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现有市属常年商品菜地25259亩,年种植茭白等水生蔬菜3.5万亩次,成为上海市商品菜的重要基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蔬菜实行放开以后,菜区各级干部认真贯彻“郊区生产为城市服务”和“菜区生产以菜为主”的方针,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生产设施,促进蔬菜生产稳步发展,特别实行放开蔬菜市场、放开蔬菜品种、放开蔬菜价格的三放开政策后,我县按照“放、建、管、转”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品种结构,稳定生产基础,强化流通服务,使全县蔬菜生产在改革中稳步发展,为服务城市、丰富市场供应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
《长江蔬菜》2003,(1):56-56
海口市已开始执行无公害蔬菜市场准入制度,初步选定新港果蔬批发市场以及龙舌坡、龙华、龙昆南和海甸三西路零售市场五个试点。据《海南日报》报道,无公害蔬菜市场准入制度规定:检测不合格的蔬菜不能进入批发市场,另外蔬菜零售市场制定了检测制度,检测合格的产品可挂“无公害蔬菜”牌进行经营。海口市在5个试点市场设立了检测室,配置了检测仪器。蔬菜在进入批发市场前,将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当场检测不合格的,送到海口市瓜菜检测中心检测,不合格者退货,或就地销毁。批发商的蔬菜产品连续三次检测不合格的,将取消其批发资格。在零…  相似文献   

3.
<正>蔬菜直销,以门店为依托,消除社区蔬菜供应网点空白、发展蔬菜批发零售直销对接的一种新模式,如今在大街小巷已不乏蔬菜直销店的身影。它们的设立,于民而言,带来的是一出家门即可选购的便捷;于商而言,选择的是高昂成本下的零售网络覆盖;于蔬菜产业而言,意味的是批发、零售等多业态并存并补充发展的格局形成。蔬菜直销是蔬菜产业在新时期为迎合市民需求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正>提起蔬菜产业结构调整,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种什么菜能多卖钱,今年什么菜在市场上不受欢迎,明年应改种什么等问题。这种对种植结构的狭义而不完全的理解,根本体现不了当今所提出的蔬  相似文献   

5.
我县的蔬菜产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参阅了《长江蔬菜》刊登的生产经验及先进技术,扭传了多年来菜价高,市场紧张,群众不满的局面,出现了品种多,数量足,价格平稳的好形势。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工作:一、整顿专业菜队,去年对菜农实行粮菜挂钩。种一亩菜吃40%的口粮(含油、煤、化肥),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2001,(1):55
谈起蔬菜生产,大家关心最多的是种什么好。那么究竟种什么好,寿光市三元朱村科技示范户王继成说,名优特稀品种固然好,但不可能人人都去种,什么品种也存在供求平衡问题。原则上,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就能卖出好价钱,就能产生高效益。 王继成认为应该在搞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紧跟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现在,特菜稀菜野菜虽然有市场风险,但价格高,效益好。象这两年寿光的樱桃番茄、南京的芦蒿、北方的蕨菜等。如果能结合订单,消除市场风险,那是最好的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有这个运气,应该首先学会怎样种。 怎样种的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在,有的菜农,还没有意识到蔬菜供求关系的变化,普通蔬菜已经在市场上饱和了,人们开始追求绿色食品了。但他们还在一味地使用剧毒农药,甚至连呋喃丹也大量使用。这样的产品是绝不会长久的,甚至可能出现卖难的问题。以后种菜,应该多学一些新技术,多施一些有机肥、生物肥、生物农药等,禁施中高毒农药,少施化肥,生产绿色食品。总而言之,现在的菜农应该产前调查市场、学好技术,既要决策好种什么,又要知道怎么种,产后还要发布信息、积极销售。 刘立功供稿  相似文献   

