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探明不同间伐强度对重庆地区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在重庆市綦江区北部林场选择马尾松人工纯林(18年生)开展抚育间伐试验,分别设置弱度间伐(间伐株数占总株数的15%,保留密度1410株·hm~(-2))、中度间伐(间伐株数占总株数的30%,保留密度1155株·hm~(-2))、较强度间伐(间伐株数占总株数的45%,保留密度900株·hm~(-2))、不间伐(保留密度1650株·hm~(-2))等4种间伐强度。间伐3 a后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显著提高马尾松人工林林分胸径的生长,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量在一定范围内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明显提高;不同间伐强度对马尾松林分平均树高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单位面积林分蓄积量大小依次为:间伐强度30%>间伐强度15%>对照组>间伐强度45%。说明间伐强度30%已达到了最佳的林分质量和收获量,是该区域马尾松人工林最优的抚育间伐强度,而1155株·hm~(-2)是较合理的伐后密度。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5a生的马尾松人工林进行抚育间伐强度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效应最佳,强度间伐的蓄积量最大;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和林分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定量间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马尾松林分胸径与冠幅之间的相关规律,编制了林分适宜密度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规律,胸径生长过程,林分平均胸径与间伐木平均胸径、间伐木平均胸径与间伐木平均树高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从中选择出最佳的相关关系式,并据此确定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的起始期,间隔期,间伐强度,间伐蓄积量,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抚育间伐、选择造林密度及提供营林设计和调查规划参考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抚育间伐强度效应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在福建省福安市甘棠镇眉洋村的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中进行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试验,2001年进行调查,结果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其胸径生长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增大抚育强度增加单株材积,但单位面积蓄积量减少;不同抚育强度对林分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马尾松林分胸径与冠幅之间的相关规律,编制了林分适宜密度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规律、胸径生长过程、林分平均胸径与间伐木平均胸径、间伐木平均胸径与间伐木平均树高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从中选择出最佳的相关关系式,并据此确定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的起始期、间隔期、间伐强度、间伐蓄积量,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抚育间伐、选择造林密度及提供营林设计和调查规划参考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6.
对马尾松人工林采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和间伐方法后进行林分生长量比较,结果表明,抚育间伐的株数强度以第一次35%,第二次15%较为适宜,马尾松的林分生长量最高,林分总蓄积量达264.982 m^(3)/hm^(2);抚育间伐方法以两次都采用下层疏伐对促进马尾松林分生长的效果最为显著,林分总蓄积量达221.588 m^(3)/hm^(2)。  相似文献   

7.
根据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四年的结果,就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而对胸径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随问伐强度增大,胸径提高量也增大,大径木比重增加,离散度低;冠幅也有随之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马尾松做到合理间伐,给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于1982年4月在江宁县东善桥林场铜山分场小金山进行了马尾松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的试验,现已取得了初步结果。 一、试验概况 试验地为低山丘陵,林分为1965年营造,初植密度每亩400株。由于密度大,间伐迟,自然整枝达2/3。林地为砂壤士,含石率达15%左右,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肥力中上等。坡向东,坡位中部。为避免误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马尾松中幼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即间伐的时间、方法、强度、原则。旨在增加马尾松林单位面积的总出材量,提高材质和材种规格,缩短工艺和数量成熟期,保证最高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0年生马尾松林分抚育间伐2年后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探讨抚育间伐对马尾松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能对当地今后的马尾松林分抚育间伐工作作出科学指导。