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鸡舍通风的目的是提供新鲜的空气,排出多余的热量,减小湿度,排除灰尘,降低氨气、二氧化碳浓度,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与温暖气候条件相比,鸡舍的通风量应该相应减少.但是,即使在最寒冷的时候,鸡舍需要保温的情况下,也必须对鸡舍进行一定的通风.在寒冷季节,鸡舍应以正确的方式进行通风.以最小的通风量提供新鲜空气.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寒冷,在鸡舍通风管理的过程中,通风与保温的矛盾突出。在协调两者之问的矛盾时,应明确以保证最小通风量为前提,无论鸡舍环境温度有多低,都必须保证鸡舍最小有效通风量。  相似文献   

3.
一.通风换气的目的1.排出多余的热量、湿气和有害气体,提供新鲜空气。2.降低灰尘改进空气质量。二.通风换气方式:纵向通风、负压通风、自然通风通过鸡舍通风换气分为三类,密闭式鸡舍与季节的温差和空气中的湿度大小有关,寒冷的冬季可用负压通风而气候炎热的高温高湿的夏季可使用纵向通风。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鸡舍主要采用自然通风。1.负压通风:负压通风采用风机将鸡舍内的空气排出舍外,使鸡舍内产生负压,因而排风扇的排气能力和进风口的类型以及通风面积十分重要。(1)寒冷季节通常采用负压通风系统可满足鸡只的最低通风换气要求。该系统将风机安装在鸡舍的一面墙上,风机的启闭基本由温控器控制,通过少量的空气交换排出舍内的湿气、二氧化碳、灰尘和氨气,同时带进舍外含氧较高的清洁空气。(2)寒冷气候时可采用保温伞或中央供暖系统,配合使用负压通风系统为鸡舍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3)负压通风系统应按照每只鸡的每公斤体重,每分钟0.4~0.6立方英尺的速率进行交换,该空气交换率应由每460平方米鸡舍面积使用,一台1000立方英尺的风机提供。风机由应急温控器和0.05~0.10秒的静压可使外界空气充分混合舍内的空气速度进入鸡舍。(4)使用负压通风系统时空...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温度较为寒冷,其不仅对居民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同时还对鸡养殖行业增添了困难。由于冬季气候严寒、温度较低,其治病因较多,肉仔鸡易出现疾病,想要促使肉仔鸡快速出栏,提升养殖经济效益,养殖户需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1鸡舍通风保温冬季气温较低、气候寒冷,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对鸡舍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养殖户需要做好鸡舍通风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华北地区冬季气温寒冷,在鸡舍通风管理的过程中,通风与保温的矛盾突出,在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时,应明确以保证最小通风量为前提,无论鸡舍环境温度有多低,都必须保证鸡舍最小有效通风量。一、冬季通风管理的侧重点冬季通风主要以换气为主,以舍内体感无色无味、无憋闷感为宜;体感风  相似文献   

6.
杨志岭 《北方牧业》2009,(22):20-20
<正>问:冬季养鸡应该如何管理?答:冬季气候寒冷鸡舍都封闭严实,导致鸡舍内空气质量差,因此冬季在注意保温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通风,使鸡舍内保持良好的空气,避免因空气质量不好,造成的呼吸道疾病。通风最佳时间是气温较高的中午。  相似文献   

7.
正1)改善卫生条件,注意鸡舍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要处理好鸡舍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垫料,以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和空气中尘埃的含量,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2)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平衡。一是选用优质饲料,杜绝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  相似文献   

