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清市大棚葡萄生产始于1995年,目前葡萄大棚栽培面积约26.7hm2,每666.7m2大棚葡萄利润0.6~1.2万元。1996~1998年笔者在乐清市清江镇棉花塘村进行了大棚葡萄优质丰产栽培试验。试验大棚总面积0.2hm2,土地为淡涂粘土(为海涂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常年栽培面积达666.7多hm^2,平均667m^2产值2万元以上,利润1.2万元左右,栽培方式主要有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大棚栽培葡萄较露地栽培具有上市早、产量高、品质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现将大棚葡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增长,本就土地资源贫乏的浙江省温岭市,发展大棚葡萄产业还面临着工业发展、城区扩张以及其他农业产业竞争等多重压力。通过提质增效做好本地大棚葡萄产业的同时,利用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实施积极稳妥的“走出去”战略,是温岭大棚葡萄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徐森富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0):127-129
大棚葡萄栽培是一种较为普通的保护地种植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大棚内环境与露地条件有较大区别,病害发生也有新的特点,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霜霉病等较露地有所减轻,但葡萄灰霉病、穗轴褐枯病发病加重;对此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葡萄种植技术相比,大棚栽培技术更加便捷和高效。在寒冷地区实行温室大棚葡萄栽培,与当地葡萄果实成熟期相比,温室大棚葡萄果实成熟期可提早20~25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温室大棚葡萄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越冬管理,是来年葡萄丰收的基础,冬季管理技术是葡萄越冬管理的关键。阐述了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温室大棚葡萄的越冬管理与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寒冷地区温室大棚葡萄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葡萄大棚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本会于1997年2月份承担了大棚葡萄栽培试验研究项目,历时4个月来,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经验。亩产量达到了2000kg,亩收入达3万余元。现将试验情况与效益分析初报如下。1、试验概况大棚葡萄试验田设在本会星火示范园内(嵋阳卫家屯...  相似文献   

7.
以大棚栽培的奥古斯特葡萄为试材,在葡萄果实生长发育期,每隔7d对葡萄果实的纵径、横径、体积、鲜重、干重进行测定,建立起相应的果实发育教学模型。结果表明:大棚栽培条件下,奥古斯特葡萄的纵径、横径、体积、鲜重发育动态均呈“慢-快-慢-快-慢”的曲线。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葡萄产业的大力发展,大棚葡萄以其众多优势而被葡萄种植户所青睐,大棚葡萄栽培得到了快速发展。大棚种植的葡萄可以早于传统种植的葡萄采摘,从而提前上市,而品质却要比传统种植的葡萄高很多。所以,经济效益自然也要高于传统种植的葡萄。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需要不断地提升葡萄产量,因此,精准控制大棚环境是必要手段。同时,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大棚葡萄栽培中以提升葡萄品质。  相似文献   

9.
我省一些地方利用塑料大棚等保护措施,栽培葡萄已获成功。但是,一般大棚葡萄定植第一、二年没有产量或产量很低。我们为寻找提高前期大棚葡萄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于1987年进行了大棚葡萄间作蔬菜的探索。一、材料和方法大棚面积:667m~2葡萄定植时间:1986年7月12日。葡萄行距:  相似文献   

10.
大棚葡萄种植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病虫害,如黑痘病、炭疽病等。针对当前山西省大棚葡萄的种植情况,本文分析了大棚葡萄常见的病虫害,重点阐述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为大棚葡萄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棚巨峰葡萄连年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 《中国果树》1998,(2):18-20
大棚巨峰葡萄连年丰产栽培技术刘明1吴绍行1王范亭1刘晔1刘美兰1任洪春2(1山东省莱西市果树站,266600)(2莱西市夏格庄镇果业站大棚巨峰葡萄上市早、单价高,能补充葡萄淡季的供应,可以获得丰产高效。巨峰葡萄扣棚的第1年较易获得丰产高效,由于巨峰在...  相似文献   

12.
正因冬春光照不足,设施大棚种植蔬菜效益不佳,陕西省旬阳县小河金田、双河隆科、吕河丰裕设施园区大胆尝试,将部分蔬菜大棚改种葡萄。笔者发现,这些葡萄大棚秋冬早春行间长满杂草,既不利于葡萄生长,又增加了人工除草费用,还造成光热资源浪费,影响园区对外形象。如能在大棚葡萄行间套种草莓,即可解决上述问题。1大棚葡萄套种草莓的可行性1.1有可利用的空间葡萄栽植行距2 m、株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南方葡萄大棚促早熟栽培发展较快。浙江省葡萄大棚促早熟面积占葡萄总面积的47.9%,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重庆、广西、云南等省(区、市)也逐步发展大棚促早熟栽培,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在南方葡萄大棚促早熟栽培中,由于棚膜全封闭,遇晴天棚温上升很快。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大棚葡萄的种植以及葡萄保鲜技术为大棚葡萄的种植发展和葡萄保鲜技术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棚葡萄上市早、病害轻、品质优、经济效益好,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先后被列为江苏(葡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地、全国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为精准控制大棚环境,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促进增产增收,作者开展了智能化技术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该文从基地建设、搭建大棚、品种与树型选择、定植、幼苗管理、智能化技术应用、葡萄树体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葡萄栽培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对大棚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我国南方大棚葡萄发展迅速。但由于在葡萄生长期以阴雨天气为主,葡萄(尤其是欧亚种葡萄)容易徒长,花芽分化较差,产量低下,品质下降,已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1]。合理施肥能很好地控制葡萄的生长势^[2],但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拟通过研究欧亚种葡萄在大棚保温栽培条件下的需肥特性,以及氮、磷、钾对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建立欧亚种葡萄在南方气候条件下保护地模式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看,这串葡萄足有3千克,按现在的价格这一串可以卖到40块钱。大棚葡萄早上市一个月,价格翻一番——”2014年7月14日,山东平邑县武台镇南武沟村村民赵建东(图)正在大棚管理葡萄,今年他7亩葡萄都进了大棚,可带来近20万元的收入。近年来,平邑县立足农业大县的优势,向农业强县迈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示范带动,重点发展武台葡萄、铜石大蒜、郑城金银花等16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持资金,扶持优质农产品基地、林下经济、畜牧养殖等高效农业示范片区建设,现代高效农业步伐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8.
宁德市农科所于2002年利用避雨大棚引进优质欧亚种葡萄品种12个,两年的观察比较表明,京秀葡萄早熟、高产、优质、耐贮运,是目前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之一。现将其试种观察情况及大棚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1冬季修剪 大棚葡萄的冬季修剪,与一般露地葡萄基本相同,但在具体修剪方法上略有差别。大棚葡萄的冬季修剪,应将结果母枝剪得短一些,留枝数要适当多一些,主蔓延长枝适当长剪,每个结果母枝留2~3个芽,每平方米架面留10~12个结果母枝。  相似文献   

20.
卓根 《果农之友》2007,(3):50-50
近年来,随着欧亚葡萄(俗称提子)的推广。葡萄的避雨栽培和大棚栽培呈发展趋势。在避雨架下或大棚中的葡萄.枯叶和落叶迟,休眠也迟。翌年春季发芽有推迟的现象.有些品种(系)甚至表现为发芽极不整齐.这对葡萄结果枝的萌发和生长不利。2月底、3月初是南方葡萄扦插繁殖时期.有些葡萄品种早春扦插繁殖后,发芽“蹒跚来迟”.发芽不整齐。如何“叫醒”这些葡萄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