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初情期前小母猪摘除卵巢和肾上腺后血清中LH的浓度。试验1中,以170—175日龄,体重80—85公斤的小母猪5头摘除卵巢,5头假摘除(只动手术不摘除),手术后第1、3、5、7和21天由颈静脉套管在8小时内,每隔30分钟采血样。试验2中,以试验1相同年龄和体重的小母猪5头摘除肾上腺,5头假摘除,5头未作手术对照,在手术后第3、5、7和14天,在12小时内,每隔30分钟通过颈静脉套管采血样。试验1表明,各天血清中LH基础浓度(X±SE,ng/ml)摘除卵巢组(2.9±1)大于(P<.05)假摘除组(1.1±2)小母猪,在两种处理中第1天的LH基础浓度均高于(P<.05)所有其他各天的血样,LH峰的频率(X±SE/8 小时内)摘除卵巢组(3.5±.3)也高于(P<.01)假摘除组(1.7±0.2);同样地,IH峰平均浓度摘除卵巢组(4.1±.2ng/ml)(也高于)P<.01)假摘除的小母猪(2.1±.2ng/ml)。试验2表明,各天中各种处理的LH平均基础浓度、LH峰频率和LH峰平均浓度是相似的,尽管各种处理中LH峰频率(X±SE/12小时内)第3天(3.4±.3)高于(P<.05)第5天(2.3±.3)和第7天(2.1±0.4),但与第14天(2.8±.5)相似。初情期前小母猪摘除肾上腺不影响血清中LH的浓度,而摘除卵巢引起血清中LH浓度的明显增加。我们认为在初情期前小母猪卵巢是对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产生有负反馈作用的主要的类固醇  相似文献   

2.
<正> 母畜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通过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刺激腺垂体促黄体素(LH)的分泌。母畜血浆中GnRH的浓度和LH的浓度呈正相关,LH对母畜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引起卵巢上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本试验所用LRH—A_3的化学结构比GnRH少一个氨基酸,其活性比GnRH高数倍,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在母畜配种前给予外源性LRH—A_3,可以迅速提高其血浆中LH的浓度,并出现LH峰值,  相似文献   

3.
奶牛超数排卵期间血浆P4、E2和LH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头成年黑白花奶牛超排处理期间及冲胚前的血浆P4、E2和LH水平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血浆E2、LH的峰值和血浆P4在PGs注射时、发情时、采卵时的水平与排卵数呈正相关(r=0.8462~0.9925;P<0.05或P<0.01);LH峰值与可用胚数呈正相关(r=0.8814,P<0.01)。超排处理开始后3~6 d较高的E2(pg/ml)/P4(ng/ml)比值有利于受精和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4.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是下丘脑释放的一种十肽激素,具有刺激脑垂体前叶促卯泡素(FSH)和促黄体索(LH)分泌的作用。母牛配种时使用GnRH可以提高受胎率,但也有否定的结果。本试验旨在验证GnRH在母牛繁殖上的实效,同时检测孕酮含量的变化,以期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试验方法 1986年11月至1987年1月,在南京市仙林奶牛场选用100头正常的经产母牛,于发情后约10小时肌注100微克的GnRH(上海  相似文献   

5.
为检定18甲基炔诺酮(18甲)的同期发情效果,将8头江西高安母黄牛分成四组,分别在发情后第3(Ⅰ组)、8(Ⅱ组)、13(Ⅲ组)和18(Ⅳ组)天耳背埋植30mg/头18甲,埋植当天肌注4mg/头苯甲酸雌二醇(OB)。埋植处理9天后,撤出18甲并肌注1,500IU/头孕马血清(PMS)。每日或隔日上午8—9时,颈静脉穿刺采集血样。分别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放射受体分析法(RRA)检测了母牛在自然情期和同期发情前后,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和 LH 的含量变化。18甲埋植期间,各组母牛 E_2含量都十几倍地高于自然情期(Ⅰ、Ⅲ、Ⅳ组,P<0.01,Ⅱ组P<0.05)。P 含量都低于自然情期,但多数组的差异无统计学上的意义(Ⅰ、Ⅲ、Ⅳ组 P>0.05,Ⅱ组P<0.01)。各组 LH 含量也与自然情期含量差异不显著。发情后第13天以前接受处理的母牛可获得很高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而发情第18天后接受处理的母牛同期发情和受胎效果很不理想。总同期发情率为75%,第一情期受胎率为62.5%。本文还对受胎率低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5.围产期母牛的护理,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天以内的时期、分娩前2周要喂给母牛优质干草、并适量增加精料饲量,但最多不得超过体重的1%:青贮料在分娩前1周左右停喂:  相似文献   

