献   

10.
1 豇豆疫病 该病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豆荚。茎蔓染病,多发生在节部或节附近。病部初呈水浸状不定形暗色斑,后绕茎扩展,茎蔓呈暗褐色缢缩,病部以上茎叶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皮层腐烂,表面产生白霉。叶片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周缘不明显,扩大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的淡褐色斑,表面生稀疏白霉,即孢子囊梗和孢子囊。豆荚染病多腐烂。  相似文献   

11.
灰霉病是近年来保护地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它主要危害果实,对生产造成的损失较大,严重时可导致绝产. 1症状该病可为害花、果实、叶片及茎.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多从果顶萼片部发病,后向果面发展,致果皮呈灰白色,水浸状软腐,病部密生灰褐色霉层,病果初期不脱落,后期大量落果;叶片染病先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轮纹,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叶片枯死;茎染病,开始亦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时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死亡.  相似文献   

12.
1辣椒根病的识别 1.1疫病疫病又叫黑茎病,是辣椒的毁灭性病害,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尤以挂果后遇水发病最重。幼苗发病多在根茎上部,最初呈水浸状、暗绿色,后形成菱形大斑.病部缢缩,呈黑褐色,幼苗易折倒伏。  相似文献   

13.
1 晚疫病 1.1 田间症状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病薯栽入田间直接发病烂芽;病株出土传播病菌,叶尖易结水露部位先出现症状,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先颜色变深,在枝权部多发,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多在脐部或土中的朝上部位先发病.  相似文献   

14.
番茄疫病,主要发生在秋番茄上,但近年来,本区早春大棚番茄也开始大面积发生,上升为危害仅次于番茄青枯病的病害。番茄疫病传播速度快,严重时短期内造成大量烂叶、烂果、死株,甚至绝收。1 症状番茄疫病从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可为害叶、茎、果。幼苗受害时,叶片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并向主茎扩展,茎变褐色缢缩,导致幼苗萎蔫或折断死亡。成株期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并向上蔓延。但病害严重时,植株上、下部叶片几乎同时感病。叶片发病时,病斑先从叶尖、叶缘开始,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褐色,病斑不规则。湿度大时,病斑边缘生白霉,干燥时,病…  相似文献   

15.
1韭菜疫病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1.1发病症状:韭菜的根、茎、叶、花薹等部位均可被害,尤以假茎和鳞茎受害重。叶片及花薹染病时多始于中下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有时扩展到叶片或花薹的一半,病部失水后明显缢缩,引起叶片、花薹下垂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白霉;  相似文献   

16.
1、番茄灰霉病1.1危害特征。番茄灰霉病常发生于幼苗期及定植后的茎基部和青果。发病部位褐变,生成灰白色霉层,病害严重时,整株枯死。茎基部发病时,接近地面的果实常发病。受害后的叶片于边缘向里形成楔形灰褐斑,并沿萼片和脐部产生软腐,初灰白色,湿度大时出现暗灰色霉层,有时脐部形成褐色环带,向胴部扩展。茎部病斑椭圆形或长条形、灰褐色,潮湿长灰色霉层。花感染后易早衰变褐。  相似文献   

17.
葱蒜类常见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疫病 疫病是韭菜的重要病害,还可危害葱、蒜等作物。主要危害假茎和鳞茎,叶片、花类、根也可被害。患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当病斑扩展到叶片的一半时,叶片呈湿腐,叶、薹下垂。鳞茎受害,根盘处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绿色腐烂。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稀疏霉层。高温(25-32℃)、高湿(相对湿度在95%以上)是该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连作、地势低洼积水、土壤粘重等发病重。  相似文献   

18.
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相对低温和多湿条件下常有发生,尤其是保护地的蔬菜受害较重。由于连年重茬导致菌核在土中逐年积累,目前已成为大棚蔬菜栽培中的重要病害。现将大棚茄果类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症状识别蔬菜感染菌核病后,一般病部在湿度大时产生絮状白霉并形成黑色菌核,能引起湿腐但无恶臭,这是病害的主要特征。茄果类蔬菜茎、叶、果实等均能被侵害。叶片多自叶缘发病,初呈水渍状淡绿色,后变浅灰褐色,高湿时产生少量稀疏白霉,病部扩展快,可致病叶腐烂或枯死。茎部发病多由叶柄基部侵入,向两端蔓延并环绕茎,边…  相似文献   

19.
李登绚 《北方园艺》2006,(2):130-131
辣椒疫病亦称辣椒枯萎病、辣椒疫霉病、辣椒黑茎病,是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病害,可称之为"辣椒癌症",一旦受到该病侵染,辣椒植株3d~5d萎蔫,7d~10d便死亡,此时若逢田间灌水,往往容易造成大面积病害流行,甚至绝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辣椒的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20.
辣椒疫病是一种发病周期短、流行迅速的毁灭性病害。由辣椒疫霉侵染所致,借助气流、雨水或灌水传播,尤其在大棚温室集中产区常大面积发生。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