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201710月11~14日,由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主办的"全国蚕种微粒子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在东台市举行,来自全国18个蚕桑生产省市区、128位蚕种生产、科研、教学、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蚕桑生产的疫病,几年来,在全国局部地区发生较重,损失较大。为进一步增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意识,规范防控技术,提高蚕种质量,保证蚕农利益和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邀请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沈中元研究员,浙江大学鲁兴萌教授,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提高蚕种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我市最近举办了为期47天的蚕种场、技术人员培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各场管生产的场长和技术人员37人。在培训期中,从浙江省蚕种生产部门聘请了养蚕、制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老师,采取边讲理论课,边进行生产实习,每个学员养蚁蚕2克,一直到制出蚕种,老师根据蚕儿不同发育时期进行直观教学,如采用尼龙纱收蚁;蚕儿起眠时加湿网防止不脱皮和半脱皮蚕;蚕体用漂白粉液消毒等。学员们反映:这种学习方法学得懂、用得上、记得牢,收到了  相似文献   

3.
我国蚕种场的现状与改革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蚕种生产的特点 养蚕五要素:种、桑、屋、箔、蔟,种排在首位.蚕种,可以说是蚕业生产、蚕业科技进步的核心因子.蚕业行政管理,蚕种的监督管理是重点;蚕业技术推广,蚕种的订购、催青、发放是重点;蚕业科学研究,新蚕品种的选育是重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十年盐城市蚕种生产和销售情况的剖析表明蚕种生产和经营的组织管理、技术性和生产质量安全风险基本控制;突发性自然灾害是蚕种生产和经营的主要风险;茧丝行情对蚕种市场的冲击是可以缓和的;外调蚕种的饲育风险威胁着农村生产和社会稳定。并提出了建立蚕种生产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加大蚕业基础研究,加快蚕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蚕业抗灾、减灾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 全省秋蚕种生产会议最近在成都召开,各市(地、州)和省属蚕种场、冷库、西农、蚕研所、蚕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从加强种场管理和提高蚕种质量方面,交流了春季蚕种生产及原蚕基地建设的经验,讨论了发放生产许可证的实施办法和省府(86)110号文件,并研究了全面改制推广散卵的措施,落实了秋蚕种生产任务。会议认为:今春蚕种生产在各级业务部门和种场职工的努力下,三级蚕种均完成了生产  相似文献   

6.
李乙 《广西蚕业》2014,(2):33-33
2014年6月3-6日,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在南宁举办全区蚕种质量技术标准宣贯暨检验检疫员培训班。全区30家蚕种生产单位的质量负责人和检验人员,以及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蚕种生产技术干部共60多人参加培训学习。自治区农业厅谢东副厅长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开班仪式由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祁广军站长主持。  相似文献   

7.
李有江 《蚕桑通报》2006,37(4):48-50
蚕种是蚕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也是蚕种行业赖以生存的唯一产品。蚕种质量的优劣、蚕种的供给安全,不仅关系到蚕种生产企业的声誉和存亡,而且关系蚕业生产的兴衰和社会稳定。目前我省90%的蚕种以原蚕区的形式生产,原蚕基地的稳定性和原蚕户的生产积极性对蚕种生产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市蚕桑生产的不断发展,农村用种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村用种量已超过了现有蚕种场的生产承受能力,于是农村原蚕区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增加和扩大。1992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78.7万张,其中有56.2万张是在农村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71.5%(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蚕种28.1万张);1993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99.3万张,其中有77.2万张是在农村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77%(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35万张);1994年,盐城市各蚕种场生产蚕种104.5万张,其中有85.4万张是在原蚕区生产的,占生产总量的83%(外市蚕种场在我市农村原蚕区生产蚕种56.5万张)。由此可见,农村原蚕区的蚕种生产已成为我市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近几年农村原蚕区生产发展太快,管理不甚完善,局面比较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落实今年蚕桑生产任务,省农业局子2月28日至3月3日在户县召开了蚕种生产座谈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地区行署主管局主管干部或蚕技站长;各蚕种场场长和主管技术、财务人员及原蚕区负责人;科研单位有关人员;省级各有关局也派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落实了1982年蚕种生产和发种任务;讨论制定了《蚕种生产管理条例》和《蚕种质量检验标准和办法》,落实了今年育苗栽桑和蚕茧生产任务及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为友 《江苏蚕业》2004,26(1):45-46
<正> 原蚕区非蚕种生产期是指在原蚕区未饲养原蚕、繁育蚕种的某一特定时期,是蚕种生产期的一个延续阶段,具有生产间隔长、操作细节多、实施对象广等的特点,因此其管理工作的好坏对蚕种品质的优劣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农村原蚕区一般春季搞蚕种生产,其它季节从事丝茧生产或闲置弃产抛荒,势必造成病原累积多、虫害发生率高,环境、桑园  相似文献   