7.
李靓  穆月英 《中国蔬菜》2017,1(6):62-69
从蔬菜产业的纵向看,批发和零售是两个重要环节,蔬菜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走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北京市场为例,以番茄和黄瓜两种果类蔬菜的按日批零价格为对象,运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蔬菜批零价格间的传导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揭示蔬菜批发价格在蔬菜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蔬菜批零价格走势基本一致,相关系数很高;批零价格间存在批发价格向零售价格单向传导的因果关系;批零价格的传导是顺畅的,但不同种蔬菜传导的时间效应有所不同;批发价格在蔬菜价格形成中占据主导作用,当蔬菜价格受到冲击时,若零售价格过高则其会向着批发价格下调,若批发价格过高则零售价格会随之走高。  相似文献   

8.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兴起解决了许多农业种植问题,给老百姓的餐桌文化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却对传统田地蔬菜带来了冲击。但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因其发展时间稍晚,技术仍在不断完善,取代"田地菜"还需时间。本文就大棚蔬菜种植的发展历史、技术难点、与"田地菜"的比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价格导向往往会影响供求平衡,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比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着市场的供求关系,这只"手"就是平均利润率,通俗讲就是什么挣钱做什么.蔬菜市场同样适用此规律,但蔬菜作为农作物,属于生产周期长的商品,当下市场反应的价格通常具有滞后性,农民看什么挣钱种什么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不赚反赔.再者,种植面积、自然气候、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人为操弄等诸多因素都能左右蔬菜价格的起伏,但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种植面积和自然气候因素,也就是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是影响菜价的主因.  相似文献   

10.
南昌市现有零售菜场53家,其中国营4家,转制16家,集体33家,全部隶属南昌市蔬菜公司。近几年来,在放开搞活的形势下,零售菜场普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开展卖菜为主、多种经营活动,对促进生产,满足消费,稳定市场平抑菜价,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零售菜  相似文献   

11.
《长江蔬菜》1987,(3):17-17
蔬菜市场放开后,蔬菜的商品性越来越强。统购包销时,不论菜的质量如何,交给收购站就行了,现在质量不好卖不出钱,上市时间不对路也卖不出钱,因此如何种好菜就大有学问,要掌握信息,研究市场和消费者的心理。现在蔬菜市场的主攻方向,依然是春、秋两淡,别人种植少的品种,就是我注意种植的品种。为了解决春淡,我在“早”字上下功夫,攻秋淡则在“巧”字上做文章。比如前年11月我在大东门市场观察到秋莴苣很俏销,就走访了其他乡的老农并向他们学习种植经验,去年秋季种了0.9亩秋莴苣,收入1000多元,生产不费劲,销售也方便。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蔬菜市场价格大起大落,"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频繁发生,"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屡屡出现,成为政府、学者、媒体关注的焦点。如何稳定市场价格,实现我国蔬菜生产、销售的高效对接,既关系着数以千万计菜农的利益,也关系着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大白菜在我国种植普遍,产量巨大,是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蔬菜,在蔬菜整体价格形成和传导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其价格的稳定与否关系着蔬菜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蔬菜放开搞活的新形势,在大中城市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批发交易市场,由国营商业部门经营管理,显得非常必要。本文结合南昌市的实际。探讨批发交易市场在蔬菜商品流通中的各项功能。一、市场调节功能批发交易市场既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又是执行政府指令性计划,承担市场责任的国营商业机构。它一方面通过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方法,吸引各方客户进场进行蔬菜交易,同时也进行一些自主性蔬菜经营;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城市蔬菜供应涉及到生产、批发、零售、加工、储运、科技、物资以及城市建设等各个环节,是一个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蔬菜批发环节处于生产和零售的中介,国家对城市蔬菜供应的领导管理,是通过国营批发机构实现的。因此,深化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革蔬菜批发流通环节。  相似文献   