7.
选用24头空怀考力代母羊作试验,以激素处理,6头考力代怀孕后期母羊作对照。第8天起每日挤乳两次,测定乳量、比重并分析主要成分。放免测定对照羊分娩前后和试验母羊处理前后血浆中雌二醇(E_2)和孕酮(P)的浓度,同时还测定羔羊的生长速度。 结果表明,Ⅰ、Ⅱ组泌乳量显著高于Ⅲ、Ⅳ组(P<0.01),并有半数母羊平均泌乳量超过300m~1,加注催乳素可使泌乳量较快上升,但与单独注射地塞来松(D)的母羊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的松对泌乳量无影响。处理期间血浆E_2和P的浓度与投药量呈正相关。但血浆E_2和P的投药比例相差甚远。乳产量与处理后血浆E_2的浓度呈负相关(r=-0.56)。诱导乳外观似常乳,除乳脂偏高、乳蛋白略低外,乳糖、干物质和比重与常乳相近。诱导泌乳母羊哺育孪生羔羊与亲母羊哺育的一头孪生羔羊体重间无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
光照对马岗鹅卵泡发育及相关激素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光照对马岗鹅卵泡发育及相关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期对照组接受短光照(11 h光:13 h暗),处理组在接受7 d短光照后接受长光照(16 h光:8 h暗).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对照组产蛋率维持10%以上,处理组则在接受长光照约15 d后产蛋率快速下降并于试验第55 d停产.在处理组接受长光照17 d(试验第25 d)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下丘脑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垂体催乳素(PRL)的基因表达稍提高(P>0.05),血浆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促黄体素(LH)水平和卵巢大黄卵泡(LYF)数、小黄卵泡(SYF)数则无差异,仅大白卵泡(LWF)数显著低于后者(P<0.01);在处理组接受长光照45 d后(试验第53 d),其下丘脑VIP和垂体PRL的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1),且血浆PRL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H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卵巢上无任何卵泡,对照组的LYF、SYF和LWF数与试验第25 d时相似.整个试验期,长光照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垂体LH β的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表明长光照能促进下丘脑VIP和垂体PRL的基因表达,提高血浆PRL水平和抑制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9.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9头持久黄体病牛中的7头子宫内灌注15甲PGF_2α2~8 mg/头(另2头不用药作对照)和8头卵巢静止病牛中的5头肌注LRH-I 400~600μg/头(另3头不用药作对照)的监测结果表明,持久黄体病牛血浆孕酮浓变为5.54±3.18 ng/ml,灌注15甲PGF_2α后1~3 d,血浆孕酮迅速下降,当降至<0.5 ng/ml时,母牛出现发情;卵巢静止病牛血浆17β-雌二醇浓度为55.91±18.29 pg/ml,肌注LRH-I后,17β-雌二醇浓度缓慢下降,1~3 d后回升,7~15 d达到峰值,母牛出现发情。  相似文献   