11.
<正> 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蚕种生产操作技术指南》是一本蚕种生产操作技术的工具书。该书详细介绍了蚕种生产准备、催青、饲养、种茧管理、采种、蚕种保护、浴消及整理、蚕种冷藏和人工孵化、原蚕区蚕种生产、微粒子病预防检查以及消毒防病等蚕种生产全过程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规则和标准,能为蚕种场(站)、农村原蚕饲育区和蚕种冷库的技术员、工人和蚕农提供全面的、明确的操作方法和可靠的技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取建设雄蚕茧生产基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DB 3305/T 26.2—2009《雄蚕茧生产技术规程》等标准,抓雄蚕茧生产技术的培训,与蚕农签订订单,实施雄蚕新品种的推广及种、茧、丝一体化开发应用等技术措施;加快了雄蚕饲养的推广步伐,提高了雄蚕种繁育技术,规范了雄蚕饲养技术,提高了雄蚕饲养水平,体现了雄蚕的"优质优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雄蚕种无论是产茧量、产值、丝质均比普通品种提高。2006—2009年共推广雄蚕种99 654盒,饲养雄蚕种比饲养普蚕种共增加效益2 558.6万元,平均每盒雄蚕种的产值比普通种增加256.75元。  相似文献   

13.
浅谈原蚕区提高蚕种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种是生产资料,属有生命的特殊商品,也是蚕茧丰收的基础。蚕种生产计划性强,少则缺种,致使蚕茧减少;多了则浪费桑叶,过期作废,毫无价值。而且蚕种也是蚕业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及效益,从而也影响到农民的经济利益和养蚕积极性。但是影响蚕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除原蚕种的质量、原蚕的催青处理、原蚕的饲养、制种等属主要因素外,其它与蚕种保护、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蚕桑事业的迅速发展,为适应蚕农对蚕种的需求,我场从1980年开始开辟原蚕区生产蚕种,近十年共生产蚕种727630张,占全场生产蚕种总数的43.05%,特别是近三年原蚕区蚕种所占比例逐年提高,1988年占48.53%,1989年占64.71%,1990年占70.63%。原蚕区生产蚕种,注重蚕种质量是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就我们在工作中的体会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我区蚕桑生产发展中,农村原蚕生产是扩大蚕种生产,保证蚕种供应的主要途径;农村原蚕生产有利于蚕桑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增加农民种桑养蚕的收入;有利于提高蚕种场生产的效益。建议农村原蚕生产要加强做好防“微”工作,加强农村原蚕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桑园管理,加强原蚕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我区蚕桑生产蚕种的供应,促进我区蚕桑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坤元 《江苏蚕业》2001,23(1):41-42
目前我省原蚕生产仍占整个蚕种生产的50%左右,我们场的原蚕生产占90%左右,场内桑园主要用于三级原种生产及新品蚕种的研究,因此对原蚕区进行规范化建设,确保蚕种的高质量是我们场的主要着眼点,是质量、信誉的支撑点,下面就我场规范原蚕区生产建设所做的工作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7.
<正> 1987年全省蚕种生产会议,最近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15个市(地、州)主管蚕种生产的同志,国营蚕种场业务场长、冷库负责人、三级制种场的生产科长及省蚕研所、省蚕丝学校的代表等共83人。会议重点总结交流了提高蚕种质量,改制散卵,防治微粒子病,加强基础建设,提高自有桑园和原蚕户经济效益的经验;安排了1987年蚕种生产计划,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四川蚕业》2019,(2):50-50
6月28日,四川省蚕业协会在成都召开了2019年蚕种生产经营会商会,参加会议的有省蚕业协会蚕种生产、经营会员单位代表,部分蚕业管理部门代表列席会议,共计30余人。会议根据四川省蚕业协会《蚕种市场价格协商办法》对2019年一代杂交蚕种成本进行了测算,参考当前茧丝市场行情和全国主产省区蚕种价格,商议2019年至2020年度全省蚕种建议价格。各参会单位代表还就春蚕生产、产业推进、蚕种生产、蚕种研发创新、蚕种质量提升等作了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3月23日上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南宁市举行全区蚕业工作会议暨蚕桑产业扶贫工作培训班。12个蚕桑生产市及41个蚕桑生产县(市、区)蚕业站、经作站站长、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6个分院院长、22家蚕种场场长、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本站相关人员共150多人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谢东、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交流了2016年全区蚕桑生产情况,部署了2017年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鲁成教授介绍了国  相似文献   

20.
贾仲伟 《江苏蚕业》1993,(2):40-41,39
<正> 随着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蚕种生产数量逐年增加,农村原蚕区蚕种生产也不断扩大。农村原蚕区在省、市、县、场、村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据统计原蚕区生产量已占总生产量的60%以上,成为我省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原蚕区生产发展较快,农村饲养技术、制种设备条件未能配套适应,管理不甚完善,基地不够稳定,原蚕区生产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加强原蚕基地建设,促使我省蚕种生产稳步发展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一、我省农村原蚕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1.不少原蚕区仍处于零星分散状态1991年全省34个蚕种场,除少数场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