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旱地采用秋季全膜双垄沟覆盖穴播栽培谷子,可明显的保住土壤水分、接纳无效降水,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采用秋季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可达3909.09kg/hm^2,比露地种植增产46.7%,纯收入达到11743.5元/hm^2,较对照增加4176.0元/hm^2;其次为早春(顶凌)全膜双垄覆盖春季沟穴播技术,谷子产量达到3713.64kg/hm^2,较露地种植增产39.3%,纯收入达到10794.0元/hm^2,较对照增加3226.5元/hm^2。建议在谷子覆膜栽培上,重点选用秋季地膜覆盖和早春地膜覆盖技术,促进谷子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旱地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榆中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的谷子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谷子覆膜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其中以地膜穴播种植的产量最高 ,为 5 1 4 9.2 5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6 2 6 .86 kg/ hm2 ,增产率达4 6 .1 9% ,新增纯收益 2 73 3元 / hm2 ;膜侧沟播种植的产量为 4 776 .1 2 kg/ hm2 ,较露地种植增产 1 2 5 3 .73 kg/ hm2 ,增产率 3 5 .5 9% ,新增纯收益 1 96 8元 / hm2。因此 ,地膜穴播和膜侧沟播技术是榆中干旱、半干旱山区及同类地区提高谷子产量、增加收入的一项旱作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进行了旱地谷子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量400mm的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种植谷子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地积温,促进了谷子增产增收。7种覆膜种植方式中,秋季全膜、早春全膜、全膜覆土穴播增产效果显著,籽粒平均产量超过3900.0kg/hm^2,生物产量超过5625.0kg/hm^2,水分利用率达到60%以上,水分生产效率达到15kg/(mm·hm^2)。  相似文献   

4.
玉米滴灌技术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滴灌技术在玉米种植上的应用效果,对玉米滴灌技术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技术较露地滴灌种植增产12.9%,增收1917元/hm^2,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3.9kg/(mm·hm^2),提高25.6%;比常规灌溉种植增产21.5%-27.5%,水分利用效率增加50.45-50.98kg/(mm·hm^2)。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谷子在全膜双垄沟穴播技术条件下的水分效应、温度效应及其经济效益,提高水分利用率,对谷子全膜双垄沟穴播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覆盖比半膜覆盖平均增温1.3oc左右,比露地种植平均增温1.9℃左右。全膜覆盖水分利用效率较半膜覆盖提高1.65kg/(mm·hm^2),提高了20%,较露地种植提高2.85kg/(mm·hm^2),提高了40.4%。  相似文献   

6.
食用向日葵是环县一大区域优势产业,年种植面积2万hm^2,由于近年来干旱严重威胁,使食用向日葵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为此,环县从2006年开始在引进杂交食用向日葵品种的同时引进推广向日葵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在曲子、木钵、八珠、耿湾、洪德、秦团庄等乡(镇)4 a累计示范杂交食用向日葵全膜双垄沟播丰产栽培技术105 hm^2,向日葵平均产量3 375 kg/hm^2,较露地食用向日葵平均产量1 830 kg/hm^2增产84.4%,增收9 270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市原州区开展旱作保墒不同栽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覆膜方式下,秋季覆膜玉米产量最高为9735.0kg/hm^2,较常规半膜增产3796.5kg/hm^2,增幅为38.99%;以补充灌溉375m^3/hm^2时主副产品产量最高为2645.43kg/hm^2,增产11.1%,纯收益则补灌量225m^3/hm^2最高,为12769.5元;一膜两季栽培2年玉米平均单产达9374.9kg/hm^2,较对照增产2062.4kg/hm^2,增幅达28.2%;在全膜覆盖条件下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大豆,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20kg/(mm·hm^2),土地利用率提高43%,单产达10481.5kg/hm^2,经济纯收入提高40.39%。  相似文献   

8.
谷子新品种长农0302选育报告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谷子新品种长农0302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SR3522作母本,晋谷16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5--2006年在山西省谷子中晚熟区试中,2a平均折合产量3891.0kg/hm^2,较对照品种晋谷34号增产13.3%.籽粒含粗蛋白12.32%、粗脂肪3.17%、赖氨酸0.21%、直链淀粉(脱脂样品)15.7...  相似文献   

9.
黄芪高产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材黄芪的平衡施肥技术。[方法]以蒙古黄芪为供试品种,施肥处理设4个P水平(0、75.0、112.5和150.0kg/km^2);4个K水平(0、37.5、75.0和112.5kg/hm^2),每个处理均加入N150.0kg/hm^2,研究磷钾配施对黄芪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甘肃高寒阴湿区采用黄芪高产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黄芪产量可超过当地平均产量1.5倍。黄芪在磷中低水平时减产,在磷高水平(150.0kg/hm^2)时增产效果显著,施P较P0增产16.5%,增收6499.5元/hm^2,每公斤P2O5可增产黄芪5.0kg,产投比为8.3;施K较K0增产10.7%-25.1%,增收3582.0—9132.0元/hm^2,每公斤K2O可增产黄芪4.3~20.4ke,,产投比11.9—60.9。[结论]黄芪获得最高产量的氮磷钾量分别为N150.0kg/hm^2、P2O5 150.0kg/hm^2、K2O 112.5kg/hm^2,氮磷钾比为1:1:0.75,获得最经济产量的氮磷钾比为1:1:0.25。  相似文献   

10.
古浪县南部山区辖7个乡镇,95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11.6万人,耕地面积2.67万hm^2,其中旱地面积2.13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9.4%。该区海拔2200-3300m,年平均气温4.9℃,年降水量300mm左右,多集中在7、8、9月,年蒸发量2500mm,适宜种植马铃薯。但由于经济基础较差,自然环境恶劣,种植方式粗放,马铃薯生产广种薄收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转变。为了提高旱区马铃薯的产量,2007年我们示范马铃薯全膜垄侧栽培333.3hm^2,平均产量达到25665kg/hm^2,平均纯收入达到9525元/hm^2,较露地马铃薯平均增收3120元/hm^2。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