10.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21头黑白花奶牛怀孕期间外周血浆和乳汁孕酮水平的变化和193头奶牛输精后21、24、28及56天奶桶混合乳的孕酮含量。结果表明,在妊娠期间,血浆和乳汁孕酮水平的变化呈高度正相关。分析193头母牛输精后21、24,28及56天的奶样查出。已孕和未孕母牛孕酮含量的临界值为6ng/ml;用这一数值作为诊断妊娠的标准。并以193头母牛的乳汁孕酮含量验证,其结果是输精后21、24及28天采样检查三次,诊断为妊娠的准确率为90.0%,未孕的准确率为95.0%.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柴鸡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胰岛素浓度的影响,选择36只14周龄、体质量相近的柴鸡,随机分为高能、对照、低能3组,饲喂不同能量日粮,试验期为3周,每周采血1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鸡外周血浆促性腺激素及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饲喂不同能量日粮3周后,柴鸡外周血浆FSH、LH、胰岛素浓度均表现为高能组极显著高于对照和低能组,与低能组相比,高能组FSH浓度升高123%,LH浓度升高141%,胰岛素浓度升高46%。表明,日粮能量水平对外周血浆促性腺激素及胰岛素浓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短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效果。方法:2002年2月~2004年5月行IVF和单精子卵胞浆注射(ICSI)患者105名,其中长方案组65名于促性腺激素(Gn)治疗周期的前个黄体中期使用GnRH-a(0.9 mg/d),垂体完全降调后于月经d3开始应用Gn;短方案组40名于月经d3同时应用GnRH-a(0.9 mg/d)和Gn。2组均在优势卵泡达18 mm当晚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6 h后取卵行IVF或ICSI。结果:短方案组Gn用量明显减少[(31.4±12.1)vs(39.5±16.2)支,P<0.01],用药时间缩短[(11.4±1.5)vs(12.7±2.0)d,P<0.01];长方案组在经降调节后Gn使用前(启动日)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明显低于短方案组[(4.5±2.0)vs(6.4±2.0)IU/L,(3.2±1.9)vs(4.8±2.3)IU/L,(121.8±81.0)vs(182.8±64.2)pmol/L,P<0.01];hCG注射日患者血清LH、E2、黄体酮(P)水平及MII卵子数、卵子受精数、卵裂数和优质胚胎数,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长方案组患者妊娠率高于短方案组(30.8%vs12.5%),P<0.05)。结论:GnRH-a短方案能获得与长方案相同的控制性超排卵效果,且Gn用量明显减少,但临床妊娠率低于长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3只雌性东北梅花鹿在发情前后利用吊圈保定法进行颈静脉采血,采用RIA测定血清中FSH、LH、E2和P的含量。结果表明:FSH从发情前第16d到10d缓慢升高,到第10d达2.89±0.21mIU/mL(P<0.05),然后处于平稳状态,直到发情后的第6d;LH从发情前第12d开始缓慢上升,到发情当天达峰值,发情后第2d又明显下降,之后变化不显著(P>0.05);E2在发情前第8d和第2d分别出现1个峰值(P<0.05或P<0.01),在发情当天显著下降(P<0.01),到发情后第2d下降到最低;P从发情前第16d缓慢上升,到第6d达峰值,在发情当天降为最低,在发情后第2d显著升高(0.84±0.16ng/mL,P<0.05),之后,保持平稳。在发情的24h内,各时间上FSH、LH、E2和P含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并且与发情当天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对后备母牛、妊娠初期及空怀母牛、妊娠后期及哺乳期母牛设置3组试验,测定母牛体重变化情况,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舍饲母牛各生产阶段的最佳日粮组成。结果表明:推荐能量(ME)70MJ/头.d和粗蛋白质水平(Cp)650g/头.d,作为妊娠后期和产后哺乳期母牛的营养供给标准;能量(ME)55MJ/头.d和粗蛋白质水平(Cp)500g/头.d,作为体重250kg段后备母牛的营养供给标准。后期跟踪调查,在牛舍最低温度≥0℃的条件下采用本试验提供的营养参数,牛群的繁殖成活率达到了88.2%,比采用本试验提供的技术参数前(平均49.5%)增产78.18%。  相似文献   

15.
猪脑内微量注射大豆黄酮对血浆LH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去势格丁根小公猪 (n =9)下丘脑MBH和VM部位注射大豆黄酮 (10 μl/头 ,8pg/ μl) ,注射后血浆LH浓度变化呈上升趋势 :在MBH部位 ,注射后 0 .5~ 2h有 4例 (4/ 5 )LH水平较注射前升高 ,1例 (1/ 5 )变化不明显 (P≤0 .0 5 ) ,注射 2 .5h后与注射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在VM部位 ,注射后 3例 (3/ 4 )升高 ,1例变化不明显。对照组除 1例外 ,其他在处理前后LH水平的变化不明显。结果说明 ,大豆黄酮可在下丘脑水平上增加去势公猪LH的分泌  相似文献   

