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整地。由于机插苗秧龄弹性小,必须做到田等苗,不能苗等田。整地时要求田面平整,田中高低差应小于3厘米,表层无残株杂草。机插前要求预先沉泥,沙质土沉实1天左右,壤土沉实1~2天,黏土沉实2~3天,待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作业不陷机,保持1-2厘米薄水机插。  相似文献   

2.
水稻规范化机械插秧及大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规范化机械插秧1.精细整地机插水稻采用中、小苗移栽,耕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械化插秧作业质量,要求田面平整,高低不过寸无杂草杂物。2.沉实土壤整地后保持水层2~3天,进行适度沉实和病虫草害的防治,做到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  相似文献   

3.
正(续第3期第15页)六、整田抛插1.耕整油菜收获后立即灌水泡田,重金属超标稻田先用撒肥机撒施生石灰再灌水泡田。先翻耕,深度为15~20厘米,然后施45%复合肥30千克左右做基肥,再旋耕耙田。旋耕后沉实1天,用驱动耙或水田激光平地机平整,同一田块平整后泥面高差小于3厘米。  相似文献   

4.
一、育苗前准备1.秧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中性、偏酸性园田地做育苗田。秧田长期固定,连年培肥,消灭杂草。纯水田地区,可采用高于田面50cm的高台育苗;苏达盐碱土地区,育苗床应设隔离层。2.秧本田比例。中苗1:80~100,1hm2本田需育秧田100~120rn2。3.整地做床。提倡夏施农肥,秋整地做床,春做床的早春浅耕10~15em。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小棚开闭式育苗,床宽2.0~2.8m,棚高  相似文献   

5.
水稻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具有省种、省工、省秧田、省成本、提高成秧率、便于运输和管理、缩短插秧期、增产、增效等综合优点. 一、育秧技术要点 1、育秧前准备 (1)整地作床:提倡秋整地做床,浅耕1O~15cm,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用木磙压实,有利摆盘. (2)育秧床土准备:床土最好在前一年秋天准备好,土中不能含有粗砂和小石块,以防损坏插秧机零部件. (3)苗土配制:壮秧剂每袋2.5kg可拌土28 ~36kg床土,育秧70~90盘,或按使用说明书配制.  相似文献   

6.
杜永林 《农家致富》2010,(11):32-33
三、麦秸全量还田轻简稻作技术1.技术概述收麦时,利用机械切碎麦秸,浅水泡田2~3天,采用旋耕机将麦秸与泥土混匀,配套机插、抛秧、机直播等轻简稻作方式,合理氮肥运筹及水浆管理,促进大田水稻植株健壮生长的一项集培肥地力、保护环境、轻型高效于一体的稻作技术。2.适用范围全省稻麦两熟区。3.技术要点(1)机械切碎分散麦秸。收割机距离田面10厘米左右收割  相似文献   

7.
一、播前准备 1.平地整沟 上年秋季用大型机械整地,并按技术要求开沟,沟距2.5米,沟宽50厘米,沟深35~40厘米.沟垄要修直、修平整. 2.施有机肥 ①有机肥准备 优质农家肥每667米1准备1~2米3.不使用未经发酵的生粪,以免发生烧苗、烂苗现象. ②开沟施肥 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随后深翻,与沟内土壤充分搅拌均匀,再覆土8~10厘米,使沟底土壤疏松,待栽.  相似文献   

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旱育苗手插秧及机械插秧. 2育苗技术 2.1壮秧标准.秧龄30~40天,叶龄3.5 ~4.5,苗高12~14厘米,根数9~11条. 2.2育苗前准备 2.2.1秧本田比例.每公顷本田需秧田80~100平方米. 2.2.2整地做床.提倡秋整地、秋打床、秋备土;春做床的要早春浅耕10~15厘米.清除根茬,打碎坷垃,整平床面. 2.2.3选种及种子处理 2.2.3.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积温等生态条件,选用熟期适宜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出米率高的优质米品种 平原直流灌区选择东农428,北稻4号,提前扣棚育苗,4月20日前能出苗的地块,可选种龙香稻2号;山区选择莎莎妮,搭配种植绥粳4号.种子质量要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良种,即:纯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90%以上,净度97%以上,含水量不高于 15%.种子每3年更新1次.以防机械混杂、品种自然退化等因素影响种子质量.  相似文献   

9.
机插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实践操作中应抓住以下6个关键环节,育好机插早稻适龄毯状壮秧. 1.选好机插稻品种 机插稻受秧苗素质和机械植伤等因素影响,全生育期较抛插稻长1~3天.因此,机插早稻宜选择根系再生能力强、成穗率高、耐肥抗倒、高产稳产的早中熟品种,例如:株两优2008、陵两优211、株两优10、陆两优996和中早39等. 2.备好育秧基质 一是选用成品基质.按每袋(50升)装填13 ~ 14盘的比例准备.二是选用肥沃疏松的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地土、秋耕秋翻的稻田表层土自行配制,每667平方米大田用量约120公斤.  相似文献   

10.
1甘蔗的早期管理 1.1整地挖沟,科学施肥.整地挖沟可在封冻前或解冻后进行.地要平整,沟宽70厘米,深40厘米,间距90厘米,沟要比地面低15厘米左右.挖好后,沟底施一层发酵好的鸡粪,每亩(1亩=667平方米)2~3立方米,上面盖土15厘米左右.再施一层与土混合好的磷酸二铵、硫酸钾各25公斤,尿素15公斤,最上面再盖一层土,用水沉实.喷施5%乙草胺除草剂,打药时可加些甲胺磷农药,防治地下害虫,最后盖上地膜等待栽苗.  相似文献   

