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被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园林绿地生态景观、生态群落的构建基础。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态园林等理念的认知逐步加深,对环境的绿化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生态环境建设要求,实现园林绿地的生态管理,地被植物因其适应性强,繁殖简单,养护管理粗放等特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态园林建设中。本文立足于颐和园的具体情况和特色,对园内人工及野生地被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应用效果等进行调查,旨在使大家对颐和园地被植物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有所了解,并为地被植物合理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阳泉市主要道路行道树的数量、种类、绿化宽度以及道路宽度等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阳泉市主要街道中行道树的应用种类较为单一,道路景观缺乏艺术感,而且存在后期养护管理不足等问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使现状得到改善,更好地发挥行道树在阳泉市城市道路绿化中的生态及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海优秀城市公园、杭州西湖园林中地被植物的调查分析;阐述了地被植物对于园林植物群落,在生态结构与功能、景观效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日常养护管理方面的特点。就目前江浙地区主要城市绿地在园林地被植物应用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突出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花卉景观效果,引入了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八宝景天(Sedum spectabile Boreau)、柳叶马鞭草(Verbena bonariensis)、玉簪(Hostaplantaginea Aschers)4种地被植物,采用播种或植苗的种植方式进行栽植。选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上述4种地被植物在公园的表现进行了研究。试验以单位面积花密度为考量指标,考察了不同的立地条件、种植密度、养护周期3种因素对单位面积花密度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挑选出地被植物花密度最佳的种植条件,在公园进行推广,达到提升公园景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太原市的地理气候条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踏查的方法,对太原市地被植物的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了地被植物的种类、观赏效果及在园林中的应用。最后对地被植物后期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今后地被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植物种类及生长情况,对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分布与应用情况、景观效果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道路绿化常见树种有210种,分属于72科;常见草本植物110种,分属于54科。道路绿地植物群落中,超过95%的树种生长发育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但在配置与应用方面,存在树种资源开发不够、景观效果不够理想、植物配置缺乏特色、养护管理欠妥以及道路绿化乔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兰溪市区内的公园、道路、山林、水体等绿地植物种类及城市绿地半自然环境下自然生长的地被景观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兰溪市城市绿地中有植物64科150种,裸子植物4科12种,藤本植物4种(不包含非人工种植的野生地被植物种类)。建成区主要公园绿地植被群落较为人工化,主要树种较为单一,可以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建成区主要的26条道路应用的绿化树种仅有8种;城市绿地中地被植物群落类型30种。存在城市绿地中植物种类丰富度不够,植物景观特色单一,乡土植物应用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记者丁天茼)为有效治理林地绿地中的裸露土地,进一步提升林地绿地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北京市林地绿地裸露土地治理工作现场会于4月27日,在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召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介绍,大部分市民对林地绿地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看,大家更希望能走入自然,享受自然。推广种植绿地林地的地被植物,不是简单的"黄土不露天",而是建设城市园林绿化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地被植物不仅能把黄土盖得严,也盖得美,盖得活,还能让裸露土地回归它一方沃土  相似文献   

9.
在日益重视环境效应的今天,园林艺术在道路绿化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道路绿化设计不仅仅局限于生态效应,还应当在景观效应上提升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如何营造高层次道路景观效应的角度,结合工程设计的实践进行分析,探讨意境构思在道路绿化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被植物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主干道景观改造中的栽培模式及改造后的景观效果的探讨,表明在主干道景观改造中运用多种具有特色的地被植物,可有效提升植物园主干道两旁的景观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同时指出了地被植物在主干道景观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广种植湖南本土地被植物、适当增加观果植物、重视景观建设的艺术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郭贵香  秦华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1):184-189,196
采用外业实地调查、内业数据分析整理及照片拍摄的方法,对贵州师范大学校园里的地被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园林应用配置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校园内的地被植物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多年生宿根花卉、攀援地被植物、灌木类地被植物及水生类地被植物5类;园林地被植物具有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性质与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季相景观营造,满足园林造景艺术性等4个配置特点。针对校园地被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实行生态配置,丰富植物的群落层次和季相变化,加强地被植物的调整和养护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道路绿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坚持的原则,介绍了城市道路绿化中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的植物选择方法,并以景观游憩型干道、防护型干道、高速公路、园林绿地内道路为代表对其植物配置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陶亢 《广东园林》2006,28(Z2):11-14
通过惠州大道的绿化景观设计,从设计构思、设计手法、生态功能、景观效果等方面阐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平顶山地区乡土地被植物蛇莓进行了种植试验与研究。观测其生物学特性,并作了耐旱性、抗寒性等分析,得出了蛇莓是具有园林推广价值、适应平顶山地区气候环境且园林效果突出、养护管理粗放的地被植物的结果。结合大面积试种试验,探讨了其综合的繁殖技术、管理措施等,为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山西大学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介绍了山西大学校园环境的总体布局和现有主要树种。在对山西大学校园景观绿化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校园道路绿化、初民广场绿化及渊智园和启智园绿化3个方面分析了校园内主要功能分区的植物配置。结合山西大学现有校园植物资源,对大学校园景观植物的配置和应用提出了加强养护管理、加大垂直绿化力度、构建校园生态植物群落等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建设也受到各级管理部门的广泛重视。从先前的绿化只偏重于乔木种植,到如今大乔木树下也要求搭配种植地被植物。传统的绿化植物品种已经无法满足园林绿化工作更高的需求,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耐阴性较好的地被植物,将其应用在实际绿化工作中,合理种植于大树底下,消除大树下因光照不足,植物生长不佳而产生的"黄土露天"现象。以柳侯公园为例,探究了耐阴地被的选择与应用,为获到更好的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地被植物稳定的性状、丰富的品种、景观的多样性都优于草坪和其他灌木,且养护管理相对粗放,人工养护成本相对低廉。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用地矛盾的日益加剧,地被植物在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从而推广地被植物的广泛种植,丰富公园的植物品种,才能更有效地不断提高公园的景观效果。一、地被植物的概念园林地被植物是指铺设于大面积裸露平地、坡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  相似文献   

18.
从道路的生态化建设角度出发,对不同绿化植物在生态道路中对噪音、扬尘、汽车尾气等环境问题的消减与净化效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的选择原则,乔、灌、草的配置方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正校园的绿化景观营造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工作,因为通过它可以传承校园的历史和文化、传递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文探讨的校园专指中小学的校区,主要以北京市二中校史馆前庭院设计和北京市景山学校景观绿化设计为实例,详细介绍校园绿化设计的一些基本要素和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以洛阳关林路延长线道路景观设计为例,对城市道路景观生态设计、城市道路立体绿化设计、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色彩选用、车速与景观视觉关系4个方面进行了解析,以期为城市道路与城市环境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