16.
进行两个试验,研究热应激(S)和冷应激(W)条件TrbST对母牛血清和乳中IGF的影响,每个试验各有试牛12头。每个试验分成两个阶段:农场阶段(30d)和气候室阶段(CC,30d)。每个试验设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试牛6头,对照组母牛每天注射盐水:rbST处理组每天注射rbST、牛痘苗和USAN(注射量为25mg·头^-1)。在农场阶段,每周收集1次血样和乳样(上午和下午收集后混合);CC阶段,每两天收集1次血样,每天收集1次乳样(上午和下午收集后混合)。结果显示,注射rbST的牛,血浆IGF—Ⅰ和IGF-Ⅱ浓度升高。研究发现,对照组和rbST处理组血浆IGF-Ⅰ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但是血浆IGF-Ⅱ浓度无季节性变化规律。在夏季,尽管日粮采食量和能量平衡急剧降低,但是对照组和rbST处理组血浆IGF-Ⅰ浓度升高。rbST处理或季节因素对乳中IGF—Ⅰ和IGF-Ⅱ浓度无影响。虽然rbST处理对乳中IGF-Ⅰ和IGF—Ⅱ浓度无影响,但是总IGF量随奶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血浆IGF—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可能是由于生长激素-IGF轴偶联的季节性差异造成的。尽管热应激下诱导能量负平衡,但是没有发现生长激素-IGF-Ⅰ轴解偶联。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用前列腺素F_(2α)类似物tiaprost母牛黄体溶解及其效力检测方法,介绍了治疗量tiaprost对内源性性激素的影响。做了两个实验。实验Ⅰ用13头卵巢黄体生成中期的母牛,皮下注射tiaprost0.75毫克。由颈静脉采血分析了10头牛的血样品。处理前4小时,每小时采血一次;处理后每2小时采血一次,每头牛采3次血样品。实验Ⅱ用15头母牛,分三个组,1组(3头)用含30毫克tia-prost的微型泵透入法给药,24小时逐步释放出0.75毫克tiaprost;2组(6头)皮下注射0.375毫克tiaprost加用含30毫克tiaprost微型泵皮下透入给药;3组(9头)皮下注射0.375毫克  相似文献   

18.
奶山羊血浆催乳素(PRL)水平及其与产奶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只奶山羊分娩前后血浆PRL水平测定结果表明,头胎羊血浆PRL水平于分娩前一天开始升高(n=20),经产羊血浆PRL水平于分娩前2~3天开始升高(n=20)但均在分娩之日达到峰值。分娩后第3天血浆PRL水平大幅度降低。经产羊分娩前后血浆PRL水平显著高于头胎羊(P<0.05)。头胎羊分娩之日和泌乳的54~64d血浆PRL水平与分娩后的产奶量无显著相关性(P>0.0);经产羊分娩之日和泌乳的40~66d血浆PRL水平与分娩后的产奶量呈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9.
促性腺激素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成熟液中同时添加不同浓度(0.25~2.0μg/mL)FSH和不同浓度(0.25~2.0μg/mL)LH,探讨这2种促性腺激素结合使用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显示,当FSH的添加浓度为0.25~2.0μg/mL及LH的添加浓度为0.25~2.0μg/mL时,猪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率极显著高于没有添加FSH和LH的对照组(P<0.01),而FSH和LH不同浓度组合之间对猪卵母细胞核成熟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成熟液中同时添加0.25μg/mLFSH和0.25μg/mLLH便能极显著地促进猪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率,国产FSH和LH用于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波尔山羊在发情周期 ( 4头 )和妊娠期 ( 5头 )外周血浆中孕酮、雌二醇和睾酮的浓度变化 ,结果显示 :发情开始孕酮浓度很低 [( 1.5± 0 .2 3)ng/ml],第 7d开始明显升高 [( 3.5± 0 .2 3)ng/ml],第 11d达最高[( 8.3± 0 .2 3)ng/ml],以后逐渐下降 ;雌二醇含量在发情当天最高 [( 6 4 .4± 9.6 )pg/ml],然后下降 ,但有波动 ;睾酮浓度在发情时较低 [( 15 .0± 2 .1)pg/ml],第 11d达最高 [( 30 .2± 5 .3)pg/ml]。在妊娠期的最初 15d ,3种激素的变化与发情周期相类似 ,但第 2 0d后孕酮明显升高 [( 12 .7± 3.3)ng/ml],以后至分娩前维持在较高水平 ;雌二醇从 2 0d起开始上升 ,分娩前 7d达最高 [( 15 3.7± 16 .7)pg/ml],分娩后下降到较低水平 ;妊娠后 10d血浆睾酮浓度较低 ,维持在 2 0~ 5 0pg/ml内波动 ,分娩前 7d上升至最高 [( 75 .3± 13.3)pg/ml],分娩后下降至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