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顺昌埔上国有林场40年生木荷人工林标准地上分径阶选取的解析木为材料,综合分析广泛应用于直径生长模型中的3种方程:理查德方程、单分子方程及罗辑斯蒂克方程,通过分析木荷直径生长过程所得的相关系数及剩余标准差的检验,以得到最适合木荷直径生长规律的生长方程类型。  相似文献   

2.
闽东地区木荷人工林标准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标准地材料,以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因变量,林分平均高为自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多个方程,经分析对比选择合适的方程作为编制木荷人工林标准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有约束条件的改进单纯形法建立疏密度1.0的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模型,配合形数模型,按蓄积三要素计算疏密度1.0的林分每公顷蓄积量,据此编制了木荷人工林标准表。可为森林资源清查确定木荷人工林的蓄积量和疏密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不同立地、不同林龄的木荷林分标准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2参数和3参数的非线性模型对木荷的树高估算模型进行拟合、比较分析,选择较优树高估算模型。结果表明,Schumacher(1939)的2参数的树高曲线模型:H=1.3+a×exp(-b/D)和Curtis(1967)的3参数的树高曲线模型:H=1.3+exp(a+b×D~c)的拟合精度最高,且2个模型的拟合精度差异不明显,若采用传统非线性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等方法对比研究木荷树高曲线,可选择2个参数的Schumacher(1939)模型拟合即可。  相似文献   

4.
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荷是营造防火林带较为理想的树种 ,营造木荷防火林带是控制森林火灾有效措施之一 ;同时 ,对防火林带的类型和布局、规格等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了木荷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 ,分析总结了营造木荷防火林带的效益 ,提出了推广营造木荷防火林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连江陀市国有林场从1996年后开始在杉木、马尾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及荒山宜林地上栽种湿地松、木荷纯林,以及湿地松与木荷混交林,根据林场目前森林资源状况,选择湿地松、木荷纯林,湿地松与木荷混交林作生产力研究,以探索湿地松、木荷纯林、湿地松与木荷混交林生长力表现,为本区域林业发展提供最佳造林方案.  相似文献   

6.
木荷二元材积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样木资料,以胸径D、树高H为自变量,材积V为因变量,在多种二元材积模型筛选的基础上,选择山本公式建立木荷二元材积模型并用改进单纯形法进行优化,由此求得木荷二元材积模型为:V=0.00006801D1.865613H0.918129。该模型理论值和实际值差异不显著,实际应用误差小,精度高,完全能够满足生产上的精度要求,可在森林资源清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木荷生长与防火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PSS13和MATLAB7.0软件综合分析5个不同年龄段木荷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因子拟合木荷生长曲线,并综合分析木荷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因子,对木荷防火林带开始正常发挥防火作用的初始防火年龄进行确定,得到木荷产生良好作用的防火初始年龄为8年。通过对不同年龄木荷林分比较分析认为,年龄对木荷防火存在显著影响,生长良好的木荷林带有利于森林防火。此外,还提出了木荷防火成熟龄。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集度指标、Iwao的回归法及Taylor法则研究了木荷种群幼苗的分布格局及动态,并分析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各样地木荷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随着演替的进展,木荷幼苗的集聚强度增加,反映了木荷的生态生物学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木荷防火林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立地、不同年龄、不同起源、不同产区木荷防火林林分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立地条件、年龄、林分起源对木荷生长存在显著影响 ,通过不同产区木荷生长比较分析认为闽西北适宜木荷生长 ,可营造木荷防火与用材两用林  相似文献   

10.
木荷一元材积表和地径材积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通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97-101
根据木荷人工林样木的材积V、胸径D和地径D0测定值,采用多模型选优法并配合改进单纯形法研制了木荷人工林一元材积方程V=0.000357D2.18617和地径材积方程V=0.000277D02.115752,据此编制了一元材积表和地径材积表。经检验,这2种数表能够满足生产上的精度要求,可在森林调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南宁市国有高峰林场 48 a 生木荷 Schima superba 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长规律、生长模型。结果表明:木荷人工林平均胸径为 20.68 cm,胸径生长速生期为 0~12 a,胸高形数为0.48~3.33,符合培育大径材要求,胸径最优生长模型为威布尔(Wei bull) 模型;平均树高为 23.54 m, 树高生长速生期为 0~14 a,树高生长模型为二次曲线 (Quadratic) 模型;平均材积为 0.359 8 m3,材积生长模型为威布尔(Wei bull) 模型。  相似文献   