8.
冬季鸡舍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因素导致鸡舍内空气相对缺氧,在缺氧情况下,蛋鸡易发生腹水综合征,应引起高度重视. 1 发病原因 1.1 舍内缺氧 在寒冷的冬季,饲养者往往只注意给鸡舍保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同时加上饲养密度又较大,这样一方面造成鸡舍通风换气不足,有害气体(NH3、CO2等)及尘埃浓度严重超标,空气污浊、潮湿,氧气含量下降,形成一种缺氧的环境; 1.2 舍内相对缺氧 因气候寒冷,鸡体的基础代谢率升高,耗氧量增加,加重了相对缺氧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1鸡舍保温性能好 冬季的气候是寒冷多变,再加上舍内的温度和外界的温度相差很大。不但要保证鸡舍可以通风换气,而且要保证鸡舍内的温度适宜。避免仔鸡因为温度低,出现扎堆而挤压致死的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0.
氨气对养禽业的危害及防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畜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及其废弃物所产生的氨气日趋增多,它不但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危害畜禽的健康,降低生产性能。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为了提高鸡舍的保温效果,绝大多数养殖户都将鸡舍的门窗关闭以减少通风量。这样,虽然鸡舍内温度能够保持较高,但是往往将导致鸡舍内空气中氨气含量升高,以致诱发鸡群呼吸系统疾病,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1饲养管理1.1鸡舍建筑保温性能要好,适时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冬季保温的要求。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一是改善卫生条件,注意鸡舍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要处理好鸡舍通风与保暖,及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垫料,以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和空气中尘埃的含量,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氧充足。二是加强饲养管理,确保营养平衡。选用优质饲料,杜绝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特别是要保证Vc、VE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均衡;正确使用添加剂、药物和消毒剂,防止慢性  相似文献   

13.
1防寒保暖春天气候寒冷多变,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2适度通风春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但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相似文献   

14.
(1)保温防寒不忘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很大,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形成了矛盾,这也是冬季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保暖  相似文献   

15.
阎宏  陈为民  孟文君 《畜牧与兽医》2000,32(Z1):109-113
为确切了解本地区典型鸡舍内的空气环境状况,对银川地区无窗鸡舍不同季节的舍内空气环境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无窗鸡舍内冬、春季温度明显的高于舍外,基本适宜于鸡的生长需要,说明鸡舍的保温供暖能力较强,适合于本地区的寒冷气候.其不足之处是舍内各季节通风换气不足,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夏季舍内温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李凯  王敏  薛军海 《中国家禽》2001,23(22):17-18
寒冷季节必须为鸡群保证适宜的最小通风量,提供高质量的空气和充足的氧气,并从鸡舍内排除过量的氨气、二氧化碳和湿气。尽管温度和通风这对矛盾在冬季显得更加突出,但应该明确的是,保证最小通风量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前提,无论鸡舍环境温度有多低,湿度有多大,都必须保证鸡舍最小有效通风量。最小通风量的大小决定于以下因素:鸡群只数和体重,鸡舍湿度,舍内氨气含量,粉尘多少。尽量减少通风量无疑可以减少舍内热量的损失,由此减少燃料消耗而降低饲养成本,而减少通风量必须以减少舍内氨气含量和舍内湿度为前提。由于冬季舍内湿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因此特别要解决鸡舍内温度与通风换气问题是养殖好蛋鸡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广大养殖户应了解和掌握管理要点,以使蛋鸡在冬季里达到较高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1鸡舍保温性能好冬季的气候是寒冷多变,再加上舍内的温度和外界的温度相差很大。不但要保证鸡舍可以通风换气,而且要保证鸡舍内的温度适宜。避免仔鸡因为温度低,出现扎堆而挤压致死的情况出现。在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时,不能使鸡舍的温度处于忽高忽低的状态,一定要严防因为温差过大而造成肉鸡出现应激反应。一般情况下,通风口的位置最低是在鸡背上方的1.5米。一旦气温发生急骤下降时,保温的工作做不好,就会使肉鸡的外部出现风  相似文献   

19.
要想获得较好的通风量是整个养鸡过程中特别复杂的问题。酷暑季节,作为防暑措施向鸡舍内外洒水、喷雾是不正确的。最好的方法是加强通风,用风制冷降温;寒冷的冬季,往往为了保温而过分抑制通风换气,结果造成墙壁和屋顶产生结露现象,提高了鸡舍内的湿度,助长了疾病的蔓延。所以选择通风方法时,还要结合鸡舍内外的温度、湿度状况进行合理的调节,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家禽养殖近十几年的发展,一些标准化、规模化鸡场的新建鸡舍,普遍采用风机加通风小窗的通风模式,对鸡舍环境控制带来了很好的效果,通风小窗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对于一些因屋顶坡度和高度不合理,对侧窗进风造成不良影响的鸡舍,一到寒冷的冬季,鸡群呼吸道疾病的高发,鸡不好养。为了解决寒冷季节通风困难的问题,很多养殖人员在鸡舍两侧的墙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