11.
中小苗水稻机插田杂草化除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机插田插前沉实田土时机,提前3 d以上用50%丁草胺EC 1 125~1 500 m l/hm2封闭,插后8~10d用30%苄.丁WP 1 500 g/hm2进行二次化除,对机插中小苗水稻安全,除草与增产效果比生产上常用的53%苯噻.苄WP等插后1次化除好。  相似文献   

12.
中稻工厂化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中稻工厂化育秧的技术优势,总结其主要技术要点,包括育秧工厂准备、床土准备、选种与浸种、播种、大棚整地准备、大棚管理、机插准备、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中稻工厂化育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育秧管理1.选地整地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秧床10米2,秧田与本田比例为1∶25~35,每隔70~80厘米插1根弓条,弓条长度约2米,棚高30~40厘米,棚内床面宽1.3~1.4米。1米2秧床施腐熟农家肥6~7千克、磷酸二铵100克、尿素10克、硫酸锌5克、硫酸钾50克,将肥料与土充分搅拌,打碎土块,整平床面。  相似文献   

14.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打钵育苗选用有机质含量高的好土进行打钵,并掺些腐熟圈肥,土肥过筛后以7∶3混均。建造钵床时要选在离大田较近、背风向阳、地势高而平坦的地方进行。制钵时钵土含水量以55%~60%为宜,手握可以成团,平胸落地可碎,不要打成泥疙瘩。可采用手工制钵器打钵,也可机械打钵。钵的直径5~6厘米、高10厘米左右;如育大苗,钵可相应加大,直径7~8厘米。播种可于3月底或4月初播种进行,播前1~2天首先在钵上洒水,连续喷洒2~3次,直至钵体喝足水。每钵点种饱满棉种1~2粒即可,并将种子轻压入土,上面轻轻盖上1.5~2厘米厚的细土。 2.…  相似文献   

15.
<正>一、播前准备1.平地整沟上年秋季用大型机械整地,并按技术要求开沟,沟距2.5米,沟宽50厘米,沟深35~40厘米。沟垄要修直、修平整。2.施有机肥①有机肥准备优质农家肥每667米2准备1~2米3。不使  相似文献   

16.
一、育秧管理 1.选地整地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秧床10平方米,秧田与本田比例为1:25-35,每隔70-80厘米插1根弓条,弓条长度约2米,棚高30-40厘米,棚内床面宽1.3-1.4米.1平方米秧床施腐熟农家肥6~7千克、磷酸二铵100克、尿素10克、硫酸锌5克、硫酸钾50克,将肥料与土充分搅拌,打碎土块,整平床面.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水稻肥床旱育秧,工序繁杂,苗床培肥时间长,控水时间不易掌握,立枯病危害时有发生。应用旱育保姆、旱秧绿等旱育秧专用药肥改进和简化原来的育秧操作工序,使节水、省肥、省种、省秧田、壮秧、增产增收效果更明显。1苗床准备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菜园地,或地势较高、雨后能及时排干水的稻茬田做苗床。明畦整地,秧田地势低洼应整成高畦深沟,以利于排水。整地后及时用药杀灭地下害虫,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提前施入,化肥在落谷前15天施入,防止肥害烧苗。落谷前,每667平方米苗床施旱育保姆专用肥50千克,耙入3~5厘米土中。偏沙性土壤可先…  相似文献   

18.
<正> 1 选择抗病、耐病品种 如早青一代、阿太一代、天津25号等。 2 种子处理 播前3~5天,用温水浸种,将种洗净,捞出种子用湿布包好,催芽温度25℃~30℃,1~2天芽长3~4毫米待播。 3 苗床准备及播种 2月中旬用小拱棚或阳畦育苗。准备苗床,铺10厘米厚营养土。营养土配制:7份菜园土、3份腐熟圈粪、每立方米营养土加腐熟鸡粪15~25千克,过磷酸钙0.5~1千克,草木灰5~10千克。浇底墒水深7~8厘米,水渗后随即用小刀将苗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机械化育插秧面积越来越大,目前正在推广应用平盘毯状秧苗机械育插秧的劣势也越来越明显,与平盘毯状秧苗相比,钵体毯状育插秧具有播种量少、秧苗素质高、秧龄弹性大、机械伤苗伤根轻、漏插秧率低、插后返青快分蘖早等优点。水稻钵体毯状苗育插秧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详细介绍品种选择、秧田准备、秧板制作、床土制备、秧盘选择、机械播种、暗化出苗、秧田管理、大田整地、肥料运筹、机械插秧、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要点,以期提高单产,提升效益,加快机械化育插秧推广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丁草胺插前化除对机插中小苗水稻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丁草胺插前封闭结合插后丁·苄复配剂二次化除对机插中小苗水稻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机插田插前沉实田土时机,提前3 d以上用丁草胺封闭,插后用丁·苄复配剂二次化除并将二次用药推迟到插后8~10 d,不但增加了用药安全性,而且相对地提高了除草效果.用量上,以插前封闭用50%丁草胺EC 1 125~1 500 ml/hm2二次化除用30%丁·苄WP1 500 g/hm2较为合适,其除草与增产效果好于生产上常用53%苯噻·苄WP等插后一次化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