12.
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单木生长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主要乡土阔叶树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木荷(Schima superba)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不同径阶各90株伐倒木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自变量分起源进行建模,并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现有立地水平下,广东省樟树、木荷、枫香人工起源的胸径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47.8、56.6和50.3 cm,天然起源的胸径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44.8、52.6和43.4 cm;人工起源的树高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7.0、21.5和20.3 m,天然起源的树高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3.3、20.1和18.1 m;人工起源的材积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437、2.161和3.308 m3,天然起源的材积自然生长极值依次为1.177、1.572和1.366 m3;人工起源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自然生长极值均比天然的要高。(2)拟合出樟树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Schumacher、Gompertz和Schumacher模型,樟树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Richards和Logistic模型;木荷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Schumacher、Richards和Logistic模型;木荷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Schumacher和Logistic模型;枫香人工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分别为Gompertz、Logistic和Schumacher模型;枫香天然林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均为Logistic模型。(3)模型检验采用樟树、木荷、枫香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最优模型的理论值与实际值进行线性拟合,模型拟合效果都非常显著;胸径的R~2值在0.669 6~0.874 5之间,树高的R~2值在0.580 5~0.873 7之间,材积的R~2值在0.614 8~0.734 7之间。  相似文献   

13.
对杉木人工纯林,杉木-马尾松、杉木-木荷、杉木-马尾松-木荷人工混交林的可燃物负荷量和生物质能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4个林分的可燃物负荷量和生物质能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人工纯林和杉木-木荷混交林。  相似文献   

14.
利用木荷人工林标准地调查数据,分析相对树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树高随相对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二者之间关系相当稳定且呈非线性相关.据此建立的木荷人工林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可在不增加野外测绘树高曲线工作量的情况下,结合二元材积表确定林分蓄积量.应用相对树高曲线模型测定林分蓄积量,精度较高,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林林分生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秃杉×杉木、秃杉×木荷混交试验,并与秃杉纯林、木荷纯林、杉木纯林、杉木×木荷混交林对比,15 a的试验结果表明: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后,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混交林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都大于秃杉纯林,增益可达18%~28%以上。其中秃杉×杉木、秃杉×木荷混交林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且具有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木荷(Schima superba)的阻火、造林学、材质特性,以及木荷在广东防火林带建设、造林绿化以及储备林规划建设中的应用.木荷在广东林业建设中用途广泛,用种和用苗量巨大.文章展望了木荷在广东林业建设中的应用方向和需求,并提出应该综合利用木荷的多种特性,使林地中的木荷起到储备林建设作用的同时也高效发挥防火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来自4个不同产地的5个种批的木荷种子含水量进行测定,经统计分析认为,木荷种子水分测定可用红外线高温烘干法代替国家标准中的低恒温烘干法。这样为木荷种子的水分测定提供了一个快速、准备、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木荷防火林带效益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木荷为主)有较长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末在肇庆市一些国营林场就开始种植木荷防火林带,到目前为止,这些地方的生物防火林带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对木荷林带的效益评估未进行系统地总结研究,通过对木荷林带效益的监测研究表明.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具有较强的防火效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样的试验地内,对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苗木采用不同的距行距纯林、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的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平均比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高大.混交林的蓄积量比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的蓄积量大.  相似文献   

20.
木荷育苗及造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荷,是我国重要的防火树种之一.木荷具有不易燃烧和含水量高、油脂含量少、枝叶繁茂的特点,林带郁闭成林后,便会形成一道浓密的林墙,影响气流通过,当山林大火向林带冲击时,木荷林带便能削弱火势,并且阻止林火蔓延.祁门县西武林场科学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对森林防火已起到很大作用.现就木荷育苗及防火林带营建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