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正规就业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我国的非正规就业在解决就业困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镇化进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社会保障水平低、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要化解这些矛盾,必须从法律上制订规章,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从政策上扶持,从组织上维权等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历史演变及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演变过程,其特征是:低声望职业、低技术劳动、非正规和流动就业;其局限性表现在:对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提高、土地规模经营产生影响。解决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局限性问题,必须从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土地改革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李明桥  于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150-4151,4192
运用制度经济学通过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背景来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完善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可行性,同时运用局部知识范式通过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主要原因来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完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功能的可能性。从制度和功能两方面推进农村正规金融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运用制度经济学以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为背景来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完善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可行性;同时运用局部知识范式通过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主要原因来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功能创新的可能性,从而提出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以促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完善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灵活就业已成为普遍的就业方式。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单位从业人更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大多为灵活就业。其规模已超过正规就业人员。但如此庞大的劳动群体的社会保障基本上还是空白,直接参加现行社会保险制度还有很多难以回避的困难。这一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分析了灵活就业人更参保的现状,针对此现状具体提出了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缺失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现行的主要就业形式有: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正规就业主要是指劳动者在各类经济组织从业,且所签劳动合同在6个月以上的就业形式,以  相似文献   

7.
非正规就业中的女性农民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主要由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构成,尤以女性居多。由于社会资本匮乏、职业地位和收入低,非正规就业中的女性农民工处境令人堪忧。应通过制度建设,规范非正规就业市场,提供用工信息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发挥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切实保障女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引导她们积极从事非正规的就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非正规就业在各个国家发展迅速。通过对各国非正规就业人员情况的调查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研究,探讨现阶段非正规就业趋势的合理性,客观评价非正规就业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若干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魏佩周 《农业考古》2006,(6):350-352
当前,失地农民面临住房、就业和社会保障三大难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因此,要完善有关法律、政策,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积极扶持农民就业,落实好住房安置,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我国非正规就业群体越来越多,并且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格更容易受到影响和冲击。本文阐述了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的政策覆盖现状及参保现状,发现非正规就业群体参保呈现"自我拒绝"之势,继而从完善户籍制度,打破区域分化、规范劳动关系,加强监督管理、科学理性的看待社会保障权益等几个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国有、集体单位等传统正规部门吸纳劳动力的就业模式,已不符合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低技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我国就业模式必须向以非正规就业为主的方向转换。对此,政府应当采取各种积极的对策,鼓励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就业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12.
9月24日,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出台了《关于做好全省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要以新被征地农民为重点人群,以劳动年龄段内的被征地农民为就业培训重点,以大龄和老龄人群为社会保障重点。《意见》指出,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对象,是指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13.
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抽样调查分析和综合研究认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城乡就业矛盾日显突出,导致输入地政府对外来民工从地域和行业上设置障碍;2.外出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3.劳动力流动成本高,手续繁杂;4.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无法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5.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一定盲目性;6.大量青壮劳动力的外出导致了农业生产本身劳动力的弱质化。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有序流动,需采取以下对策措施:加强领导,把农村劳动力流动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加快劳动用工信息网的建设,搭建劳动供需信息平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降低农民外出务工成本,依法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以西部开发为契机,通过发展当地农村经济来消化剩余劳动力;加大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流特制度改革的力度,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政府要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制定激励政策,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加大政绩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完善基层就业政策执行机制;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优化基层就业环境;消除户籍制度障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就业"安全网;健全法律制度,增强基层就业法律保障,为河南省大学生基层就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山西省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了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外出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教育年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外出劳动力所从事的职业、行业、就业地点、就业时间和外出收入,非正规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劳动力的外出收入。  相似文献   

16.
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危机导致新增劳动岗位减少,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带来企业用工成本增加。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就业人数激增,滞后的就业观念以及产业机构失衡。为此,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就业政策,建立完善的就业反馈体系和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制约着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素,思想观念差、职业技能低下、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大量滞留在农村是主要原因.通过数据调查和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理论得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多方面多角度增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领域,深层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就业形势、就业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以及就业市场不完善等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就业难的关键是国家经济持续、快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工作的督查、落实,完善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就业和用人观念;学校要加大就业指导。只有毕业生充分就业,才有利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的扩张,而是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它通过产业聚集,实现新城镇与产业园区的同步建设,并结合安居工程建设,建立完善住房、就业、社保、教育、医保、卫生服务保障体系,使落户城镇者实现“有事做,有住居”的城镇化;不仅如此,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制度,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促使落户者在各方面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权利。不言而喻,城镇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道为例,通过抽样调查,分析在江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指出当前江苏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失地农民就业政策不完善、缺少制度设计;二是缺乏妥善安置的有效办法,就业渠道过于单一;三是就业市场不完善,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劳动力就业的需求;四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五是失地农民自身存在的不利于就业因素;六是缺乏各种就业培训。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江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1)完善征地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2)积极营造有利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3)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渠道;(4)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5)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升其素质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