调查数据表明:抚育间伐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有显著影响,对树高生长的影响与间伐林的林分密度有关,对单株生长的生长也有显著甚至极显著的影响,而对林分蓄积生长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11年生飞播马尾松林进行综合抚育间伐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的间伐强度和次数均产生不同的效果。胸径生长以间伐强度大和2次间伐为好;树干形质以间伐强度小为好;间伐对树高、冠幅、林木分化等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抚育间伐强度对其生长量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育间伐是培育森林的1项重要营林措施,同时又可以早期利用其木材的主要途径。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木单株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的影响,通过对13a生马尾松林作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对其单株胸径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广西宁明和凭祥4年马尾松间伐试验证明,间伐能显著促进胸径生长,随间伐强度增大,胸径定期生长量加大,间伐对树高影响不明显。蓄积生长量和总蓄量是随间伐量加大而降低的。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作为广西的一种引种的树种,在近几十年的造林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保持怎样的林分密度,才使得其效益达到最大化。文章采取3种不同的间伐强度,进行研究,保留1300株/hm2、1600株/hm2、1900株/hm2,分别作为强度间伐方式、中度间伐度方式和弱度间伐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马尾松的胸径和单中度间伐方式保株材积的促进作用最大,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影响不显著,中度间伐单位面积蓄积最大。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人工同龄纯林自然稀疏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马尾松4~20年生不同密度的人工同龄纯林生长资料的分析表明:第1次树高生长分化高峰期在4~7年生,第2次在11~14年生,幼林郁闭后林木直径分化状态比较稳定。中幼林期抚育间伐主要采伐劣等木,进入近熟林期后除采伐劣等木外,还可采伐一部分中等木。间伐施工应以留优去劣为主,适当照顾均匀。总稀疏强度与密度呈正相关性,出现稀疏的时间随密度增大而提前;连年稀疏强度高峰期出现在林分郁闭后的一段时间内。根据总稀疏强度与稀疏时间同密度的关系可确定不同密度林分的间伐强度与时间。利用马尾松人工林观测资料拟合出与立地条件、现存株数密度、林龄三因子相关的自然稀疏模型,从而可推算出不同立地条件的自然稀疏表,为马尾松人工林密度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马尾松人工纯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开展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套种红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分林冠下套种红锥其造林成活率较高,造林成活率达90%~94%,而不同处理间造林成活率差异不显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套种红锥生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中度抚育间伐后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5~0.6对套种的红锥生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7.
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间伐强度的规律性,试验采取弱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及对照等5种不同强度的间伐处理。试验表明,抚育间伐可以促进林木生长,提早成林,提高立木质量和获得短期的经济收入,但不能提高林分的收获量。以林分直径生长量与材积生长率以及其它有关因素来衡量,杉木抚育间伐应以强度间伐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飞播造林林分抚育间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南方主要飞播造林树种之一,我省有大面积马尾松飞播林分,进行马尾松飞播林不同密度林分间伐始期、间伐强度、间隔期、抚育间伐综合效果定位试验研究,选择最优间伐方案用于生产实践,使马尾松飞播林速生、丰产、优质,是本试验的基本目的。本文根据马尾松飞播林3个试验区,27个固定样地,5年的观测数据,对马尾松飞播林间伐起始期、间伐强度、间隔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飞播林宜在飞播后8年进行第一次间伐;不同间伐强度与直径生长、单株材积生长呈正相关。林分密度与直径生长,单株材积生长呈负相关;与林分材积增长呈正相关;间伐间隔期以3年为宜。  相似文献   

19.
油松飞播幼林抚育间伐技术的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首先对油松飞播幼林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林分密度对林木各个生长因子的影响程度。除对高生长影响不明显外,对胸径、冠幅、单株材积等都有明显的影响。其次,确定了油松飞播幼林抚育间伐的技术指标,即确定了抚育间伐的起始期、间隔期、间伐强度、合理保留密度及抚育间伐方法等指标。并编制了“油松飞播幼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一览表”。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纸浆原料林对不同间伐强度的生长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纤维含量4551%~6192%,纤维长度达44~6.5mm(周政贤等,1989),是造纸工业原料林发展的主要树种之一。但由于湖北省本地种源的马尾松在干形、材性、速生丰产性、耐瘠薄和抗病虫害等方面均不如南方种源的高州马尾松(李传志,1983),因而湖北及其它省市已从广东大量引种高州马尾松。为更好地掌握高州马尾松的生长规律,确定其造纸工业原料林的合理密度和经营管理措施,笔者对高密度高州马尾松纸浆原料林对不同间伐强度的生长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1 试验地点与材料高州马尾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