15.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下.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郊区蔬菜生产的发展,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本市蔬菜供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市郊蔬菜设艺化、园艺化的实施增加了市场蔬菜的数量,商品档次也得到提高。外省市客菜的大量流入,既增加了市场供应量,对丰富本市市场、调节淡旺、调整品种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零售环节、集市贸易十分兴旺,菜场超市卖菜稳中有增。可以这么说,在本市蔬菜产批零三环节上,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形成市场的市场经济机制正逐步形成,市场抗波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市场蔬菜供应已初步进入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品种丰富、价格相对合理、市民购买方便的良性循环。 根据市委书记黄菊同志提出的“把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联系起来,按照郊区要体现实力和水平、市区要体现繁荣和繁华的要求,以实现产业化、连锁化、规格化和科技化为目标,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的要求。现就本市蔬菜批发市场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问题,提出以下  相似文献   

16.
蔬菜批发是蔬菜商品流通的大动脉、总枢纽。根据市委、市府的决定,本市蔬菜产销体制从1991年11月起,由原来的大管小活改为放开市场,放开价格,与此同时,市国营蔬菜公司所属的蔬菜购销  相似文献   

17.
黄志欣 《吉林蔬菜》2010,(5):105-105
<正>在吉林省,夏秋时节是蔬菜盛产的旺季,棚菜、保护地菜以及农家小院的蔬菜大量产出。这时,大量的蔬菜产出,市场严重饱和,这时的价格最低的时候,又黑又亮的嫩茄子,3~5元一麻袋,有的蔬菜甚至白给人家都不要,比如西葫芦、南瓜、黄瓜等就会白白扔  相似文献   

18.
一、市场现状 上海蔬菜经营自1991年全面放开后,加大了产销体制改革的步伐,蔬菜批发市场得到了发展,较为顺利地进入市场经济,形成了基本适应目前产销体制的蔬菜批发市场体系。打破了蔬菜批发长期以来由蔬菜总公司独家经营的局面、形成了国有、集体、商业、农业等多元经营,产地、销地分工比较明确,吸纳客菜和中、远郊菜并举,以蔬菜批发为主,兼批水果、南北货、粮油的综合市场新局面。 (一)市场分类 据调查统计本市现有批发市场49家,从业人员4535人。1995年经营总量 169.04万吨,总成交额达20亿元。其中蔬菜156. 6万吨,占市场经营总量的 92.6%,占全社会供应量 95%左右,成交金额13.8亿元。在这49家批发市场中,蔬菜总公司26家,农办管理20家(其中3家与蔬菜总公司联营联办),区副食品公司2家,其他1家。其中29家市场主要是供应市区吃菜的销地市场,20家主要以解决菜农卖菜难的产地市场,其销路主要是“四直”和搬往销地市场。从市场布局看,市中心3个,浦东6个,北区7个,西北地区7个,西和西南7个,其余的19家在中远郊产地。年经营量4万吨以上的市场有曹安、真如、北市、中山西、南市、大场、塘桥、北郊、华亭、华新等市场,1995年蔬菜经营总量达81.3万吨,占全市批发市场经营总量的51.9%。交易形式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19.
<正>"菜随便采、钱随意给"、"菜贱伤农"、种菜难卖菜更难……没有遭遇卖菜难的蔬菜种植者,还有多少?二哥点菜,聊一聊蔬菜大面积规模种植的现状、风险与对策。1蔬菜种植的现状1.1卖菜难起来了据商农网2017年3月1日文章报道:春节后期间,28种蔬菜均价跌13.6%,其中的26种价格下降。与2016年同期相比,个别品种跌幅巨大,洋白菜跌78.0%、胡萝卜跌76.9%、大白菜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经过近五年的改革实践和不断完善,形成了放管结合、以放为主的蔬菜产销体制。1989年,在蔬菜市场全部放开的条件下,蔬菜产销两旺,市场供应基本均衡,零售价格比上年上升6.4%,低于全国平均数2.5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31.4个百分点。同期用于蔬菜的财政补贴为1500万元,比上年减少22%:按420万吃菜人口计算,人平3.75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是较低的。回顾过去一年,我们通过计划指导和宏观调控,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都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